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密閉墻采用羅克休封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密閉墻采用羅克休封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9603

為保證井下防火密閉墻的密封性,需對密閉墻夾層中注入羅克休(高分子材料),為保證注入羅克休的安全施工,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產品規格

羅克休為快速發泡空洞填充材料,是一種由兩種組分組成的注射泡沫,用于中空填充,隔絕空氣和密閉瓦斯。適用于快速充填巖層與煤層的空洞和封堵漏風及建立防火隔離墻。能夠適應不同環境。

產品為A、B雙組份。A組分24kg/桶,B組分28kg/桶,A/B組分體積比為3.5:1(A:B)。羅克的兩種組分(樹脂、催化劑)以3.5:1的體積比相混合后迅速反應生成泡沫,接著會快速膨脹到原體積的20~40倍。膨脹完畢后,羅克休泡沫在幾分鐘內硬化。

二、施工方案

密閉墻砌筑完成后,密閉墻為雙層且留有3個注羅克休的注入管。首先準備好專用注漿泵及羅克休材料,再使用專用注漿泵和混合槍,將羅克休通過注漿機→混合槍→注入管注入密閉墻內。直到墻體邊緣冒出羅克休氣泡停止,從左到右依次注完3個注入管。施工完畢后,立即采用清洗劑清洗注漿泵,將未使用完的羅克休密封,運輸至地面安全地點。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防爆膠輪車運送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根據密閉體積計算出羅克休A、B兩種組分的使用量,派專人裝車。裝車時最高可二層疊放,裝好后檢查桶蓋是否緊閉,并采用麻繩捆綁。

2.運輸過程中車廂嚴禁乘坐人員,遇道路顛簸路段,車輛要盡量減速慢行,防止料桶顛落及料液溢出。在通過顛簸路段后,要及時停車,檢查車廂中料液有無溢出,繩索是否緊固,在確認無問題時方可前行。

3.途中如遇載人車輛或其他車輛時,要及時鳴笛,并靠一側停車,待其他車輛順利通過后,方可繼續行駛。

4.車輛行駛至施工地點后,要靠一側停放。卸車前,要去掉繩索,檢查料桶是否有破損情況,若有破損料桶要單獨放置。

5.A、B兩種組分卸車后分別放置,不準混合。卸料完畢后,若不能及時使用,要懸掛警示牌板。防止其他車輛碰撞及人員搬運并打開包裝。

6.嚴禁任何人隨意蹬、扒車,對于規定不準乘人的車輛,嚴禁乘坐。

7.車輛起步前、倒車時必須鳴笛示警,確認周邊無人和障礙物后方可起步,速度不超過5km/h。

8.防爆車在井下直行巷道車速不超過20km/h;巷道交叉口,轉彎、會車時、行車區域內視線不清時、下坡時應鳴笛,減速慢行,速度不超過5km/h。

9.同向行駛車輛安全運行間距不得小于50m,嚴禁空檔滑行。

10.規定單向行駛的巷道內車輛禁止逆行。

11.車輛由調車硐室、躲避硐室、非主干線進入主行車道時,鳴號、變光,確認主車道無車輛通過時再慢速駛入。

12.遇參觀車輛時應及時靠右停車或進入躲避硐室(調車硐室)讓行。

13.會車時相距50m開始變光減速,讓行車輛必須停車并關閉大燈,等待對面車輛通過后方可通行。

14.在交叉路口、急彎處、陡坡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m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駕駛員離開時,必須熄火,拉緊手剎車,掛檔。

15.車輛故障停車時,前后30m以外設置明顯的警示牌,并立即向調度中心匯報,調度中心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積極組織處理。

16.防爆膠輪車運輸要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口手示意法”等相關規定,防暴車必須保證完好,制動靈敏、可靠,防爆車內的淤泥高度不得超過車箱上沿并用塑料布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污染路面。

(二)電氣、通訊一般規定

1.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0%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控制設備內部安有放電裝置的,不受此限。所有開關的閉鎖裝置必須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電,防止擅自開蓋操作,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字樣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送電。

