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有害氣體安全技術措施

有害氣體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9646

隧道施工發現有害氣體時,應加強通風,采取防范措施,當隧道內的有害氣體濃度經通風后仍超過隧道作業環境標準規范時,應遵守以下的各條技術措施執行。

1、必須有專門負責檢測有害氣體的檢測員。

2、隧道作業前,首先應對作業環境進行監測,判明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氣體和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情況。

3、隧道作業前,必須先行通風、降水。采取自然通風或人工通風的手段,使得作業場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達到國家標準后,方可進行作業,降低作業點的水位。

4、隧道作業時,作業人員必須佩帶正壓供壓縮空氣的隔絕式防護面具和防護裝具、懸托式安全帶、安全繩,其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嚴禁使用過濾式和氣幕式防毒面具以及隔離式供氧面具。

5、隧道作業時,必須有二人以上進行監護,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要檢查安全防護設備,采用有線或無線通訊設備進行聯系,以代替喊話和手勢。作業場所應配備有可能發生中毒、窒息和其它危害相適應的井下急救用品和搶險救援設備。

6、在進入危險場所范圍內作業時,除考慮防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措施外,還應注意防止火災、爆炸事故。

7、不準使用明火照明,禁止吸煙;禁止使用可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所用的照明燈具和電氣必須使用防爆型的和低于12V的安全電壓;必須穿防靜電服裝。

8、發生有毒氣體異常狀況時,必須及時采取措施,首先考慮杜絕一切可能產生火源、斷電、加強通風,同時盡快撤出施工人員,對隧道進行警戒,進一步研究考慮采取驅散有害氣體的具體安全措施。

9、要選用防爆型風機、阻燃型防靜電風管,風機距洞口20米布設。

10、對施工通風系統或通過設施等出與異常時,如通風風筒脫節或破壞等,必須及時組織修復,盡快恢復正常通風。

11、作業現場必須懸掛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和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福永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項目部

2010.5.10

篇2:帶有有害氣體抽堵盲板安全規定

1進行工作前由單位指定專人進行監護。

2抽堵盲板時不準帶壓工作,一定將氣體壓力卸掉或保持略高于大氣壓,防止負壓空氣被吸入管道和設備內。

3抽堵盲板的管道內溫度應在40。C以下。

4如果抽堵盲板在空中進行,須按下列規定搭設走梯和架子。

4.1管道直徑在500mm以上架子寬度為1.5米。

4.2管道直徑在500mm以下架子寬度為1米。

4.3架子搭設必須做到便于工作和搶救,架子周圍要有欄桿,木板要鋪平,并互相靠近捆牢。

4.4走梯與地面之角不得超過30℃,走梯寬度在0.6米以上,走梯應釘橫木條以便行走。

.5盲板厚度不得小于管壁厚度,必須有足夠的強度,材質合乎要求。

6備好有關防毒面具及工具。

7不準用鐵器敲打內部有易燃易爆炸性物料的管道,須用銅質工具,如沒有銅質工具,應在工具上涂以黃油,防止敲擊時發生火花。

8使用照明時須用36V以下防爆燈具。

9工作點周圍25米以內不準動火,如在室內應打開門窗。

l0如遇特殊情況(管內壓力在0.05公斤以上,0.4公斤以下)抽堵盲板時,車間須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安全措施。

11工作前無關人員一律離開毒區,并掛上明顯的警告牌,并有專人看守。

12工作中輪班休息時,要離開毒區。

13工作前車間負責人要向參加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篇3: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管理規定

1目的和范圍

為了預防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的發生,保護員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分廠、車間。

2管理職責

HSE管理部負責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事故的管理;負責監督公司有毒、有害氣體預防措施的落實。

3管理流程

3.1在有毒單位工作的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合格,掌握各種急救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急救知識。

3.2各單位的有毒有害區域或地點,必須設立醒目的警示標志牌、圍欄、警繩等,以提醒人們注意,禁止接近。

3.3因工作需要,進入有毒區域或危險區域工作的人員,必須懂得足夠的防中毒常識及中毒后的急救辦法,配戴并使用相應的防護用具,并有專人監護。

3.4外來人員進入有毒區域時,必須經所在單位安全管理人員同意,按規定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進入,并做好登記。

3.5任何人員進入有毒有害區進行工作之前,必須經安全人員允許,采取好安全防護措施,并辦理工作票。

3.6凡可能泄漏有毒有害等危險品、易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有毒有害區域或地點,應根據生產崗位和工作環境特點,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包括過濾式防毒面具和正壓自給型空氣呼吸器,并指定專人管理,定期檢測、更換和維護,確保完好使用。

3.7各地點存放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達到質量合格,滿足安全使用的要求,并擺放整,存放在取用方便的防護用品柜內。

3.8各類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建立使用臺帳及交接臺帳,以保證防護用品能長周期、高效率地使用。

3.9凡介質為有毒有害的容器、管線與設備,要加強安裝及檢修質量,運行中認真加強巡檢、操作,決不能超過設計參數。

3.10凡在有可能泄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區域內作業,均需按設計要求安裝固定式報警器具及急救設施,如毒物報警器、可燃氣體報警器等,并保證其良好運行。

3.11凡固定報警器具及急救設施有損壞、失靈等不能給員工提供正確信息時,要及時聯系有關部門進行修復、校驗合格。

3.12固定式報警器具及急救設施的修復,校驗單位要及時、準確地在要求時間內對報警器具及急救設施進行修復、校驗完好,并出示修復校驗記錄。

3.13移動式或便攜式報警器具及防護用品在使用單位所建立的臺帳,要記錄及時、清晰、準確。

3.14凡進入容器等設備內,均需辦理“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做好防護措施,并有專人監護,方可入內工作。

3.15對于處理有毒有害介質的裝置,在檢維修前,應將設備、管線中各種物料清除干凈,并進行氣體置換,在氣體采樣檢測符合要求時,方可開始檢修作業。

3.16從事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人員,應按規定定期進行體檢,對患有“職業禁忌癥”的崗位人員,應按要求及時調換工作崗位。

3.17凡可能發生中毒事故的單位,應制定應急預案,并組織相關人員定期進行演練。

4相關文件

4.1《安全生產法》(國家主席令第70號)

4.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

4.3GB/13733-92《有毒作業場所空氣采樣規范》

5記錄

6術語和定義

7附則

本規定主要編制單位:大唐內蒙古多倫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HSE管理部。

本規定編制人:王繼剛。

本規定審核人:李鋒。

本規定批準人:張瑞兵。

本規定編號:Q/GL-HSE-009-2011。

本規定自2011年07月10日起正式執行。原《防止有毒、有害氣體中毒管理規定》(Q/GL-HSE-009-2009)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