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電纜屏蔽層鎧裝接地施工措施
為了保證方山220KV串補變電站工程的控制電纜屏蔽層和鎧裝接地的施工質量,促進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確保電纜接地安全,特制定此措施。
⊥65⊥.適用范圍
本作業措施適用于方山220千伏串補變電站工程,主控樓配電間內、220kV配電區、110kV配電區、主變區端子箱、35kV高壓開關室、串補區等所有控制電纜的屏蔽層和鎧裝接地施工。
⊥6
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8-2009
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50-2006
3)關于印發《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辦法(試行)》的通知(國家電網基建[2011]1758號)
4)關于應用《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工藝標準庫》的通知基建質量〔2010〕100號
5)關于印發《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站部分)》標準的通知(國家電網科[2011]1738號)
6)工程設計施工圖紙及相關規程規范。
3.施工人員組織及崗位職責
負責人
劉宇
技術負責人
祁發
安全員
劉志軍
質檢員
王文科
施工總人數
9名
專業接線人員
5名
3.1電纜接地技術負責人:
3.1.1負責電纜接地的技術工作,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技術問題及技術指導。監督施工中的工藝水平達標。
3.2電纜接地安全負責人:
3.2.1負責電纜接地工作的安全措施落實,指導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工作,做好電纜接地的安全監督監護。
3.3專業接線人員:
3.3.1負責電纜接地施工工作,做好電纜控制電纜的屏蔽層和鎧裝的接地工作,保證按規范及設計圖順利進行,嚴把施工質量關。
3.4非專業施工人員:
3.4.1聽從工作負責人的工作安排,負責熱縮完的套管切割工作,保證切割時不劃傷電纜。
4.施工準備
工器具及材料配備(見下表)
序號
工具器名稱
型號
單位
數量
備注
1
壁紙刀
把
8
切割電纜頭
2
手鉗
把
10
3
斜口鉗
把
5
4
塑料防水膠布
黑色
盤
100
包扎電纜頭
5
黃綠軟導線
盤
5
6
黑導線
J
盤
10
7
螺絲刀
把
若干
8
扳手
套
若干
9
剝線鉗
把
5
10
線手套
雙
20
5.工期計劃及施工方案
5.1計劃開始施工日期
?計劃3月31日開始施工,1人技術總負責,3人切割電纜熱縮管,5人進行屏蔽層和鎧裝接地施工
5.2計劃竣工日期
?接地工程計劃于4月7日完成。
5.3施工方案
5.3.1主控室內的控制電纜熱縮管割開后進行鎧裝接地,用接地軟導線引出,并接與盤柜的接地排上。
5.3.2全部室外的控制電纜熱縮管割開后進行屏蔽層與鎧裝分部接地,用不同顏色的軟導線引出,屏蔽層接地接于盤柜的等電位銅排上,鎧裝接地接于盤柜的接地排上。
5.2.3全部廠家的接線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接地不對的,及時進行整改并做好記錄。
5.3電纜頭整理:
(1)電纜整理應排列整齊、層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緊適度,嚴禁扭曲、交叉或雜亂無章;
(2)電纜接地做好后進行整理,排列整齊一致,彎好彎度,全部用綁線固定綁扎好。
(3)根據二次工藝策劃的要求及端子排圖,將電纜分層、逐根穿入二次設備。接線位置較低的電纜排在屏內側,接線位置較高的電纜排在屏外側;
5.4電纜接地總體要求:
(1)按圖紙說明及規范整改,接線正確;
(2)電氣回路接觸良好;
(3)配線橫平豎直,整齊美觀;
(4)螺絲緊固可靠無松動;
(5)屏蔽線引接符合設計要求;
6.質量管理及主要控制措施
6.1質量管理目標
根據《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部分)的規定,制定本工程的質量目標為:
6.1.1滿足國家及行業施工驗收規范、標準及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要求,杜絕重大質量事故的發生,確保工程實現零缺陷移交。
6.1.2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單位工程優良率100%。
6.1.3確保工程達標投產和國家電網工司優質工程,爭創國家優質工程。
6.2質量管理控制措施
工程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質量控制有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對于一個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我們重要地抓好事前控制、主動控制,建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和切實可行的質量計劃,強化驗收手段,將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將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有機結合起來,嚴格執行施工組織設計的質量管理措施。
7.安全管理及主要控制措施
7.1安全管理目標
7.1.1工程安全管理總目標:一控制、二降低、三提高、四實現、五杜絕、六到位。
(1)一控制:嚴格控制人身輕傷事故、重傷及以上事故,實現零目標。
(2)二降低:降低現場習慣性違章現象;降低機具、設備操作性違章現象。
(3)三提高:提高班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對事故預測預控能力;提高安全員安全意識和素質。
(4)四實現:實現千人負傷率低于3‰;實現工程安全管理到位率100%;實現重要作業安全監察到位率100%。
(5)五杜絕:杜絕人身死亡事故及七種惡性事故;杜絕群傷事故;杜絕惡性未遂事故;杜絕交通死亡事故及負主要責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杜絕環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及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
