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火電廠燃煤系統人身傷害預防措施

火電廠燃煤系統人身傷害預防措施

2024-07-12 閱讀 2922

1.總則

1.1為防止輸煤系統人身傷害,加強燃煤系統作業環境本質安全管理,依據集團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2013版)》(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企業作業環境本質安全管理規定(2013版)》規定,制定本措施。

1.2本措施適用于火力發電企業燃煤接卸、轉儲、輸送系統人身傷害事故的預防工作,是《發電企業生產典型事故預防措施》的補充。

1.3本措施是火力發電企業制定防止輸煤系統人身傷害事故相關工作計劃、“兩措”計劃及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的重要依據。

2.一般要求

2.1從事輸煤系統作業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嚴格按照安規有關規定著裝,衣服和袖口不應有被輸煤皮帶或轉動機械絞住的部分,嚴禁身體的任何部位觸及運行的輸煤皮帶或其他設備的轉動、移動部分。

2.2清車作業現場、儲煤場、卸煤溝等處作業人員及調車作業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條的工作服(背心)。

2.3燃煤接卸、轉儲、輸送系統作業現場,必須按照《火力發電企業生產安全設施配置標準》要求,設置齊全、規范、完整、醒目的安全標志標識。

2.4燃煤接卸、轉儲、輸送系統作業現場的臨邊、洞口、吊裝孔等邊緣必須設置符合標準要求的牢靠的固定式護欄;溝道、井孔等蓋板必須齊全牢靠,且有明顯的黃黑相間漆色條紋標志。

2.5嚴禁在運行中清掃、擦拭和潤滑燃料機械設備的旋轉和移動的部分。嚴禁將手或其他物體伸入設備保護罩及柵欄內。

清掃、擦拭運轉設備的固定部分時,嚴禁戴手套或把抹布纏在手上使用。

2.6燃煤接卸、轉儲、輸送作業開始前,值班人員必須清理工作區域內與作業無關的人員,收回有關工作票,檢查設備上確無人員作業;嚴禁與工作無關的人員在燃煤接卸、轉儲、輸送作業區域通行或逗留。

2.7認真完善并落實車輛調度、煤炭接卸及輸煤系統作業時的聯絡措施,聯絡不暢時,必須停止相應作業。

2.8移去煤中雷管時,必須特別小心,防止撞擊、擠壓或受熱,在任何情況下不得拉動導火線,嚴禁將雷管放在衣兜內。煤中取出的雷管,必須立即交由專門人員保管,并由專職部門處理。輸煤皮帶上發現雷管時,應立即將皮帶停下處理。

2.9工作人員用水沖洗地面時,不得沖洗或使水濺及電動機、配電柜或控制柜等電氣設備;工作人員應穿絕緣鞋,嚴禁濕手觸及電氣設備外殼、電纜護管以及現場照明燈具,時刻做好防止觸電措施。

2.10翻車機區域、螺旋卸煤機區域及各段輸煤皮帶現場應設置足夠的電視監控裝置,監控畫面應能夠覆蓋工作區域、危險地帶,便于緊急情況下,及時進行應急操作或發出語音警告、安全提示等。

