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作業控制措施
一、編制目的、范圍、依據
1.1、編制目的
為了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及有關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的切實落實,加強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求,制定的交叉作業安全專項施工措施。
1.2、適用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廠內檢維修各工程項目。
1.3、編制依據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總體施工組織設計》
二、交叉施工的主要特點及事故隱患的分布
交叉作業施工是一個技術復雜、隱患眾多、事故多發的地段。其特點是:
1)交叉作業的形式多樣,其結構、外形多變,施工方法必將隨之改變。
2)位置固定,生產活動都是圍繞著建筑物、構造物來進行的,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設備和施工機具進行作業,而且各種機械設備、施工人員多要隨著施工的進行不停地流動。作業條件隨之變換,不安全因素隨時可能出現。
3)點多、面廣、施工流動性大,這給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難。
4)交叉作業處在高、大、深,露天高空作業多,施工周期長;施工人員在室外露天作業,工作條件差危險因素多。
三、交叉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交叉作業的情況下,應對危險作業范圍予以明確,并做出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對參加施工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作業的范圍、作業程序、人員配合的問題、危險點的情況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2)當交叉作業過程中出現模板拆除、腳手架拆除等作業時,還應該對危險作業范圍進行圍圈,限制非作業人員進入現場。
(3)交叉作業過程中應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現場監督,統一協調指揮,杜絕違章作業、冒險作業等情況發生。
(4)作業過程中,各層間出現上下交叉作業時,不能在同一垂直方向上進行操作,下層的作業位置必須在上層高度可能墜落的范圍半徑之外。
(5)當下層作業位置在上層高度可能墜落的范圍半徑之內時,則應在上下作業層之間設置隔離層,隔離層應采用木腳手板或其它堅固材料搭設,必須保證上層作業面墜落的物體不能擊穿此隔離層,隔離層的搭設、支護應牢靠,在外力突然作用時不至于垮塌,且其高度不影響下層作業的高度范圍。
(6)各交叉作業層的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扣緊帽繩,存在高處墜落危險的人員應系好安全帶。
(7)各層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各層的指揮號令不能相互影響,造成混淆,作業人員應隨時保持警惕,對意外情況應能及時作出判斷和反應。
(8)上層作業時,不能隨意向下方丟棄雜物、構件,應在集中的地方堆放雜物,并及時清運處理,作業人員應隨身攜帶物料袋,以便零散物件隨身帶走。
(9)上層有起重作業時,起吊物件必須綁扎固定,必要時以繩索予以固定牽引,防止隨風搖擺,碰撞其它固定構件,嚴格遵守起重作業操作規程,起重物件嚴禁越過下層作業人員頭頂。
(10)遇到6級以上大風、雨雪天氣、濃霧、能見度不良等情況時,嚴禁進行立體交叉作業。
四、實現安全目標的保證措施
4.1、安全目標
我項目部承諾的安全目標為:
1、各類重、特大事故為零;
2、工傷死亡事故為零;
3、負傷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
4、一般事故和事故隱患發生率進一步下降;
5、無重大墜落、火災、爆炸、倒塌等惡性事故或事件發生。
4.2、組織保證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項目安全生產副經理主抓安全工作。經理部設立單獨的安全管理部門,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工程隊配備專職安全員,現場施工作業隊及班組配備兼職安全員。
組長:董延利
副組長:劉德生
組員:李福林、徐建軍、季戩
(2)深化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發給《安全上崗證》方準上崗,未經培訓或培訓考試不合格人員,干部不許指揮生產,工人不準上崗作業。電工、架子工、質檢員、安全員等特殊作業人員,必須經地方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調換工種人員,必須重新進行安全培訓。
(3)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建立以各類人員(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獎罰細則,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檢查整改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為主要內容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狠抓落實,使全體施工人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工地建設,搞好文明施工。施工中嚴肅施工作業紀律和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與違章作業,保證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投入,使安全生產建立在科學的管理、先進的技術、可靠的防護設施上,做到文明施工,有條不紊。
