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H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H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3 閱讀 6641

成都市彭州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的目的和依據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確保全市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精神,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指導和規范我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1.2基本原則處置重點食品安全事故的基本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協作。(一)局主要負責人是局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并任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領導小組組長,負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并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級別,組織實施分級監控、分級管理。(二)局各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分析、預測,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事故應急處置預案,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局有關部門應立即作出反應,在及時上報彭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同時,迅速采取救治和控制措施。(四)堅持依靠科學,盡快查明原因,及時有效處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各司其職、通力合作。1.3適用范圍本應急預案所稱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中發生疾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死亡、傷害人數眾多或者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事件。1.3.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危害特別嚴重,對2個以上省份造成嚴重威脅,并有進一步擴大趨勢的;(二)超出省級人民政府處置能力水平的;(三)發生跨境(香港、澳門、臺灣)、跨國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特別嚴重社會影響的;(四)國務院認為需要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有關部門負責處置的。1.3.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危害嚴重,影響范圍涉及省內2個以上市級行政區域的;(二)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的;(三)造成傷害人數100人以上,雖未發生死亡病例,但發生在學校及中考、高考期間或全市重大活動、重大會議期間,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四)一次事故造成死亡人數3人以上的;(五)省級人民政府認定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1.3.3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影響范圍涉及本市行政區域,給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二)造成傷害人數5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的;(三)造成傷害人數30-49人,雖未發生死亡病例,但發生在學校及中考、高考期間或全市重大活動、重大會議期間,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四)市級人民政府認定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1.3.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事故影響范圍涉及市級行政區域內2個以上鎮,給群眾飲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的;(二)造成傷害人數在20—30人,未出現死亡病例的;(三)市級人民政府認定的一般食品安全事故。2.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和評估2.1監督管理各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堅持日常監管與突擊檢查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嚴格執法與科學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方針,加強對重點食品、重點環節、重點場所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建立并不斷完善食品生產加工經營企業的誠信體系,大力促進企業誠信建設。2.2事故報告建立健全質食品生產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保障系統的有效運行。對本轄區內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當按照《彭州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的要求及時向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2.3事故評估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組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食品安全專家,對事故的類別、性質、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圍進行科學的評估確認。2.4事故通報應及時對有關部門及有關鎮報告的信息進行分析,及時了解事故進展情況并向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并通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有關成員單位。3.應急預案的啟動對符合本預案適用范圍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同時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應及時上報彭州市委、市政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彭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并積極開展應急處理工作。4.事故應急措施應急預案啟動后,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指揮事故應急處理工作。各相關部門應當根據本預案所規定的工作要求,立即履行職責,緊急調集應急處理隊伍、物資、交通工具以及相關的設施、設備,組織實施各項應急處理救援措施,并隨時將事故應急處理情況及時上報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5應急救援組織機構5.1質監彭州局常設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辦公地點:質監彭州局行政辦公室質監彭州局值班電話:行政辦公室:食品生產安全監管科:聯系人:宋繼紅譚金順電話值班人員及聯系人接到事故電話后,應立即報告應救援指揮小組組長、副組長。5.2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組成:組長:萬繼軍副組長:賈學萍、李統坤、李向軍、肖興柏組員:宋繼紅譚金順應急預案啟動后,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協調事故發生地鎮政府、各有關單位工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搶救和處理工作。6.信息發布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根據事故影響程度和類型,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擬寫新聞稿,按規定程序送審后發布。一般情況下,由分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在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7.其它事項7.1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結束后,依據法定程序,經分局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批準,終止應急狀態,轉入正常工作。7.2本應急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附件下載:1.成都市彭州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加工領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2:機關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區機關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和及時控制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有序組織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衛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廣大機關干部的食品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機關食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為了應對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機關食堂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二)職責:

1、組長職責

(1)全面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施;

(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3)領導督促小組成員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5)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向局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情況;組織事故調查,總結事故經驗教訓。

2、副組長職責

(1)副組長是機關食堂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人;

(2)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負責危險源的確定及食物中毒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4)控制現場秩序、封存可疑食品、現場拍照取證、協調配合做好檢驗檢測有關工作;

(5)協作組長調查事故責任,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3、組員職責

(1)負責治安保衛疏散工作;

(2)負責協助現場醫療救護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3)負責對食物中毒人員進行心理撫慰工作;