2.11工作人員應在規定的安全區域內作業,并與運行設備保持安全距離,在設備未停止前,嚴禁處理設備異常情況。

3.燃煤運輸

3.1無關人員嚴禁在鐵路道線、機車和汽運車輛運行現場、翻車機區域、螺旋卸車機室區域通行或逗留。

3.2在機車完全停止以前,嚴禁人員上下車輛或跳車;任何情況下,嚴禁在鐵路道線上或機車車廂底下休息,嚴禁在機車車箱下面或車廂連接處通行或逗留。

3.3機車車輛摘鉤、掛鉤或啟動前,必須由專職調車人員查明車底下或各節車輛的連接處確已無人,方可發令操作。

3.4廠內鐵道或遷車臺運行中,機車兩側1.5米范圍內嚴禁行人或其他車輛通行。

3.5機車車輛經過人工采樣平臺前,專職調車人員必須檢查人工采樣平臺梯子確已收回,方可指揮車輛推進,防止未回收梯子刮碰調車作業人員。

3.6廠區內有行人或車輛通行的鐵路道口,必須有合格、標準的警示標志牌、音響和信號裝置,并設有合格的護欄。企業要制定專門的鐵路道口管理制度,確保鐵路道口通行安全。

3.7卸船碼頭應有可靠的防止人員落水及掉入船艙措施,進入船艙清艙前,應采取可靠的防止人員中毒窒息措施。

4.卸煤系統

4.1卸煤作業區域內鐵道口,應設通行天橋或警告信號及欄桿等安全設施。

4.2翻車機、遷車臺、重車牽(調)車機、空車牽(調)車機作業區域應按規定裝設護欄,設置出入門并上鎖。

4.3翻車機室出入口應設置燈光、音響警告裝置,翻車機進、出端應置警戒線。

4.4各式運煤、卸煤機械操作室的門窗應保持完好,窗戶加裝防護欄桿,操作室門加裝閉鎖,上下操作室的樓梯、平臺護欄完整牢靠并符合標準要求。

4.5除司機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開動運煤、卸煤機械。運煤、卸煤機械在運行中不準人員上下和進行維護工作。

4.6操作運煤、卸煤機械的司機,應經培訓合格。操作屬特種設備的運煤、卸煤機械司機,還應經政府具有資質的部門培訓,并取得相應資格證書,且要接受定期復訓驗證。

4.7司機進入各式運煤、卸煤機械操作室進行操作前,應當檢查其門窗是否保持完好,門的閉鎖是否可靠。司機離開操作室時,應將運煤、卸煤機電源切斷或將發動機停止;較長時間離開時,還應將操作室的門上鎖。

4.8翻車機、重車和空車牽(調)車機作業前,應進行三次音響警示,每次警示時間不少于15秒,間隔5秒。

4.9翻車作業前,操作人員應檢查確認車廂內、翻車機區域無人后,方可進行翻車操作。

4.10翻車機工作區域應設有安全通道,任何人員進出翻車機工作區域必須走安全通道,禁止在翻車機平臺上穿行或逗留。

4.11重車、空車牽車作業時,嚴禁跨越牽車鋼絲繩。

4.12在遷車平臺運行和調試時,禁止任何人員進入基坑內。

4.13如需在翻車機下部煤篦子上清除大塊煤及雜物時,必須取得值班人員許可,切斷翻車機電源,并在電源開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后,方可開始作業,作業期間要有專人監護。

4.14如需在翻車機下部煤篦子上進行檢查維護作業時,必須辦理工作票,取得值班人員許可,切斷翻車機電源,并在電源開關把手上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后,方可開始作業,作業期間要有專人監護。

4.15在翻車機下部清理煤篦子時,翻車機上禁止有車廂。人員通行或作業的煤篦子上要設置可靠的防護板,防止作業人員腳或腿部陷入煤篦子造成傷害。

4.16卸煤溝、儲煤場卸煤道線等處應裝有音響等警示裝置,以便及時警示卸煤作業人員。

4.17螺旋卸煤機操作前,必須檢查確認車廂內無人作業,螺旋體位于安全高度,并發出聲光等警示信號,方可開動螺旋卸煤機。操作過程中,時刻注意觀察周圍人員和設備情況。

4.18嚴禁螺旋卸煤機和人員在同一車廂內進行卸煤作業,嚴禁螺旋卸煤機從有人工作的車廂上方通過。

4.19禁止用螺旋卸煤機從事運送人員工作。

4.20為防止溜車,放置鐵鞋應在車輛停穩及手閘可靠制動后進行。

4.21在確認車輛停穩并可靠制動后,方可進行清車廂作業。

4.22嚴禁不熟悉火車車廂門操作方法人員開閉車門,在開閉車門操作中應特別注意防止被砸、碰傷。開閉車門前應通知煤車上及附近的有關人員。車門打開或關閉后應掛牢。

4.23卸船機、橋式及龍門抓煤機抓斗、斗輪機輪斗活動范圍內嚴禁人員通過或逗留。嚴禁在卸船機、橋式及龍門抓煤機抓斗、斗輪機輪斗下方作業、停留或通行。如確需在這些設備下面進行檢修等作業時,必須做好防止抓斗(輪斗)突然下落的安全措施。

