首頁 > 職責大全 > H縣風景旅游局涉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H縣風景旅游局涉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3 閱讀 4792

為全面做好黃金周各項工作,讓游客渡過一個安全、詳和的節日。特制定金堂縣風景游局涉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成立了相應的應急領導小組。

安全是旅游者出游的基本條件,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為規范涉旅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促進相關方面快速反應,采取急救措施,妥善處理善后,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成都市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結合我縣旅游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輕微事故與一般事故的界定

(一)輕微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的。

(二)一般事故:一定事故造成旅游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至10萬(含1萬元)元的。

二、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的界定

(一)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含失蹤)3—9人、重傷10人以上;境外游客(港、澳、臺)死亡(含失蹤)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的涉旅交通(含公路、航運、鐵路、民航、索道和其它道路)意外事故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00萬元(不含100萬元)以下的事故。

(二)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事故;一次造成游客60人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三)特別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事故;一次造成游客100人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特別重大影響的涉旅安全事故。

三、應急反應原則

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工作要按照快速、高效、有序、務實和有利于減輕旅游者等受害人及單位的損失、減輕對金堂旅游形象的損害和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并在縣委縣政府、縣假日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各負其責,妥善處理。

四、對旅游安全事故的處理程序

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后,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處理,依照《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我局應協同相關部門對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后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一)發生輕微事故或一般事故,當值人員在事故發生后首先應向帶班領導、局主要領導匯報,并立即向縣分管領導等相關領導匯報情況。

(二)發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當事人(指游客、接待旅游者的飯店或景區工作人員、司機、旅行社導游等)或目擊者以最快速度就近向110、119、120和本單位、有關部門報案,當值人員在接到重(特)大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單位領導、縣人民政府報告,并還應按規定報至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二)發生特大事故或死亡情況不清的社會影響嚴懲的涉旅安全事故,當值人員應立即分別以事故快報傳真上報縣政府、縣監察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縣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三)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快報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損失程度、事故報告單位和初步原因分析。

(四)為杜絕突發事故發生后不能及時得到處理,應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并隨時與公安、消防、安監、縣委辦、縣政府辦等相關部門聯系,保持通訊的暢通。一旦發生事故,能將其財產、人員的損傷程度降到最低點。

五、善后工作

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善后工作的處理,在事故處理后,相關人員應立即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及處理;事故原因及責任;事故教訓;今后的防范措施。

督促旅游企業、旅行社等涉旅單位制訂《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監督旅行社與具備旅游勞動資質的旅游汽車(船舶)公司法人簽訂《四川省道路旅游運輸合同》(長期合同和趟次合同);負責將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負責旅游團隊的日常安全檢查;協助假日旅游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做好“黃金周”期間的旅游安全檢查、值班等工作。

篇2:H縣風景旅游局涉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為全面做好黃金周各項工作,讓游客渡過一個安全、詳和的節日。特制定金堂縣風景游局涉旅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成立了相應的應急領導小組。

安全是旅游者出游的基本條件,沒有安全就沒有旅游。為規范涉旅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促進相關方面快速反應,采取急救措施,妥善處理善后,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成都市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結合我縣旅游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輕微事故與一般事故的界定

(一)輕微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的。

(二)一般事故:一定事故造成旅游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至10萬(含1萬元)元的。

二、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的界定

(一)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含失蹤)3—9人、重傷10人以上;境外游客(港、澳、臺)死亡(含失蹤)1人以上、重傷3人以上的涉旅交通(含公路、航運、鐵路、民航、索道和其它道路)意外事故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100萬元(不含100萬元)以下的事故。

(二)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事故;一次造成游客60人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三)特別重大涉旅安全事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發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的事故;一次造成游客100人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特別重大影響的涉旅安全事故。

三、應急反應原則

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工作要按照快速、高效、有序、務實和有利于減輕旅游者等受害人及單位的損失、減輕對金堂旅游形象的損害和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并在縣委縣政府、縣假日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各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各負其責,妥善處理。

四、對旅游安全事故的處理程序

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后,應當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處理,依照《旅游安全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我局應協同相關部門對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后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一)發生輕微事故或一般事故,當值人員在事故發生后首先應向帶班領導、局主要領導匯報,并立即向縣分管領導等相關領導匯報情況。

(二)發生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當事人(指游客、接待旅游者的飯店或景區工作人員、司機、旅行社導游等)或目擊者以最快速度就近向110、119、120和本單位、有關部門報案,當值人員在接到重(特)大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單位領導、縣人民政府報告,并還應按規定報至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二)發生特大事故或死亡情況不清的社會影響嚴懲的涉旅安全事故,當值人員應立即分別以事故快報傳真上報縣政府、縣監察局、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縣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

(三)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快報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損失程度、事故報告單位和初步原因分析。

(四)為杜絕突發事故發生后不能及時得到處理,應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并隨時與公安、消防、安監、縣委辦、縣政府辦等相關部門聯系,保持通訊的暢通。一旦發生事故,能將其財產、人員的損傷程度降到最低點。

五、善后工作

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事故進行善后工作的處理,在事故處理后,相關人員應立即寫出事故調查報告。事故調查報告的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及處理;事故原因及責任;事故教訓;今后的防范措施。

督促旅游企業、旅行社等涉旅單位制訂《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監督旅行社與具備旅游勞動資質的旅游汽車(船舶)公司法人簽訂《四川省道路旅游運輸合同》(長期合同和趟次合同);負責將相關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負責旅游團隊的日常安全檢查;協助假日旅游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做好“黃金周”期間的旅游安全檢查、值班等工作。

