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制度(2)
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制度(二)
1、樹立貫徹"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走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的道路。
2、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單位、市質檢站--公司質監站--分公司質檢站--項目經理部(質檢員、各專業工長、材料員)--班組長--操作工人。
3、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實行企業管理,全過程管理問題和全員管理。
4、要高標準,嚴要求,勤檢查勤督促,對工程質量問題做到獎罰分明。
5、要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機具和新材料,以提高工程質量。
6、認真學習施工圖紙、做到真正了解設計意圖,能按圖施工,以期達到設計要求的工程質量同時做好圖紙的審查工作,避免設計存在的差錯,給施工帶來工程質量的影響。
7、施工前應認真研究每一施工過程的施工方案,針對我司在技師上的薄弱環節和質量在關鍵總是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并認真貫徹執行。
8、建立材料和予制構件,半成品等的檢驗制度,從原材料進場和材料的加工就開始嚴格把好質量關。
9、施工機械設備應經常進行檢修,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不致因機械發生故障而影響工程質量。
10、對班組做好保證質量的技術交底,使各工種人員都重視質量明確各自在不同的崗位上如何保證工程質量。
11、加強施工工藝管理,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施工驗收規范和施工操作規程施工。
12、加強施工質量的各種檢查,驗收建立質量三檢制。
13、通過對質量的檢查,開展質量統計分析,找出產生質量缺陷的原因,采取預防措施把質量陷患盡可能消除在出現之前。
14、按照施工組織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管理,使現場的施工和秩序井有條,實現文明施工。
15、做好工程質量的各項技術內業,技術復核隱蔽驗收等。
16、設專職質量檢員對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質量評分,實行質量獎罰。
17、做好各工序的交接班自檢=互檢并做好記錄。
18、貫徹"誰負責生產,誰負責質量"的原則強化現場各專業工種質量任制。
篇2:項目確保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機制
項目確保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機制
1、控制系統運行的動力
(1)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機制的核心是動力機制,動力機制來源于利益機制;
(2)項目部要建立各種質量達標的獎勵機制,具體如下:
1)對工程整體而言,要制定對所有參加施工管理人員的獎勵標注;對勞務隊伍各班組和具體施工人員的獎勵標注;
2)對于分項工程的優良率制定標注,制定對專業工長及施工人員獎勵標注;
3)對于分部工程的驗收標注,制定對全體參見施工人員的獎勵。
(3)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是由多個主體參與的價值增值鏈,只用保持合理的關系,才能形成質量控制的動力機制。
2、控制系統運行的約束機制
(1)沒有約束機制的控制系統是無法使工程質量運行處于受控狀態;
(2)約束機制取決于自我約束和外部監控效力;
1)要加強具體施工人員的自我質量約束能力,因為他們是質量主體和質量活動主體,經常教育其質量意識、職業道德及技術能力。
2)施工現場質量約束外部監控包括甲方、監理、質量檢查站等;
3)項目部管理人員要做自我約束和對施工人員進行外部監控。
(3)因此,自我約束和外部監控對于項目部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必不可少。
3、控制系統運行的反饋機制
(1)質量系統運行的狀態和結果的信息反饋,是進行系統控制能力評價,并為及時做出處置提供依據;
(2)信息反饋必須做到及時和準確,同時要求項目部所有人員深入施工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
4、控制系統運行的改進機制
(1)對于質量體系的提高,質量問題的改進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2)通過經驗教訓,對下一部施工要注意的事項,和預防措施的制定,或改進施工方法,是質量控制系統運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