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二)
4工藝流程
瀝青穩定碎石基層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
5操作要點
5.1施工前準備工作
完成下承層的檢測工作,施工配合比已驗證,各種材料檢測合格,機械設備全面運行達到良好狀態。
5.2施工工藝
5.2.1施工前及下承層準備
按常規調試拌合設備,滿足生產配合比各項要求;對下承層和施工機具作全面檢查,現場就位。
5.2.2混合料拌和
瀝青混合料拌和采用SPECO-3000型瀝青拌合樓拌和,拌和時間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拌和時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溫度和拌和時間。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50℃~170℃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為170℃~185℃,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到使拌和的瀝青混合料出場溫度在150℃~165℃,不得有花白料、超溫料,當瀝青混合料超過195℃的應立即廢棄,混合料運到現場溫度不得低于140℃~150℃,對于每車料的出場溫度要有專人檢測記錄。
5.2.3混合料的運輸
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集料的離析現象。盡量縮小下落的落距,運料車用篷布覆蓋。攤鋪過程中運料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掛空檔,靠攤鋪機推動前進。混合料運輸車的運量較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施工過程中攤鋪機前方應有不少于3輛運料車等候卸車。
5.2.4混合料的攤鋪
施工時采用兩臺攤鋪機聯合攤鋪,前一臺攤鋪機靠中央分隔帶一側攤鋪,一側傳感器搭在鋼絞線上,另一側用浮動基準梁,后一臺攤鋪機一側傳感器搭在鋼絞線上,另一側用滑靴,兩臺攤鋪機相距一般為5~10m,橫向搭接寬度應有5~250px,把滑靴放在前一臺攤鋪機鋪出的基準面,調整好橫坡,進行攤鋪。攤鋪過程中,攤鋪機速度保持2m/min均勻行駛,在鋪筑過程中,攤鋪機螺旋送料器應不停頓的轉動,兩側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全寬斷面上不離析。施工時,兩構造物間盡量一次攤鋪碾壓成型,以減少橫縫。
5.2.5混合料的壓實及成型
選擇合理的壓路機組合方式進行初壓、復壓和終壓三碾壓步驟,壓路機應勻速行駛,速度符合規范要求。碾壓時由低向高即由路外側向內側進行,超高段由曲線內側向外側進行,碾壓方向與路線方向平行,并沿同一輪跡返回,每次錯軸重疊1/3~1/2輪寬,壓路機不能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并不得停留在當天攤鋪的路面上或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路面上。另外,終壓溫度不低于80℃。
初壓:第一遍先用膠輪壓路機碾壓一遍,再用YEC10L雙鋼輪壓路機碾壓一遍,驅動輪朝向攤鋪機,靜壓前進,振動返回,碾壓路線、方向不能突然改變,往返轉折點應錯開成階梯形,鋼輪壓路機緊跟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要求鋼輪壓路機與膠輪壓路機之間錯開兩輪。
復壓: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時先用12T振動壓路機碾壓一遍,再用17T振動壓路機碾壓一遍,采用高頻低振方法,使壓實度達到規范要求。另外需注意17T壓路機緊跟12T壓路機進行碾壓,要求12T壓路機與17T壓路機之間錯開兩輪。
終壓:使用12T壓路機靜壓1~2遍,緊接在復壓后進行,至消除表面輪跡為止。
5.2.6接縫處理
橫縫與鋪筑方向垂直,形成一條碾壓密實的邊緣,下次攤鋪前,在上次末端涂補適量粘層瀝青,在碾壓橫接縫時先縱向后橫向碾壓,將壓路機位于已壓實的面層上,錯過新鋪層375px,然后每壓一遍向新鋪層推進15~500px,以推進到壓路機輪寬度的1/3處進為止,改為正常碾壓,在碾壓時由專門人員用三米直尺檢查接頭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接頭部位的平整度。注意上、下層的橫縫要錯開至少1m的距離。
5.2.7開放交通
路面冷卻后根據實際需要開放交通。
6主要機具設備
瀝青混凝土拌和樓1套,裝載機3臺,攤鋪機2臺,壓實設備配有YEC10L雙光輪振動壓路機(10T)1臺,*D120雙光輪振動壓路機(12T)2臺,CC722雙光輪振動壓路機(17T)1臺,*P260膠輪壓路機(26T)1臺,運輸車輛滿足施工需求。
7勞動力組織
每個作業班應配備如下人員:后場應配備試驗人員2人,各種機械操作手滿足施工需要,前場技術人員1人,測量人員3人,質檢人員2人,輔助工人15人,各種機械操作手滿足施工需要。
8質量要求及質量控制要點
8.1彎沉試驗
采用5.4m貝克曼梁測定,當基層有級配碎石時彎沉偏大,當基層為半剛性基層時彎沉合格。
8.2壓實度檢測
采用馬歇爾實驗進行壓實度檢測,注意原材料質量及混合料級配。
8.3注意事項
(1)保證混合料拌和溫度和拌和時間,觀察出倉瀝青混合料色澤、拌和均勻性、讓瀝青充分裹覆集料。
(2)保溫運輸,保證混合料攤鋪、碾壓溫度,減小瀝青混合料離析和集料離析。
(3)調試攤鋪機具,確保攤鋪厚度,合理組織壓實機具,增大壓實功,確保壓實度。
9施工安全及環保措施
9.1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現場內道路平整暢通,排水出口良好,無人作業的溝、井、坑均加設護蓋和安全防護標志或回填整平。
(2)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必須佩帶證明其身份的有效標識牌。
(3)填筑施工前先設置好臨時堵水及排水溝渠,避免污染道路和堵塞下水管道。
