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高速公路項目工程現場質量管理辦法
某高速公路項目工程現場質量管理辦法
現場質量管理工作主要目標是:消除質量通病,杜絕質量事故,爭創優質工程;推行以"標準工藝示范樣板工程"為先導,以強化現場施工質量管理為基礎,以規范和提高標準化作業為載體,以工程質量與經濟利益掛鉤為手段,以質量管理成果考核為措施,強力推行質量一票否決的質量管理制度。
施工技術交底制度
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工程管理部組織各分部工程管理部與質量相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各分部開工前組織相關部門對施工隊伍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讓施工人員明確設計意圖,了解作業內容,掌握質量要點,明白注意事項。技術交底用會議或書面形式進行,記錄交底內容,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簽字確認。
關鍵崗位培訓、持證上崗制度
各分部要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崗位培訓,落實培訓內容,實行培訓考核,建立培訓檔案。參加施工的管理、施工人員必須經過相應專業施工技能培訓。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嚴禁上崗。
沒有專業施工技能培訓的人員而從事施工,一經發現將立即責令其停止施工,并給予作業隊和個人從重處罰。
施工圖現場審核、核對優化管理制度
開工前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工程管理部組織各分部工程管理部對設計圖進行復核,進行施工圖現場核對;對設計圖紙中的差、錯、碰、漏進行登記,并與相關單位聯系,進行核對、修正,消除設計缺陷。未經審核和審核不合格的圖紙,不得使用。
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檢查驗收和簽證制度
按照規定的程序對隱蔽工程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監理檢查,現場及時履行簽認手續。未經監理檢查確認,不得隱蔽,不得轉入下道工序。
工程質量檢測試驗制度
1、按照合同要求及zz高速代建指揮部有關規定,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不設置中心試驗室,由工程部負責對各分部的試驗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2、各分部建立工地試驗室、梁場試驗室、攪拌站試驗站,按照設計文件、《驗標》規定的檢驗項目、頻度開展施工過程質量檢測和試驗工作,凡需見證試驗的項目必須由監理工程師在場監督下進行,并由監理人員在試驗報告上簽字。
3、中心試驗室、工地試驗室、梁場試驗室、試驗站,建立原材料、半成品不合格品控制臺帳,對不合格品的處理情況進行跟蹤記錄。
4、進入施工場地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由物資部門審查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資料,試驗部門按規定進行抽檢、測試,未經檢驗和不合格的材料嚴禁在工程中使用。
施工過程質量檢查、申報、簽認制度
1、各分部應嚴格執行工程質量"三檢"制度(自檢、互檢、交接檢),真實填寫檢查記錄,及時向監理工程師報檢;
2、嚴格質量過程控制,強化關鍵工序管理,認真履行相關手續;
3、各分部要配備足夠的現場施工技術人員和質量檢查人員,用于施工過程中的指導和質量檢驗,確保各工序、環節都在正常受控之中。
工程質量考核、獎罰制度
1、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安質部定期組織質量考核、不定期抽查和巡回檢查。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下發"工程質量管理問題通知書"(附表1)或"工程質量管理問題罰款通知書"(附表2),并對有關單位責任人進行考核、處罰。同時,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按照質量信譽評價等相關規定進行相應的獎罰。
2、對質量考核中成績好的單位、個人,按照《中國路橋zz高速公路3標工程安全質量獎罰辦法》進行獎勵。
工程質量情況報告制度
各分部每周進行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總結并報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備案。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每月進行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總結并報zz高速公路3標項目代建指揮部。對重點、難點工程,應按zz高速公路3標項目代建指揮部的要求,及時進行質量情況匯報。
質量樣板引路制度
"樣板示范工程"是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和各參建分部有目的培養施作、能夠較好滿足質量標準和功能要求、工藝工序具有推廣價值的工程。樣板示范工程規模要求應按驗標或zz高速公路3標代建指揮部批準的單位工程劃分規模執行。
質量大檢查制度
為了全面提高各參建單位的質量管理水平與自覺程度,除了不定期在施工現場隨時檢查工程質量外,每月進行一次質量大檢查,并進行打分、評比、考核,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
質量回訪保修制度
質量回訪是施工單位聽取相關單位對施工質量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和提高施工質量的一條途徑。經理部負責組織階段性質量回訪工作。
工程質量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或個人對zz高速公路3標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質量缺陷或影響工程質量的行為有權進行舉報;
施工現場設置監督告示牌,公布監督機構和電話;
接到舉報后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并對舉報信息進行跟蹤處理,對舉報信息進行調查;
對舉報人信息嚴格保密。
工程質量信息、檔案管理制度
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和各分部要建立質量管理臺帳,明確專(兼)職責任人。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和各分部認真做好質量管理文件的收集、整理、簽認、歸檔工作,為全面、真實反映工程質量、編制竣工文件做好基礎工作。做好質量報表統計上報工作。
基礎技術資料管理制度
技術資料、檔案整理是經理部重要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標準化、規范化,基本建設檔案資料是指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件,主要是施工過程中形成、計算材料、聲像材料等形式與裁體的文件材料,基礎技術資料的文字材料、圖紙管理主要有資料管理工作制度及檔案管理工作制度兩方面。
施工日志填寫制度
施工日志是施工過程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最原始、最真實的書面資料,涉及到施工的各個方面,為以后的各種資料提供原始數據;施工日志是重要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標準化、規范化。
工程變更設計審核制度
