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ISO貫標制度手冊: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

工程ISO貫標制度手冊: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

2024-07-12 閱讀 2239

工程項目ISO貫標制度手冊: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

第十二節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12.1采購管理

12.1.1需用單位提出計量器具申請計劃,技術準備部審核,按需要進行采購采購。

12.1.2技術準備部應對購入的計量器具進行驗收,并送至指定檢測機構進行檢定。驗收內容如:規格、型號、精確度、出廠證書、說明書、有關測量誤差資料、性能是否完好。對驗收或檢定后發現不合格的,應辦理退貨。

12.2驗證與管理

12.2.1各使用單位在收到計量器具時,應對其進行驗證,驗證內容包括:計量器具合格證、檢定合格證書、精度和適用性等。

12.2.2分包商及業主提供的計量器具,由技術準備部按12.2.1要求進行驗證。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通知分包商停止使用;對業主提供的,應向業主說明情況并予退還。

12.2.3技術準備部應建立項目的計量檢測設備、器具臺帳,保存自有計量設備、器具的檢定證書或記錄。

12.3檢定

12.3.1技術準備部制定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計劃,并按周期檢定計劃將計量器具送交國家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周期檢定。

12.3.2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由技術準備部統一貼上帶有表明檢定狀態的標志,注明有效期限等。

12.3.3發現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偏離標準狀態時,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2.3.3.1技術準備部應立即評定已檢驗和試驗結果的有效性,評定方法:重新測試,檢查設備誤差值是否能滿足業主對質量的要求。

12.3.3.2立即停止使用,更換合格計量器具,并做好標識,防止混用。

12.3.3.3應記錄以上所有評定結果和情況,并保存記錄。

12.4封存

12.4.1計量器具如在一段時間內不被使用時,需進行封存處理。

12.4.2計量器具封存應由使用單位寫書面申請,報技術準備部審批。

12.4.3封存中的計量器具應按產品說明書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12.4.4封存計量器具在重新啟用前,使用單位應通知技術準備部,報送國家指定機構校準,并保存記錄。

12.5維護保養

12.5.1維護保養由使用單位進行。

12.5.2計量器具日常搬運按照說明書要求進行。必要時,可在搬運后進行一次校正。

12.5.3當計量器具出現故障時,應由指定機構和專人進行維修,并保存記錄。

12.6計量器具及設備的報廢

凡檢定不合格或已無法修復的計量器具,由使用單位報技術準備部批準,采取隔離、標識、消帳等方式進行報廢處理。

篇2:檢驗測量設備管理制度

1目的

對檢驗、測量設備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檢驗、測量設備滿足規定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使用的所有檢驗、測量設備。

3職責

3.1技術部負責檢驗、測量設備管理。

3.2使用部門負責檢驗、測量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

4采購

4.1使用部門需增添檢驗、測量設備時,填寫申購單交技術部審查后報總經理批準。

4.2檢驗、測量設備由市場部組織人員進行采購。

4.3檢驗、測量設備購入后,技術部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4.4開箱驗收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包裝物是否完好無損;

(2)整機完整性與外觀檢查;

(3)主機、附件、隨機工具的數量與合同及裝箱單的一致性;

(4)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是否齊全。

5質量驗收

5.1根據采購文件規定的技術要求或相應的規程、規范、標準、使用說明書等,對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性能及技術指標進行質量驗收。計量器具須經檢定/校準。

5.2驗收合格的檢驗、測量設備,方可報銷入庫;驗收不合格的檢驗、測量設備,由市場部負責向供方退貨/索賠。

6登記

技術部對檢驗、測量設備進行登記,建立檢驗、測量設備管理臺帳。

7發放

使用部門到技術部辦理領用檢驗、測量設備手續,明確保管人和放置地點。保管人因人事變動重新確定的、放置地點有變化的,使用部門應及時通知技術部進行變更。

8使用

8.1使用檢驗、測量設備前,必須檢查其是否有合格或準用標志,是否在有效期內。

8.2使用人員必須按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操作規程或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8.3主要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使用后,使用人員應及時予以記錄。

9檢定/校準

9.1技術部在每年制定檢驗、測量設備周期檢定/校準計劃,經總經理批準后,組織實施。

9.2當檢驗、測量設備狀態發生變化(如停用、重新啟用、報廢)時,技術部對周期檢定/校準計劃進行更改。

9.3檢驗、測量設備的檢定、校準周期,根據計量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制造廠建議、使用頻繁程度和嚴酷程度、使用環境的影響、測量準確度要求等由技術部確定。

9.4周期檢定、校準周期可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使用部門因工作需要確需修改周期的,由使用部門說明變更理由,技術部修改周期檢定、校準計劃。

9.5對于因特殊情況不能按計劃進行檢定、校準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經技術部同意,可超周期使用。一經工作結束后,應立即組織檢定、校準,同時根據檢定、校準結果對此期間出具的數據的有效性作相應處理。

9.6技術部根據周期檢定/校準計劃,提前一個月把即將到期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送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校準。

