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煤礦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一五一煤礦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為更好地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開創安全生產新局面,確保實現安全奮斗目標,特制定本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1、全面貫徹落實《煤碳法》、《安全生產法》以及國家和煤碳行業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綜合治理,狠抓公司各項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的落實。堅持做到以風定產、以風定人,不超能力生產,杜絕各類重大事故,促進全公司安全狀況好轉。
2、公司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總經理
組員:總支書記、公司副總經理、安監站長、各隊隊長、各部室主任。
3、認真貫徹并嚴格執行“安全與經濟利益掛鉤制度”的有關條款。
4、公司每季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各廠、隊、部、室每月組織一次安全自檢,并把安全檢查隱患及整改情況書面向公司匯報。
5、發揮安監員在安全監察中的作用,從嚴執法,嚴肅查處“三違”,加強現場監督和檢查,及時發現隱患并有效地督促整改。
6、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使每位員工能在工作中遵章守紀,制止他人的違章違紀行為。對制止“三違”有功者,按罰款的50%給予獎勵。
7、每月由黨群辦、安監站出一期安全生產簡報,對公司的安全生產情況及違章違紀工員進行通報,對安全生產有功人員進行表彰。
8、安全實行一票否決。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各類工程不予驗收。
9、抓好質量標準化工作,促進安全生產。每月達優良品必須達70%以上。
10、礦井通風設施必須安排專人看守,每道風門必須安設自動關閉的裝置。若發現破壞通風風設施者一次罰款50-100元,并按價培償。造成事故嚴重的,報請有關部門處理。
11、發生重大未遂事故的廠隊,一次罰款200-800元。事故責任者及有關人員罰款20-100元。
12、各隊發生工傷必須在5日內把事故時間、主要經過等內容書面報告安監站,不報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13、公司劃拔專項資金按每小班2人的編織,配齊各連隊、車間班組的青安崗督查員,當班隱患通過檢身室書面填寫,及時反饋到各級分管領導,下一班必須得到處理,若延誤一個班必須追究領導責任。
14、公司建立領導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處理當班當天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安全問題。
15、公司建立生產調度、通風調度24小時值班制度。瓦斯報表一日一報,并送公司總工程師和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審閱簽字。
16、公司建立每旬一次測風、測塵制度。測風、測塵報表報送通風技術主管審閱。并對風量分配按供風標準及時進行調整。
17、各種安全義表必須按規定送有資質單位定期校正、檢測。
18、井下設備必須使用帶防爆標志的產品,并杜絕失爆。
19、公司從各隊承包工資中按0.5%提起費用,作為安全技措資金,開展安全活動;對連隊每季度考核一次。
20、每個采面回采、每條巷道施工必須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經總工程師審閱批準并貫徹簽字后,方能施工。
篇2:煤礦預防粉塵危害操作制度
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巨大,長期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因長期吸入粉塵,使肺內粉塵積累逐漸增多,當達到一定數量時即可引發塵肺病。長期接觸產生粉塵作業地點的人員必須加強防護。
一、上崗條件
第一條接觸產生粉塵的作業人員必須了解粉塵對人體產生的危害,上崗必須經過不少于6個小時的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二、安全規定
第二條上崗人員必須配帶防塵口罩。
第三條必須實行現場交接班制度,對防塵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正規操作
第四條進入作業地點必須帶好防塵口罩。
1、采掘作業
⑴打眼時必須實施濕式打眼,同時開啟防塵水幕。
⑵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時開啟防塵水幕,放炮后及時沖刷煤壁、巖幫和爆落的煤矸。
⑶裝煤、矸石時必須灑水。
2、其他作業
各轉載點、溜煤眼運煤、放煤時必須開啟噴霧。
四、其他規定