4.24嚴禁用抓斗載運人員或工具。

4.25運煤汽車應按規定地點有秩序卸煤,不得靠近煤垛邊緣和容易坍塌的部位,不得搶道行車。

4.26運煤汽車未停穩前,嚴禁人員上車作業。

4.27人工卸煤過程中不得開動汽車,只有卸煤作業人員全部撤離車輛后方可開動汽車。嚴禁運煤汽車憑慣性卸煤。

4.28汽車卸煤時,嚴禁在汽車行走中打開或升降車廂,人員應遠離推煤機拖動的載重汽車。

4.29堆取料機運行時,嚴禁運煤汽車進入堆取料機作業范圍內卸煤。

4.30清理自卸式運煤汽車車廂黏煤時,車廂應放平,嚴禁在車廂傾斜時進行人工清煤作業。嚴禁在車廂內有人情況下升降車廂。

5.儲煤系統

5.1不準在有煤塊等掉落的地方通行或工作,應在周圍設置圍欄和“當心落物”、“禁止入內”安全標示牌。作業人員不得靠近煤垛邊緣和容易坍塌的部位。

5.2推煤機、裝載機等配合堆取料機作業時,應與堆取料機保持3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5.3堆取煤時,應隨時注意保持煤堆有一定邊坡,避免形成超過60°陡坡,以防坍塌傷人。在作業中如發現有形成陡坡的可能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對已經形成的陡坡,在未消除以前,禁止人員和車輛從上部或下部靠近。

5.4推煤機上下煤堆時,煤堆邊坡不得超過35度,防止推煤機溜車;在煤堆上作業時,推煤機駕駛員應刻注意煤堆有無坍塌、塌陷可能,推煤機作業時要和煤堆邊緣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以防推煤機翻倒。

5.5嚴禁在中間有大面積自燃的煤堆上進行推煤、壓實作業。

5.6人員在堆取料機活動梁鋼梁等處進行高處維護作業時,應做好防止高處墜落的措施,必要時應設置1.05m高的安全水平扶繩。

5.7人員進入儲煤筒倉前,應進行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正確佩戴好個體防護用品,做好防止中毒窒息措施。

5.8嚴禁人員在儲煤筒倉防爆門附近停留。

5.9嚴禁人員隨意進入儲煤筒倉內處理蓬煤。如需在儲煤筒倉下部處理粘煤、蓬煤時,應做好防止煤塊墜落及滑倉的措施,并保證至少兩人一同作業,互相監護。

5.10儲煤筒倉進料前,要確認儲煤筒倉內無人員停留或作業。

5.116級及以上大風以及暴雨、打雷、暴風雪、大霧等惡劣天氣下,室外大型燃料機械應停止運行,做好防風措施,并應停止室外高處作業。

5.12認真排查治理煤炭接卸、輸送系統建(構)筑物結構安全隱患,防止部件掉落、局部或整體坍塌等造成人身傷害。

6.輸煤系統

6.1完善輸煤系統各轉動皮帶、滾筒、托輥、聯軸器、液力偶合器等護欄、護罩。輸煤皮帶頭、尾部滾筒部位必須采用網狀護欄,網狀護欄長度應距離滾筒邊緣1.5米以上;皮帶兩側護欄應高于皮帶上層托輥上沿;液力偶合器防護罩應為實體圍護;所有拉緊皮帶的重錘均應設護欄。

6.2各輸煤段人行通道、出入口、上下樓梯等處要保持暢通,無障礙物,地面不應有使人滑倒、絆倒可能,應急出口有醒目的指示標識。臨邊、洞口等邊緣無堆積物。

6.3輸煤系統作業現場應照明充足,輸煤系統集中控制室、有人值守的輸煤段廊橋內應設有應急照明。

6.4輸煤系統的井、坑、孔洞蓋板或卸煤溝篦子以及其他安全裝置設施等因作業需要臨時拆除時,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并在揭開蓋板(或篦子)的井、坑、孔洞或卸煤溝周圍設置牢靠的硬質護欄,在護欄明顯位置設置“當心墜落”警示牌,夜間作業時,護欄上還要設置紅色警示燈。

