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固定抱索器架空乘人裝置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3759

一、架空乘人人車司機要經過廠家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學習其原理、性能、使用、維護、保養等知識,必須取得由國家質監局考試合格后頒發《特種設備操作人員資格證書》,兩證齊全后才能持證上崗操作。

二、司機還必須熟知《煤礦安全規程》和本操作規程。司機、維護工作人員應熟知《電氣安全工作規程》和《停送電工作規定》,并具有相應的上崗證,才允許操作,禁止無證操作和禁止帶電及違章作業。

三、操作司機必須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交班司機必須向接班司機交請本班的運行、維護情況,特別是存在的問題及可能存在或出現的問題,且必須現場交接清楚方能離崗。

四、交接班司機還應做好相應的運行、維護、記錄情況及交接班記錄。

五、操作司機在啟動人車前應做好以下設備的檢查工作:

1、開關、電氣控制臺的檢查。檢查開關手柄的位置是否正確,接線是否松動,電氣控制臺各按鈕位置是否正確,各接線是否松動。

2、機頭部:機頭部各緊固螺栓是否松動,驅動泵站有無缺油、漏油現象,油箱內油面是否在油標刻度以上;電機線路連接是否可靠、正常;輪邊制動器制動塊是否在正常位置,表面是否完好、有無油污,磨損是否超量;各部件螺栓是否完好;主動輪內輪襯是否磨損超量,鋼絲繩是否磨損超量,主動輪架支架焊接是否完好、牢固。雙油泵液壓站,單油泵運行時,必須確認另一臺油泵的四個球閥(A、B口和兩個控制油口球閥)已經關閉。

3、各種保護實施及信號系統是否完好,動作是否靈活可靠;沿線各托、壓繩輪是否靈活、完好,磨損是否超量;查看鋼絲繩的漲緊是否適合,檢查漲緊鋼絲繩有無異常,緊固是否完好牢固等。

4、檢查沿線鋼絲繩是否脫輪,固定抱索器是否松動,連接螺栓是否完好、牢固。檢查沿線是否有行人及雜物磕絆等。

5、檢查機尾迂回輪各部位緊固是否可靠,輪內襯塊是否完好,磨損是否超量,迂回輪是否在軌道內,漲緊行程距離是否適量。漲緊鋼絲繩是否完好,漲緊重錘是否著地,配重塊是否缺失。

在確定以上檢查無誤,確定各系統良好時,才能對人車進行運行方式即連續運行或間斷運行及設定運行速度設定,并準備開車。

六、開車時的操作:

1、接到開車指令后,首先按下“電機啟動”按鈕,確認儀表盤上補油壓力表讀數正常。

2、按下“開車預警”按鈕,聽至警示后準備開車。

3、按下“啟動”按鈕,聽到“設備正在啟動,請注意安全”的提示音,架空乘人車裝置啟動前約1s低速閘或高速閘啟動,顯示面板顯示“高速閘松開”或“低速閘松開”,然后架空乘人車裝置啟動,預警聲停止,同時顯示窗口顯示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的發光圖形及相應的參數。

4、操作人員必須提醒準備乘坐的人員,要等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平穩后方可乘坐。

七、停車:

1、正常停車:按下“停止”按鈕,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

2、非正常停車:(1)各種保護動作停車。如:電機失壓、短路、斷相、過載動作、掉繩脫槽、越位保護動作、人車欠速、過速保護動作。(2)沿線有異常時的拉點停車。

3、緊急停車,如遇意外情況時按下控制臺上的“急停、禁啟”按鈕,使整個系統斷電,使系統緊急停車。

4、操作人員離開崗位查找故障時,必須按下控制臺上的“急停、禁啟”按鈕,撥下按鈕鑰匙,并掛上“故障檢修,禁止啟動”的警示牌,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當對系統進行全面檢修時必須斷開總電源開關,掛上“設備檢修,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派專人監護。

5、當需要架空乘人裝置解除停車閉鎖狀態時,使用鑰匙將“急停、禁啟”按鈕右旋復位解除閉鎖,使架空乘人裝置具備正常開機功能。

八、復位系統出現保護停車時,在解除故障后,先要按下控制臺上的“故障復位”按鈕,系統復位后,才能重新正常啟動(當發生的安全保護項目的故障未排除時,嚴禁按下“故障復位”按鈕,否則將會造成架空乘人裝置損壞和人身安全傷害)。

九、運行中注意事項:

