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開挖支護防排水機械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開挖支護防排水機械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7304

一、隧道開挖施工安全施工技術措施

①洞口削坡,應嚴格按照明挖要求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同時做好坡面、馬道的加固和排水等工作;

②進洞必須對洞臉圍巖進行鑒定,確認穩定或采取措施后方可開挖洞口;

③隧道洞口沿線路方向設置長度不小于5m的防護棚;

④嚴格按照開挖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真正做到“短開挖、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確保工程安全;

⑤每次放炮后,必須先進行有效的通風,并立即進行“敲幫問頂”,清除浮石,防止在下一道工序施工時出現石渣墜落傷人;

⑥洞內進行安全處理時,必須有人監護,隨時觀察險石動態;

⑦出現坍塌、冒頂或邊墻滑脫等現象,必須由技術室分析原因,制定相應技術措施后方可組織處理;

⑧隧道開挖施工與仰供施工平行作業時,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控制有效距離;

⑨隧道開挖和噴錨施工必須保證有效的技術間歇時間,確保安全;

⑩作業隊長在安排生產任務時必須協調好作業隊之間的施工搭配,避免出現矛盾;

⑾認真履行班組安全自檢和班組交接檢,做好檢查記錄。

二、隧道噴錨支護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①爆破后應進行有效的洞內通風,將作業面的粉塵濃度降低到安全標準;

②作業前要認真檢查:工作面是否“找頂”,危石是否處理;腳手架(多功能臺架)是否牢靠,防護設施如何;照明是否良好;機具設備的位置和機況是否安全;

③噴射手必須持證上崗;

④嚴格遵守噴射機的安全操作規程;

⑤作業面上的材料、機具、設備擺放必須科學合理,互不干擾,確保發生意外情況人員疏散道路暢通;

⑥將工作面的安全檢查同質量檢查有機結合,嚴格檢查噴錨質量,如:噴層厚度、有無脫落、變形,錨桿的深度、角度、數量、間距和抗拔力要求;

⑦嚴格控制砂漿錨桿的注漿工作風壓,防止風壓的急劇變化產生以外事故;

⑧注漿管連接緊密,不得有彎折現象;

⑨噴錨施工的全過程必須有人隨時檢查圍巖的穩定性,以防止以外坍塌事故。

三、隧道防、排水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①施工中嚴格按照結構防水“以防為主、多道防線、剛柔結合、多道防線”的設計原則施工;

②開挖工作面上溢出的地下水,如果影響噴錨施工,采取“堵”“引”的方式處理;

③充分考慮二襯防水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和變形開裂(重點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內外溫差、減集料含量,一次澆注混凝土的長度等),避免襯砌結構產生裂縫引起滲漏;

④認真處理結構“三縫”;

⑤反坡施工的隧道,采取離心泵措排隧道內的污水,要合理設計,布置設施,保證排水系統的有效性。

四、隧道機械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1、挖、裝、運安全技術措施

1.1挖掘機扒碴安全技術措施

1.1.1上臺階

(1)設專人(領工員)負責指揮,使用手勢要確保操作司機明白,站在司機易于觀望的位置;

(2)上臺階修座整斷面的人員站在遠離扒斗不得少于2m的位置,由工班長負責指揮;

(3)扒碴期間,禁止人員上下走動,必須時,則從扒斗工作的另一側走動;

(4)扒兩側拱腳位置時,嚴防將已架立拱架的拱腳松動;

(5)作業環境保證足夠的照明,良好的視線;

(6)設備應具備良好的制動性能,作業半徑內禁止站人,尤其控制好旋轉。每個作業循環后都應進行檢查、保養,確保設備的完好。

1.1.2下臺階

(1)指揮人員站在上臺階穩定位置,距臺階邊緣不得少于1m。

(2)司機在挖拱角時,指揮人員嚴格控制超欠挖。

(3)上下臺階人員不得影響挖掘機正常工作。

1.2裝載機裝碴

(1)司機在洞內必須環顧四周,在作業范圍內無人員走動。

(2)作業時,大車停靠在會車洞一側,裝載機在靠近風水管一側作業,既不能碰管線,又不能碰汽車。

(3)裝載機必須配備防滑鏈。

(4)若有人員從作業場地經過,必須與裝載機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設備可暫停作業。

(5)裝滿后,裝載機停在工作面上,鳴笛讓汽車行走。

(6)每個作業循環后都應進行檢查、保養,確保設備的完好,尤其是剎車系統。

1.3挖裝機裝碴

(1)進洞用電作業時,倒車注意指揮,勿碾壓電纜,勿碰到汽車。

(2)施工過程中,當各動作有阻力時,不要強行操作,應退回動作,重新開始,以保護油缸及各操作閥。

(3)不要將鏟斗當破碎錘使用,巨石可置于邊角。

(4)當鏟斗滿負荷工作時,全靠各油缸的動力,此時,切勿使用履帶行走而助力,否則會損壞機器。

(5)上下臺階人員不得影響挖裝機正常作業,必要時可從非工作方行走。扒碴時,上臺階不能有雜物和閑雜人員。

(6)指揮倒車人員應預備兩根三角木或方木放于自卸車后輪,可防止溜車,也便于重車起步。

(7)汽車裝滿后,指揮人員鳴哨,車可行走。

1.4自卸汽車運碴

1.4.1裝碴量

不得多于其容量的90%,東風康明斯大車不得多于:采用裝載機5斗,采用挖裝機不得多于10方。

1.4.2行駛速度

(1)已襯砌地段不得大于10km/h;

