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經理突發事工作職責
作為經理,在當更中除了例行事項外,你隨時可能遇到一些你沒見過、也沒聽過的事情,這些事情可能來得很急,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危及餐廳營業和餐廳的長期利益,甚至影響到整個公司的營業情況和良好形象。
作這一名經理,我們有責任去維護餐廳的運作,去維修餐廳形象不受損害。本手冊就餐廳經常發生的緊急情況一一列出處理措施,幫助你在當更中對所有出現的危機應對自如,有效地加強餐廳的專業形象。
沉著、冷靜、有自信
請你記住:當危機出現時,你必須表現沉著、鎮定、有自信!
作為一名當更經理,你的沉著、鎮定、有自信,成為整個局面井然有序的關鍵。
如若你也驚惶失措、六神無主,會令局面陷入混亂,令危機變得棘手及難于消除。
最高級職員擔綱
當餐廳內同時有幾名經理當更時,最資深的經理要挺身而出,成為消除危機的領袖。最資深的經理總是對臨場危機的消除負有最大的責任。
預防危機
防火勝于救火,平常要對不同的職員進行不同深度的危機處理常識訓練。例如滅火器的使用、走火通道的演習、煤氣安全常識、水電的布局……,最不老練的員工也必須要知道:面對緊急情況不能輕舉妄動,盡可能快地知會經理。
保持溝通暢順
保持良好的溝通渠道對于有效地消除危機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分店開張之初便將餐廳所在社區的公安、消防、急救、供水、供電、通信、牧業、直屬上司、兄弟餐廳、總部、供應商、維修商的電話記錄在案,以方便隨時聯絡。餐廳的每一名管理組成員,包括見習經理,都要熟記餐廳經理和營運督導的聯絡電話,在通常的緊急情況下,他們會立即給予當更經理一個恰當的處理方法。
緊急應對小組
當你判斷你現在面對的緊急情況非常嚴重,可能要運用公司資源才可應對,你可以立即聯絡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緊急對應小組,然后再通知你的營運督導和餐廳經理。
緊急對應小組名單如下:
張淳、何源、馮麗雪、黃民
緊急對應小組會根據當更經理提供的事實作出處理辦法,然后授權給在現場的最高級職員處理,可能是餐廳經理,也可能是你——當更經理。無論誰被授權,都必須根據緊急應對小組提供的策略性建議、公司原則進行處理,不允許偏離標準或者發表未經批準的聲明。
現場最高級職員須做
作為現場最高級職員,你代表著公司面向大眾,你的出言不慎、舉止不當會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甚至令危機朝不利于公司的方面發展。因此,你必須:
l保持鎮定,并指揮所有人保持鎮定
l遵守安全守則,確保安全,減輕損失
l立即通知餐廳經理、營運督導或緊急應對小組
l在未得到批準前,不要承諾任何東西
l在未得到授權前,不要向傳媒發表任何言論
l與餐廳所有工作伙伴溝通好,不得隨意發言
l詳細觀察并記載事情的全過程
l隨時將事態變化向上級匯報
l盡可能保持營業正常進行
員工作為公司的一分子,他們的言行會被顧客誤認為代表一種公司傾向,因此,你要確保你的員工:
l保持鎮定。
l不予公司之外的任何人私下接觸
l不得相互談論正在發生的事情
l要善于推托——對不起,我不清楚發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對我們公司充滿信心!
篇2:合作經營者及駕駛人GPS職責
一、做好車載終端的使用和維護工作。
二、熟悉車載終端性能,熟練掌握手動報警、信息輸出等操作方法,明白終端顯示器上各種符號及數字信息等所表示的含義。
三、不得擅自拆卸終端設備,嚴禁拔線、淋水、斷電等人為破壞車載終端,保證車載終端完好、保持設備性能良好,終端在線并且定位,信息傳遞暢通。
四、使用GPS車載終端的合作經營者須按規定繳納服務費和信息費,避免欠費停機而影響設備正常工作。
五、不得擅自拆卸終端SIM卡,影響信息輸送、接收和保存;合作經營者及駕駛人凡變更電話號碼的,及時告訴監控員更改系統上的聯系電話。
六、嚴禁無故或惡意手動報警,擾亂平臺正常工作。
七、在不影響安全行駛前提下,關注終端顯示信息。收到超速或其他違規提示(警告)信息必須及時處理,消除違法違規行為,確保安全。
八、按時交納相關費用。
篇3:駐站辦安全生產目標職責
(1)嚴格執行《道路運輸條例》及配套規章,認真履行監督職責,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積極深化和拓展工作措施,以預防為主,加強源頭管理和監督,加強道路運輸市場的整治,強化道路運輸安全生產管理措施。
(2)堅持“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在提交研究客運企業、班次運力項目許可中嚴把安全條件關,督促許可對象在經營管理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客運企業、客運站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道路運輸安全措施的落實。
(3)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道路貨運企業按照相關安全法規的相關規定落實本行業制定的安全生產制度和各項措施。
(4)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各客運站按照《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等一系列運輸行業管理規范,督促客運站嚴格遵守“三不進站”、“五不出站”的安全規范管理要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力度。
(5)督促各客運企業執行市處關于實施道路旅客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工作相關規定,對道路客運企業質量信譽情況進行全面考核、評價。協同把關,共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和事故責任約談制度及“一票否決”制度,對運輸安全指標不合格的單位在申請新增線路等審批事項實行限制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安全有序、優質服務的道路旅客運輸市場。
(6)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督促客運企業落實客運車輛、旅游車輛按規定安裝GPS安全監控系統和客車落實承運人責任險制度。
(7)督促客運企業按職責加強對包車客運、超長途班車客運、山區農村班車客運、學生周末班車等關鍵環節的安全把關,指導督促客運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嚴禁客車夜間在三級以下(含三級)山區公路路段運行,嚴禁駕駛員疲勞駕駛,對單程400公里(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的客運車輛,應配備兩名駕駛員,一次連續駕駛班車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24小時內累計行車不得超過8小時。
(8)根據氣候特點抓好針對性的運輸安全監督。適時參加應急預案聯動,有效防范雨、雪、霧及冰凍害等惡劣氣候對安全運輸的影響。
(9)重視加強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與相關股室共同指導客運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類業務臺帳資料。
(10)根據上級有關部署,積極參與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管理、隱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產各類專項整治活動。
(11)建立健全進站車輛檔案資料,加強對包車、加班牌證的管理,嚴把牌證發放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