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儀表工程HSE危險工作危害分析(JHA)控制措施

儀表工程HSE危險工作危害分析(JHA)控制措施

2024-07-12 閱讀 3455

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可能性L嚴重性S風險度R建議改正/控制措施1施工技術方案準備施工方案中選定的施工方法、程序不當,無安全措施或不具體、無針對性等。大型儀表設備吊裝及運輸時發生傾倒;特殊設備安裝時發生損壞或人員傷亡。2481.根據裝置儀表工程施工特點、重點、難點,編制施工方案,指導儀表施工的關鍵及重要工序的施工。2.大型/特殊儀表設備的施工方案要進行充分論證,嚴格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的審批制度。3.方案中要包含JHA/安全技術措施。2施工安全技術交底無安全技術交底或交底不徹底、不詳細;作業人員沒有相應的施工資質。造成施工人員安全重視不足,施工中防范措施不全面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2481.儀表安裝前工程師必須針對作業活動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所有施工人員參加交底后在交底文件上簽字,表明已經熟悉交底和方案中的詳細內容。3.施工、組織方案及人員資質報驗,報驗通過后方可施工。3施工設備進場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設備存在隱患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失3391.對進入施工現場的設備進行報驗,報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建立設備管理檔案,設備在使用期間,定期月檢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月檢合格以后加貼合格色標。4設備開箱檢驗野蠻操作,包裝物沒及時清理;開箱后無保護和保安措施造成身體劃傷、足部扎傷,設備損壞、銹蝕、零部件丟失等4281.按廠家的要求放置設備、進行開箱操作,開箱期間要保證設備平穩。2.開箱作業穿戴好PPE,開箱后的帶釘子、鐵絲的木板等包裝物及時處理,防止傷及其他人員。3.嚴禁采取用大錘夯擊等野蠻作業方法,按要求進行開箱后的防護保安工作,小件入庫。5材料存放特殊材料和一般材料混放施工時用錯材料,留下安全隱患3261.嚴格按標識規定做好施工材料的正確標識,對合金鋼材質進行光譜分析核查,做好標識。2.做好材料領用管理,對不同材質材料分類放置,建立材料發放的可追蹤記錄。6儀表設備運輸、就位、找正運輸、吊裝、就位方法不正確造成擠傷、砸傷等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事故2481.對運輸過程中易傾到的設備應用繩索、倒鏈固定牢固。2.儀表設備用吊車就位必須由起重工來指揮,根據設備的吊裝參數選定吊裝方法、吊裝設備及吊裝機具,并提前檢查其質量,保證處于完好狀態。3.儀表設備就位前做好準備工作,設備就位時,作業人員的手、腳在設備與基礎、支架之間要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在設備下落的過程中嚴禁用手去擺放墊塊等。4.設備就位后,有螺栓固定的要立即擰緊螺栓,找正/找平較高的儀表設備時,其固定螺栓不得全部卸下,防止傾倒。7施工用電布置動力電纜埋設無保護措施、無明顯標識施工中電纜受損造成停電或觸電事故2481.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由專職電工操作。2.電纜埋深要符合要求并在地面設置穩固明顯的走向標識,電纜過馬路時架空保護的高度要大于6米。3.電纜的接頭要做防水處理并架空在地面2.5米以上,做好與腳手架、鋼結構、設備等的有效隔離。8支架制作、安裝除銹、防腐處理時產生粉塵危害人員身體健康,污染環境2241.施工時佩戴呼吸面罩或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保持作業場所通風通暢。2.油漆場地嚴禁煙火,作業點設置干粉滅火器,與焊接、氣割等動火作業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3.