(2)正襯砌地段、有架體地段不得大于5km/h;

(3)經過正在澆筑鋪底的地段要確保行人都離開了過軌梁,才能通過;

(4)會車道交匯處行駛速度不得大于5km/h。

(5)洞外行車速度不得大于30km/h。

1.4.3車輛檢驗與保養

(1)租用車輛要納入本單位的常規管理,每個作業完畢后,均由機筑公司負責檢查,由機筑公司確定檢查部位,主要確保其制動性能良好,檢修人員簽字確認后方能投入作業;

(2)租用車輛的保養、維修由機筑公司制定標準,監督車主及時進行維修保養;

(3)由機筑公司定期對租用車輛司機進行安全教育,并且形成記錄;

(4)嚴格對租用車輛司機的管理,由機筑公司制定詳細的管理辦法,確保安全。

(5)自有車輛的管理要達到紅旗設備的管理標準。

1.4.4車輛指揮

(1)根據施工需要,由當班領工員通知機筑公司,機筑公司現場指揮車輛運行,并全過程監控;

(2)機筑公司制定專項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司機操作規范化、作業標準化、紀律嚴明化。

1.4.5行駛道路

(1)斜井洞內道路,右側作為人行道,人員靠右行走,便于駕駛員觀察;

(2)道路清理由一公司設專人養護。

(3)重車壞在洞內阻礙道路,短時間內無法修復,可卸掉重物拖走;若剎車抱死,可解除手剎拖走。

1.4.6棄碴場棄碴

(1)設專人指揮倒碴,并設攔輪木,防止翻車;

(2)棄碴時由指揮人員注意觀察棄碴區域內有無人員、牲畜等,嚴防出現第三方傷害事故;

(3)夜間棄碴,要有足夠的照明。

1.4.7冬季、雨季運輸出碴

(1)配戴防滑鏈;

(2)運輸中危險地段要鳴笛,行人與車輛保持5m距離以上,以防滑行。

(3)冰雪天司機要合理利用剎車、油門,確保行車安全。

篇2:土方開挖與排水施工方法措施

土方開挖與排水施工方法

1、施工順序及工藝流程:

土方開挖、排水→素砼墊層→鋼筋綁扎

承臺及梁底板砼澆注→砌基礎墻→回填土方→±0.00以上主體施工

2、土方開挖

考慮到業主利益和施工進度,經現場勘察,我們將采用機械挖土,部分土方外運,嚴禁土方在坑邊堆放過多。

為保證工程質量,土方工程施工應做到:

①、施工區域內的水準點和控制樁必須妥善保護,必要時加設護樁或用混凝土鑲牢,土方開挖前,必須對龍門樁進行檢查,復測,施工過程中不得任意碰撞或在其上堆土。

②、土方施工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施工方案中操作方法、質量標準和安全規程的書面和口頭交底,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執行情況,如發現有違反,應立即給予糾正。

③、在開挖過程中,對平面位置,邊坡坡度和標高等,進行測量,校核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機械挖土時,人工配合,因開挖深度不大,土方開挖一步到位,開挖時,為防止機械破壞原土,留150mm厚,采用人工清運。土方開挖后,及時請有關人員進行地基驗槽,并做好驗槽記錄工作。

3、基坑排水

基坑排水,用抽水泵把水抽出基坑外的排水溝。

4、素砼墊層

①、地基開挖經設計人員、監理、甲方等有關人員驗收后,進行素砼墊層,墊層前先做好標高點,墊層土質必須符號實際要求,必須盡量保證基底無積水,砂石的級配要符合要求,拌和均勻,鋪設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②、進行素砼墊層前先定好控制標高點,邊澆邊用平板振動器振實,表面用木槎板槎平打毛,表面平整度要求在±8以內,養護達到一定強度后,彈出軸線,進行鋼筋綁扎。

③、樁頭的鑿除:根據設計標高在樁的四周做好標記,在離標記線300時,不允許用大錘鑿除,只允許用小錘鑿除,保證樁身的質量及樁頭伸入底板或承臺100。

篇3:基坑開挖方法排水措施

基坑開挖方法及排水措施

一、基坑開挖

由于管槽開挖的土方量不大,每延米開挖出土量平均約7~9m3,每個作業段用二臺挖掘機開挖與人工配合清底的方式,挖土要遵循"縱向分段、豎向分層先支后挖"的原則進行。

(二)支護一、二、三(拉森鋼板樁支護)管溝開挖

支護一:基坑深度<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