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班管理實施細則模板

加班管理實施細則模板

2024-07-12 閱讀 9139

加班管理實施細則【1】

一、教職工必須遵守如下考勤細則:

1、按時上班、下班,不得遲到、早退。

2、有事、有病必須向部門領導、院領導請假。

3、無故遲到或早退15分鐘以上的,以曠工論處。

4、機關行政人員實行上下班打卡細則。

二、請假流程

填寫請假條→報系(部)、處室領導審批→主管院領導審批→學院審核

教職工因生病請病假在3天以上應在上班兩天內將醫(yī)院證明材料交人事處審核,如逾期不能提供相應證明或發(fā)現(xiàn)存在欺瞞行為者,按曠工論處。因病請長假者必須提前將醫(yī)院證明及請假條交人事處。

三、批假權限、請假條件及天數(shù)

1、批假權限

任何原因的請假,都要填寫請假單,說明請假事由和天數(shù)(因病請假應按規(guī)定持有醫(yī)療部門證明),按批準權限報批。特殊情況下,應電話請假,上班后及早補辦請假手續(xù)。

教職工請假3天以內,由所在部門領導審批;3天以上,經部門領導同意并簽字后,由主管院領導審批;7天以上,經部門領導、主管院領導同意并簽字后,由院長審批。中層干部請假3天以內,由主管院級領導審批;3天以上,經主管院級領導同意并簽字后,由院長審批。副院級領導請假由董事長審批。

2、請假條件及天數(shù)按照《云南經貿外事職業(yè)學院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第7條執(zhí)行。

3、未履行請假、續(xù)假、補假手續(xù)而擅不到崗者,均以曠工論處。

四、加班及補休的基本原則

1、加班的時間定義:定時制工作崗位(管理崗位、專業(yè)技術崗位等):因工作需要,利用休息日、寒暑假、國家規(guī)定節(jié)日完成突擊性及階段性工作任務的計為加班。因工作需要延長工作日時間4小時以上計為半天加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崗位(保衛(wèi)、圖書、宿管、維修、綠化、保潔等):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崗位,按照其工作安排情況,實行輪休制。

2、加班的報批程序:因工作需要加班,首先由加班人員填寫加班申請表,部門領導同意后報分管副院長批準,方可算作加班。加班申請表一般要在實際加班的前一天提交人事部門,如特殊情況無法履行上述手續(xù)時,必須在實際加班發(fā)生后的一天內及時補辦全部手續(xù)。

3、要求教職工在工作時間內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按時完成任務。部門領導要對加班時間、加班效果進行監(jiān)控,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工作任務。因不勤勉或不努力,未能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完成分配的工作而需要加班的,視其為應盡的工作職責,不計為加班。

4、批準加班者,可由部門領導批準補休,但需填寫補休申請條報人事處核對備查。因加班需要補休的,遵循加班一天補休一天的原則。

加班管理實施細則【2】

1.目的

1.1為提高效率,兼顧公平,對員工正常工作外勞動進行合理補償,保證公司生產經營的有序進行,特制定本細則。

2.職責

2.1公司各部門負責本部門人員的加班管理,對本部門及基層班組的加班情況進行例行監(jiān)督檢查,同時按規(guī)定將本部門人員的加班情況報至人力資源部。

2.2各部門經理應承擔控制本部門年度加班時間總量的責任,加班時間原則上控制在批準的年度總加班小時以內(其內容詳見《年度加班考核指標表》)。

2.3人力資源部協(xié)助各部門作好員工加班管理工作,不定期檢查加班管理制度在各部門的執(zhí)行情況,對加班異常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2.4人力資源部負責按照《加班申請單》的加班結算方式及規(guī)定標準計發(fā)加班工資和累積調休小時數(shù);負責每季度統(tǒng)計各部門加班執(zhí)行情況并通報給各部門經理和分管副總。

3.適用范圍

3.1本公司全體員工。

4.原則

4.1效率至上原則。各部門須有計劃的組織生產經營、開展各項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時利用率,對加班加點從嚴控制。

4.2調休優(yōu)先原則。員工加班后,應優(yōu)先安排調休,確因工作需要無法調休的,方可計算加班工資。

4.3總量控制原則。對各部門加班時間參照歷史數(shù)據進行年度總額控制。

5.內容

5.1加班種類

5.1.1工作日加班:即在工作日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時間工作,包括遇緊急事件需要在非工作時間到工作現(xiàn)場進行處理。

5.1.2雙休日加班:即安排在每周六、日工作,包括四班三運轉員工的倒班周末。

5.1.3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加班:即安排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工作。

5.2加班認定

5.2.1各部門只有在具備下列條件之一時,才可組織員工加班:

