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耙機操作規程
1、電耙工必須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會操作,會保養,能檢查和排除故障,了解各加油點和注油方法。
2、嚴格執行每日出礦指令,按照當班班長安排進行作業。
3、電耙工耙礦前必須認真檢查耙礦絞車是否完好,當發現設備有故障時,應立即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并做好準備工作(如翻好耙斗)。
4、電耙的運行路線必須有良好的通風和照明。開動電耙之前,應通知電耙作業場所的所有人員撤離,并要發出開車信號。
5、電耙運行時,禁止人員在電耙運行巷道和電耙前方運行的鋼繩下方通行。
6、電耙運行中,如出現異常情況,不能生拉硬扯,或用手抓綱繩和修理滑輪,應立即停機檢查,等查清原因時,再作處理。
7、耙斗運行中或至終點時,滾筒上的鋼絲繩不能少于三圈,剎車帶和閘輪之間不得存在有油泥。
8、電耙作業停止時,必須切斷電源,耙斗應停于斗口2米遠的地方。
9、需要對斗穿大塊實施二次爆破作業時,應該由具有爆破作業證的人員實施爆破作業,可采用炮竿輔助,嚴禁鉆入斗穿。
10、炮響后,15分鐘內不得進入工作面,炮煙未排除禁止進入。
11、交接班必須做到下列檢查工作:
(1)檢查鋼絲繩是否斷裂脫落,楔子、掛鉤、橫梁、滑輪是否完好。
(2)詳細檢查機械各部件的潤滑情況,注油后經試轉確認無問題,方可開車正常作業。
(3)嚴禁將廢鋼繩,,耙齒等耙進溜井和漏斗。
12、具有爆破作業證的人員工作所需的火工材料領、用、退庫和運送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公司規定,并且堅持實行厲行節約。
13、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篇2:管絞機操作規程
1.用途用于電線電纜導體及絕緣線絞合。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6GJ12GJ單線直徑mmφ0.2~φ0.85φ0.2~φ0.85絞合直徑mmφ0.6~φ2.5φ1.5~φ4筒體轉速轉/min10~120010~750牽引輪直徑mm318節距范圍mm6.08~68.706.08~68.70出線速度m/min16.2~68.716~69放線盤尺寸mmφ125~φ200收線盤尺寸mmφ400~φ6303.生產3.1生產準備3.1.1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準備好生產用具。3.1.2按生產任務通知單和工藝文件的規定領取材料。確認所領材料是否合格。3.1.3檢查機器各傳動情況,在絞線機各傳動齒輪處、托輪與筒體、收線架軸承和排線螺桿處加注潤滑油。3.1.4按下啟動開關,空車運行,按工藝確認筒體的轉向、設備運行正常后才能正式開機。3.1.5按工藝要求安裝好節距輪;選好分體壓模,裝在模架內。3.1.6打開防護罩,先將搖蘭邊上的彈簧插銷拉開,分別將線盤軸從搖蘭中取出,分別插入到滿線盤孔內并將其放入搖蘭中將插銷鎖緊。3.1.7搖藍內側一邊裝有制動梢一根,與滿線盤側板邊緣相接觸,在蘭框上裝有張力調整螺母,根據線徑調整好滿線盤張力。3.1.8將單線裝在最末尾放線架上;分別將滿線盤線頭通過筒體前端空心軸,筒體壁導輪和圓形支撐板的線模后,沿筒壁引到前端再由導輪導出,(絞線中心層在最前端)通過斷線器控制環,引過分線盤后一并引過分體壓???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上。將壓模固定在模座上并用壓板壓緊。