9.7檢定、校準有關記錄、證書由技術部歸檔。

10標志管理

本公司對檢驗、測量設備實行標志管理,凡經過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校準合格的設備加貼標志;不合格的不加貼。

11維護保養

11.1使用人員對檢驗、測量設備進行正常維護保養,每周進行一次。

11.2精密、貴重、大型檢驗、測量設備和影響檢測結果的主要檢驗、測量設備應定期維護保養,應專人保管,專人維護保養。

12停用

暫不使用的檢驗、測量設備,使用部門通知技術部貼停用標志。

13不合格處理

13.1檢驗、測量設備在使用時有誤操作、或顯示的結果可疑或通過檢定、校準或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或超出規定極限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立即通知技術部。

13.2對由于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存在缺陷或偏離規定極限而對過去進行的檢測所造成的影響進行檢查、追溯,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14修理

14.1經檢定、校準不合格或使用過程中發現有問題的檢驗、測量設備,使用部門應報告技術部組織修理。

14.2修復的檢驗、測量設備須經檢定、校準或檢查,證明滿足規定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15報廢

檢驗、測量設備經過多年使用或因事故損壞致使無法滿足檢定、校準要求而又無法修復者,標準物質超過有效期者,由使用部門向技術部提出申請,經技術部同意,報請總經理后,可給予報廢。

16技術檔案

16.1技術部建立并保存主要檢驗、測量設備的技術檔案。

16.2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名稱;

(2)制造廠名稱、型號和編號,或其他唯一性標識;

(3)接受日期、啟用日期、接受時的狀態和驗收記錄;

(4)目前存放地點;

(5)制造廠提供的資料或使用說明書;

(6)歷次的檢定或校準證書和調試報告;

(7)設備的損壞、故障、改進或修理記錄。

16記錄

《檢驗、測量設備管理臺賬》

《檢驗、測量設備使用記錄》

《檢驗、測量設備維護保養計劃/記錄》

《設備報廢申請單》

篇3:工廠檢驗測量試驗設備控制程序

工廠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對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配置、校準、周檢、維修和使用的控制要求,以確保量值傳遞的準確、可靠,并與要求的測量能力一致,滿足預期的使用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工廠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管理活動。

3.定義

3.1計量確認:為保證檢測設備滿足預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組操作程序。

3.2計量標準:用以定義、實現、保持或再現單位、或一個或多個已知量值,并通過比較將它們傳遞到其他計量器具的實物量具、計量器具、標準物質或計量系統。

3.3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計量器具或計量系統的示值,或實物量具或物質所代表的值與相對應的由參考(計量)標準獲得的量值之間關系的一組操作。

3.4溯源性:通過連續的比較鏈,使測量結果能夠與有關的計量標準(通常是國際或國家計量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

3.5測量不確定度:表征被測量的真值所處的量值范圍的評定結果。

3.6檢具能力:由檢測設備的測量不確定度與檢驗的真值的公差的比例關系確定。

4.職責

4.1質量保證部理化計量室負責測量設備的管理、校準、檢定及外委檢定。

4.2生產準備部負責測量設備的采購、維修、零備件的配備采購及按周檢進度送檢。自制工裝類由使用部門按照周檢進度送檢。

4.3各部門、工段負責各自使用的測量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

5.工作程序

5.1測量設備的配置

5.1.1檢驗、測量設備的配置由技術開發部根據產品質量特性,提出測量能力和精度要求。

5.1.2理化計量室根據技術開發部提出的具體要求,提出申購報告,進行配置。

5.1.3工廠通用量具類由生產準備部依據各工位需要及依據有關文件進行配備。

5.1.4各部門申報配備的測量設備清單報請工廠廠長批準,由生產準備部進行采購。采購選點必須選國家認準的計量器具許可證的單位。

5.1.5測量設備到貨后,由計量人員核對"MC"標志、合格證,進行驗收工作,,然后進行入廠檢定,合格者由經辦單位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者辦理換、退手續。

5.2測量設備的管理

5.2.1生產準備部提供測量設備分類臺帳清單(表類、自制非標試驗器類由設備管理室提供,各類量具、自制工裝類由工具工段提供)。質量保證部理化計量室依據分類臺帳每年末編制次年的周檢進度表,一式三份(生產準備部一份,理化計量室一份,有關送檢單位一份)。

5.2.2對工廠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國家強檢計量器具,關鍵工藝控制測量設備必須建立檔案,其內容包括:出廠合格證、使用說明書、歷次檢定證書及維修記錄、操作規程。

5.2.3測量設備的"A""B""C"類管理及標記

1)"A"類測量設備

"A"類測量設備屬工廠重點管理。必須定點(國家授權認可計量檢定單位)定周期強制檢定,責任到人,定期巡查使用和完好情況,受檢率必須達100%。

"A"類測量設備包括:

①工廠最高計量標準類;

②鍋爐上用壓力表;

③安全防護用兆歐表;

④環保檢測用聲級計;

⑤氣密試驗器上用精密壓力表;

⑥水密試驗器上用壓力表。

標志是綠色"A"類合格證。

2)"B"類測量設備

"B"類測量設備屬工廠內部一般質量控制用,必須要有分類臺帳、周檢進度表。

"B"類測量設備包括:

①萬能量具類(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

②焊接機器人上控制工藝參數的電流表、電壓表;

③氬弧焊機上的氬氣表、氧氣表及電流表;

④測溫儀表、試驗設備上附溫度表;

⑤氣密試驗器上壓力表。

標志是"B"類綠色合格證。

3)"C"類測量設備

"C"類測量設備是用作一般監視用或控制用,不是重要的工藝控制,僅一般管理,要有臺帳。新投入使用前一次性檢定或以出廠合格證為準。

"C"類測量設備包括:

①各類機床、設備上附的監視類儀表,如壓力表、電流表、電壓表;

②各類定位焊型架、夾具;

③卷尺及自制長度尺;

④氬弧焊機上的電壓表。

C類測量設備綠色"C"類標簽(表類)或藍色圓點標志。

4)不合格測量設備貼紅色"禁用"標簽。

5)暫時不用的測量設備貼藍色"封存"標簽,并要有相應審批存檔表。

6)對于失準降低使用貼(黃色)準用證。

5.2.4色標標簽必須由質保部計量人員負責粘貼標記標明計量設備編號、有效期等內容,并由粘貼人蓋章,無關人員不許撕涂。

5.2.5測量設備的封存、降低、報廢,應填寫有關申請單,由計量人員、計量負責人、質保部負責人批準后執行。

5.2.6測量設備在使用、檢定時,應具備相應規程或使用說明書上規定的環境條件。

5.2.7測量設備的使用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要做好日常維護和保養。測量設備在搬運、防護和貯存時須確保測量設備準確度和適用性完好。

5.3測量設備的檢定

5.3.1凡需進行周期檢定的測量設備,由質保部理化計量室于到期前一周通知有關部門送檢。送檢的測試設備必須清潔、完好不缺附件、有損壞或缺附件的預先說明并登記。

5.3.2理化計量室接收時要認真仔細檢查外觀及附件并逐一登記。

5.3.3計量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計量法》和計量有關的法紀法規和有關檢定規程。認真仔細地進行檢定。遵守法定計量單位和國標規定的有效數字修約法則;認真填寫檢定原始記錄和檢定報告;書寫要清晰、整潔;涂改的必須蓋涂改人章。

5.3.4檢定應盡快進行,廠內檢定不出一周(需修理或缺件的視情況而定);送外委的一個月檢定完后通知送檢單位領回。須報廢的通知其辦理有關手續。

5.3.5測量設備檢定結束,要粘貼相應的管理色標,原始記錄分類存放,便于歸檔。

5.3.6對自制專用球規、卡規、塞規等新投入使用時檢定合格發放使用。每周一由計量人員到現場校對幾何尺寸;檢驗員的量具每周由計量人員周校。操作人員的量具由檢驗員班

檢,在首件三檢前進行,并在班檢卡上蓋章。當測量設備或器具有偏離標準狀態時,必須對測量的產品進行重新評價。若產品已發運,則必須通告顧客,全數退回。

5.3.7檢定、校準的環境必須符合有關檢定規程規定,并在檢定報告中記錄。

5.3.8檢定原始記錄一般保存三年。

5.4自制測量設備的管理

5.4.1自制測量設備包括工廠自制的氣密試驗器、水密試驗器、測具、夾具和各類型架等。由生產準備部提供分類明細目錄。由質保部理化計量室按情況分類"A""B""C",并編制相應檢定進度表。新制造的或更改的送檢時附請檢單、圖紙和相關技術文件一并送計量室。已在用的由使用部門按周檢進度送理化計量室檢定。

5.4.2自制測量設備由技術開發部根據工藝要求編制校對方法,確定校驗周期,由質保部檢驗人員進行。

5.5人員資格

5.5.1對從事計量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高中以上或相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5.5.2必須參加相關計量項目的培訓,經有關授權部門考核合格,取得計量檢定資格證書。

5.5.3計量人員的培訓、考核、發證由廠辦人勞教育室安排進行。

5.6測量系統分析

5.6.1對于在控制計劃中提及的測量設備即可重復性測量設備和系統,均按測量系統分析參考手冊每年進行一次測量系統分析。

5.6.2通過測量系統分析進行系統的偏移性、穩定性、重復性和再現性研究。如顧客批準,可采用其它分析方法及接收準則。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1.01-01《測量設備臺帳》

QR/SH11.01-02《測量設備報廢單》

QR/SH11.01-03《周期檢定日程表》

QR/SH11.01-04《現場周檢記錄》

QR/SH11.01-05《收發記錄》

QR/SH11.01-06《計量器具歷史記錄卡》

QR/SH11.01-07《萬能量具修理登記》

QR/SH11.01-08《工裝質量歷史記錄卡》

QR/SH11.01-09《測具標準檢定記錄表》

QR/SH11.01-10《壓力表檢定原始記錄》

QR/SH11.01-11《超越單》

QR/SH11.01-12《游標卡尺檢定記錄》

QR/SH11.01-13《千分尺檢定記錄》

QR/SH11.01-14《百分表檢定記錄》

QR/SH11.01-15《檢定合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