嚴格按照變更設計報批程序,做好變更設計工作,確保工程質量。嚴禁先施工后變更。
工程質量三檢制度
為確保實現質量目標,加強工程質量過程控制,各經理部應嚴格執行工程質量"三檢"制度(自檢、互檢、交接檢),真實填寫檢查記錄,確保工程質量處于受控之中。
規范驗工計價制度
按有關規定,對質量不合格的或未經監理人員簽認的工程,不得驗工計價;內部的驗工計價報表須經zz高速公路3標項目經理部安質部審核確認。
材料、設備、構配件進場檢驗及儲存管理制度
為
把好原材料進場關,設備安全關,配構件進場檢驗關,及材料等物資的確保本標段的物資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成品保護制度和不合格品處理制度
各分部制定成品、半成品保護制度,確保成品、半成品完好。制定不合格品處理制度,規定不合格品的處理辦法和處理程序。嚴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半成品、成品。
工程地質核實制度
施工過程中,對橋涵結構物的基底、隧道圍巖實際地質與設計地質情況進行核實,與設計不符時,暫停施工,并及時與監理、設計溝通,由設計單位提出處理意見,并完善相關手續后,再行施工。
篇2: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制度范本
一、各項目部、施工隊領導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上級頒布的各種質量管理文件、規程、規范和標準,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優質、優產、用戶至上。
二、各項目部、施工隊必須有保證工程質量的管理機構和制度,有專人負責施工質量檢測和核驗記錄,并認真做好施工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整理完善各項技術資料,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要求。
三、進行經常性的工程質量知識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術水平,在施工到關鍵性的部位時,必須在現場進行指揮和技術指導。
四、施工現場工程質量管理必須按施工規范要求抓落實,保證每道工序和施工質量符合驗收標準。堅持做到每分項、分部工程施工自檢自查,把好質量關,不符合要求的不處理好決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隱蔽工程施工前,必須經過公司質安員、建設單位工地代表和設計單位代表驗收簽證后,方可進行工程隱蔽。
六、嚴格把好材料質量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使用,不合格的產品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工程施工前及時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化驗、試驗,材料沒有檢驗證明,不得進行隱蔽工程施工。
七、建立建全工程技術資料檔案制度,每個工地有專人負責整理工程技術資料,認真按照工程竣工驗收資料要求,要根據工程進行的進度及時做好施工記錄,自檢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簽證記錄。將自檢資料和工程保證資料分類整理保管好,隨時接受公司質安員檢查。
八、對違反工程質量管理制度的人,將按不同程度給予批評處理和罰款教育,并追究其責任。對發生事故的當事人和責任人,將按上級有關規定程序追究其責任并做出處理。
篇3: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制度范本
1、項目經理必須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每一道工序的技術質量交底。
2、施工員必須牢固掌握工程的工藝流程及施工技術質量要求。
3、對景觀藝術要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要尊重自然規律,貼近自然,達到逼真效果。
4、認真做好工程前期準備工作,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并組織進行技術革新,從而保證施工技術的可行性及先進性。
5、施工技術的準備
在熟悉施工圖紙的基礎上,對圖紙中的問題進行匯總,結合本公司的施工特點,提出具體的修正方案,報甲方及設計單位共同探討,以達成一致,使得問題能夠在進場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決。
6、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驗收。不合格的原材料堅決不用。
7、保證技術工人的相對穩定。對技術特別過硬的技術工人實行獎勵。同時淘汰技術不合格的民工。
8、施工工藝是決定工程質量好壞的關鍵,有好的工藝,能使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保證工藝的先進性及合理性,公司對于不太成熟的工藝安排專人進行試驗,將成熟的工藝編制成作業指導書,并下發各施工員,施工員在現場指導生產時則依此為依據對工人進行書面交底,并由班組長簽字接收。工藝交底包括工具及材料準備、施工技術要點、質量要求及檢查方法、常見問題及預防措施。在施工時先交底后施工,嚴格執行工藝要求。
9、加強專項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9.1開展自檢、互檢活動,培養操做人員的質量意識。各工序完成后由班組長組織本班組人員,對本工序進行自檢、互檢,自檢依據及方法嚴格執行技術交底,在自檢中發現的問題由班組自行處理并填寫自檢記錄,班組自檢記錄填寫完善,自檢出的問題已確實修正后方可由施工員進行驗收。
9.2認真開展工序交接活動。上一道工序完成后,在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員組織上、下工序施工班組長進行交接檢驗,由下道工序班組長檢查上道工序質量,對影響本道工序的質量問題提出意見,并填寫交接檢驗記錄,施工員督促上道工序人員進行修正后,下道工序人員方可進行施工。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品的存在。
9.3專職檢查、分清責任。在班組自檢基礎上,施工員要對各班組長的各道工序進行檢查,從嚴要求,對不合格的要立即處理,在檢查時必須分清產生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引起,還是由于施工材料或施工方法引起的不合格。查清原因后,對于反復發生的問題要制定整改措施及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對于工人操作引起的不合格,要視情況嚴重程度對工人采取處罰措施,并及時向操作人員講明處罰的理由。
9.4定期抽查,總結提高。定期到各項目的工程質量情況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定期集中分類,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對各類問題分析總結,針對特別項目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并貫徹實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員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水平。
9.5做好內部驗收。工程完工后,在交付顧客使用前,由景觀工程部、營銷部及行政部對工程進行全面的驗收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書面通項目經理及時整改,如有必要則進行二次內驗,只有在內部驗收通過后,工程才能交付甲方進行驗收。從而保證一次性驗收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