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部停爐不停機安全技術措施
鍋爐發生滅火時,相當一部分事故是由于保護誤動、參數波動等偶然因素引起的,這種異常一般都能夠迅速恢復,如果每次都聯跳汽機,最終導致機組停運,這就會延長機組重新并網的時間,進而嚴重影響機組的可靠性,這對電廠的經濟效益和電網的穩定運行都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在電力緊缺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就更大。為避免鍋爐滅火造成機組停運,解除了鍋爐聯跳汽輪機的保護,利用鍋爐的蓄熱能力,使汽輪機在極低負荷下堅持運行,盡快恢復鍋爐點火,為保證機組安全,制定以下技術措施:
一、鍋爐MFT觸發條件及MFT后需立即停機的保護條件
1、原機組鍋爐MFT觸發條件保持不變,一旦觸發MFT條件,鍋爐設備正常動作。取消鍋爐MFT后聯跳汽輪機邏輯,保留手動MFT聯跳汽輪機條件。
2、鍋爐MFT觸發后,如果出現下列任一條件,汽輪機立即跳閘:
(1)、鍋爐汽包水位高高值動作;
(2)、主蒸汽溫度小于460℃;
(3)、過熱蒸汽過熱度低于110℃。
二、鍋爐觸發MFT后汽輪機邏輯控制:
通過DEH系統(汽輪機電液調節系統)完成自動快速降負荷,維持汽輪機在較低負荷運行,具體技術措施如下:
1、DEH系統通過RB(快速減負荷)功能實現自動快速降負荷,當機組負荷大于60MW時,以150MW/min的速率降負荷至60MW,再以30MW/min的速率降負荷至10MW。當機前壓力超過16MPa時閉鎖減負荷,低于15.8MPa時,則繼續以設定的速率降負荷至目標值;
2、負荷目標值自動設為10MW;
3、切CCS為DEH操作員自動;
4、自動投入功率反饋回路;
5、DEH系統應自動退遙控、切單閥運行;
除以上條件外,其它操作運行根據機組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的啟停操作。
三、停爐不停機MFT后各專業的處理:
1、鍋爐:
1.1?MFT后立即檢查鍋爐各聯鎖動作正常,聯系除灰退出電除塵;
1.2?調整鍋爐送風量在30-40%之間,調整汽包水位正常,做好吹掃準備,吹掃條件具備后立即開始吹掃,必要時聯系熱工強制吹掃條件,保證盡快復位MFT;鍋爐吹掃至4分鐘后必須調整鍋爐總風量在45%~50%,以防止吹掃結束,二次風門開度調整至50%后造成鍋爐總風量小于30%再次觸發鍋爐MFT。
1.3?MFT復位,檢查調整燃油壓力正常后,鍋爐點火,恢復啟動,恢復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投退油槍、火嘴要緩慢進行,以防OFT、超溫;②盡快將溫度、負荷調整到與缸溫匹配。
2、汽機:
2.1?MFT后,機組不能自動減負荷時,立即解除汽機自動,根據鍋爐壓力,手動快速減負荷至10MW左右;
2.2?倒換軸封汽源至輔汽供汽;
2.3?加強缸溫、差脹、振動的監視,檢查汽輪機本體各氣動疏水門開啟,開啟各疏水手動門,防止汽機進水;
2.4?注意調整除氧器、凝汽器、加熱器水位;
2.5?各加熱器盡量保持投入運行。
2.6?鍋爐滅火后,在汽輪機切缸以前,禁止投入高低壓旁路。
3、電氣:
3.1?MFT后,電氣立即將廠用電切換至啟備變帶;
3.2?配合機爐完成其它相關操作。
四、滅火后停爐不停機運行操作分工:
1、值長及機組長:
1.1迅速查明原因匯報中調,降負荷運行;
1.2迅速匯報發電部、設備部及生產領導,各專業負責人趕到現場協助機組恢復運行;
1.3聯系電除塵停運,準備鍋爐吹掃;
