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酒店建筑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某酒店建筑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組織設計審批制度
1.1施工組織設計必須要由項目經理、生產副經理、項目工程師、項目會計師、項目經濟師、安全員、材料員等有關人員的簽字。
1.2施工組織設計必須在工程實施前15天報工程管理技術質量科,由工程管理部主任工程師審批后上報公司技術質量及總工程師審批。
1.3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經上級審批并按審批意見進行修改完整,經上報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
2、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制度
2.1技術復核應在施工組織中或各分部分項施工方案中編制技術復核計劃,明確復核內容、部位、復核人員及復核方法。
2.2本工程技術復核的主要內容如下表:
分部分項技術復核的主要內容
建筑物位置測量定位的軸線、標高
基礎土質、位置、尺寸、標高、樁位及標高
模板尺寸、標高、預埋件規格及預埋孔位置
磚砌體墻體軸線、標高、預埋孔位置
2.3技術復核結果應填寫《分部分項工程技術復核記錄》,作為施工技術資料歸檔。
2.4凡分項工程的施工的結果必須被后道施工所覆蓋,均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的結果必須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2.5技術復核與隱蔽工程驗收流程見下圖:
鋼筋翻樣施工員工關砌、木工翻樣
自驗整改自驗修正
填寫驗收單填寫復核單
否項目技術員復核項目技術員復驗否
項目工程師組織驗收
填寫《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簽證填寫《技術復核記錄》簽證
送交建設單位或監理簽證
3、施工階段的級配及試塊管理制度
3.1凡在設計圖紙中標明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砂槳均屬級配管理范圍。
3.2由項目技術員開具級配單、項目試驗單,負責將原材料送往測試中心并進行級配試驗。
3.3由項目施工員根據級配書負責向施工班組進行級配交底,中途抽查。
3.4由項目試驗工負責現場試塊制作,養護及送試工作。
4、施工階段"混凝土澆灌令"制度
4.1混凝土澆筑必須嚴格執行簽署施工準可令制度。
4.2項目經理負責填寫"混凝土澆灌令"的申請,項目工程師負責"混凝土澆灌令"申請簽發前檢查準備工作及"混凝土澆灌令"填寫送簽工作。
4.3"混凝土澆灌令"申請簽發符合以下條件。
⑴模板的支撐系統按施工方案施工完畢。
⑵模板鋼筋及其支架質量符合規定,驗收合格。
⑶技術復核、隱蔽工程驗收須確認簽證。
⑷施工范圍內安全設施落實。
⑸施工機具準備就緒且能正常運轉。
⑹材料供應準備完畢。
5、技術、質量交底制度
5.1項目部接到設計圖紙后,項目經理必須組織項目全體人員對圖紙進行認真學習,并督促建設單位組織設計交底會。
5.2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完畢并送審確認后,由項目經理牽頭,項目工程師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質量、安全書面交底,列出監控及監控要點。
5.3本著誰負責施工誰負責質量、安全工作的原則,各分管工種負責人(生產負責人、施工員、關砌、翻樣)在安排施工任務的同時,必須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技術先是安全交底,必須做到交底不明確不上崗,不簽證不上崗。
6、二級驗收及分部質量評定制度
6.1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必須督促班組做好自檢工作。
6.2分項工程施工完畢后,各分管工種負責人必須及時組織班組進行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工作,并填寫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交項目經理確認,最終評定表由工程管理部、技術質量科專職質量員核定。
6.3項目經理每月組織一次施工班組之間的質量互檢,并進行質量講評。
6.4工程管理部技術質量科對每個項目進行不定期抽樣檢查,發現問題以書面形式發出限期整改指令單。項目經理負責在指定了如指掌期內將整改情況以收書面形式反饋到技術質量科。