1、司機、維護工要注意觀察控制臺的顯示情況是否正常,主動輪轉動有無異常情況,檢查油泵電機、液壓馬達等聲音及溫度變化情況,如溫度超70℃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并向有關部門匯報。

2、觀察鋼絲繩擺幅度及接頭連接情況是否正常。

3、在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的過程中,若要短時停止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可通過打點或喊話先行通知,在按下“停止”按鈕,架空乘人裝置停止運行。

4、在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的過程中,嚴禁任何人對旋轉運行中的部件進行觸摸、檢修或更換,以防造成被絞壓的安全事故。

5、在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的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架空乘人裝置的運行狀況,若發現架空乘人裝置運行狀態突然不穩定或其它意外情況時,必須立即停止架空乘人裝置運行,待查明原因并使其恢復正常后,方可繼續啟動架空乘人裝置運行。

6、值班人員應及時作好架空乘人裝置的每班運行記錄,交班時向接班人員交底,并作好交接班記錄。

十、維護、檢查要求:

㈠、建立日常維護和定期檢查、檢修制度。

㈡、每天必須對人車進行巡回檢查。檢查內容:

1.驅動部分

(1)、基礎及鋼架結構

①、混凝土基礎牢固可靠,未出現開裂現象

②、鋼架結構無扭曲變形,螺絲緊固有效。

(2)、減速機

①、減速機正常運行時,應按要求定期更換潤滑油。

②、減速機運行時外殼溫度一般不超過85℃。若運行過程中出現異常,油溫突然升高,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3)、液壓站

液壓站應保持清潔,通風條件較好。每天檢查管道和液壓件是否有滲漏油現象,液壓膠管是否有老化現象等

(4)、驅動輪

①、驅動輪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原厚的三分之一,否則應及時更換輪襯。

②、輪緣、輻條及焊縫無裂紋、變形,鍵不松動,緊固螺母無松動。

③、驅動輪轉動靈活,無異常擺動和異常聲響。

④、定期檢查緊固減速機與驅動輪聯接螺栓。

⑤、定期給軸承座(使用低速大扭矩馬達時)中的軸承加注潤滑油。

(5)、輪邊制動器

①、制動器杠桿系統動作靈活可靠,銷軸不松晃、不缺油,閘輪表面無油跡,液壓系統不漏油。

②、松閘狀態下,閘塊及制動輪間隙不大于2.5mm,制動時閘塊與制動輪緊密接觸。

③、閘塊磨損余厚不小于3mm,閘輪表面溝深度不大于1.5mm,溝寬總計不超過閘輪有效寬度的10%。

5、聲光信號完好齊全,吊掛整齊,報警信號靈敏可靠。若發現信號異常,應及時修復。

6、迂回輪

(1)、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原厚的三分之一,否則必須及時更換輪襯。

(2)、輪緣、輻條無裂縫、變形,軸不松動,緊固螺母無松動。

(3)、迂回輪轉動靈活,無異常擺動和異常聲響。

(4)、定期給軸承加注潤滑油。

7、張緊裝置:

(1)、能夠隨時靈活調節運載鋼絲繩在運行過程中的張力,活動部件移動靈活,不卡輪軸、不歪斜。

(2)、重錘上下活動靈活,不卡不擠不碰支持架,配重安全設施穩固可靠。

(3)、兩導軌無變形,導軌寬度正常,螺絲無松動,滑動尾輪架距滑動導軌的極限位置不小于500mm,否則要考慮更換鋼絲繩。

(4)、擴繩裝置靈活可靠。其中的定位輪(鋼輪無塑膠輪襯)開始與鋼絲繩摩擦時,更換擴繩輪輪襯。

8、乘人器部分

(1)、各部件齊全完整,螺絲緊固有效,無開焊、裂縫或變形。

(2)、鎖緊裝置齊全、有效,無變形。

(3)、確認抱索器磨損沒有超限。

(4)、抱索器活動部位應經常清洗、加油,確保轉動靈活。

9、輪系部分

(1)、所有的托、壓輪應轉動靈活、平穩、不晃動。

(2)、輪襯貼合緊密無脫離現象,輪襯磨損余厚不小于5mm。

(3)、托輪架穩固,無彎曲變形及位置偏移等現象。

(4)、各部件聯接螺絲緊固有效,焊縫無開裂現象。

(5)、拖輪軸承應定期檢查、清洗、加油潤滑。

10、鋼絲繩部分

(1)、鋼絲繩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如果斷絲、直徑縮小和銹蝕程度不超過規定,可延期使用,但延期使用不超過一年,并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執行。