3.1.9用牽引線通過繞包空心軸在牽引輪上纏繞不少于3圈,然后將牽引線通過排線器收到收線盤上。將牽引線的另一端連接并在一起的放線盤線上。3.1.10如果絞合鍍銀線,則應戴手套,在絞線過程中不允許用手直接接觸鍍銀線。3.2絞線3.2.1接通電源。3.2.2按下啟動開關,緩慢調整調速旋鈕同時調整壓模松緊,開動絞線機至絞線(纜芯)在牽引輪上已達0.5-1圈時,停機,檢查絞合方向、節距、外徑是否符合工藝要求。不符合時立刻調整,符合后開機,待絞合線到達收線盤處,停機,去除牽引線;將絞線(纜芯)從收線盤的盤芯處穿出,在盤邊緣處固定。3.2.3調整壓模到合適的位置,防止出現跳線或單線拉細現象,使絞線平直、圓整。3.2.4根據絞線(纜芯)的直徑調整排線器。3.2.5調整收線張力。3.2.6開機,正式生產。3.2.7生產中應經常調整進繞張力及收線張力,使絞合線保持平直、圓整,收線速度均勻平穩;經常調整排線器,使收線排列整齊。3.2.8導體單線用完或斷線應接頭時,應用冷焊或銀焊接的方法。將需焊接的單線修剪整齊,確認焊接牢固。3.2.9焊接時應注意同層相鄰的兩個焊點距離應大于0.5米,在絞線的同一截面上只允許有一個焊點,同一單線相鄰兩焊點的距離應不小于10米。3.2.10絕緣線用完或斷線應接頭時,應將絕緣線接在一起,通過壓模時松開壓模,讓接頭通過,再調整壓模,并在接頭處做明顯標記,提醒下道工序注意。3.2.11生產中如發現絞線(纜芯)有問題應及時停機,找出原因??煞聪蜣D動絞盤使絞線(纜芯)散開,修復后重新絞合。3.2.12收線盤滿盤時,更換收線盤。3.2.13不同規格的產品不能收在同一線盤上。3.3交接班或絞線(纜芯)完工3.3.1交接班或末班時應將機器及周圍打掃干凈,做好機器潤滑,填寫工作記錄,在未滿盤的
收線盤上壓上標志簽,以區分操作人。3.3.2滿盤下軸后應填寫工序卡,注明產品型號、規格、長度、操作人等內容,將工序卡掛在線盤上。并將其放到指定區域。3.3.3全部完成絞線(纜芯)工作時,應將機器上所有單線(絕緣線)卸下,按型號、規格碼放在箱子里,并填寫卡片明確標識,退回倉庫保管。不同規格的單線(絕緣線)應裝在不同的箱子里。3.3.4按3.1條內容做好清理工作。將絞線機總電源拉下。3.3.5鍍銀單線和絞線應用薄膜封好,防止氧化。4.一般質量要求4.1絞線(成纜)表面應平整、無劃傷、無缺股、跳線。絞線導體無氧化。4.2絞線(成纜)應節距均勻,符合工藝要求。4.3單線不拉細。4.4收線張力適宜,排線平整。4.5收線盤不宜過滿,應留有最少10mm的盤邊。4.6如工藝中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則按工藝執行。5.常見質量問題的原因及處理方法5.1絞線(成纜)表面不平整,有跳線。原因:a.放線張力不均勻;b.壓模距絞盤距離太遠。處理方法:a.調整放線張力;b.調整壓模的位置。5.2絞線(成纜)表面有劃傷。原因:壓模孔徑小或??撞灰巹t。處理方法:更換壓模,在壓模前將線芯纏繞3圈左右。5.3節距不正確。原因:節距輪裝錯。處理方法:按工藝換節距輪。
5.4單線(絕緣線)斷線。原因:a.放線張力大。b.單線跳到導輪外。c.放線盤夾線。處理方法:a.調整放線張力。b.調整單線(絕緣線)位置。c.調整或更換放線盤。5.5單線拉細原因:a.放線張力大。b.單線跳到導輪外。c.并線模距絞盤距離太近。d.導向輪轉動不靈活。處理方法:a.調整放線張力。b.調整單線位置。c.調整并線模的位置。d.調整導向輪。5.6線彎曲原因:個別單線放線張力大,不均勻。處理方法:調整放線張力,使其均勻。6.安全規范6.1設備在轉動時,不許接觸傳動件。6.2絞線時出現意外情況,應立刻按警停按鈕并關機。6.3維修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6.4斷線停車環應保持清潔。6.5不要用打開防護罩的門作停車,以免發生不必要的事故。6.6不許在防護罩放任何物品。6.7生產中應注意安全,尤其應注意不要使身體靠近機器的旋轉部分。