6.5每一段輸煤皮帶兩側,均要設置拉線開關,拉線覆蓋整段皮帶,且每段拉線長度不應超過50m,否則應增設拉線開關;拉線開關應每周試驗1次,并做好記錄,確保靈活好用。

6.6輸煤系統的篩煤、碎煤、給煤、配煤等機械設備應設置就地緊急停止按鈕,并具備與皮帶機聯鎖的保護功能。

6.7輸煤皮帶兩側每隔50至70米,應設置一塊“嚴禁跨越”標志牌;根據每一段輸煤皮帶長度,適當設置人員通行橋,通行橋兩側懸掛“從此通過”標志牌,上述標志牌要醒目,其尺寸、顏色符合標準要求。

6.8每一段輸煤皮帶應設置音響警告裝置,皮帶啟動前應進行三次音響示警,每次警示時間不少于15秒,示警間隔5秒,確定附近無人和障礙物時方可啟動。

6.9進入上方有除鐵器的落煤管作業時,應停止除鐵器運行,并將除鐵器上吸附的鐵件清除干凈后,方可作業。

6.10移動式除鐵器應安裝車擋、限位開關和提示行走用的聲光警示裝置,并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除鐵器換位時現場應有人監護,除鐵器移動時下方嚴禁有人通行或停留。

6.11帶式除鐵器傳動輪周圍應有防護罩,并有防止運行中的除鐵器上鐵物飛出傷人的措施。

6.12除鐵器棄鐵處周圍應設有圍欄,并設置“當心機械傷人”及“當心落物”標志牌。

6.13輸煤皮帶運行時嚴禁人工清理滾筒黏煤、撿拾皮帶上或煤中雜物以及對皮帶進行其他清理工作。有必要進行人工清理皮帶滾筒黏煤或對皮帶及其附屬設備進行其他清理工作時,必須辦理工作票,停止皮帶運行,切斷皮帶機電源,并在電源開關上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后,方可進行上述作業。

6.14嚴禁在運行輸煤皮帶上直接用手撒松香或涂油膏。嚴禁向運行皮帶上撮落地煤。

6.15嚴禁在運行輸煤皮帶上人工取煤樣。

6.16嚴禁對運行的輸煤皮帶及其附屬設備進行維修工作,嚴禁用木棍、鐵棍等工具校正運行中皮帶。

6.17無論輸煤皮帶運行或停止中,嚴禁在皮帶上行走、站立或跨越,跨越皮帶必須走通行橋。嚴禁隔皮帶傳遞各種工具。

6.18運行中需加油的設備,其加油裝置應設在護欄或護罩外面,嚴禁將手伸入護欄或護罩內進行加油作業。

6.19輸煤系統各落煤管應有捅煤孔,嚴禁擅自進入落煤斗、落煤管內捅煤,如必須進入捅煤時,必須辦理工作票,停止與其連接的所有輸煤設備運行,切斷相關設備電源,并在電源開關上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后,方可進行捅煤作業。

6.20嚴禁運行中打開碎煤機的檢查門、人孔門,嚴禁在檢查門、人孔門附近長時間停留。如果檢查門松動或被振開,應立即停止碎煤機運行,待轉子完全靜止后,方可關閉檢查門。

6.21對碎煤機或篩煤設備進行清理或檢修作業時,必須辦理工作票,停止碎煤機或篩煤機以及與其連接的所有輸煤設備運行,切斷相關設備電源,并在電源開關上設置“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牌后,方可進行作業。

篇2:風電場防止人身傷害管理制度

為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風電場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風電場各崗位必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入場的職工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必須學習規程的有關部分,并經過考試合格。才能進入生產現場。

2、進入生產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帶要系好。

3、電氣操作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4、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不得接近故障點,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

5、巡視高壓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遮攔。雷雨天需要檢查室外高壓設備時,必須穿絕緣鞋,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針。