作業場所保持整齊、清潔,廢棄的油桶要集中回收至指定地點,嚴禁就地焚燒,防止造成環境污染。人或施工機具高空墜落以及交叉作業的影響造成人員傷害等3261.高空作業前,根據高空作業點的實際情況,提前完善/落實好腳手架、安全網、生命繩、作業平臺的臨邊圍護等安全措施。2.兩米以上的高空作業必須100%系掛好安全帶并做到高掛低用。3.按標準搭設腳手架,架子經HSE部門驗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還要定期檢查。4.工具、材料要穩定放置,施工殘渣和邊角余料要放到小垃圾桶內下班前收回,材料、工具不要在空中或往地面拋擲。5.從專用爬梯上下高空作業點,上下爬梯的時候手中不能持物。6.腳手架妨礙管道安裝時,應通知架子工進行拆除及加固處理,不得擅自拆除、切割。7.盡量減少交叉作業,無法避免時應合理組織,加強監護。砂輪機切割、打磨時砂輪片飛濺砂輪碎片傷人3391.檢查切割機狀況,帶好防護眼鏡等勞保用品。2.砂輪片要與磨光機要求的規格型號一致,其線速度必須大于砂輪機的轉速。3.打磨作業不得正面對著其他作業人員。電、氣焊施工時防護措施不到位焊渣飛濺,燙傷、灼傷等人身傷害事故,引起火災3391.施工時應佩戴電焊帽、手套等。2.高處動火作業時必須準備好滅火器,配置接火盆/防火布,防止焊渣飛濺。3.對設備周圍/下方的控制儀表盤、精密設備等采取搭設腳手架防護棚等措施進行圍護。4.氣焊作業時焊把火焰不要對著人或其它設備。5.清理動火點周圍的易燃物和可燃物。6.氧氣、乙炔氣瓶不要放在動火點的下方,氣瓶在使用中必須立放,氣帶接頭連接良好,無老化漏氣,使用前用肥皂水進行試漏檢查。7.作業完畢,關閉電焊機的電源,清理焊渣等雜物。9儀表管線施工導壓管焊接時導壓管與儀表設備未脫離儀表受電弧擊而損壞2361.將待焊接的管線與設備脫離。2.電焊機的地線要正確接地。儀表導壓管煨彎時用氣焊燒烤的方法導壓管強度降低,高溫、高壓下開裂傷人或生產事故326嚴格按規范施工,嚴禁用燒烤的方法煨彎導壓管。高壓管線焊接后未按規定對焊縫進行無損探傷檢查在試車或運行過程中易造成高壓/高壓介質泄漏,發生傷人事故2481.儀表管線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規范施工。2.對高壓管線焊縫按規范進行著色或其它要求的檢查處理。管線試壓或試車過程中,帶壓處理漏點介質泄漏傷人2481.儀表管線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規范施工。2.在試壓或試車過程中發現泄漏時應首先泄壓,然后再處理泄漏點。管線脫脂/焊縫酸洗時未采取防護措施,脫脂液就地處理脫脂、酸洗過程中脫脂液傷人,廢液污染環境2361.脫脂、酸洗過程中戴好專用防護手套、護目鏡等防護措施。2.脫脂、酸洗剩余的廢液及時回收,不得隨地傾倒。10儀表閥門試壓試驗壓力超限或帶壓處理泄漏點閥門損壞,造成人身傷害事故2361.使用合格的壓力試驗設備,壓力表的量程要與實驗壓力相匹配。2.按規范要求進行試壓作業,分級緩慢加壓,嚴禁超壓。3.在試壓過程中安排專人監管,發現泄漏時應首先泄壓,然后再處理泄漏點。11電纜敷設電纜盤搬運時滾動或相互撞擊擠傷作業人員、電纜盤遺留下安全隱患3261.大型電纜盤要使用吊車/叉車搬運,搬運到位的電纜盤要有臨時固定措施。2.嚴禁通過人力或其他方法讓電纜盤慣性滾動運輸,防止由于其慣性造成人員擠傷、壓傷,電纜受損等事故的發生。電纜敷設時人員或佩帶的工具高空墜落造成人身傷害3412執行步驟8(支架高空安裝)高空作業和交叉作業的相關規定。電纜敷設方法不當1.拉斷電纜,擠傷作業人員3261.施工前進行交底,放電纜過程中有專人指揮,統一信號,施工人員密切配合。2.人工敷設電纜時,高空作業的人員要盡量站在電纜的同一方向,作業電纜槽板的轉角處必須安排人負責電纜導向。3.當使用電纜布設機敷設電纜時,其速度要緩慢、均勻,電纜槽板的轉角處設變向滾輪,以免拉壞/拉斷電纜。12電纜絕緣試驗絕緣試驗時電纜未與設備脫開造成設備受損236將已接電纜從端子或設備上拆下,防止與其它設備接觸。13接地施工送電前接地系統未施工完畢,盤柜臺內無安全接地設備送電后造成盤柜內設備受損339進行接地系統施工并做好接地電阻測試。14信號聯鎖及報警試驗開車前未完全按聯鎖邏輯圖逐項進行聯鎖及報警試驗開車過程中發生故障時無法安全停車,造成事故2481.開車前嚴格按調試方案進行施工。2.按聯鎖邏輯圖逐項進行聯鎖及報警試驗,先做小系統,再進行大系統。3.確認聯鎖及報警試驗結果完全正確,在有關部門簽字確認后方可進入開車工序。