第五條各工作地點工作結束時方可關閉水幕或噴霧,離開產生粉塵地點,進入新鮮風流中,方可摘掉防塵口罩。
篇3:煤礦電氣操作六嚴禁制度
一、目的和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對電氣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范電氣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行為。鑒于煤礦企業的電氣操作人員在日常電氣操作方面所發生的一些不規范操作行為和事故教訓,針對當前煤礦企業電氣人員隊伍新員工成份多,業務素質、技能水平相對薄弱的實際情況,依據安全管理“預防為主,建章立制”在先的原則,在電氣操作“十不準”內容的基礎上,新增加了電氣操作“六嚴禁”的規定來更具體的指導和規范電氣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行為,發揮預防和避免事故發生的安全制度保障作用,為此,我編制了《電氣操作“六嚴禁”制度》,在煤礦企業范圍推行實施,以達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在先的目的和要求?,F將本制度推薦給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參考。
二、“六嚴禁”制度內容:
1.嚴禁超工作范圍和責任范圍操作電氣設備。
2.嚴禁甩掉或跨接、短接電氣控制設備。
3.嚴禁無申請、無工作票隨便停送高、低壓主回路電源(應急處置情況除外)。
4.嚴禁施工過程中損壞電力設施。
5.嚴禁用換相隔離開關帶負荷直接開、停電氣設備。
6.嚴禁在不完全確認有電無電的情況下直接對地放電。
三、“六嚴禁”制度內容說明:
1.嚴禁超工作范圍和責任范圍操作電氣設備。
煤礦企業內部的電氣設備是有明確的工作范圍和責任范圍分工的,各區隊只能對本區隊所管轄的工作范圍和責任范圍內的電氣設備進行安裝、維修等工作,嚴禁對本區隊工作范圍和責任范圍以外的其它區隊的電氣設備進行操作。
2.嚴禁甩掉或跨接、短接電氣控制設備。
機電控制設備對于機電設備、設施起到的是控制和保護作用,是保證機電設備、設施安全運行的必備設備。也可以說:機電控制設備是一切機電設備、設施安全運行的可靠保障。因此;在機電控制設備損壞或出現意外不能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必須及時維修或更換,嚴禁將已損壞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機電控制設備甩掉或是將負荷線與電源線直接在接線室內進行短接;嚴禁將已損壞或不能正常使用的機電控制設備甩掉不用,跨接在前一級控制設備或者是其它控制設備上。
3.嚴禁無申請、無工作票隨便停送高、低壓主回路電源(應急處置情況除外)。
“一書兩票”(停電申請書、第一種或第二種工作票、停送電操作票)制度是保障停送電安全最有效的組織措施,主要是發揮安全生產調度指揮和安全技術管理措施的保障作用,因工作需要停送高、低電路主回路電源時,必須嚴格執行“一書兩票”的安全規定,嚴禁無申請、無工作票隨便停送高、低壓主回路電源(應急處置情況除外)。
4.嚴禁施工過程中損壞電力設施。
(1)電力設施直接關系著礦井的各大系統的安全運行和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對礦井的安全生產來說是命根之源。因此;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對電力設施的日常檢查、維護和保養,特別是在靠近電力設施的施工的現場,要時刻注意保護好電力設施,嚴禁在施工過程中損壞電力設施。
(2)電力設施如果被損壞,就有可能會引發觸電事故,還可能會引發淹井、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等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對礦井的安全威脅非常大。因此;在靠近電力設施施工現場的操作人員要高度重視、措施有效地在施工現場做好電力設施的保護工作,嚴防因在施工過程中損壞電力設施而引發的安全事故發生。
5.嚴禁用換相隔離開關帶負荷直接開、停電氣設備。
在電氣設備控制開關的近控按鈕和遠控按鈕開、停設備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如果將按鈕短接,用隔離開關直接開、停設備,就可能因開、停設備時,啟動電流過大而產生電火花短路的意外事故發生。因此;操作和維修人員嚴禁用換相隔離開關帶負荷直接開、停電氣設備。
6.嚴禁在不完全確認有電無電的情況下直接對地放電。
操作人員在維修或檢查電氣設備時,要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上鎖、掛警示牌、設置隔離柵欄的停送電操作程序;要明確放電是要達到對電力設施的容性儲電、感性感應電壓、剩余電荷進行消除的目的的,而不是通過放電來檢驗有電無電或是通過放電來實現停電目的的。如果在不確定有電無電的情況下,盲目地去實施短路放電,就有可能會導致全電壓帶電對地短路或相間短路的事故后果。因此;對地放電必須在完全確認所放電的電氣設備和電力設施的動力電源在完全停電的狀態下進行操作,嚴禁在不完全確認有電無電的情況下直接對地放電或相間短路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