6.5按照我公司質量站的要求,對下列部位必須請質監站核驗:
⑴基礎分部核驗條件
①±0。000以下分項工程全部施工完畢。
②基礎模板全部拆清,基坑內無積水。
③彈出水平標高線及墻身軸線。
④所有質量缺陷全部處理完畢。
⑤資料齊全。
⑵主體分部核驗條件
①主體工程所含分項工程全部施工完畢。
②彈出各樓層水平標高線。
③門、框校正、固定、并嵌縫完畢。
④內、外墻粉刷塌餅制作完成,超過規定厚度(b=40)處應作處理。
⑤內、外墻護角線可先行施工,但嚴禁門窗側邊做水泥粉刷。
⑥除現澆樓板外,主體核驗前,嚴禁地坪施工。
⑦樓層垃圾全部清理完畢。
⑧質量保證資料齊全。
⑶妥部工程質量核驗前項目工程師必須提前5天填寫分部工程核驗單,并經項目經理、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確認后交工程管理部技術質量科。技術質量科核實后報公司技術質量部及質監站申請核驗。
7、現場材料質量管理
7.1嚴格控制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
各類建筑材料到現場后必須由項目經理和項目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抽查,發現問題立即與供貨商聯系,必要時退貨處理。
7.2搞好原材料二次復試取樣,送樣工作
水泥必須取樣進行物理試驗,鋼筋原材料必須取樣進行物理試驗,進口鋼筋錄像片物理試驗外還需要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及可焊性試驗;所有防水材料必須進行取樣復試;另外所有材料必須有出廠合格和產品質量證明書;材料試驗經合格方可使用。
8、計量器具管理
8.1工程管理部計量員負責本部所有計量器材的鑒定,督促及管理工作。
8.2現場計量器具必須確定專人保管,專人使用。他人不得隨意動用,以免造成人為損壞。
8.3損壞的計量器具必須及時申報修理調換,不準帶病工作。
8.4計量器具要定期校對、鑒定、嚴禁使用未經校對過的量具。
9、工程質量獎罰制度
9.1施工單位遵循"誰施工,誰負責"的
原則,對各專業施工班組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和追蹤管理。
9.2各專業施工班組或個人在施工過程中違返操作規程,不按圖施工,屢教不改或發生了先是問題的必須進行處罰,處罰方式為整改停工、罰款、嚴格按照公司有關規章制度和處罰條例進行處罰。
9.3各施工班組及個人在施工過程中,按圖施工,質量優良且達到優質,公司將給獎勵,獎勵的形式為表揚、表彰、獎金;嚴格執行公司的有關獎勵制度。
9.4公司在實施獎罰時,以平常檢查、抽查,每月一次大檢查、質監站抽查、評定質量等形式作為依據。
篇2:建筑工程細部問題處理質量保證措施
建筑工程13個細部問題處理質量保證措施
1)如何保護鋼筋成品
措施:采取鋼筋網架跳板技術,確保板面負筋質量。
采用鋼筋廢料制作:
澆筑混凝土前用鐵跳板鋪設通道
鐵跳板收檢:
澆筑混凝土時用鐵跳板鋪設操作平臺:
2)怎樣預防樓板開裂
措施:采取二次碾壓及覆膜養護技術,防止樓板開裂。
二次碾壓:
表面拉毛:
覆膜養護:
3)如何保證剪力墻不爛根、不位移
措施:采取定位樁、附加套模、預埋老墻螺桿方法,使柱墻根部不位移、不爛根。
采取定位樁工藝防止柱墻根部移位:
采取套模技術防止柱墻根部爛根:
采取預埋螺桿加固技術防止外墻漏漿、錯臺:
質量對比:
4)怎樣保證柱墻陽角不漏漿,線條飽滿順直
措施:采取高強螺桿硬鎖加固,確保柱墻成型質量
高強螺桿硬鎖加固:
5)怎樣保證剪力墻陰角平順,線條順直
措施:合理拼裝及加固陰角模板,確保成型質量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陰角背枋: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轉角釘縫加固(鐵釘間距300):
柱墻陰角模板拼裝――穿螺桿:
柱墻陰角模板加固:
螺桿距陰角<200mm,螺桿處必須設置內撐,加固用力適當,嚴禁陰角模板咬肉。
6)怎樣保證梁陽角不漏漿,線條飽滿順直
措施:采取木夾具加固,確保梁成型質量
梁模加固――夾具:
梁模加固――底枋:
梁模加固――加固:
7)怎樣保證樓梯踏步高度一致,棱角分明
措施:重點設計樓梯支模板體系,保證樓梯成型質量
底板模板采用膠合板,鋼管支撐,間距900,主、次龍骨均采用50×80木方,次龍骨順梯段方向布置三道,主龍骨間距900。踏步板采用施工現場加工的膠合板。底板模預檢、鋼筋驗收后,按放好的樓梯線安裝定型膠合模板,上、下點固定就位,尤其注意下口的牢固性。模板拆除時須在砼強度達到不損壞棱角。
8)如何控制筏板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措施:采取蓄熱保溫養護措施進行轉換層混凝土養護