(2)、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3)、當鋼絲繩斷絲超過四分之一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4)、鋼絲繩直徑的減少量達到其標稱直徑的10%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5)、磨損銹蝕不超過其使用壽命極限,否則應及時更換鋼絲繩。

11、電控裝置運行一段時間后,應定期對電控設備進行除塵、防水和防潮處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12、聲光報警信號

聲光信號在礦井下應清晰可見,報警信號應靈活可靠,若發現信號異常,應及時修復。

13、電氣開關

由于井下環境濕度大,對電氣設備有較大影響,因此要經常檢查電氣開關,確保電氣動作可靠。

14、液壓系統

1.每次開機前應進行如下檢查:

①、有無泄漏油點。

②、液壓油油位應在油標中位刻度以上。

③、張緊保壓應正常,張緊壓力無明顯降低,若張緊壓力偏低,則應先補充張緊壓力,在啟動承人裝置運行;若張緊壓力降低較快,則應檢查泄壓原因并進行處理。

④、可調元件(如液壓閥等)是否被人調動過。

⑤、液壓膠管是否有老化的跡象。

⑥、風冷散熱器翹片是否需要清洗,若是水冷散熱器,則檢查水源是否符合要求;若發現散熱效果較差時,必須清洗散熱器翹片,或更換水冷散熱器。

⑦、液壓油和過濾器是否需要更換。

首次更換泵配過濾器和張緊油路過濾器,以及比例調速閥進油管路中安裝的壓油過濾器,濾芯的時間為運行200小時,以后每運行500小時必須進行更換。首次更換液壓油的時間為運行200小時后更換,以后每3000小時左右更換,液壓油為昆侖牌L-HM68抗磨液壓油,嚴寒地區地面使用時應使用L-HV46低溫抗磨液壓油(傾點為-36℃)嚴禁使用任何牌號再生油,且兩種牌號的液壓油不得混用。

⑧、減速機潤滑油是否需要更換

減速機必須按規定更換潤滑油,首次換油時間為7至14天,在運行2至3個月除二次換油,以后規定前一次換油情況,每運行6至8個月換油一次,當減速機出現異常響聲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查明原因,修復正常后才能使用。

2.每次更換濾芯和更換液壓油時不能有如何異物進入到油箱后或管路中,加新油時必須通過過濾器注入油箱。換油時,應將油泵、馬達、油缸及油管中的殘存油液置換干凈。

使用過程當中的注意事項:

①、停機4小時以上時,應先使液壓泵空載運轉5分鐘,在啟動馬達運轉。

②、檢查液壓系統內有無滲漏油點。

③、檢查油泵和馬達有無異常聲音。

④、看油管有無振動。

⑤、冷卻水是否打開,油箱溫度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油溫在30℃至60℃之間)。

⑥、液壓張緊裝置能夠隨時靈活調節運載鋼絲繩在運行過程中的張力,活動部位移動是否靈活。

15、其它部分

機殼及外露金屬表面,均應進行防腐處理。

16、除要求每天對設備進行上述檢查外,每三個月還必須對易損件及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和維修。

十一、抱索器移動

1、抱索器在安裝運行后,每隔28天后應向運行下方移動一個抱索器,正確移動距離不得小于400mm,以便減少抱索器旋轉及托、壓輪時對鋼絲繩產生彎曲、扭曲應力造成對鋼絲繩的疲勞磨損時間,從而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

2、移動時間計算公式:T=0.56L/V

T--移動抱索裝置的間隔時間,小時

L--線路全長1470米

V--運行速度1.2米/秒。

篇2:全面檢修二水平架空乘裝置安全技術措施

為進一步提高二水平架空乘裝置乘人安全,確保運轉正常。決定利用這次檢修時間,對架空乘裝置進行全面檢修。為了確保這次檢修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本措施,方能進行作業。

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項目負責人統一指揮。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施工前不準喝酒,工作中精力集中,不可麻痹大意。

3、施工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應對檢修內容,技術要求向檢修人員介紹清楚。

4、檢修期間,架空乘人裝置必須停電閉鎖,必須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制度,未經安全負責人許可,任何人嚴禁送電。

5、任何人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和電纜。特殊情況帶電作業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6、所有停、送電工作應由施工負責人統一安排,由專人操作。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和停送電制度,堅持“誰停電、誰送電”。停電前由施工負責人通知調度室,詳細告知停電影響范圍,由調度室通知有關單位做好停電防范措施,得到同意后方準許停電,停電后設專人看守。工作地點在井下的,由通巷工區派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在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時,才可以停電。