2.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下列規定:

(1)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3)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絕緣。

3.井下供電應做到;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風電閉鎖。

4.電氣設備要有嚴格的維護、檢修制度,并確保電氣設備防爆性能良好。

5.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盤圈或盤“8”字形的電纜不得帶電。巷道內的通信和信號電纜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于0.1m。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井下巷道內的電纜,沿線每隔一定距離、拐彎或分支點以及連接不同直徑電纜的接線盒兩端、穿墻電纜的墻的兩邊都應設置注有編號、用途、電壓和截面的標志牌。

6.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必須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

(3)同型電纜之間直接連接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橡膠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膠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在地面熱補或冷補后的橡膠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補的電纜必須定期升井試驗。

7.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8.操作機械設備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合格證的專職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9.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應與主接地極連接成1個總接地網。

?10.建立井下領導防爆小組,對井下的電氣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修,并做好記錄。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凡參加羅克休注漿施工作業人員需學習本措施及有關規定,并嚴格按照本措施施工。

2.施工過程中,礦方通風部門要派專職瓦檢員負責現場瓦斯檢測工作,只當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且無局部瓦斯積聚時,方可允許施工,當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施工,切斷電源后及時撤離現場,待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后,方可繼續施工。

3.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帶防護眼罩,防護手套,嚴禁直接接觸羅克休料液,若有料液濺到皮膚上,要用清水反復清洗。

4.注漿前,施工人員要對機器進行全面檢查,各部位螺栓及混合槍接頭是否完整、緊固。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可靠。

5.注漿時,若有羅克休料液溢出時,及時采用清水沖洗,將液料稀釋。

6.注漿后和羅克休料液接觸過的防護用品升井后及時銷毀。

7.注漿后將盛裝羅克休的廢桶及采用空桶回收的清洗注漿泵的清洗液,及時運輸至地面倉庫,碼放在一起,設置圍欄并懸掛警示牌,及時聯系廠家回收。

(四)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不僅是圓滿完成工程重要的組成部分,還要體現出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質,為此本公司從以下方面搞好文明施工。

1.堅決執行國家、地方和業主制訂有關文明施工的規定,對全體職工進行文明施工重要性及意義的教育,使之成為自覺行為。

2.施工人員需持證上崗。

3.施工場地保持清潔,鉆機設備應根據現場情況合理擺放,業務做到齊整有序。

4.電纜路線架設要整齊,開關上架,標示清楚。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避免漏電事故,嚴禁帶電檢修和搬遷電氣設備,避免撞擊及磨擦火花,杜絕明火作業,消滅電器失爆。

5.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并會熟練使用。

6.施工洞室內要設置逃生路線標牌,以備危急時使用。

7.管理好宿舍、食堂等場所,保證職工有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四、避災路線

1.?3103回風順槽→3103回風繞道→+931m水平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3101輔助運輸順槽→聯絡巷→3101設備列車順槽→+931m水平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篇2:密閉墻采用羅克休封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為保證井下防火密閉墻的密封性,需對密閉墻夾層中注入羅克休(高分子材料),為保證注入羅克休的安全施工,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一、產品規格

羅克休為快速發泡空洞填充材料,是一種由兩種組分組成的注射泡沫,用于中空填充,隔絕空氣和密閉瓦斯。適用于快速充填巖層與煤層的空洞和封堵漏風及建立防火隔離墻。能夠適應不同環境。

產品為A、B雙組份。A組分24kg/桶,B組分28kg/桶,A/B組分體積比為3.5:1(A:B)。羅克的兩種組分(樹脂、催化劑)以3.5:1的體積比相混合后迅速反應生成泡沫,接著會快速膨脹到原體積的20~40倍。膨脹完畢后,羅克休泡沫在幾分鐘內硬化。