5.2.1.1在正常休息時間和節(jié)假日內工作不能間斷,須連續(xù)生產、運輸或作業(yè)的。

5.2.1.2須利用休息時間和節(jié)假日停產時間進行設備檢修保養(yǎng)、工程施工的。

5.2.1.3發(fā)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脅生命財產安全或有可能造成較大負面影響,需要緊急處理的。

5.2.1.4為完成公司下達的緊急任務的。

5.3加班審批程序

5.3.1員工加班前須填報《加班申請單》(見附件),寫明加班時間、地點、事由,由部門經理及主管副總審核。原則上各部門申請的加班申請單需在實際加班的前一工作日下午16:00前,把經過批準的加班申請單交到人力資源部,收到加班申請單的負責人需要在上面簽收時間,包括日期和鐘點。

5.3.2遇緊急情況的,經部門經理批準,可先實施加班,并在加班后下一個工作日內補填《加班申請單》。

5.3.3任何未按上述規(guī)定履行加班審批手續(xù)的,均不視為加班,不得計發(fā)加班工資或安排補休。

5.4加班免除

5.4.1公司所有員工按公司規(guī)定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如:元旦、春節(jié)、清明、五一勞動節(jié)、端午、中秋、十一國慶節(jié))繼續(xù)工作均算加班,計算加班工資。

5.4.2下列行為不享受加班工資:

5.4.2.1無論是工作日、公休日或是節(jié)假日加班,員工均需如實打卡(上、下班),記錄加班時間。人力資源部核算加班工資時,需將員工的加班打卡記錄與實際加班情況統(tǒng)計核對。核對發(fā)現(xiàn)沒有加班打卡記錄或與加班打卡記錄不一致的行為。

5.4.2.2不辦加班審批手續(xù)和未經批準擅自加班的行為。

5.4.3下列人員(除文件內容中5.4.1款外)不享受加班工資:

5.4.3.1主管人員及中、高層管理人員(但可以調休)。

5.4.3.2因工作性質特殊,實行綜合工時或不定時工作制的銷售、售后類員工,和其他無法按標準工作時間衡量的員工。

5.4.3.3實行業(yè)績提成工資的業(yè)務銷售人員。

5.5加班工資支付與加班調休

5.5.1加班工資計算標準及計算方式:

5.5.1.1約定加班工資計算的基數(shù):參照珠海市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5.5.1.2國家法定假加班工資(日)=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21.75*300%

5.5.1.3周末加班工資(日)=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21.75*200%

5.5.1.4延長工作時間加班工資(小時)=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21.75/8*150%

5.5.1.5根據考勤表排班規(guī)律,倒班員工如遇倒班周末與法定假日重逢,按200%計發(fā)工資。

5.5.2加班調休

5.5.2.1員工工作所產生的加班時間,所在部門(車間)經理應優(yōu)先在適當時間安排員工調休。

5.5.2.2員工可以要求將加班時間累積到一起調休,但每次調休時間原則上最長不得超過一周。具體調休時間由員工所在部門(車間)經理安排。

5.6罰則

5.6.1加班期間消極怠工,在指定加班時間內未完成交付的應完成工作者,取消加班補償,并記警告一次處分,扣罰績效工資100元。

5.6.2為獲取加班補償,采用不正當手段(如“正常工作時間故意降低工作效率”、“虛增工作任務”等)取得加班機會進行加班者,一經發(fā)現(xiàn)并核實,取消加班補償,并記大過處分一次,扣罰績效工資500元。

5.6.3在監(jiān)督檢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虛報加班的,按照500%的加班工資扣罰,其中50%由部門經理承擔,50%由申請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擔,并根據情節(jié)輕重對有關人員進行處分。

5.6.4在監(jiān)督檢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本屬正常工作時間完成的工作任務卻安排加班的,按照300%的加班工資扣罰,其中50%由部門經理承擔,50%由申請加班的直接主管承擔。

5.6.5在監(jiān)督檢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加班人員、頻次、時間安排不合理,公司責令有關部門限期改正,并對主要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6.附則

6.1本制度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修訂。

6.2本制度自發(fā)布之日起,同內容規(guī)定自行廢止;如有與公司其它規(guī)定相抵觸的,則以本制度為準。

6.3本制度經公司總經理批準后執(zhí)行,修改亦同。

7.附件

7.1《加班審批單》見附件一。

注:1、加班時間、加班事由、結算方式均由申請人本人填寫;

2、約定加班工資計算基數(shù)為珠海市最低工資標準。

加班申請單(背面)

說明:

1、本表格必須由加班員工本人填寫

2、每次加班必須由部門經理和主管副總批準,未經批準的加班為無效加班

3、請加班者月末將加班申請單交部門,由部門統(tǒng)一交人力資源部

4、加班工資隨當月工資發(fā)放

5、人力資源部負責每月統(tǒng)計各部門加班執(zhí)行情況并通報給各部門分管副總和部門經理。

加班管理實施細則【3】

第一條為規(guī)范機關加班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機關工作人員每日正常工作8小時,每周正常工作40小時,星期六和星期日為休息日。