1.4通知燃油泵房,監視油泵運行情況;
1.5全面協調,具備點火條件,迅速恢復鍋爐運行。
2、主值:
2.1檢查協調畫面的DEH自動減負荷動作情況,必要時解除汽機自動,手動減負荷。
2.2確認MFT動作,所有磨停運,爐膛無火焰。
2.3迅速找出MFT動作原因。全面協調恢復機組運行。
2.4調整汽包水位,必要時解除自動,手動調節水位。
2.5密切監視汽包壓力,防止安全門動作,防止汽包水位高汽機跳閘。
3、副值1:
3.1確認磨煤機全部停運,爐膛無火焰,確認一次風機、密封風機全停。如鍋爐吹灰則立刻停止吹灰系統運行;
3.2關閉鍋爐連排電動門;確認過熱器、再熱器減溫水門關閉嚴密,否則就地手搖關嚴。
3.3檢查吹掃條件滿足后立刻進行鍋爐吹掃,必要時在允許的條件下聯系熱工人員強制條件,進行吹掃;
3.4密切監視爐膛壓力,燃油壓力,投入油槍運行;
3.5啟動密封風機,一次風機運行;
3.6投入磨煤機運行;
3.7根據負荷、壓力、溫度情況啟動其它磨運行;
3.8負荷恢復后,逐漸停止油槍運行。
4、副值2:
4.1立即檢查廠用電畫面,將廠用電切換至啟備變接帶。
4.2必要時迅速解除汽機自動,投入功率回路,手動設定目標負荷,和降負荷率(建議10MW;150MW/Min);
4.3加強監視機組負荷下降情況,根據鍋爐壓力及時進行負荷“保持”(防止汽包安全門動作);
4.4密切監視主汽壓力,溫度,汽機振動,脹差,軸向位移等重要參數,達到緊急停機條件,立即停機;
4.5監視輔汽壓力,保證主機軸封壓力;
4.6鍋爐恢復燃燒后配合鍋爐增加負荷,恢復正常運行。
5、巡檢:
5.1就地檢查磨,一次風機全部停運,出口擋板關閉,必要時手動關閉;
5.2投入油槍時,就地檢查油槍燃燒情況;
5.3啟動磨煤機前檢查磨油站運行情況;
5.4檢查一次風機,密封風機,磨運行情況,及時匯報。
五、滅火后停爐不停機運行方式的操作注意事項:
1、應自動或手動降負荷至低限負荷(10MW左右),減負荷時防止鍋爐安全門動作和發電機逆功率保護動作。
2、鍋爐滅火保護MFT動作后,在降負荷過程中應及時檢查下列項目:鍋爐全部燃料已切除、燃油速斷閥關閉、一次風機全部跳閘、密封風機全部跳閘、所有火檢信號消失,防止爐膛滅火放炮事故發生。
3、迅速將廠用電倒至啟備變接帶,保證廠用電不失電。
4、立即解除給水自動,控制汽包水位正常,保證不因汽包水位高三值聯跳汽輪機,或保護拒動蒸汽帶水造成汽機損壞事故;也要防止汽包水位低,大量補水引起汽包上下壁溫差過大。停止一臺給水泵運行,水位穩定后,將給水由主路切至旁路運行。
5、立即檢查各減溫水門是否關閉,否則立即關閉,必要時關閉手動門,以減緩主汽溫與再熱汽溫下降速度。
6、在降負荷過程中還要按照規程要求,及時檢查汽輪機各疏水門打開,檢查各排汽溫度在規程規定的范圍內。
7、汽機在高壓缸運行且DEH側計算高壓缸流量小于一定值時,DEH自動將高缸運行切換到中缸運行,開啟高旁來維持中壓缸的汽源,反切缸之后運行人員應根據機組工況調整高旁壓力的給定值。手動切換時,逐慚開啟高、低旁維持再熱汽壓1MPa左右,手動進行中壓缸切換,若切換過程中出現異常應打閘停機。負荷減至10MW,維持主蒸汽壓力4.0MPa,再熱蒸汽壓力1.5MPa。
8、汽機高、低壓旁路閥打開后,注意低壓排汽缸溫度、凝汽器各疏水擴容器溫度變化,檢查各疏擴減溫水門自動開啟,否則手動打開,并適當調高凝結水壓力。
9、減負荷過程中,主汽溫降至490℃時,開啟主、再熱蒸汽管道疏水,主汽溫降至460℃時,應立即打閘停機。
10、密切監視汽機高、低壓缸排汽溫度,及時投入低壓缸噴水。如再熱汽溫下降較快,應注意檢查高旁后減溫水情況,必要時應手動干預,但應注意:高排溫度高于420℃跳機。
11、應將軸封供汽切換至備用汽源。