篇2: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施工現場的風險控制,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項目經理為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工程現場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便于運輸、施工作業及緊急情況下應急逃生;施工現場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性能可靠,按要求保管和擺放;現場設備、工具、材料擺放符合設計和安全要求。

第四條、施工作業坑按要求進行開挖,作業坑周邊清理出寬于一米的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設置不少于兩個,作好通道臺階,方便上下,通道上不得有任何設備,設施和其他物品。作業坑旁平整出設備擺放區和操作區。必要時作業坑采取排水、防滑和防塌方措施,配備必要的通風設施。

第五條、施工場地設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流動施工現場設指示牌。

第六條、開工前按照場地布置圖在作業帶以外規劃界定安全停車區,人員進入作業帶必須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非作業人員、車輛嚴禁在作業帶內滯留,待命施工車輛停在預定地點。

第七條、施工現場按設計要求設置、配備消防器材,實行“三定”管理,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方。

第八條、各類氣瓶現場存放要距離明火10m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其他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第九條、對于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施工介質,要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措施計劃,預先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

第十條、在施工中要根據施工外界條件采取遮陽防曬、防雨措施,隨時進行氣體濃度的監測。

第十一條、有毒介質作業場所應設置黃色警示線,在明顯位置帖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說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措施等內容。

第十二條、密閉空間作業和有毒介質作業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

第十三條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防護勞保用品,并要求工作人員正確使用。

第十四條、現場設置專職安全監督和安全員,進行巡回檢查。

第十五條、夜間施工場地要設置足夠的照明,作業帶以內使用的照明燈具要符合防爆要求

第十六條、在靠近道路作業時,要在路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過往安全,天黑要設置信號燈、配備值班人員,防止人員或車倆誤入作業坑。

篇3: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監測制度

1.目的

為了正確評價生產環境中塵毒、噪聲等對職工健康的危害程度并進行監護,鑒定各部門安全衛生工作的成效,必須對生產環境中的塵毒、噪聲進行定點、定期監測。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公司各生產環境。

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

氯氣、塵毒、噪聲

4.職責

4.1安全部負責生產環境塵毒、噪聲監測點的定點和定期監測。

4.2各部門單位負責不符合糾正措施的落實。

5.工作要求

5.1塵毒監測點、噪聲監測點由安全部會同各單位依據下列原則和標準確定。

5.1.1根據塵毒物質經常逸散和產生噪聲的范圍,工人經常停留或持續操作的地帶,能反映工人實際接觸塵毒、噪聲的地點作為監測點。

5.1.2凡屬同種物質存在同一廠房,不應以作業崗位確定監測點,應按實際情況確定監測點。

5.1.3在同一地點有兩種毒物存在時,應分別按實際存在的毒物的種類,確定若干個監測點。

5.1.4在同一個地點有混合性粉塵存在時,只確定一個粉塵監測點。

5.1.5塵毒監測點及噪聲監測點一經確定,既應作為固定的監測點,并建立監測記錄。

5.2塵毒、噪聲監測點不得隨意增減和變動,因故需要增減或變動時,必須由安全部審批。

5.3塵毒、噪聲監測由安全部負責監測,每周一次,并認真記錄。

5.4安全部負責對動火、設備內等特殊作業場所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并依據結果判定合格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