9)轉換車庫梁鋼筋重量大,怎樣保證混凝土澆筑后不露筋
措施:采用鋼筋穿pvc管墊鐵,防止大梁底部露筋。
梁底不露筋:
加固螺桿割除后用防銹漆處理:
10)如何保證安裝預留線盒、套管位置的準確性
措施:組合安裝、定位牢固。
套管組合安裝:
線盒定位:
11)如何及時有效的進行技術復核
措施:及時收測、數據上墻。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平面軸線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沉降觀測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豎向軸線標識:
標識標線及時上墻――基準標高標識:
結構觀感:
12)如何保證二次裝修砌體不出現質量通病
措施:CAD排版,深化設計,規范施工。
經深化設計,根據實際尺寸,通過cad進行排版,按照磚模數將磚排版,并在墻體中遇到線盒和箱體時,將線盒和箱體進行微調,避免砌筑中出現通縫、或因線盒預埋破壞砌體強度。
按照規范要求,斜頂磚于墻體砌筑完7天后砌筑。
門洞口過梁安裝嚴格按照規范要求,伸入墻體內部大于等于250:
13)如何保證地熱地面不開裂
措施:成立QC小組,攻克技術難關,地面分層澆筑,保證地面不開裂。
廚房麻面地熱地面不開裂:
客廳及臥室光面地熱地面不開裂:
篇3:詳細版建筑工程技術質量保證措施
建筑工程技術質量保證措施(詳細版)
1、施工測量措施
1.1電梯井每層必須有獨立的"十"字墨線控制以減少誤差,井內壁彈出垂直控制線。
1.2標示混凝土厚度的"三角墨"應尖角朝上,以便澆搗混凝土中途尋找(或用鐵釘、鐵絲等標出)。
1.3用于測量軸線的鋼卷尺必須要計量檢定合格,并應妥善保管,以達到整棟建筑都使用同一把尺放線。
1.4水準儀、經緯儀要按計量要求進行檢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注意妥善保管和使用。
1.5每次測量放線、抄平都應經測量復核。
2、鋼筋施工措施
2.1鋼筋綁扎時宜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形。
2.2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應準確,墊塊間距應適宜,否則會導致平板、懸臂板面出現裂縫,梁底柱側露筋。
2.3鋼筋骨架綁扎完成后,會出現斜向一方,綁扎時鐵線應綁成八字形,左右交叉綁扎發現箍筋遺漏,間距不對,要及時調整好。
2.4柱子箍筋接頭未錯開放置,綁扎前要先檢查,綁扎完成后再檢查,若有錯誤立即糾正。
2.5澆筑混凝土時,除墊塊墊好外,在留插筋根部及柱、板墻根部用電焊固定,防止鋼筋偏位。
2.6同截面鋼筋對接數量超過規范規定:骨架未綁扎前要檢查鋼筋對接頭數量,如超過規范要求,要作調整才可綁扎成型。受拉區域按25%、受壓區域按50%錯開接頭。
2.7電渣壓力焊
2.7.1在整個焊接過程中,要準確掌握好焊接通電時間,密切監視造渣工作電壓和電渣工作電壓的變化,并根據焊接工作電壓電離的變化情況提升或降低上鋼筋,使焊接工作電壓穩頂在參數范圍內,在頂壓鋼筋時,要保持壓力數秒鐘后方能松開操縱桿,以免頭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過程中,應采取扶正鋼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鋼筋錯位和夾具變形。焊接結束時,應立即并檢查鋼筋是否順直。如不是順直,要立即趁鋼筋還在熱塑狀態時將其扳直或割除重新焊,然后稍延滯1-2分鐘后卸下夾具。
2.7.2電渣壓力焊接工藝適用于直徑16-40mm的I、II級鋼筋的焊接,當采取其他品種、規格的鋼筋進行焊接時,其焊接工藝參數應經試驗,鑒定后方可采用。
2.7.3焊劑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變質。
2.7.4焊接工作電壓和焊接時間是兩個重要的參數,在施工時不得隨意變更參數,否則會嚴重影晌焊接質量。
2.7.5鋼筋端部應筆直,在夾具中不要不正或傾斜,焊后夾具不應過早放松,以免接頭未冷卻使上鋼筋傾斜,從而造成上下不同心,產生接頭偏心和傾斜。
2.7.6焊接電流不宜太大,上鋼筋端頭要壓入熔池中,停機不能太晚,通電時間不要過長,以免發生咬邊現象。
2.7.7在焊接過程中上下鋼筋提升過大或下送速度過慢、鋼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斷弧,焊接電流過小或通電時間不夠,使鋼筋端部能得到適宜的熔化量,焊接過程中設備發生故障,上鋼筋卡住,未能及時壓下就會產生未熔合現象。
2.7.8焊劑防止受潮,避免焊接過程中產生大量氣體滲入熔池,鋼筋表面應清潔,否則可能產生氣孔。
2.7.9鋼筋端部要除銹,夾具電極應干凈,鋼筋要夾緊,頂壓時不應發生滑移,以免產生。鋼筋表面燒傷
