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便攜式氣體探測器操作規程

便攜式氣體探測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7177

1.開機方法:打開帶能源開關,儀器進行預熱自檢,3分鐘自檢完畢,發出間斷且有節奏的打擊聲;裝動調節按鈕,使左邊第一個報警指示燈處于臨界發光狀態,同時具有間斷打擊聲響,則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2.使用方法:將已經調零的機器探頭靠近,但不能接觸,更不能撞擊需要檢測的部位,緩慢移動,如果持續的節奏聲變得急促,同時顯示面板上的LED燈顯示個數持續增加,說明該處有氣體泄漏。當指示燈全亮仍未確定氣體泄漏時,應該按逆時針方向調節調整旋鈕,只保留1-2個指示燈亮,繼續檢測,指示燈亮得最多時探頭所在位置即為氣體泄漏點;

3.充電方法:將儀器電源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充電器充電插頭插入儀器的充電插孔,將充電器的電源插頭插入220V電源插座內,這是充電器上的紅色指示燈亮,說明充電正常。當欠壓指示燈亮時,說明電壓太低,應及時給電池充電,每次充電10-14小時;

4.故障指示:開機后,面板上左側第一個指示燈為電源指示燈,該燈不亮,說明電池無電,需要充電,或電源接觸不好,需要檢查內部接線;接觸燃氣沒有反應,可能是靈敏度偏低,或傳感器失效需要重新標定或更換傳感器;報警指示燈亮,環境中有燃氣,進一步確定泄漏點,或靈敏度調節偏高,需要重新調節。

5.注意事項:

5.1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用力碰撞;

5.2非專業人員不要隨便拆卸;

5.3嚴禁探頭接觸油、水等液體;

5.4嚴禁大量氣體直沖探頭;

5.5儀器不用時每月充電一次,每次充電時間為10-14小時。

篇2:智能建筑安防及火災探測器技術

智能建筑安防及火災探測器技術

智能建筑安防系統(SAS)的結構式及其主要子系統。

目前,SAS所包括的主要子系統是:防盜(劫)報警子系統、電視監視;報警子系統、出入口控制;報警子系統、保安人員巡更;報警子系統、訪客;報警子系統、汽車庫綜合管理系統、與110報警中心聯網的報警信號傳輸系統以及其它子系統。這些子系統可以單獨設置、獨立運行,也可以由中央控制室進行集中監控,還可以與其它綜合系統進行系統集成和集中監控。現對SAS的各主要子系統簡介如下:

(1)防盜(劫)報警子系統一般分為周界防護、建筑物內區域/空間防護和對實物目標的防護。系統的前端設備為各種類型的報警探測器(傳感器);傳輸方式可采用有線和無線,有線傳輸又可采用專線傳輸和電話線傳輸等方式;系統的終端是顯示/控制/通信設備,可采用獨立的報警控制器,也可以采用報警中心控制臺。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要求實現對設防區域的非法入侵進行實時、可靠和正確無誤的報警和復核。漏報警是絕對不允許的,誤報警應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限度。為預防搶劫(或人員受到威脅),系統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和留有與110接警中心聯網的接口。

(2)電視監視;報警子系統閉路電視監視;報警系統一般用于對建筑物內的主要公共場所和重要部位進行實時監視、錄像和報警時的圖像復核。系統的前端設備是各種類型的攝像機(或視頻報警器)及其附屬設備;傳輸方式一般采用同軸電纜或光纜傳輸;系統的終端設備是顯示/記錄/控制設備,一般采用獨立的視頻監控中心控制臺或監控;報警中心控制臺。報警發生時,系統應能對報警現場進行圖像(和聲音)的復核,這是對安全防范電視監視系統的一項基本要求,不管是獨立運行的系統,還是聯動的系統,或是與其它系統聯網實施集中管理、集中監控的系統,都要求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不發生漏報警和少發生誤報警。

(3)出入口控制;報警子系統所謂出入口控制;報警系統,是指采用現代電子與信息技術,在建筑物內外的出入口對人(或物)的進、出,實施放行、拒絕、記錄和報警等操作的一種電子自動化系統。它一般由出入口目標識別子系統、出入口信息管理子系統、出入口控制執行機構三部分組成。

系統的前端設備為各種出入口目標的識別裝置和門鎖啟閉裝置(執行機構);傳輸方式一般采用專線或網絡傳輸;系統的終端為顯示/控制/通信設備,可采用獨立的門禁控制器,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對各門禁控制器實施集中監控。出入口控制系統一般要與防盜(劫)報警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和消防系統聯動,才能有效地實現安全防范。

出入口目標識別子系統可分為對人的識別和對物的識別。以對人的識別為例,可分為生物特征識別系統和編碼識別系統兩類。

生物特征識別(由目標自身特性決定)如:指紋識別、掌紋識別、眼紋識別、面部特征識別、語音特征識別等。

編碼識別(由目標自己記憶或攜帶)如:普通編碼鍵盤、亂序編碼鍵盤、條碼卡識別、磁條卡識別、接觸式IC卡識別、非接觸式IC卡識別等。

(4)SAS的其它子系統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子系統外,一個完整的SAS綜合系統,通常還包括保安人員巡更��報警子系統,訪客;報警子系統以及其它安防子系統。巡更;報警子系統通過預先編制的保安巡邏軟件,應用通行卡讀出器對保安人員巡邏的運動狀態(是否準時、遵守順序等)進行監督,做出記錄,并對意外情況及時報警。訪客;報警子系統是使樓內居住的人員與訪客可雙向通話或可視通話,樓內居住人員可對樓內入口門或單元門實施遙控開啟或關閉,并在意外情況發生時能向保安中心報警。

