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澆空心樓板混凝土施工工藝

現澆空心樓板混凝土施工工藝

2024-07-12 閱讀 1610

施工工藝流程:

支設腳手架安裝模板→劃線定位→綁扎板底鋼筋→安放薄壁空心管→水電預埋及肋間鋼筋綁扎→安裝抗浮鋼筋→綁扎上層鋼筋→澆筑混凝土

空心薄壁管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具體的工藝流程為:在已完成樓板上測量放線;底模龍骨及支撐安裝;安裝樓板底模板;模板上放線;對薄壁管及預埋水電線管盒等作定位;暗梁鋼筋安裝,預埋板底水電線管盒及豎向穿板套管;安裝底層鋼筋、墊鐵、墊塊及肋間鋼筋網片,底層鋼筋的驗收;排放薄壁管,管間用橫向鋼筋定位,管段兩端作抗浮錨定;預埋水電管及安裝面層鋼筋;鋪設架空馬道,敷設泵送混凝土管;澆筑混凝土,隨澆隨修補并調正薄壁管;養(yǎng)護樓板混凝土,達到強度要求后拆模。

篇2: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防治技術措施(2)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裂縫防治的技術措施(二)

a、現澆板的混凝土應采用中粗砂。

b、混凝土應采用減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對混凝土收縮影響小的外加劑,其減水率不應低于8%。

c、預拌混凝土的含砂率應控制在40%以內,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

篇3: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施工工法

簡介: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技術可廣泛適用于大跨度、大空間、大荷載的建筑中。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較,可節(jié)省混凝土量,增加截面受力,降低綜合造價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板技術可廣泛適用于大跨度、大空間、大荷載的建筑中。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較,可節(jié)省混凝土量,增加截面受力,降低綜合造價

本工法中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就是按一定規(guī)則放置埋入式內模后,經現場澆筑混凝土而在樓板中形成空腔的樓板。“內模”即為埋置在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體。本工程采用的“內模”為成品GRC薄壁矩形箱體,規(guī)格為500mm×500mm×300mm、500mm×300mm×300mm。內模主要起到規(guī)范成孔形狀的作用,不參與結構受力。當混凝土成型,達到設計強度后,內模也就完成了“工作使命”。

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分為有梁式和無梁式兩種,重量比實心樓板輕,而且承載能力等同于實心樓板,既具有安全性,又具有經濟性和美觀性。其設計原理依據是:在鋼筋混凝土構件荷載而言,可以把受拉區(qū)混凝土除去一部分,內部形成空心結構,這樣可節(jié)約材料和減輕自重。從正截面強度來看,在現澆樓板中放置空心箱體形成孔洞,沿布內模橫、豎方向的板的正截面變成了“工”字形截面的承載能力與等量的實心板是相同的。

二工法特點

傳統(tǒng)樓板的施工,跨度在6m~8m左右,柱距較小。在柱距的范圍內,存在十字交叉次梁或平行的次梁,給工人施工帶來很多不便。與傳統(tǒng)樓板施工技術相比,空心樓蓋施工技術的最大區(qū)別與優(yōu)勢是:

①工人施工中樓板的支模速度明顯加快,整板鋪放整塊的模板,不用像傳統(tǒng)樓板施工還要支幾條次梁的模板;

②樓板區(qū)格內無次梁,模板基本上不用破壞,整塊拼裝,使模板的周轉次數明顯增加,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③鋼筋綁扎比傳統(tǒng)的施工方法要容易、快捷。因為傳統(tǒng)的樓板區(qū)格內有幾條次梁,梁板鋼筋交叉處的綁扎非常繁瑣,而新的技術帶來新的施工方案。樓板格內無次梁,樓板的鋼筋完全在一塊大的整板上綁扎完畢,給鋼筋工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條件,也減少了鋼筋的截斷工序和鋼筋的損耗;

④拆模時,比傳統(tǒng)施工快速方便,拆模時不用像以前有梁樓板不容易拆卸,拆卸后模板有碎塊,破損比較多。運用該工法拆模板只要按順序依次拆下,不費力氣,模板完整,可以整體用到下一層去,減少損耗、降低模板成本。

⑤抹灰比傳統(tǒng)樓板容易,如果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求嚴格,完全可以省略抹灰這道工序,直接打磨,刮膩子等涂刷涂料,節(jié)省人工材料和成本,也加快施工進度,效果非常明顯。

三適用范圍

該工法主要適用于學校、橋梁、閱覽室、辦公寫字樓、商場、廠房、地下停車場、大開間住宅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