2.7.10通電時間不宜過短,上鋼筋在熔化過程中要形成凸面后才能頂壓,否則熔渣無法排出,焊接電流過大或過小,焊劑熔化后形成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動,頂壓力太小,上鋼筋在熔化過程氣體滲入熔池,鋼筋銹蝕嚴重或表面不清潔,極易產生夾渣現象。
3、模板施工措施
3.1穿墻螺栓間距為750mm,穿墻螺栓的直徑為16mm。
3.2墻梁交接處和墻頂上口應設拉結。外墻所設的拉、頂支撐要牢固可靠,支撐的間距、位置宜由模板設計確定。模板安裝前應先清除雜物,并在模板底邊批好水泥砂漿找平層,以防漏漿。
3.3模板支撐的尺寸和間距的排列,要確保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剛度,模板支撐的底部應在堅實地面上。梁排架間距為600mm、板的排架間距為700~800mm。
4、混凝土施工措施
4.1混凝土輸送管道的布置應順直,管道接頭應密實不漏漿,轉彎位置的錨固應牢固可靠。
4.2向下泵送時,混凝土的塌落度應適當減小,混凝土泵前應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彎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應避免垂直向下裝置方式,以防止離析和空氣,對壓送不利。
4.3凡管道經過的位置要平整,管道應用支架墊固,不得直接和模板、鋼筋接觸,垂直泵管固定架嚴禁與腳手架相連接。
4.4垂直管穿越每一層樓板時,應用預埋螺栓加以錨固。
4.5對施工中途新接駁的輸送管應先清除管內雜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漿潤滑管壁。
4.6盡量減少布料器的轉移次數,每次移位前應先清除管內混凝土拌和物。
4.7用布料器澆注混凝土時,要避免對側面模板的直接沖射。
4.8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的起始混凝土輸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損較少的管。
4.9使用預拌混凝土時,如發現塌落度損失過大(超過2cm),經過現場試驗員同意,可以向攪拌車內加入與混凝土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漿,或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經充分攪拌后才能卸入泵機內,嚴禁向儲料斗或攪拌車內加水。
4.10泵送中途停歇時間一般不應大于60分鐘,否則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證泵機連續工作。
4.11攪拌車卸料前,必須以攪拌速度攪拌一段時間方可卸入料斗。若發現初出的混凝土拌和物石子多、水泥漿少,應適當加入備用砂漿拌勻方可泵送。
4.12最初泵出的砂漿應均勻分布到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處澆筑。在硬管布料時應注意在板墻內布料的高度不能大于40mm/皮,振搗人員應及時對板墻內流淌的混凝土加以振搗。
4.13若采用場外供應預拌混凝土時,現場必須適當儲備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漿或自拌少量混凝土。
4.14本工程框架柱混凝土與梁、板混凝土分開澆搗,柱模全部采用定型鋼模板,在框架柱拆除模板后,立即使用薄膜將柱進行包裹,防止水份散失和混凝土的內外產生溫差,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溫差裂縫。
4.15按規定在現場制作混凝土試塊,試塊終凝后進水池內養護,水溫保持在20℃左右。
4.16圓柱混凝土澆搗結束,拆模后立即用薄膜將柱進行包裹,減少柱混凝土因內外溫差而產生溫差裂縫。
5、管道安裝施工措施
5.1
在本市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必須使用以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雨水管,并必須取得《上海市建筑材料和建設機械準用證》。
5.2各種不同材質塑料結水管道的連接要求和操作方法應符合產品要求、設計和地方推薦性應用標準的規定。當采用承插粘接時,粘接用膠粘劑應滿足使用的粘接強度和系統供水的衛生要求。當采用橡膠密封連接時,其材質應滿足密封性能及衛生要求。
5.3暗敷塑料給水管道埋入墻體內,應與土建配合做好留槽或開管槽,管道埋墻深度從管外壁至墻面的距離不小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