(6)六到位:思想到位、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落實到位、監督檢查到位。
7.1.2電纜接地施工安全目標
(1)不發生任何斗嘴打架等事件,不發生任何人身傷亡事故;
(2)不發生任何機械故障及設備損壞事故。
(3)不發生任何無安全技術交底就盲目施工事件,不發生施工人員不按操作規程、施工作業票及安全交底胡亂施工事件。
(4)所有施工人員穿戴要整齊,言行舉止要禮貌、規范,不影響國家電網公司和地方電網公司的形象。
7.2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安全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大投入,堅持以人為本,把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并為員工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作為安全工作的出發點。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各級安全管理體系,貫徹“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制。堅持“凡是有人工作的地方,必須要有安全設施;凡是有工作的地方,必須要有安全監督”,所有參建人員(包括我方管理、施工人員,勞務分包人員及臨時工等)均應納入安全管理網絡,在施工現場創造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的氛圍。
安全管理程序為:安全風險預測、安全風險評價、制訂措施、實施措施和檢查。分析本工程存在的安全薄弱環節,針對易發生的事故類型,將重點采取以下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控制和管理:
序號
作業活動/場所
危險因素
可能導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1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無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施工措施不完善
人身傷害、設備事故
1.必須按安全規定、規程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并按權限報批。
2.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應包括安全技術措施和設施、宣傳等方面。
2
安全交底
未經安全交底施工
人身傷害、設備事故
1.認真做好交底,有針對性地講解危險點和預防措施,交底人與被交底人雙方簽字。
2.認真執行公司、項目部、班組三級“任務、技術、安全、環境”要求的“四交”制度。
3.施工前無安全技術措施或未經安全技術交底,施工人員有權拒絕施工
3
安全培訓教育
1.未經三級安全教育和考試
2.意識水平低,安全意識掌握不夠
人身傷害、設備事故
1.搞好安全教育與培訓,提高人員安全素質。
2.剛進場人員施工前,由施工負責人講解工作范圍、安全注意事項和操作方法,宣講安全作業票和安全監護制度。
4
用電操作
安裝維護不當。
操作不按規定。
人身傷害
1.施工用電安裝維護由合格電工擔任。
2.在操作及使用中,必須遵守《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中相關規定。
5
帶電施工
1.盤柜帶電。
2.柜頂小母線帶電。
人身傷害、觸電事故
1.施工前檢查本盤柜是否帶電。
2.帶電的盤柜進行接地施工時要有專人監護。
8.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
8.1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目標
8.1.1環境保護目標
(1)保護生態環境,不超標排放,不發生環境污染事故,落實環保措施;
(2)廢棄物處理符合規定,力爭減少施工場地和周邊環境植被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
(3)站區綠化,現場施工環境滿足環保要求,杜絕因施工造成影響環保目標的實現,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8.1.2文明施工目標:設施標準、行為規范、環境整潔、創建安全文明施工品牌形象
(1)施工現場整潔、有序,真正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2)現場材料擺放整齊,按規格、類型存放,各類標識清晰。
(3)各種警告標志齊全、醒目。
(4)施工人員服裝整齊。
8.2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管理具體措施
8.2.1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的文明施工教育和交底工作,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實施細則,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文明施工管理,保證現場文明施工。
8.2.2進入現場所有人員必須穿戴整齊,著裝統一、按規定配戴安全帽。安全帽顏色分為紅、藍兩色,管理層為紅色;作業層為藍色。
8.2.3現場各種工器具及其它零部件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分別清理和收撿,各施工班組結束當天施工任務后,及時清掃施工現場,廢料應堆放指定場所,保證場地干凈、整潔,執行“誰做隨清、誰做隨凈”制度,達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凈”要求。及時歸還勞動工具,且保證工具的完好,對不需要歸還的工具設備,要保存好。存放在現場的設備要堆放整齊,有各種防護措施。真正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8.2.4施工過程中對散落的廢材、余料等進行統一回收處理.