其它安防子系統是根據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設置的。如汽車庫綜合管理系統,要對車庫(場)內車輛通行道口實施出入控制、監視、行車信號的指示以及停車計費等綜合管理;重要倉儲庫安防系統,要對建筑物內的重要倉儲庫,實施有效的出入口控制、防盜、監視控制和管理等。

火災探測器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組成構件,火災探測器可以分為如下幾種:

(1)感煙式火災探測器;煙霧是火災的早期現象,利用感煙式火災探測器可以最早感受火災信號即火災參數,所以,感煙式火災探測器是目前世界上應用較普及、數量較多的火災探測器。目前,常用的感煙式火災探測器是離子感煙式火災探測器和光電感煙式火災探測器。

(2)感溫式火災探測器;感溫式火災探測器可以根據其作用原理分為三大類:定溫式火災探測器、差溫式火災探測器、差定溫式火災探測器。

定溫式火災探測器;定溫式火災探測器是在規定時間內,火災引起的溫度上升超過某個定值時啟動報警的火災探測器。他有點型和線型兩種結構形式。目前常用的定溫式火災探測器有雙金屬、易熔合金和熱敏電阻幾種形式。

差溫式火災探測器;差溫式火災探測器是在規定時間內,火災引起的溫度上升速率超過某個規定值時啟動報警的火災探測器。他有點型和線型良種結構。消防工程中常用的差溫式火災探測器多是點型結構,差溫元件多采用空氣膜盒和熱敏電阻。

差定溫式火災探測器;差定溫式火災探測器結合了定溫式和差溫式兩種感溫作用原理并將兩種探測器結構結合在一起。在消防工程中,常見的差定溫式火災探測器是將定溫式、差溫式兩種感溫火災探測器組裝結合在一起,兼有兩者的功能,若其中某一功能失效,則另一種功能仍然起作用。因此,大大提高了火災監測的可靠性。

(3)感光式火災探測器;感光式火災探測器主要是指火焰光探測器,目前廣泛使用紫外式和紅外式兩種類型。

紫外感光火災探測器;當有機化合物燃燒時,其氫氧根在氧化反應中會輻射出強烈的波長為250nm的紫外光。因而,紫外感光火災探測器就是利用火焰產生的強烈紫外輻射光來探測火災的。紫外感光火災探測器的敏感元件是紫外光敏管。他是在玻璃外殼內裝著兩根高純度的鎢或銀絲制成的電極。當電極接受到紫外光輻射時立即發射出電子,并在兩極的電場作用下被加速。

紅外感光火災探測器;紅外感光火災探測器是利用紅外光元件的光電導或光伏效應來敏感的探測低溫產生的紅外輻射,紅外輻射光波波長一般應大于0.76μm.由于自然界中只要物體高于絕對零度都會產生紅外輻射,所以,利用紅外輻射探測火災時,一般還要考慮物質燃燒時火焰的間歇性閃爍現象,以區別于背景紅外輻射.物質燃燒時火焰的閃爍頻率大約在3~30Hz。

篇3:便攜式氣體探測器操作規程

1.開機方法:打開帶能源開關,儀器進行預熱自檢,3分鐘自檢完畢,發出間斷且有節奏的打擊聲;裝動調節按鈕,使左邊第一個報警指示燈處于臨界發光狀態,同時具有間斷打擊聲響,則進入正常工作狀態;

2.使用方法:將已經調零的機器探頭靠近,但不能接觸,更不能撞擊需要檢測的部位,緩慢移動,如果持續的節奏聲變得急促,同時顯示面板上的LED燈顯示個數持續增加,說明該處有氣體泄漏。當指示燈全亮仍未確定氣體泄漏時,應該按逆時針方向調節調整旋鈕,只保留1-2個指示燈亮,繼續檢測,指示燈亮得最多時探頭所在位置即為氣體泄漏點;

3.充電方法:將儀器電源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充電器充電插頭插入儀器的充電插孔,將充電器的電源插頭插入220V電源插座內,這是充電器上的紅色指示燈亮,說明充電正常。當欠壓指示燈亮時,說明電壓太低,應及時給電池充電,每次充電10-14小時;

4.故障指示:開機后,面板上左側第一個指示燈為電源指示燈,該燈不亮,說明電池無電,需要充電,或電源接觸不好,需要檢查內部接線;接觸燃氣沒有反應,可能是靈敏度偏低,或傳感器失效需要重新標定或更換傳感器;報警指示燈亮,環境中有燃氣,進一步確定泄漏點,或靈敏度調節偏高,需要重新調節。

5.注意事項:

5.1注意輕拿輕放,避免用力碰撞;

5.2非專業人員不要隨便拆卸;

5.3嚴禁探頭接觸油、水等液體;

5.4嚴禁大量氣體直沖探頭;

5.5儀器不用時每月充電一次,每次充電時間為10-1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