篇3:車下作業員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完善并明確生產線車下作業人員安全作業標準,使車下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特制定車下作業人員安全操作管理流程,內容如下:
1.對未裝儀表臺和組合開關的車輛到車下操作前,把“嚴禁打車”牌分別懸掛在駕駛區方向機桿和副啟動盒醒目位置,然后再進入車下工作。操縱、電工人員嚴禁進行發動車輛操作。
2.針對于水暖車組合開關安裝人員在安裝完畢后把組合開關啟動鑰匙直接轉到水暖車下操作人員手中,每條生產線水暖組安排專人負責,在水暖車下操作工序未完工之前,其他操縱、電工調試人員如果需要啟動鑰匙到水暖負責人處借取,借取人員必須對鑰匙負責,不得轉借他人,用完之后及時歸還水暖負責人。要求到車下操作人員在未拿到鑰匙時嚴禁進入車下工作。
3.水暖組在車下工序完工后拿鑰匙的負責人及時把鑰匙轉給電工調試,絕不能因個人工作失誤耽擱生產。
4.在車下有員工作業時,或者儀表臺駕駛區、副啟動盒處掛有“禁止打車”標牌時,電工調試只允許進行靜態電工調試,嚴禁進行發動車輛的動態調試。
5.對于完工或下線車輛如果因特殊情況需要進入車下整改操作,必須在前后醒目位置放置“嚴禁打車”標牌,并且隨身攜帶啟動鑰匙,如有特殊原因找不到啟動鑰匙,必須安排專人對駕駛區進行監護,保證車輛不會被其他人員啟動。
6.車下作業人員進入車下作業之前必須嚴格遵守“三務必/兩落實/一注意”原則,即:務必在駕駛區掛有“嚴禁打車”警示牌;務必在副啟動盒處掛有“嚴禁打車”警示牌;務必隨身攜帶啟動鑰匙,落實檢查止輪器是否放置到位;落實走線時板鏈運行是否徹底結束,注意進入車下作業時身體所躺位置遠離車輪。
7.倒車司機及車輛啟動作業人員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動車作業時必須通知車底作業人員將“嚴禁打車”警示牌撤離后方可作業,在溝通未遂的情況下嚴禁賭氣擅自作業(此時車底作業人員應以車間整體生產進度為重予以必要配合)。
8.倒車司機在作業前務必確保在車輛即將啟動→初始運行時間段車底作業人員連人帶牌(“嚴禁打車”警示牌)全部撤離車輛運行危險區后方可作業;在使用拖車棒及拖拉機進行拖運無效工藝車作業時嚴禁采用掛擋點踩剎車的方式來提醒車底車內人員撤離;在用拖拉機拖運無效工藝車時責任工段必須做好“三同時”即一條線同時指定三人一同配合作業:一人駕駛拖拉機/一人操縱無效車/一人監護當事車車底及四周安全狀態。
9.在倒車作業進行之前由倒車司機負責告知車底車內及車四周作業人員要求全部撤離,作業人員應立即予以配合不能推拖扯皮,車底作業人員聽到走線鈴聲響起后應立即撤離車底、在出現走線鈴聲短暫停息情況下車底作業人員在與板鏈操作人員溝通確認不再走線的情況下方可進入車底繼續作業,不得擅自行鉆入車下.
10.以上管理規定自下發之日期開始執行,要求所有員工必須按規定嚴格執行,相關工段班組長對相關安全管理規定進行嚴格監控,對在檢查中發現違規操作的員工,將按照相關處罰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同時視情節嚴重度對相關組、班、段長進行的罰款處理。
本規定最終解釋權歸車間所有,同時車間保留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對本規定進行健全完善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