篇2:主斜井下放高壓鎧裝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一、目的及意義
為優化礦井供電系統,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從地面變電所往井下敷設一根240m?高壓鎧裝電纜,為了保證電纜安全可靠的敷設,特制定本措施,望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二、施工概況
工作時間:
影響范圍:影響主斜井提升
工作地點:主斜井
三、施工組織順序
(一)人員組織
總指揮:提文謙
安全負責人:孫景全
工作組負責人:王學坤
運輸組負責人:鄧貞啟
下放電纜組長:周頂峰
懸掛電纜組長:孫營
工作組成員:檢修班全體人員。
(二)準備工作
1、參與工作人員必須提前到達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共同向參加工作人員貫徹學習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參與工作人員都熟悉工作步驟及安全注意事項。
2、電工和機修工各自準備好自己的工具,并按照各自的分工準備好所需材料和工具。
3、將400m電纜盤放在四輛材料車上盤成“8”字型,剩余電纜拉往地面變電所。
4、聯系好專職開絞車人員緩慢下放車輛,信號工準備隨時傳遞信號。
(三)施工順序
把400米電纜盤到材料車上-剩余的電纜拉往地面變電所,在井口做2處電纜卡鉤固定電纜-緩慢下放車輛-邊下放邊將電纜從車上脫下-將電纜懸掛在主斜井電纜溝上。
四、作業要求
1、參加施工人員應認真學習本措施,必須熟悉自己所負責的任務,應該了解整個下放電纜的流程。
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與其他人員協調、配合好。
3、絞車工必須與信號工聯系好,絞車速度不得大于0.5m/s,信號工發現問題立即打信號停車。
4、四輛材料車盤放電纜,專人負責放電纜,專人沿主斜井臺階跟著材料車負責托掛電纜,人員必須站在臺階上并且跟在車輛的后面,嚴禁走在車輛的下面。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與此次下放工作的的人員都要學習本措施,并嚴格執行。
2、材料車在入井前應先派跟車工對巷道及軌道進行檢查,將軌道周圍的矸石和其他雜物清理干凈,防止下放電纜的車輛掉道。
3、信號工和絞車司機必須聯系好,有異常情況時必須立即發停車信號,待處理完后再重新發信號開車。
4、絞車司機下放車輛時,必須保證絞車速度,控制在0.5m/s以內的速度,不能掛全檔高速運行。
5、經安全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檢查無誤后,通知信號工發信號并聯系絞車司機準備開車,絞車司機慢慢將東下放,速度不得超過0.5m/s。
6、下放時材料車上不能站人,材料車下放5米停車專人負責放電纜,然后專人沿著主斜井臺階跟著材料車負責掛電纜。
7、下放過程中,必須聽從統一指揮,嚴禁隨意蠻干。
8、敷設電纜時要統一口號,動作一致,一起用力,保證電纜安全敷設。
9、下放車輛時人員不能站在材料車上,停車站在材料車上時必須站穩,人員應相互照應,防止碰傷。
10、人員在懸掛電纜時應聽從統一指揮,手要抓牢抓穩,不準盲目亂扔,防止滑落傷人或損壞電纜。
11、在井口用“Ω”型卡固定電纜時,必須用膠皮襯墊固定緊固,防止電纜下滑。
12、人員必須站在臺階上并且跟在車輛的后面,嚴禁走在車輛的下面。
13、施工中,施工人員應前后照應,既要注意個人安全,又要照顧他人安全,嚴禁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14、由于鎧裝電纜比較重,吊掛電纜人員沒有協調好造成電纜脫落砸傷人員,所以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動作協調一致。
15、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審批意見執行。
附:綜采隊下放電纜組織機構
容大綜采隊
二O一四年三月三日
篇3:高壓鎧裝電纜敷設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由于回風大巷的掘金需求,需將1000米的MYJV22-3×70高壓鎧裝電纜由主井底的KBSGZY-500移動變壓器至2#聯絡巷處的KBSGZY-400移動變壓器,為了保證敷設高壓電纜期間人員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二、施工時間及其地點?施工時間:2011年12月28日14時?施工地點:地面——副斜井——運輸巷——2#聯絡巷三、施工任務?把1000米的MYJV22-3*70鎧裝電纜由地面運輸到軌道巷進行敷設。四、勞動力的組織?