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勞資和人事工作管理制度
每一所醫院,為規范醫院的勞次及人事管理的行為,根據醫院章程的相關規定和醫院工作實際情況,其勞資和人事管理制度如何制定呢以下整理了醫院勞資和人事管理制度的范本,可供參考。
為規范醫院勞資和人事管理行為,根據醫院章程的相關規定,結合醫院的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1.醫院實行股東身份和員工身份相分離的員工管理制度。股東依據出資比例和章程規定行使權力,承擔義務,參與分紅或提取股息;員工依據其技能和從事崗位取得勞動報酬。
2.醫院財務會計人員實行委派制。
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財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從業準入條件,由控股公司委派并負責考核,由醫院按規定聘用。
3.醫院實行任職回避制。
醫院董事長、副董事長、監事會主席、副院長不得兼任職能科室和業務科室的負責人。
董事、監事不得兼任財務總監、財務科長、辦公室主任、藥劑科長、設備科長等人、財、物崗位的職務。
高級管理人員的直系親屬不在有上下級領導關系的部門任職。
4.醫院對員工實行自主管理,接受控股公司的人事委派。
控股公司委派的人選,需按醫院章程規定的程序聘任。其委派的人選被董事會否決的一年內不得再提名,必須重新委派。
5.醫院用工實行編制總數控制。
員工編制總數和年度用人計劃,經董事會通過,須報經控股公司核準后,方可執行,醫院不得超編聘用員工。
6.醫院因業務需要招收新員工,根據年度用人計劃,堅持凡進必考原則,按招聘標準和程序錄用。醫院不得聘用不符合行業準入條件的員工。
7.醫院對員工按醫院章程、規章制度和勞動法規進行管理,全員參加社會保險統籌。醫院實行員工崗位責任制、干部聘任制、全員合同制。
8.行政職務實行聘期制。
院長、副院長、業務科室負責人、職能科室負責人等中層以上行政職務實行聘期制,聘用期不得超過3年,聘期屆滿須重新聘任,可連聘連任。
9.專業技術職務實行聘任制。
按照評聘分開,強化聘任的原則,專業技術職務實行聘任制。專業技術業務骨干可根據醫院的實際需要實行高聘,對于業務不稱職的實行低聘,易職易薪。
10.醫院根據實際需要在醫技和高級管理人員中評聘專家和專業骨干,授予譽榮,發給津貼。
根據醫技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稱、資歷、技能、貢獻和社會評價等因素評聘專家、I類骨干、Ⅱ類骨干。其評聘辦法另行制定。
11.衛生技術崗位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學歷或規定的資格條件,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得參加應聘衛生技術崗位,已在衛生技術崗位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取得行業準入資格,否則必須轉崗,不服從轉崗的予以解聘;應聘管理崗位、后勤技術崗位,國家有從業準入條件規定的,必須持有從業資格證書,已經在該崗位沒有從業資格證書的一律轉崗。
12.行管、后勤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
行政管理、后勤管理、財務管理、衛生工勤、后勤技工,根據其職業工種、技能等級、實際能力等條件實行定崗定薪、競爭上崗,擇優選用。其崗位實行社會化,可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13.醫院實行檔案工資和實際收入相分離的工資分配制度,建立以技能和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多種分配形式。員工原有的檔案工資保留,作為調出、計算社會保險和辦理退休的依據。
14.醫院實行基本工資、崗位技能工資和績效工資的結構薪酬體系。其工資制度另行制定。
15.醫院院級領導班子成員的年度任職情況,由控股公司組織考核,其職務調整、任免方案,由控股公司提出,按醫院章程規定的程序任免;醫院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年度任職情況,由董事會組織考核,其職務調整、任免方案,經董事會通過,須經報控股公司核準后,方可任命。
16.醫院對服務質量、服務態度較差,違反醫院勞動紀律、規章制度,造成社會影響或經濟損失的員工,實行申告待崗制度,限期改正。到期不改的,或一年內二次被申告待崗的員工,予以辭退或解聘。
17.醫院對嚴重違反醫院管理制度,在院外從事或支持他人從事醫務活動、損害醫院利益的員工,追究經濟責任和實施行政處罰,直至予以辭退或解聘。
18.董事、監事、院長、財務總監及其他管理人員執行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醫院章程的規定,給醫院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9.醫院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院務會、院長、財務總監等的職責由醫院章程予以規定。
篇2:人事勞資科安全職責
1對新入廠人員按照三級教育培訓原則及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組織對職工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特殊工種的培訓、考核及取證工作。
3負責按各工種對體質的要求安排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職業禁忌癥職工的安排和調整。
4科學安排班次,注意勞逸結合,安全生產,避免疲勞作業。
5按規定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安全獎懲工作。
6負責對職工勞動紀律和遵章守紀教育與檢查。
篇3:鐵礦人事勞資部門安全職責
1、負責組織對新入企業員工(畢業生、實習生、代培人員、其他新參加工作的干部、工人)及全體員工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知識教育培訓和考核。對新企業人員要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工作崗位;
2、貫徹執行員工勞動紀律管理規定,負責對員工勞動紀律的教育、檢查與考核;
3、貫徹《勞動法》,按工作需要合理配備崗位工作職數,嚴格控制安排加班加點,注意勞動強度和保護員工身心健康;
4、參加重大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及工傷鑒定等工作;
5、組織做好新工人的體檢工作。根據職業禁忌癥的要求,做好新老工人工種的分配和調整并認真執行有害工種定期轉換、定期脫離崗位的規定;
6、在辦理臨時用工協議時,應有安全方面的條款并且把雇用方首先應承擔安全責任作為雇用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