篇3:H縣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

蒲江縣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有關部門:按照成都市旅游產業領導小組關于發布《成都市重(特)大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確保我縣旅游工作切實做到“健康、安全、秩序、質量”四統一,規范我縣旅游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現結合我縣旅游實際,制定《蒲江縣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一、應急反應原則涉旅安全事故應急反應工作要按照快速、高效、有序、務實和有利于減輕旅游者等受害人及單位的損失、減輕對我縣旅游形象的損害和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在縣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妥善處理。二、應急報告制度(一)發生涉旅安全事故,當事人(指游客、接待旅游者的飯店或景區工作人員、司機、旅行社導游等)或目擊者以最快速度就近向110、119、120和本單位、有關部門報案,單位負責人接到傷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規定報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工會、行業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接到傷亡事故報告后,應立即按系統逐級上報。(二)發生安全事故或死亡情況不清的社會影響嚴重的涉旅安全事故,有關部門應在事故發生的1小時內分別上報縣政府、縣安監局和縣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再由縣政府按規定上報市政府、市安監局和市級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三)涉旅安全事故上報的內容應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類別、傷亡情況、簡要經過、損失程度、事故報告單位和初步原因分析等。三、應急救援工作(一)事故發生地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接到報案后要立即攜帶相關設備和器械趕赴現場施救,將傷員迅速送往就近醫院治療,根據傷情需要,重傷員在經醫院緊急處置并同意后,可轉送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搶救。對于重傷員的搶救,要把救治責任落實到人,盡最大努力救治傷員。(二)按照分組管理、分組負責的原則,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須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按安全事故搶險預案,組織事故的搶救及善后工作的處理。1、發生涉旅安全事故,除了事故所在地的鄉鎮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應立即趕赴現場,縣政府分管領導和縣安監局等縣級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在接到報告后,也應立即趕赴現場,并成立事故處理領導小組。2、特殊情況,按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辦理。3、事故搶救和善后處理費用墊付原則:(1)團隊、散客乘坐交通工具(車輛、船舶、索道等)發生事故,承運方要積極參與并墊付善后處理費用。(2)在景區、飯店、餐館發生事故,景區、飯店、餐館方要積極參與并墊付善后處理費用。(3)發生的其他事故由客源組織方先行墊付。以上各項費用待事故責任確定后,按規定由相關責任方承擔。四、應急善后工作(一)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鄉鎮應迅速開展事故調查,及時作出事故鑒定,為游客出具相關證明,并督導相關方面按法定標準進行賠付。(二)客源組織方(散客由車方或景區、賓館飲店,團隊由旅行社)負責與組團社及游客家屬聯系,做好傷者醫療護理和相關家屬的接待工作,以及死者遺體的運送或火化、保險理賠的牽頭組織工作。五、有關部門職責涉旅安全工作重在防范。各鄉鎮及公安(含治安、消防、交警)、衛生(防疫)、交通(運管、道路)、勞動、質監、安監、監察、旅游管理部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安全規定,加強教育,按管理范圍及權限,敦促各相關企事業單位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項安全制度,強化安全意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落實安全生產和服務責任制,認真做到思想到位、部署到位、宣傳到位、落實到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導、監督、協調有關部門對景區、碼頭、道路、航運等單位和場所安全生產狀況的管理、監督檢查以及從事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資質培訓工作;調查處理涉旅安全責任事故。交警部門:依法嚴格查處各類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嚴格駕駛員考試、審驗和機動車檢測工作;接到涉旅道路交通事故報警后,迅速趕赴現場,并對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依法對事故責任單位或個人進行處罰。消防部門:負責依法對賓館飯店旅游接待設施消防安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導進行消防問題整改,強化消防措施,查處火災事故。交通部門:負責公路建設和養護,在危險路段設置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警示,防止出現重大垮塌、飛石等事故;負責車輛(船舶)管運管理、駕駛人員的安全培訓與管理,確定旅游客運資質標準,審批旅游客運資格,糾正旅游客運違章經營行為;監督旅游汽車(船舶)公司與旅行社法人簽訂《四川省道路旅游團隊運輸合同》(長期合同和趟次合同);監督旅游汽車(船舶)公司嚴格執行道路運輸、水上運輸安全管理法規和公安部、交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規定。衛生防疫部門:依據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對縣域賓館、飯店、農家樂等旅游設施的衛生進行檢查和監督,督導進行衛生問題整改。組織對傷病員進行救治。質監部門:負責按照相關國家法規標準對景區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及星級飯店電梯、鍋爐、壓力容器等相關特種設備進行檢查、驗收,督導這些設備隱患的整改。建管、文體、水務、林業、宗教部門:負責各自管轄的自然和文化景區內安全整治工作,督導安全設施設備及安全規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植樹造林,防止發生自然災害和人為事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做好旅行社及其分支機構經營主體資格的審核工作,并監督其合法經營,查處違規行為。負責旅行社門市部市場管理工作。旅游管理部門:督促旅行社制訂《安全事故應急反應預案》;監督旅行社與具備旅游營動資質的旅游汽車(船舶)公司法人簽訂《四川省道路旅游團隊運輸合同》(長期合同和趟次合同);負責將導游人員的安全培訓、考核納入導游年審工作;負責旅游團隊的日常安全檢查;做好“黃金周”期間的旅游安全檢查工作;負責將消防安全、衛生合格達標作為星級飯店評定和復核的重要內容。監察部門:對鄉鎮政府和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實施監查;督促有關鄉鎮和職能部門積極施救,處理善后和公正認定事故性質;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在事故中應承擔的領導、監督和管理責任進行調查,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提出紀律處分的建議;對鄉鎮政府上報的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紀律處分意見進行審定,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落實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紀律處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