由項目部領導組織,項目部所有員工共同實施,10人一小隊,每一小隊由負責人進行指揮,調配。?總指揮:劉永紅,羅超。?副總指揮:趙先華;負責范圍:地面至副井300米范圍內。劉衍恒;負責范圍:副井300米至600米范圍內。幸其龍;負責范圍:副井600米至780米及運輸巷。組員:一隊:33人;?負責人:劉衍長,鄭永坤,周宜生。二隊:18人;?負責人:陳志明,吳浪。四隊:14人;?負責人:蔣和平,魯衡。六隊:10人;?負責人:鄒井強,周玉波。機運隊:20人;負責人:李家軍,盧濤。后勤組:供應2人,調度2人,財務2人,辦公室1人,通風隊3人;負責人:劉紹兵,王守炳。保障組:劉小軍帶領鉗工負責井口電纜盤、最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尾部電纜的拖移。霍亮帶領電工負責電纜懸掛。?五、施工準備?1、機電隊準備好一根5米長的Φ15.5的鋼絲繩和4根枕木,一根廢舊的4寸無縫鋼管(如4寸無縫鋼管過長,可進行切割,但是最好讓4寸無縫鋼管尺寸大于電纜盤外徑,方便用于轉動電纜盤),鏟車在井口隨時待命。?2、提前確定地面敷設路線圖并量取路線尺寸,確定所需電纜長度。?3、提前清理敷設電纜沿線的雜物,確保電纜敷設沒有阻礙。提前明確參與人員,進行人員分工。提前準備對講機,做為統一指揮喊號用。4、對電纜進行詳細檢查,外觀無扭曲、壞損等現象。使用搖表遙測電纜絕緣值達到要求時方能準備下井。5、電纜下井前,需在1#聯絡巷至主斜井KBSGZY-500移動變壓器的右幫上加掛Φ68mm的電纜鉤。六、施工工序1、用4寸無縫鋼管將電纜盤完整的穿過,然后用鋼絲繩(2根扣繩必須長度一致)系在4寸鋼管上,最后使用鏟車將電纜吊起。2、如電纜吊起有什么異樣,可用2根枕木整齊平整的平行鋪設到地面上,枕木的橫向尺寸必須大于電纜盤的內徑,小于電纜盤的外徑,放到枕木上進行調節。3、電纜盤轉動過程中,必須有人現場指揮,監督,防止電纜盤晃動傷人。4、電纜轉動和上提時,都必須緩慢進行。使電纜盤懸空100mm即可,距離井口50m遠,井口轉彎地點必須有專人(劉小軍)指揮,協調。5、將電纜從電纜盤上向外拉,運送人員緩慢拉動向副井運送,電纜拉直后9米,方可加派另外一對人員進行運送。6、所有運送施工人員,必須站在同一側,聽從指揮,步調一致。使用尼龍繩牢固捆綁電纜,捆綁間距為9米,每人組抬起電纜離地面200mm高運送。6、電纜頭被運送到2#聯絡巷時,發出信號,通知聯巷口的人員,被通知人員把電纜向主斜井方向的KBSGZY-500移動變壓器運送。7、電纜拉直固定好后,檢查無誤,工作結束。七、安全注意事項1、總結第一次敷設電纜經驗,提前對電纜敷設路線進行詳細察看,對容易造成人員及電纜傷害的地點進行標記和防護,并告知所有人員在關鍵地點的注意事項。(副斜井前300m段為結冰路滑地段,穿過時在鞋子上綁上廢舊面紗或則毛巾。)2、施工現場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聽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3、所有施工人員要熟悉施工方案,明確敷設路線。指揮者對施工者要明確分工,每一地段設立一個組長,并講明各關鍵點的穿越方法和注意事項,使施工人員做到工作任務明確,施工方法清楚,安全注意事項明白。4、施工中凡是發現違章必須立即制止,勸阻不聽要停止工作。5、參與施工相關人員統一由現場負責人指揮,各隊必須由一名副隊長或班長帶隊。在檢修前一天召開碰頭會,所有相關人員要對施工措施及注意事項進行學習。6、做好電纜防護,禁止在銳物及死角生拉硬拽,防止外皮破損;如電纜在拉動過程中發現卡阻,應及時查明原因處理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7、電纜在地面或井筒拖拉時,人員要站穩站好,統一喊號,統一發力,步調一致,提或抬電纜時方向一致(必須同側),。8、所有參加工作人員作業時不得打罵嬉鬧遲到早退中途離開工作地點,有事必須請假。作業期間嚴禁喝酒,不得帶病工作。9、施工單位必須組織施工人員,由技術人員對安全措施進行貫徹并簽字存檔。10、用鏟車上提電纜和下放電纜時,需專人(劉小軍)監督電纜盤下4寸無縫鋼管的變形情況和鋼絲繩的變形情況,如有異樣,需及時停送處理。11、在吊起吊電纜時,吊臂下方嚴禁站人。12、電纜敷設時,要對敷設地點基礎變形,管子漏水,漏氣等對電纜造成的傷害,提前做好防范。13、在電纜敷設過程中,嚴禁車輛運行,必須下放擋車欄和裝好卡軌器,轉彎過風門處,必須有負責人專門指揮,協調,慢行通過風門。14、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好勞保用品和礦燈自救器。15、施工完畢后,各個負責人負責把尼龍繩回收,用于下一次的運送。16、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技術規范執行。HLG-CJ-GC-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