(4)清理現場恢復生產秩序,清理所有可疑食物。

三、應急響應及程序

(一)當食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及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食堂應立即停止伙食供應,并封存導致食物中毒及可疑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保護現場,嚴禁故意破壞現場,掩蓋事實真相。

(二)食堂工作人員應立即向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報告,副組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組長向局主管領導報告,同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急救中心進行救援。

(三)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派專人保護現場、封存留樣食品、封閉食堂廚房加工場地、收集封存可疑食品。

(四)按衛生防疫部門意見,配合做好病人救治等協助工作,對同時就餐但未發病人員進行密切觀察。

(五)事故及緊急情況得到控制后,注意保護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事故調查。

(六)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和撫恤工作,待衛生防疫部門出具檢測報告后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七)事故處理完畢后,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局下屬各食堂認真總結事故教訓,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加強管理,汲取教訓,杜絕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按規定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范圍及內容

接到食物中毒報告后,應在初步核實情況后立即向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信息報告按照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分首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首次報告應說明信息來源、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可能原因、波及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通訊方式等。進程報告和結案報告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進行。

(二)報告方式和時限

接到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報告后,組織應急小分隊完成事件性質的初步核實、確認,并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不含路途時間)向區衛生局電話或傳真報告初步調查結果。

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級別的公共衛生事件,報經區衛生局批準后,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同時進行報告。

五、責任追究、獎勵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對在食物中毒事件處置中表現積極,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表揚和獎勵。對在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置過程中,有玩忽職守、麻痹大意、隱瞞實情、措施不當、工作不力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區機關事務管理局

篇3: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機關食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和及時控制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有序組織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食品衛生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廣大機關干部的食品衛生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機關食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應急預案。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

為了應對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機關食堂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二)職責:

1、組長職責

(1)全面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實施;

(2)組建應急救援隊伍;

(3)領導督促小組成員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

(5)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6)向局主管領導匯報事故情況;組織事故調查,總結事故經驗教訓。

2、副組長職責

(1)副組長是機關食堂食品安全的直接責任人;

(2)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

(3)負責危險源的確定及食物中毒潛在危險性的評估,協助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4)控制現場秩序、封存可疑食品、現場拍照取證、協調配合做好檢驗檢測有關工作;

(5)協作組長調查事故責任,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3、組員職責

(1)負責治安保衛疏散工作;

(2)負責協助現場醫療救護及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3)負責對食物中毒人員進行心理撫慰工作;

(4)清理現場恢復生產秩序,清理所有可疑食物。

三、應急響應及程序

(一)當食堂一旦發生食物中毒及疑似食物中毒事件,食堂應立即停止伙食供應,并封存導致食物中毒及可疑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保護現場,嚴禁故意破壞現場,掩蓋事實真相。

(二)食堂工作人員應立即向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報告,副組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組長向局主管領導報告,同時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急救中心進行救援。

(三)領導小組組長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同時派專人保護現場、封存留樣食品、封閉食堂廚房加工場地、收集封存可疑食品。

(四)按衛生防疫部門意見,配合做好病人救治等協助工作,對同時就餐但未發病人員進行密切觀察。

(五)事故及緊急情況得到控制后,注意保護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食品安全事故開展事故調查。

(六)做好中毒人員的安撫和撫恤工作,待衛生防疫部門出具檢測報告后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七)事故處理完畢后,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局下屬各食堂認真總結事故教訓,自覺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加強管理,汲取教訓,杜絕此類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按規定向上級部門作出書面報告。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范圍及內容

接到食物中毒報告后,應在初步核實情況后立即向區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信息報告按照事件發生、發展、控制過程,分首次報告、進程報告、結案報告。

首次報告應說明信息來源、初步判定的事件類別和性質、可能原因、波及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報告單位、報告人及通訊方式等。進程報告和結案報告按照《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要求進行。

(二)報告方式和時限

接到重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重大食物中毒事故信息報告后,組織應急小分隊完成事件性質的初步核實、確認,并在接到報告后1小時內(不含路途時間)向區衛生局電話或傳真報告初步調查結果。

達到《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級別的公共衛生事件,報經區衛生局批準后,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同時進行報告。

五、責任追究、獎勵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對在食物中毒事件處置中表現積極,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必要表揚和獎勵。對在食物中毒事件的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置過程中,有玩忽職守、麻痹大意、隱瞞實情、措施不當、工作不力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區機關事務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