(4)加強施工機械、料具、設備、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堆碼整齊有序。
9.2環境保護措施
(1)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法規,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工地周圍的環境,盡量減少破壞工程范圍內外的植被。
(2)散體物料運輸嚴格執行有關要求。當班作業后,運輸車及作業場地應及時清除和沖洗,以保證車輛和場地清爽。
(3)除圖紙規定外,不得破壞和拆除任何構造物及設施。
(4)拌合站等臨時設施與場地要遠離居民區,防止噪音擾民。
(5)臨時排水設施要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場地排水不得排入農田、耕地、魚塘、水庫等處,以防止污染自然水源。
(6)施工便道設專人灑水養護,確保周圍環境不受灰塵的污染,在其道口和交叉道路處,擬派專人負責防護和清掃。
(7)夜間施工時,要盡量把施工噪聲控制在最低程度,以確保居民的正常生活。
(8)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時拆除所有工地圍蔽、安全防護設施和其它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及周圍環境清理整潔,做到工完、料清、場凈。
篇2:瀝青面層施工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 | 廣州南沙開發區創業冷庫項目配套道路 | ||||
承包單位 | 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分包單位 | / | ||
交底單位 | 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交底日期 | 2009年9月12日 | ||
交底范圍 | 瀝青面層 | 交底人 |
交底內容:
一、混合料的拌和
(1)粗、細集料應分類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應分開堆放,應對每個料源的材料進行抽樣試驗,并應經工程師批準。
(2)按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驗證三個階段進行試拌、試鋪后,進行大批生產。
(3)每種規格的集料、礦料和瀝青都必須分別按要求的比例進行配料。
(4)瀝青材料采用導熱油加熱,加熱溫度在160-170℃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為170-180℃,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到能使拌和的瀝青混凝土出廠溫度在150-160℃,不準有花白料、超溫料,混合料超過200℃者應廢棄,并應保證運到施工現場的溫度不低于140-150℃。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見下表所示。
瀝青混合料的施工溫度(℃) 瀝青加熱溫度:160-170 礦料溫度:170-180 混合料出廠溫度:正常范圍150-165超過200廢棄 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40-150 攤鋪溫度正常施工:低于130-140,不超過165低溫施工不低于140-150,不超過175 碾壓溫度正常施工:130-140不低于120低溫施工140-150不低于130 碾壓終了溫度:不低于70
(5)熱料篩分用最大篩孔應合適選定,避免產生超尺寸顆粒。
(6)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時間應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料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間歇式拌和機每鍋拌和時間宜為30-50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小于5s)。
(7)拌好的瀝青混合料應均勻一致,無花白料,無結團成塊或嚴重的粗料分離現象,不符合要求時不得使用,并應及時調整。
(8)出廠瀝青混合料應按現行試驗方法測量運料車中混合料的溫度。
(9)拌和瀝青混合料不立即鋪筑時,可放成品貯料倉貯存,貯料倉無保溫設備時,允許的貯存時間應符合攤鋪溫度要求為準,有保溫設備的儲料倉儲料時間不宜超過6小時。
二、混合料的運輸 (1)從拌和機向運料車上放料時,應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動一下汽車位置,以減少粗細集料的離析現象。盡量縮小貯料倉下落的落距。
(2)當運輸時間在半小時以上或氣溫低于10℃時,運料車用篷布覆蓋。
(3)連續攤鋪過程中,運料車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料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推動前進。
(4)已經離析或結成不能壓碎的硬殼、團塊或運料車輛卸料時留于車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規定鋪筑溫度或被雨淋濕的混合料都應廢棄,不得用于本工程。
(5)除非運來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鋪完并能壓實,或者在鋪筑現場備有足夠的可靠的照明設施,白天或當班不能完成壓實的混合料不得運往現場,否則,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三、混合料的攤鋪
(1)在鋪筑混合料之前,必須對下層進行檢查,特別應注意下層的污染情況,不符合要求的要進行處理,否則不準鋪筑瀝青砼。
(2)行車道寬分兩幅攤鋪,用攤鋪機進行攤鋪,攤鋪機兩側配置8.6m自動找平平衡梁。