二、施工方案

密閉墻砌筑完成后,密閉墻為雙層且留有3個注羅克休的注入管。首先準備好專用注漿泵及羅克休材料,再使用專用注漿泵和混合槍,將羅克休通過注漿機→混合槍→注入管注入密閉墻內。直到墻體邊緣冒出羅克休氣泡停止,從左到右依次注完3個注入管。施工完畢后,立即采用清洗劑清洗注漿泵,將未使用完的羅克休密封,運輸至地面安全地點。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防爆膠輪車運送物料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根據密閉體積計算出羅克休A、B兩種組分的使用量,派專人裝車。裝車時最高可二層疊放,裝好后檢查桶蓋是否緊閉,并采用麻繩捆綁。

2.運輸過程中車廂嚴禁乘坐人員,遇道路顛簸路段,車輛要盡量減速慢行,防止料桶顛落及料液溢出。在通過顛簸路段后,要及時停車,檢查車廂中料液有無溢出,繩索是否緊固,在確認無問題時方可前行。

3.途中如遇載人車輛或其他車輛時,要及時鳴笛,并靠一側停車,待其他車輛順利通過后,方可繼續行駛。

4.車輛行駛至施工地點后,要靠一側停放。卸車前,要去掉繩索,檢查料桶是否有破損情況,若有破損料桶要單獨放置。

5.A、B兩種組分卸車后分別放置,不準混合。卸料完畢后,若不能及時使用,要懸掛警示牌板。防止其他車輛碰撞及人員搬運并打開包裝。

6.嚴禁任何人隨意蹬、扒車,對于規定不準乘人的車輛,嚴禁乘坐。

7.車輛起步前、倒車時必須鳴笛示警,確認周邊無人和障礙物后方可起步,速度不超過5km/h。

8.防爆車在井下直行巷道車速不超過20km/h;巷道交叉口,轉彎、會車時、行車區域內視線不清時、下坡時應鳴笛,減速慢行,速度不超過5km/h。

9.同向行駛車輛安全運行間距不得小于50m,嚴禁空檔滑行。

10.規定單向行駛的巷道內車輛禁止逆行。

11.車輛由調車硐室、躲避硐室、非主干線進入主行車道時,鳴號、變光,確認主車道無車輛通過時再慢速駛入。

12.遇參觀車輛時應及時靠右停車或進入躲避硐室(調車硐室)讓行。

13.會車時相距50m開始變光減速,讓行車輛必須停車并關閉大燈,等待對面車輛通過后方可通行。

14.在交叉路口、急彎處、陡坡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m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駕駛員離開時,必須熄火,拉緊手剎車,掛檔。

15.車輛故障停車時,前后30m以外設置明顯的警示牌,并立即向調度中心匯報,調度中心及時通知相關部門,積極組織處理。

16.防爆膠輪車運輸要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口手示意法”等相關規定,防暴車必須保證完好,制動靈敏、可靠,防爆車內的淤泥高度不得超過車箱上沿并用塑料布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污染路面。

(二)電氣、通訊一般規定

1.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檢修或搬遷前,必須切斷電源,檢查瓦斯,在其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0%時,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控制設備內部安有放電裝置的,不受此限。所有開關的閉鎖裝置必須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電,防止擅自開蓋操作,開關把手在切斷電源時必須閉鎖,并懸掛“有人工作,不準送電”字樣的警示牌,只有執行這項工作的人員才有權取下此牌送電。

2.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下列規定:

(1)非專職人員或非值班電氣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并穿電工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3)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絕緣。

3.井下供電應做到;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有過流和漏電保護裝置,有螺釘和彈簧墊,有密封圈和擋板,有接地裝置;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防護裝置全,絕緣用具全,圖紙資料全;堅持使用檢漏繼電器,堅持使用照明和信號綜合保護,堅持使用風電閉鎖。