6、裝卸高壓熔斷器(保險)必須戴護目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上。

7、電氣設備停電后,即使是事故停電,在未拉開有關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8、工作時必須穿符合工作要求的工作服。

篇3:酒店客房部突發非疫情類醫療事件及意外人身傷害應急處置預案

酒店客房部對突發非疫情類醫療事件及意外人身傷害應急處置預案

1、客房部對酒店突發非疫情醫療事件及意外人身傷害的預防和監控

(1)加強對部門員工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教育,培養員工的觀察力和樂于助人的職業情操,要給與客人必要的安全警示;

(2)嚴格遵守巡樓檢查制度。樓層服務員至少每隔半小時巡查責任區域一次。檢查內容分別為:樓層是否有閑雜人員;房內是否有異常聲響及其他情況;設備、設施是否損壞。特別留意客房內是否有異常聲響,勸導閑雜人員離開樓層,設備損壞立即報修;

(3)確認安全門樓道監控裝等安全設施、器材完好,安裝位置合理,始終處于正常運轉狀態。沒有因安全設施不全或發生故障引起安全事故的現象發生。

(4)善于掌握了解、觀察和判斷客人的身體狀況,以便可以及時給予生病、受傷或中毒者以幫助和救助;

(5)對醉酒客人要采取適當措施,防止其意外墜樓,或遇到其他傷害。

(6)對在客房進行高空作業人員要加以必要的安全提示。

2、響應分級

2.1根據突發事件嚴重程度分為Ⅱ級響應:

Ⅰ級響應:當發生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并已經或可能造成賓客的傷亡、2人包括2人以上中毒及重大財產損失的,應由酒店應急指揮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

Ⅱ級響應:當發生情節比較嚴重,造成賓客輕微傷1人中毒和較少財產損失的,應由部門領導統一協調和指揮事件的應急處置。

2.2客房部對酒店突發非疫情醫療事件及意外人身傷害的應急處置措施

◆客人生病、受傷的應急處置

(1)任何員工在服務區發現有受傷或生病的賓客,應主動及時向酒店安全部或值班經理報告,同時通知部門主管或部門經理;

(2)如果賓客傷病不嚴重,由報告者協助大堂經理、酒店醫務人員處理或送往醫院做仔細檢查和治療;

(3)如果賓客傷病情況嚴重,應在酒店應急小組的領導下,積極配合酒店醫務人員等進行急救處理等相關工作。

◆賓客中毒的應急處置

(1)在酒店如發現任何人士賓客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誤服或故意服毒等中毒情形時,應立即報告部門經理,部門經理在接到賓客可能中毒的報告后,應立即通知酒店醫務人員或協作醫療機構人員前往診治,并穩定賓客的情緒,同時應立即報告酒店總經理決策,情況危急時可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呼救;

(2)如急救中心人員沒有及時趕來,中毒者有生命危險,要在酒店應急小組的指揮下,協助保安人員和醫務人員將中毒者送附近醫院搶救,并通知中毒者的單位或親友;

(3)保護中毒者所在現場,不要讓任何人觸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及食物、嘔吐物等);

(4)將中毒者之私人物品登記交與警方。

(5)協助保安部防止閑雜人員圍觀;

(6)將有關資料(包括警車、救護車到達及離開之時間、警方負責人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7)發現投毒者或可疑人員,應協助保安部人員立即將其滯留,交警方處理。

(8)如中毒者是本部門員工,由酒店人力資源部負責做好善后工作;

◆意外人身傷害的應急處置措施

(1)事故發生后,發現人第一時間向部門經理及保安部上報險情,由部門經理向酒店總經理報告,同時配合酒店保安部人員妥善維護好現場秩序,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先期處置,必要時可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

(2)保護和控制好現場,分析事件起因是否可疑,如懷疑涉及刑事犯罪,則按突發治安刑事案件處理程序處置;

(3)發生墜樓事件時,要求相關知情人員不隨意隨處傳播、不互相討論事件;

(4)如出現賓客意外重傷或致死事件,要在酒店應急指揮小組的指揮下做好相關工作。

(5)在現場存證后,配合酒店應急辦公室盡快清理現場,恢復正常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