五、高空作業及建筑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
5.1、高空作業的安全保證措施
(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身體檢查,凡患有高血壓、必臟病、貧血、癲癇病者以及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者,不得從事高空作業。
(2)高空作業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內。常用的工具應系在身上。所需材料或其他工具必須用牢固結實的繩索傳遞,禁止用手拋擲,以免掉落傷人。
(3)凡2m以上懸空和無平臺處作業要佩帶安全帶,掛妥安全帶鉤。有平臺的要安裝好防護欄桿和安全網,防止跌落。
(4)所有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都要戴好安全帽和扣好帽帶。登高作業人員要穿膠鞋和軟底鞋,不準穿拖鞋、硬底鞋以防滑倒和摔下。
(5)六級以上大風,禁止進行高空作業。
(6)搭設和使用腳手架,嚴格遵守有關的技術標準和安全技術規程。吊、掛式腳手架使用的鋼絲繩和其它繩索,不得有缺陷并滿足規定安全系數。
5.2、建筑施工專項安全保證措施
(1)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施工。
(2)每項工程開工前,應制定操作細則,并向施工人員交底。
(3)臨近雨季施工,進入汛期,應按照貴陽市及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提前部署應急措施,確保汛期人員、設備、材料和工程的安全。
(4)工地的安全防護設施要齊全有效,要有明顯的警示警告標志。
(5)不同的基礎施工要嚴格遵守有關施工技術安全規則。
篇2:火車皮卸砂交叉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因棒磨砂含泥水較多,鐵運分公司火車拉運砂石卸車時存在粘車甚至發生車皮跌落砂倉的事故,砂石粘車現象發生時,需要抓斗吊配合將車皮表面一層含泥水較多的砂子抓出,為了配合好砂石運輸工作,保證火車卸砂、車皮抓砂此項特殊作業過程的安全,維護我礦正常的充填生產作業秩序,針對車皮抓砂過程與鐵運公司存在的交叉作業,特制訂安全管理措施如下:
1、天車作業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工藝紀律和操作規程;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嚴禁無證作業;開車前,檢查各安全裝置、限位、吊具(抓斗、鋼絲繩)、電鈴等部件的可靠性。
2、火車車皮抓砂范圍的確定:進入砂倉的火車車皮表面磨砂搖成平面的長度超過3米,或有明顯大泥塊,方可進行抓砂作業,其它情況一律不得進行此作業。
3、抓砂作業程序的啟動:需要進行火車車皮抓砂作業時,由鐵運公司調度室通知二礦區調度室,然后由礦調度室通知充填工區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天車工未經允許禁止私自進行抓砂作業。
4、進行車皮抓砂作業時,鐵路運輸分公司必須在現場安排專人負責協調,指揮火車司機和天車工抓砂作業的銜接配合,防止在天車抓砂作業過程中火車突然行走造成事故。
5、天車工進行抓砂作業時,每節車皮最多只能抓1/3,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避免損壞火車車皮或天車抓斗。
6、天車工作業時要注意交叉作業安全,注意駕駛,行車平穩,抓砂作業時抓斗要輕放,避免刮蹭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
7、維修人員要做好天車的日常維護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8、工區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交叉作業的安全監管,協調好各種交叉作業,杜絕違章違紀現象,規范勞保用品穿戴,杜絕車輛傷害等事故發生。
9、當發生刮蹭事故時,由調度室協調各家作業人員分析協調處理事宜。
充填工區
篇3:高處與交叉作業安全管理程序
1.目的:
加強對高處作業及交叉作業的安全管理,明確責任和權力,消除安全隱患。
2.責任和權力:
2.1工程處:
1、安排施工時盡量減少高空作業。
2、施工前必須編寫安全措施,經批準后執行。
3、必須按規定安裝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
4、必須保障特殊高處作業的通訊順暢。
5、施工人員必須經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
6、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高處作業及交叉作業的安全規定。
7、必須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
8、特種工必須取證上崗。
2.2項目部安監科
1、負責按規定審批安全措施。
2、檢查安全設施是否齊全、標準。
3、檢查并督促整改個人違章及其它不安全因素。
4、檢查特種工取證情況和施工人員體檢情況。
5、協調交叉作業中不同單位間的安全關系。
3.具體程序:
3.1工程處作業前組織施工人員體檢,合格后方可上崗。
3.2工程處作業前必須按批準的安全措施進行交底簽字。
3.3工程處作業前必須檢查,完善相應的安全設施。
3.4施工中項目部按規定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下整改單按"三定"原則整改。
3.5交叉作業前施工單位必須與交叉單位聯系,設計并安裝安全設施。
3.6施工完畢后,安裝單位負責按規定拆除不用的安全隔離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