4.電氣設備要有嚴格的維護、檢修制度,并確保電氣設備防爆性能良好。

5.電纜不應懸掛在風管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件。電纜與壓風管、供水管在巷道同一側敷設時,必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盤圈或盤“8”字形的電纜不得帶電。巷道內的通信和信號電纜應與電力電纜分掛在井巷的兩側,如果受條件所限,應敷設在電力電纜上方0.1m以上的地方。高低壓電力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高、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應大于0.1m。高壓電纜之間、低壓電纜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0mm。井下巷道內的電纜,沿線每隔一定距離、拐彎或分支點以及連接不同直徑電纜的接線盒兩端、穿墻電纜的墻的兩邊都應設置注有編號、用途、電壓和截面的標志牌。

6.電纜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1)電纜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必須用與電氣設備性能相符的接線盒。電纜線芯必須使用齒形壓線板(卡爪)或線鼻子與電氣設備進行連接。

(2)不同型電纜之間嚴禁直接連接,必須經過符合要求的接線盒、連接器或母線盒進行連接。

(3)同型電纜之間直接連接時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橡膠電纜的修補連接(包括絕緣、護套已損壞的橡膠電纜的修補)必須采用阻燃材料進行硫化熱補或與熱補有同等效能的冷補。在地面熱補或冷補后的橡膠電纜,必須經浸水耐壓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在井下冷補的電纜必須定期升井試驗。

7.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8.操作機械設備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取得合格證的專職人員擔任,并持證上崗。

9.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應與主接地極連接成1個總接地網。

?10.建立井下領導防爆小組,對井下的電氣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修,并做好記錄。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凡參加羅克休注漿施工作業人員需學習本措施及有關規定,并嚴格按照本措施施工。

2.施工過程中,礦方通風部門要派專職瓦檢員負責現場瓦斯檢測工作,只當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且無局部瓦斯積聚時,方可允許施工,當瓦斯濃度超過1%時,必須停止施工,切斷電源后及時撤離現場,待瓦斯濃度降到1%以下后,方可繼續施工。

3.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帶防護眼罩,防護手套,嚴禁直接接觸羅克休料液,若有料液濺到皮膚上,要用清水反復清洗。

4.注漿前,施工人員要對機器進行全面檢查,各部位螺栓及混合槍接頭是否完整、緊固。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可靠。

5.注漿時,若有羅克休料液溢出時,及時采用清水沖洗,將液料稀釋。

6.注漿后和羅克休料液接觸過的防護用品升井后及時銷毀。

7.注漿后將盛裝羅克休的廢桶及采用空桶回收的清洗注漿泵的清洗液,及時運輸至地面倉庫,碼放在一起,設置圍欄并懸掛警示牌,及時聯系廠家回收。

(四)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不僅是圓滿完成工程重要的組成部分,還要體現出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和文化素質,為此本公司從以下方面搞好文明施工。

1.堅決執行國家、地方和業主制訂有關文明施工的規定,對全體職工進行文明施工重要性及意義的教育,使之成為自覺行為。

2.施工人員需持證上崗。

3.施工場地保持清潔,鉆機設備應根據現場情況合理擺放,業務做到齊整有序。

4.電纜路線架設要整齊,開關上架,標示清楚。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避免漏電事故,嚴禁帶電檢修和搬遷電氣設備,避免撞擊及磨擦火花,杜絕明火作業,消滅電器失爆。

5.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自救器,并會熟練使用。

6.施工洞室內要設置逃生路線標牌,以備危急時使用。

7.管理好宿舍、食堂等場所,保證職工有良好的生產生活條件。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四、避災路線

1.?3103回風順槽→3103回風繞道→+931m水平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2.?3101輔助運輸順槽→聯絡巷→3101設備列車順槽→+931m水平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篇3:實行封閉式管理制度和措施

為了強化學生管理,規范學生行為,培養學生生活和學習的良好的習慣,也為了塑造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以及學生安全等,特實施封閉式管理。

一、封閉式管理制度

1、所有住校學生憑請假條出入校門,其余時間一律在校園內,不準隨便出入,請假條須班主任和政教人員簽字后方可出入校門。

2、跑校生一律憑胸卡出入,進出校門必須規范佩戴胸卡,在離校門10米左右便主動將胸卡佩戴胸前,以便接受檢查,跑校生只能提前20分鐘到校,放學后20分鐘必須離校,否則,不準到校和離校。凡進入校園后,必須持有請假條方可出入校門,否則一律不準離開校園。