(3)正常施工,攤鋪溫度不低于130-140℃不超過165℃;在10℃氣溫時施工不低于140℃,不超過175℃。攤鋪前要對每車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檢驗,發現超溫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絕攤鋪,退回廢棄。
(4)攤鋪機一定要保持攤鋪的連續性,有專人指揮,一車卸完下一車要立即跟上,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以保證混合料均勻、不間斷地攤鋪,攤鋪機前要經常保持3輛車以上,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避免中途停頓,影響施工質量。攤鋪室內料要飽料,送料應均勻。
(5)攤鋪機的操作應不使混合料沿著受料斗的兩側堆積,任何原因使冷卻到規定溫度以下的混合料應予除去。
(6)對外形不規則路面、厚度不同、空間受限制等攤鋪機無法工作的地方,經工程師批準可以采用人工鋪筑混合料。
(7)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積水、施工氣溫低于10℃時,都不得攤鋪混料。
(8)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須報廢,雨季施工時千萬注意,中面層、表面層采用浮動基準梁攤鋪。
四、混合料的壓實
(1)在混合料完成攤鋪和刮平后立即對路面進行檢查,對不規則之處及時用人工進行調整,隨后進行充分均勻地壓實。
(2)壓實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壓實設備的組合及程序進行。
(3)壓實分初壓、復壓和終壓三個階段。
a、初壓:攤鋪之后立即進行(高溫碾壓),用靜態二輪壓路機完成(2遍),初壓溫度控制在130°-140°。初壓應采用輕型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碾壓時應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突然改變而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初壓后檢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時予以修整。
b、復壓: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復壓用振動壓路機和輪胎壓路機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動壓路機碾壓3-4遍,再用輪胎壓路機碾壓4-6遍,使其達到壓實度。
c:終壓: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終壓采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消除輪跡(終了溫度大于80℃)。
(4)初壓和振動碾壓要低速進行,以免對熱料產生推移、發裂。碾壓應盡量在攤鋪后較高溫度下先進,一般初壓不得低于130℃,溫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平整度和壓實度。要改變以前等到混合料溫度降低到110℃才開始碾壓的習慣。
(5)碾壓工作應按試驗路確定的試驗結果進行。
(6)在碾壓期間,壓路機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
(7)壓路機不得停留在溫度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混合料上,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潤滑指、汽車或其它有機雜質在壓路機操作或停放期間灑落在路面上。
(8)在壓實時,如接縫處(包括縱縫、橫縫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縫)的混合料溫度已不能滿足壓實溫度要求,應采用加熱器提高混合料的溫度達到要求的壓實溫度,再壓實到無縫跡為止。
(9)在壓實時,如接縫處(包括縱縫、橫縫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縫)的混合料溫度已不能滿足壓實溫度要求,應采用加熱器提高混合料的溫度達到要求的壓實溫度,再壓實到無縫跡為止。
(10)攤鋪和碾壓過程中,要組織專人進行質量檢測控制和缺陷修復。壓實度檢查要及時進行,發現不夠時在規定的溫度內及時補壓。已經完成碾壓的路面,不得修補表皮。施工壓實度檢測可采用灌砂法。
五、接縫的處理
(1)縱、橫向兩種接縫邊應垂直拼縫。
(2)在縱縫上的混合料,應在攤鋪機的后面立即有一臺靜力鋼輪壓路機以靜力進行碾壓。碾壓工作應連續進行,直至接縫平順而密實。
(3)縱向接縫上下層間的錯位至少應為15cm。
(4)由于工作臺中斷,攤鋪材料的末端已經冷卻,或者在第二天恢復工作時,就應做成一道橫縫。橫縫應與鋪筑方面大致成直角,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均應至少錯開1m。橫縫應有一條垂直經碾壓成良好的邊緣。
會簽欄 | 參加單位(部門、班組) | 參加人員 | |||
江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
瀝青施工隊 |
篇3:瀝青澆注玻璃布纏繞崗安全環保職責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
2、熟練掌握操作技能,掌握一般事故的急救知識。
3、上崗前,勞保穿戴齊全,檢查傳動機構防護裝置安全可靠。
4、上崗時,注意力集中,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加強和其他人員的合作;發生以外,會使用各種防護器具和滅火器材。
5、保持現場整潔衛生,堅持“三標”作業。
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對他人違章作業有權加以勸阻和制止。
7、對本崗位的安全環保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