7、停電后,應在停電開關操作手柄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字樣的警示牌和停電人員操作證。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然后在斷路器負荷側裝設三相短路接地裝置,裝設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拆除接地裝置時順序相反)。

8、未經施工負責人許可,任何人嚴禁送電。

9、井下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①只準在瓦斯濃度為1%以下地點使用。

②在測定設備或電纜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完全放電。

③被測設備中有電子插件時,在測量絕緣電阻之前,必須拔下電子插件。

10、檢修中,如需要接線要認真仔細、講究接線工藝,杜絕失爆。嚴格按照《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標準》施工。

①內部衛生干凈、無雜物。

②進線嘴連接緊固,密封良好。接線后的緊固程度以抽拉電纜不竄動為宜。密封圈無破損,電纜與密封圈之間無雜物。電纜穿入器壁長度為5~10㎜。

③電纜壓線裸露銅線部分不能超過2㎜,接線整齊美觀,無“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虛接現象。

④接線時應嚴格按相色接線,對應一致,接線不允許交叉、陰影和包扎現象。

⑤開關接線須整改重新做線頭前,應事先記住相色,保證原來相序。

11、整改完畢后,可摘掉警示牌按照電氣操作規程送電(由原停電人員送電。送電前應先拆除接地裝置,并摘掉警示牌,然后合上總饋開關,再合分饋開關)。所有工作完成前(或對工作有疑問時),施工負責人應向項目總負責人匯報,得到批示后方可施工或收工。送電正常運行20分鐘后,項目總負責人方可下令收工。如有異常必須停止運轉,待問題處理完后,方可運行。

篇3:全面檢修二水平架空乘裝置安全技術措施

為進一步提高二水平架空乘裝置乘人安全,確保運轉正常。決定利用這次檢修時間,對架空乘裝置進行全面檢修。為了確保這次檢修安全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領會本措施,方能進行作業。

2、參加施工人員必須聽從項目負責人統一指揮。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施工前不準喝酒,工作中精力集中,不可麻痹大意。

3、施工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應對檢修內容,技術要求向檢修人員介紹清楚。

4、檢修期間,架空乘人裝置必須停電閉鎖,必須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嚴格執行“誰停電,誰送電”制度,未經安全負責人許可,任何人嚴禁送電。

5、任何人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和電纜。特殊情況帶電作業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6、所有停、送電工作應由施工負責人統一安排,由專人操作。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和停送電制度,堅持“誰停電、誰送電”。停電前由施工負責人通知調度室,詳細告知停電影響范圍,由調度室通知有關單位做好停電防范措施,得到同意后方準許停電,停電后設專人看守。工作地點在井下的,由通巷工區派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在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低于1%時,才可以停電。

7、停電后,應在停電開關操作手柄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字樣的警示牌和停電人員操作證。再用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電后,方可進行導體對地放電,然后在斷路器負荷側裝設三相短路接地裝置,裝設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拆除接地裝置時順序相反)。

8、未經施工負責人許可,任何人嚴禁送電。

9、井下使用普通型儀表進行測量時,應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①只準在瓦斯濃度為1%以下地點使用。

②在測定設備或電纜絕緣電阻后,必須將導體完全放電。

③被測設備中有電子插件時,在測量絕緣電阻之前,必須拔下電子插件。

10、檢修中,如需要接線要認真仔細、講究接線工藝,杜絕失爆。嚴格按照《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安裝質量標準》施工。

①內部衛生干凈、無雜物。

②進線嘴連接緊固,密封良好。接線后的緊固程度以抽拉電纜不竄動為宜。密封圈無破損,電纜與密封圈之間無雜物。電纜穿入器壁長度為5~10㎜。

③電纜壓線裸露銅線部分不能超過2㎜,接線整齊美觀,無“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虛接現象。

④接線時應嚴格按相色接線,對應一致,接線不允許交叉、陰影和包扎現象。

⑤開關接線須整改重新做線頭前,應事先記住相色,保證原來相序。

11、整改完畢后,可摘掉警示牌按照電氣操作規程送電(由原停電人員送電。送電前應先拆除接地裝置,并摘掉警示牌,然后合上總饋開關,再合分饋開關)。所有工作完成前(或對工作有疑問時),施工負責人應向項目總負責人匯報,得到批示后方可施工或收工。送電正常運行20分鐘后,項目總負責人方可下令收工。如有異常必須停止運轉,待問題處理完后,方可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