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坑回填土技術交底

基坑回填土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3705

交底內容:一、工程概況地下室基礎底板已經澆筑完畢,基坑已經具備土方回填施工的基本要求,根據設計要求,采用2:8灰土進行回填。壓實系數不應小于0.95。二、施工準備1.材料準備根據施工圖紙要求,基坑土方回填采用2:8灰土進行回填,由于現場有現成的原土,經檢查其含砂率低,其粒徑不大于50mm,未發現含有石塊、淤泥等雜質,現場實測土料含水量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生石灰。2.機具準備回填土主要機具一覽表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打夯機臺5土方夯實小型鏟車輛1外雇鐵鍬/耙子個10平整手推車個5運土3.作業條件(1)回填前,對地下墻體防水進行驗收,并要辦好有關的隱檢手續,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2)進行回填時,粘土顆粒直徑是否達到£50mm的要求,若不滿足用篩子過篩。(3)施工前,測量員抄好水平標高并在護坡上彈設土方回填水平標高控制線。水平標高控制線為作業面較大,機械能進行施工區域為300㎜一道水平標高控制線,作業面較小,機械無法施工區域,每250㎜為一道,并通過外墻和護坡樁做好標記,以此來控制回填土厚度。(4)回填土前把基坑底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保證基底清潔無雜物。(5)回填土方時旁邊要有專職安全員進行旁站檢查,并對其他作業工種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禁在基坑周圍施工,防止發生墜物,確保肥槽施工人員的施工安全。4.施工準備:(1)施工前要對所有參加土方回填相關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2:8灰土進行回填(體積比)應按要求進行分層回填:A,每層回填厚度不能超過300㎜,循序鏟車運土→人工平整→打夯機振動打夯(次數在4-5遍)。B,作業面較小區域,機械無法操作地段,人工進行回填土,每層厚度不能超過250㎜,按水平控制線控制準確,人工采用耙子平整鋪平后方可進行夯實,并采用打夯機打夯,個別施工作業面特別狹窄處,采用打夯機或者自制人力夯進行土方夯實,夯實次數均在3-4遍為宜。(3)回填土方取樣要事先和建設單位、監理公司、質量監督站實驗室土方取樣人員確定好取樣時間、地點、取樣數量。三、回填土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藝1.施工工藝:驗收外墻防水®基坑肥槽建筑垃圾清理®測量員施測并彈標高控制線®檢查土質®分層鋪土、耙平®夯打密實®取樣試驗®驗收2.回填土施工工藝(1)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是否有無雜物,回填前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接近最佳含水率。若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若遇回填土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回填土前將基坑內的雜物、垃圾、石子、木方、磚頭等清理干凈。(2)回填土方粒徑不大于50mm,不得含有石塊、淤泥等雜質,而且土方含水率不能太大,宏觀上土料含水量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如果土的粒徑不符合要求,則對土進行過篩,對不符合要求的雜質土則應立即退場拉走。(3)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回填,分層鋪平,夯實均勻。土方回填較遠時,用串筒進行下土。下到基坑內的回填土水平運輸主要采用機械和人工兩種方式回土。(4)施工過程中及時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在基坑肥槽內,每隔3m釘上水平樁,并在護坡上彈上水平線控制標高線。(5)回填土的寬度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回填土全部采用2:8灰土回填。(6)回填土應分層鋪攤,①施工作業面較大處,機械回土每層鋪攤厚度控制在300㎜以內,每層鋪攤后,人工耙平,并采用打夯機進行夯打,每層至少夯打4遍。②作業面狹窄,機械無法施工處,每層鋪攤厚度控制在20㎝以內。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并采用打夯機進行夯實,每層夯打不能少于三遍,打夯前應對回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78)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最后用人工將表面整平。四、回填土質量要求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清潔無雜物的要求。2.回填土的土料必須符合要求,粘性土宏觀檢查必須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宜,而且不能摻雜垃圾、磚頭、淤泥等雜物,一旦發現馬上將不合格土方退場方能進行回填。3.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用環刀法取樣,每層夯實厚度內100-500m2范圍內取一處,取樣測定夯(壓)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4.夜間施工時,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通風設施,防止鋪填超厚,并保證通風暢通,嚴禁手推車直接倒土入槽。6.在夯實時,如出現彈性變形的土(俗稱像皮土),應將該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或含砂石較大的土回填。7.允許偏差項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2頂面標高表面平整度+0-5020水準或拉線尺量檢查2m靠尺和楔形尺量檢查五、成品保護措施1.施工時,應注意保護定位樁、軸線樁、標高樁,防止撞壞位移。2.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設有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鋪填超厚或配合比不準確。六、安全措施1.施工人員進場,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2.必須用串筒倒土入槽,但每次倒土時速度不易過快,土方不易過多,以免傷到工人。3.夜間施工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設施。4.嚴禁酒后作業,進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5.打夯機電源電纜必須選用橡皮套軟電纜,長度不超過50m。電源開關至電機段的纜線應沿扶把手穿軟管敷設固定。大皮帶輪及固定套不得軸向竄動,偏心塊必須連接牢固。6.小型鏟車進行土方回土必須有專人進行指揮。7.無論在工作之前還是在工作中,凡需搬運打夯機,必須切斷電源,不得帶電搬運,以免造成打夯機傷人。8.打夯機操作必須兩人配合,一個扶夯,一人提電線,兩人必須穿戴好絕緣用品,兩人要密切配合,防止拉線過緊和夯打在電線上造成事故。9.回填土,鏟車能進行施工區域,采用機械進行回土和夯實。回土≯300㎜,回填土基礎肥槽個別地點作業面不夠區域,采用人工回填和夯實,回填土厚度應≯250㎜為宜,打夯要領為“夯高過膝,一夯壓半夯,夯排三次”。七、環境保護措施1.土方鏟、運、卸等環節設置專人淋水降塵。現場一般情況下不堆放土方,如特殊情況需在現場堆放時,應采取覆蓋、表面臨時固化、及時淋水降塵等措施。2.回填施工時,鏟車內的土裝載不得超過4/5,避免途中遺灑和運輸過程中造成揚塵。3.為降低施工現場揚塵發生,施工現場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派專人及時清掃現場主要施工道路,并適量灑水壓塵,達到環衛要求。

