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樓板裂縫防治措施

住宅樓板裂縫防治措施

2024-07-12 閱讀 1154

多層住宅樓板裂縫防治措施:

1為避免尚未達到強度的樓板產生彎曲效應,模板的上層支撐應對準下層支撐,上層樓板砼澆注時,其下層的模板支撐不得拆除,再下層的支撐可拆除一部分,但對于跨度為4m及4m以上的梁,所保留的支撐間距不得少于3m。模板的拆除時間應根據構件跨度、氣溫查表確定,并經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才能拆除。

2支座處負彎矩筋應用馬凳筋墊起,其墊起高度以下層筋滿足設計高度為準,嚴禁踩踏負彎矩筋。

3砼攪拌時嚴格按配合比對骨料車過磅,確保配合比準確。

4砼澆注時設置板厚控制點進行板厚控制,其間距為2m,施工中禁止砼運輸車碾壓鋼筋和剛澆注的砼。

5混凝土澆注完畢后,應在12h以內對混凝土加以覆蓋和澆水,避免陽光直射,板底用加壓水濕潤,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晝夜。

6水電管線應配合施工,嚴禁事后打鑿,PVC管穿過樓板時,管外壁應距板上表面至少1/3板厚,且不少于30mm,并在管上部增設鋼筋網。

7PVC管相交重疊時,至多允許兩層重疊,且兩重疊處間距大于20倍管徑,并大于300mm,相交角度大于45℃。PVC管并排敷設凈距應大于管徑的3倍,且≥50mm。

8樓梯間板等長短比較大的開間,沿短跨方向每隔40cm設一根Ф14的鋼筋,避免因膨脹不均而產生裂縫。

9屋面防水層施工完后應及時進行覆蓋,防止應吸熱膨脹開裂。

篇2:學生公寓外墻防水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學生公寓外墻防水及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一)外墻防水

1.外圍磚墻與柱或樓板連接的部位是外墻防水的薄弱環節。因為兩種不同質地的材料相互連接時,材料本身的收縮和環境的溫度變化將導致交界處細微的裂縫。處理好這些交界線是防止外墻滲水的關鍵,因此在外墻抹灰和貼面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在外墻砌體與柱和樓板的連接處,用18#鋼絲網,用射釘和20*20mm的小鐵皮固定在縫的兩邊。

2.外墻抹灰按規范要求分層進行,遇到鋼絲網處應同時抹灰,但鋼絲網處要分三次抹灰至與外墻抹灰平,垂直度、平整度與外墻一樣控制。

3.外墻防水的另一個薄弱環節是鋁合金窗及窗框與四周的接縫處理,為了防止該處漏水,除按門窗和裝飾工程的要求施工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幾點:

(1)將接縫清理干凈,可用水沖洗,刷一道素水泥漿。外墻水泥砂漿底需增加丙烯酸添加劑,以增強外墻體的抗滲及抗漏能力。

(2)用水泥漿摻膨脹劑堵縫,順序是從窗框中心開始,向兩邊堵,分三~四次堵嚴,并且要保證鋁合金框不變形。

(3)堵縫后的窗框經質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窗扇的安裝按鋁合金門窗安裝規范進行,主要是保證窗扇的嚴密性防止窗扇與窗框的連接處漏水。

4.內窗臺要比外窗臺高1~1.5cm,且外窗臺要有向外的5%的坡度,以利外窗臺泄水。

5.窗扇安裝完畢作噴水試驗,噴水2~3小時若不滲水,則說明該窗的防水性能好。

6.密封膠的做法:先將橡膠壓條放在玻璃兩側擠緊,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應不堵塞排水孔,然后將橡膠壓條拿出,在壓條上均勻地刷膠(硅酮系列密封膠),重新將壓條依次嵌入玻璃凹槽內固定。橡膠壓條的規格應與凹槽實際尺寸相符,其長度應短于玻璃周邊長度,拐角處應將膠條切成八字角連接并用膠粘牢。膠條應與玻璃和槽口緊貼,不得松動,安裝不得偏位,不得強行填入膠條。

(二)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1、樓板

1)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0.2%,受力鋼筋及分布鋼筋間距<200,建議設計采用雙層板筋。