3、嚴禁學生和校外人員翻柵欄或圍墻出入校園,否則不管此次翻越柵欄或圍墻是否造成損壞,必須賠償所有維修費用。住校學生必須在校園內就餐,不準從校外買飯、訂飯或購物(周日上午除外),一經發現全部沒收,并按積分制度處理。

4、學生中午午睡時間及晚上熄燈鈴響后,嚴禁學生在教室、校園各角落逗留、吵鬧,確保校園安靜、有秩序,否則按積分制處理。

5、住校生因重大事外出必須有家長來接,經班主任同意,政教人員簽字記錄后,憑請假條經門衛登記后方可外出,而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返校。

6、外出學生校外活動時間不準進入歌廳、舞廳、迪吧、網吧、酒吧、游戲室等場所,一經發現,將禁止下次外出并交政教處嚴肅處理。

7、嚴禁校外人員隨意進出校門,進出校門必須登記,上課期間及學生午睡時間家長不準進入學校會見學生,只能在放學時間會見,其他閑散人員不準入校。

8、不遵守作息時間、規章制度、沖撞門衛、值班教師、破壞學校秩序者,視情節輕重處理或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9、嚴禁任何外來車輛入內,本校教師車輛一律不準入內,辦公車輛需要入內要作記錄,食堂、小賣部等貨車每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其它時間不準入內,門衛要做好記錄。

二、封閉式管理實施措施

1、封閉式管理主要實施部門為政教處,具體負責人為政教主任,校級領導為分管副校長,參與人員為政教管理人員,門衛、生活指導、全體班主任、值周領導和教師。

2、制作胸卡,兩種顏色,紅卡和綠卡,版面要大,要醒目,綠卡為跑校生,紅卡為住校生,而且要有學生照片,能分清跑校生與住校生,以便管理。

3、政教管理人員,值周領導和教師要分區管理檢查,

(1)門衛區域,

(2)教學區域,

(3)學生宿舍,

(4)餐廳,

(5)運動區,要把參與管理的工作人員按區劃分管理,實現無縫隙管理和無盲區管理。

4、上學、放學時間,主要領導及門衛負責人,要在門口進行管理,嚴禁無手續住校生外出,20分鐘后學校大門、小門全部關閉,嚴禁學生外出和進入。

5、每天上午最后一節課和下午最后一節課時間為55分釧,班主任老師在上午最后一節課和下午最后一節課提前15分鐘到本班教室讓跑校生提前10分鐘離開教室,放學回家。住校生等下課后,由班主任組織帶隊到餐廳本班指定位置就餐,等學生就餐開始,班主任方可離校,也可免費就餐。

6、門衛必須看護好大門,不準任何學生倒校后隨意外出,憑假條外出需要做好詳細記錄,不準外來人員進出校門,如需進入要與相關人員聯系,獲準后持來客登記卡方可進入。出校門時,需有相關人員簽字交門衛后方可外出。每天24小時在崗,確保封閉管理的有效實施,如發現違規將嚴肅處理。

7、跑校生原則上要求上晚自習,若有申請者將按住校生統一要求,憑胸卡按要求出入校門,中途發現一次不上自習,將永遠不準再上晚自習,遲到者一律不準進入校園。

8、星期日住校生返校時(中午12點),班主任老師到校核實學生到位情況,要求學生中午12點前返校,于12點后在本班教室集合,班主任負責清點學生人數,作好記錄。

總之,實行封閉式管理,首先要大力宣傳,做好動員工作,讓學生家長理解和接受,并主動積極配合學校此項工作的實施,要求全體參與管理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盡心盡責,認真負責,為提高管理質量,正常開展封閉式管理,使本項制度永久落實下去,成為一次“精品”工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