篇2:某高層住宅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法措施

高層住宅基坑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本工程土方回填施工采用5臺小型反鏟挖機和3臺中型反鏟挖機,每臺挖機配2臺自卸汽車進行土方運輸。回填區域采用機械回填,人工打夯。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30~50cm。填土可利用汽車行駛作部分壓實工作,行車路線須均勻分布于填土層上。汽車不能在虛土上行駛,卸土推平和壓實工作須采取分段交叉進行。

1工藝流程

土方回填的一般順序是:

清理坑底雜物、積水→分層回填→分層夯實

3土方回填

3.1土料要求及含水量控制

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層下的填料;(2)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填料;(3)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在夯實(碾壓)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或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各種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密實度參考數值見表6-55。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使用振動碾時,可控制在-6%~+2%范圍內)。

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表6-55

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

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

1砂土8~121.80~1.88

2粘土19~231.58~1.70

3粉質粘土12~151.85~1.95

4粉土16~221.61~1.80

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應以現場實際達到的數字為準;

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項測定。

3.2地下室基坑土方回填

地下室側壁防水施工完成后進行土方回填。整個地下室周邊土方回填量約為6089m?,地下室基坑西側回填量1285m?、北面土方回填量2071m?、南面土方回填量1169m?、東面土方回填量1564m?。

地下室基坑西側預計在9月1日開始回填,在施工圍墻上開三個大門(大門的具體位置見土方回填平面圖),此區域分兩個施工進行,先從西南角開始施工,第一段回填土方量為730m?(西南角大門至圍墻中間大門為第一施工段),工期5天;第二施工段土方回填量為550m?,工期3天。西側基坑回填完成后開始進行南面基坑土方回填、依次是北面和東面基坑土方回填,東面及北面根據現場實際施工進度進行回填時間的調整。

地下室西側土方回填時間:9月1日至9月8日;地下室南側土方回填時間:9月9日至9月12;地下室北側土方回填時間:9月13日至9月22日;地下室東側土方回填時間:9月13日至9月18日。地下室東側和北側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同時回填。

土方回填以設計總平面圖標高為準,按設計區域平整場地。由于回填高度較大,回填需分多次進行。回填時土料含水率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采用機械回填、人工夯實。分層厚度不大于50cm。

基坑回填前應將基坑內的模板、木方、草根等有機物和基槽內的大石塊清理干凈,排除積水。回填土料不得有草根、粒徑較大的石塊等。遇有地下管道時,應先用人工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側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

地下室周邊土方回填及行車路線平面示意圖如下:

篇3:地鐵車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法

地鐵車站基坑回填施工方法

待結構頂板達到設計強度的70%并做好防水層及保護層后,分段分層進行土方回填,具體施工方法和程序如下:

1)回填前將頂板上積水、雜物清理干凈。

2)選擇符合設計要求的填料。

3)回填土使用前,采用重型擊實試驗測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并做壓實試驗,確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圍、鋪土厚度和壓實密度等參數。

4)分段分層夯填,層厚20~30cm。結構兩側和頂板上填土厚度50cm以內、以及地下管線周圍用蛙式打夯機夯填;填土厚度大于50cm時,改用輕型壓路機碾壓,碾壓時薄填、慢行、先輕后重、反復碾壓。碾壓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人工夯填時,夯與夯之間重疊不小于1/3夯底寬度。已填土的邊坡作成臺階狀,臺階寬度1m,高度不大于0.5m。

5)每層夯填結束后,取樣檢查回填土密實度。機械碾壓時,每層填土按基坑長50m(且不大于1000m2)取一組;人工夯實時,每層填土按基坑長度25m(且不大于500m2)取一組,取樣點不少于6個,在中部和兩邊各取兩點,遇有填料類別和特征明顯變化或壓實質量可疑處適當增加點位。粘土采用環刀法檢測,砂性土采用灌砂法檢測,達到密實度后進行上一層回填。

6)基坑回填碾壓密實度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按下表要求執行。

基坑回填碾壓密實度

基礎底以下標高(cm)最低壓實度

快速和主干道路地下管線

0~6095/9895/98

60~15093/9587/90

150以下87/90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