2)沿梁方向的構造負筋,在主次梁相交處不能省去,應重疊布置,伸入板的長度大于板計算跨度的1/4,間距<200。

3)板角設雙層雙向加強鋼筋或設輻射筋。

4)樓板開洞設加強筋,大洞口要用邊緣構件(小梁)加強。

5)為保證板支座(尤其是陽臺、雨蓬及檐口挑板)負筋位置準確,在板中布置一定數量的"馬蹄筋"。

6)砼澆筑前,清除垃圾、泥土、油污,合理組織施工,防止產生冷縫,施工縫嚴格按規范要求處理,用平板振動器搗實,板砼面采取二次抹壓密實。

7)用麻袋或薄膜在4~12h內用覆蓋法保溫保濕養護不少于7d,不宜用澆水法養護,掌握合適的拆模時間,不得過早拆模,禁止過早上人(強度未達12N/mm2)或承受較大施工荷載。

2、梁

梁高超過700,必須在梁兩側設腰筋,沿高度間距10,梁下部鋼筋保護層應控制準確,不宜超厚,并不得>40mm。

篇3:安置房外墻防水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安置房工程外墻防水及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一)外墻防水

1.外圍磚墻與柱或樓板連接的部位是外墻防水的薄弱環節。因為兩種不同質地的材料相互連接時,材料本身的收縮和環境的溫度變化將導致交界處細微的裂縫。處理好這些交界線是防止外墻滲水的關鍵,因此在外墻抹灰和貼面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在外墻砌體與柱和樓板的連接處,用18#鋼絲網,用射釘和20*20mm的小鐵皮固定在縫的兩邊。

2.外墻抹灰按規范要求分層進行,遇到鋼絲網處應同時抹灰,但鋼絲網處要分三次抹灰至與外墻抹灰平,垂直度、平整度與外墻一樣控制。

3.外墻防水的另一個薄弱環節是鋁合金窗及窗框與四周的接縫處理,為了防止該處漏水,除按門窗和裝飾工程的要求施工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幾點:

(1)將接縫清理干凈,可用水沖洗,刷一道素水泥漿。外墻水泥砂漿底需增加丙烯酸添加劑,以增強外墻體的抗滲及抗漏能力。

(2)用水泥漿摻膨脹劑堵縫,順序是從窗框中心開始,向兩邊堵,分三~四次堵嚴,并且要保證鋁合金框不變形。

(3)堵縫后的窗框經質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4)窗扇的安裝按鋁合金門窗安裝規范進行,主要是保證窗扇的嚴密性防止窗扇與窗框的連接處漏水。

4.內窗臺要比外窗臺高1~1.5cm,且外窗臺要有向外的5%的坡度,以利外窗臺泄水。

5.窗扇安裝完畢作噴水試驗,噴水2~3小時若不滲水,則說明該窗的防水性能好。

6.密封膠的做法:先將橡膠壓條放在玻璃兩側擠緊,檢查安裝位置是否正確,應不堵塞排水孔,然后將橡膠壓條拿出,在壓條上均勻地刷膠(硅酮系列密封膠),重新將壓條依次嵌入玻璃凹槽內固定。橡膠壓條的規格應與凹槽實際尺寸相符,其長度應短于玻璃周邊長度,拐角處應將膠條切成八字角連接并用膠粘牢。膠條應與玻璃和槽口緊貼,不得松動,安裝不得偏位,不得強行填入膠條。

(二)結構裂縫防治措施

1、樓板

1)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0.2%,受力鋼筋及分布鋼筋間距<200,建議設計采用雙層板筋。

2)沿梁方向的構造負筋,在主次梁相交處不能省去,應重疊布置,伸入板的長度大于板計算跨度的1/4,間距<200。

3)板角設雙層雙向加強鋼筋或設輻射筋。

4)樓板開洞設加強筋,大洞口要用邊緣構件(小梁)加強。

5)為保證板支座(尤其是陽臺、雨蓬及檐口挑板)負筋位置準確,在板中布置一定數量的"馬蹄筋"。

6)砼澆筑前,清除垃圾、泥土、油污,合理組織施工,防止產生冷縫,施工縫嚴格按規范要求處理,用平板振動器搗實,板砼面采取二次抹壓密實。

7)用麻袋或薄膜在4~12h內用覆蓋法保溫保濕養護不少于7d,不宜用澆水法養護,掌握合適的拆模時間,不得過早拆模,禁止過早上人(強度未達12N/mm2)或承受較大施工荷載。

2、梁

梁高超過700,必須在梁兩側設腰筋,沿高度間距10,梁下部鋼筋保護層應控制準確,不宜超厚,并不得>40mm。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