第三條機關工作人員在法定的工作時間內要提高工作效率,認真完成工作任務。要從嚴控制加班加點,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凡在法定節(jié)日、公休假日和工作時間以外加班的工作人員,應給予同等時間的補休,不發(fā)加班工資。

第四條機關工作人員在正常情況下不得加班,只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并經科長、主管副局長、局長同意后,才能組織加班。

(一)在法定節(jié)日和公休假日內工作不能間斷,必須連續(xù)工作的;

(二)為了完成上級的緊急任務必須在法定節(jié)日、公休假日加班的;

(三)由于發(fā)生嚴重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災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遭到嚴重威脅,需要緊急處理的。

第五條由于工作需要,經批準在每天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加班加點的時限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在保障工作人員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最多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在這些時間范圍內,延長的加班工作時間可以按規(guī)定給以同等時間的補休。

屬于第四條(二)、(三)種情況的,加班加點的時間不受上述規(guī)定限制。

第六條機關工作人員8小時工作時間以外,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屬加班加點。

(一)8小時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公休假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由單位派出從事非因公勞動的;

(二)工作人員在單位輪流值班,如夜間值班、節(jié)假日值班等;

(三)工作人員在8小時以外、公休假日、法定假日期間從事有一定報酬活動的;

(四)工作人員在8小時以外、公休假日、法定節(jié)假日參加培訓學習的,不屬加班工作;

(五)工作人員因公出差占用公休假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的。

第七條嚴格履行加班加點審批手續(xù)。凡需加班加點工作,須填報加班情況審批表,經科長、主管副局長批準后,方可加班加點。各科室從嚴掌握,嚴格考勤登記,如實記錄,不得弄虛作假。機關工作人員當月內加班時間應減去當月和本年度以前月份未核減的病事假時間。

第八條機關工作人員加班加點考勤記錄以科室為單位,每月1日與考勤表一同報人事培訓科。

篇2:華為員工加班值班制度實施細則

華為員工加班、值班制度實施細則

對于公司員工加班、值班的管理、控制規(guī)定如下:

一、加班

1、定義:指在日常班次內已保質保量完成定額工作之后,為完成領導安排的額外性工作或超前性工作而延長工作時間或在節(jié)假日、公司規(guī)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況。

2、申報:員工加班前需提前填報《加班申請登記表》,經部門主管審批后,方認可為有效加班,加班人員必須按時打卡。

3、審核:部門考勤員每月初對員工上月的加班情況進行審核,根據相關規(guī)定及刷卡記錄填寫員工的實際加班時數(shù),報部門經理批準,月初10日內報送人力資源部審核。

4、員工工資總額(含標準工資、住房補貼、交通補貼)超過2000元的正式員工不申報加班費,可作調休處理,由人力資源部發(fā)放調休票。

5、加班工資標準:

A、正式員工

工作日:5元/小時公休日:10元/小時節(jié)假日:15元/小時

B、臨時工(適用于非計時計件考核的臨時工):

工作日:3元/小時公休日:6元/小時節(jié)假日:9元/小時

6、調休:員工調休須提前填報《調休申請單》附人力資源部發(fā)放的調休票送部門經理審批,并通知部門考勤員,方可調休。部門考勤員次月初將調休資料與當月考勤報表一同報人力資源部。

7、原則上同一年度累計調休不超過六天,一次調休不超過兩天。

8、調休在加班年度內有效,且調休不能與春節(jié)假期合并使用。

9、公司或部門在正常班次之外組織培訓、開會、參觀及其他集體活動均不作加班處理。

二、值班

1、定義:指在正常班次之外為保證業(yè)務工作的正常進行和突發(fā)事件的及時處理,由部門安排需延長工作時間或在節(jié)假日、公司規(guī)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況。

2、申報:各部門需安排值班由部門經理批準通知相關值班人員,并作好值班記錄。

3、審核:每月初由各部門考勤員根據值班記錄統(tǒng)計值班時數(shù),經部門經理批準后,連同當月考勤報表報人力資源部。

4、值班費標準:

工作日:5元/小時公休日:10元/小時節(jié)假日:15元/小時

三、加班工資申報流程如下:

填報《加班申請表》

部門經理批準

考勤員計算加班時數(shù)

填寫“加班統(tǒng)計及加班工資發(fā)放審批表”

每月10日前報送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審批

計發(fā)加班工資

四、員工在加班(值班)過程中發(fā)生的餐費由個人承擔。

五、本細則自簽發(fā)之日起執(zhí)行,由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此頁無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