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管員工作標準
1.準確地做好材料進出倉庫的帳務工作。
2.嚴格按照材質的驗收要求做好材料驗收工作。
3.不合訂購要求的或不合格的材料堅決不予驗收。
4.認真做好倉庫季報、工程項目竣工材料決算表工作。
5.認真做好倉庫材料的分類擺放和保管工作。
6.認真做好倉庫安全防范及倉庫衛生工作。
7.認真做好倉庫發料工作。發料原則:憑工地主管簽名的領料單進行發放;材料必須送至倉庫門口交接(重物品除外);先進倉的料先發,舊廢料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利用。
8.認真做好退料工作。退料原則:不合要求材料及時通知采購員退回供貨商并報財務;工地完工的剩余材料及時回收倉庫保管。
9.認真做好各工地材料使用的監控工作。避免重復領料和材料浪費。
10.認真做好手動工具和機具的借收登記工作。
11.有責任提出倉庫管理的合理建議。
12.認真配合各工地做好各項材料管理和保護工作。
篇2:倉管員職責標準要求
每一個生產型的企業幾乎都有倉管員崗位,但有的工作出色,有的則績效平平,那么怎樣的倉管員才算合格請看以下資料:
倉庫管理是企業管理中一個小部分。就企業的財務和生產而言,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倉庫管理著企業的各類物資,而物資又占著企業流動資產的很大比重。如果不能保證正確的進貨和庫存控制及發貨,將會導致管理費用的增加,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從而影響企業的日常工作的運作,那么如何做好倉管工作呢
傳統的倉管系統內部,一般依賴于一個非自動化的、以紙張文件為基礎的系統來記錄、追蹤進出的貨物,以人為記憶實施倉庫內部的管理。對于整個倉儲區而言,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導致勞動效率低下,人力資源嚴重浪費。隨著庫存品種及數量的增加以及出入庫頻率的劇增,傳統的倉庫作業模式嚴重影響正常的運行工作效率。也難以滿足倉庫管理快速準確實時的要求。
為了確保倉庫作業效率,有利于充分利用有限的倉庫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工作人員根據不同的管理目標,對倉庫的庫位進行科學的編碼,劃分區域,并建立相應的電子表格,實現倉庫的庫位管理。這樣可以使庫管人員在多品種的庫存材料中快速定位庫存品所在的位置,有利于實現先進先出的管理目標及提高倉庫作業的效率。
強調物料的科學編碼,并建立相應的電子表格,以實現不同的管理目標,例如:產成品的追蹤、保質期管理、批次管理以及產品質量追溯等。對物料進行科學編碼,并建立相應的電子表格,這樣不僅簡化了日后的查詢步驟,工作人員又不用再手工翻閱查找各種登記冊和單據本,只需輸入查詢條件,計算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查到所需記錄,并將內容顯示在屏幕上,大大加快了查詢速度。提高生產數據統計的速度和準確性,減輕匯總統計人員的工作難度。
同時要做好倉管工作,這就要求每一位倉管工作人員有良好的職業道道德:
(1)熱愛公司,熱愛本職。
(2)一貫舉行誠信做人,盡職盡責的行為準則。
(3)樹立興我榮,衰我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一切維護和服從公司的利益。
(4)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修養。
(5)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責任感。
(6)切實做到“三實”、“四嚴”、“三個一樣”。三實:做誠實人,說實話,做實事。
(7)四嚴: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
(8)三個一樣:黑夜和白天一個樣,領導在和領導不在一個樣,有無檢查一個樣。
同時要做好倉管工作,這還要求每一位倉管工作人員要熟悉公司產品所需用的材料:
〈1〉不斷料,不讓生產單位領不到需要的物料,產生待料的現象。
〈2〉不呆料,不化物料成為呆料,也就是說:化可用,有用,要用的物料進倉庫,促不用無用的料進倉庫(制度單位)不讓物料呆在倉庫中不用。
〈3〉不囤料:進料適時,適量,不至于過時過量而囤料。
斷料就可能待料,待料就會導致生產運作受阻,生產計劃就會落空,生產亂象就不可避免。
呆料,囤料導致資金占用,場地占用,成本上升,管理難度加大,浪費低效實在得不償失。
倉庫管轄的區域、通道要合理的規劃定位,并明確標示,所存放的料品要按一定的規律分類存放,以及良品與不良品的明確區分,這樣可以使工作環境一目了然,減少尋找物料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切實認真的做好按單(采購單)收料,按單(領料單)發料的過程。
嚴格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先入庫的物品要先做出庫,避免物品因積壓時間過長,產生呆滯料,增加公司材料成本。
保證實物與賬目的一致性,認真仔細的做好每一物品的出入庫記錄,對用量大,出入庫頻繁的料品要定時盤點,保證數據的準確性,避免因此而帶來的停工待料等現象發生。
時時做好倉庫的5S工作,保持環境整潔,所存放的料品井然有序,定時向上級部門提報庫存的呆滯料及失效料品明細,以便上級主管做出相應的對策,也可減輕倉庫容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