12、調整除氧器及凝汽器水位正常,檢查開啟給水泵再循環門,保證給水泵不汽化、不跳閘,確保汽包水位正常,嚴防水位事故。
13、保持發電機密封油壓及氫壓正常。
14、保持凝汽器真空正常。
15、鍋爐發生滅火后,運行人員應盡快查明滅火原因,并對鍋爐進行調整,消除鍋爐跳閘條件,調整爐膛壓力、汽包水位、爐前燃油參數在正常范圍內,調整鍋爐各檔板及通風量滿足吹掃條件,及時進行吹掃,點火;打開機側疏水,啟磨,盡快提高蒸汽參數,待主再熱汽溫回升后,盡快將機組負荷加至正常。如原因不明或故障不能消除,按機組正常停運處理。
16、鍋爐重新點火恢復時,最好采用連續投油槍的方法,至少投運CD層4根大油槍,但要注意速度不能太快,以防止汽包水位迅速增長至高三值引起汽機跳閘,或燃油壓力低鍋爐再次滅火。油槍投入后要及時調整相應輔助風,確保燃燒良好,并防止汽溫下降過快。
17、CD層油槍投入后,逐漸穩定機組運行參數,恢復啟動1臺密封風機、1臺一次風機,盡快啟動C磨煤機。鍋爐重新點火特別是在啟磨后應嚴格控制升溫升壓速度,防止由于燃燒過強造成各段受熱面管壁超溫。
18、在整個處理過程中要嚴密監視主、再熱蒸汽溫度、汽輪機脹差、軸向位移、上下缸溫差、各軸承振動及軸瓦溫度在規程規定的范圍內,當出現異常時,按汽輪機運行規程中的有關規定果斷處理。
19、事故處理完后在恢復過程中,按機組熱態啟動的規定加負荷,注意對高中壓導汽管連接法蘭、調門和主汽門加強檢查,發現有滴水、漏汽現象應停止加負荷進行暖機,并聯系檢修人員處理。
篇2:SNCR煙氣脫硝運行停機安全規程
一、氨水或氨氣易泄漏的部位
1、氨水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氨氣分子會通過泵(離心泵、螺桿泵等)的縫隙、管道焊縫縫隙、法蘭密封端面縫隙、儀表與管道連接處的縫隙等處逸出;
2、氨水管道的法蘭、閥門、法蘭連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
3、氨水儲罐的進出口、排污口、回流口、液位計接口、超聲波接口等接管、閥門、法蘭連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
4、因高溫、雷擊、過量儲存或其它不可抗力引發儲罐爆炸。
二、預防氨水泄漏的安全措施
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饭芾矸煞ㄒ?儲存及使用前要求氨水供應方提供危化品使用備案證明;
2、氨區、脫硝系統操作人員(檢修、運行)必須經過公司危化品管理培訓方可上崗工作,同時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3、系統安裝的所有設備材料必須滿足存儲液氨及氨氣的需要,嚴禁使用紅銅、黃銅、鋅、鍍鋅的鋼、包含合金的銅及鑄鐵零件和備件;
4、系統應定期進行嚴密性試驗,確保系統不發生泄漏;
5、氨系統閥門等設備作為重要設備加強檢修和巡視,一旦發現泄漏,立即進行可靠隔絕,并進行搶修。搶修應在氨氣檢測裝置無報警后進行;
6、氨區必須使用防爆電氣設備,同時做好防雷擊措施,安裝并保證接地裝置良好;
7、氨區配備必要的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防化服、防靜電服、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安全鞋等必須的防護用品和急救藥品;
8、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同時應避免氨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接觸;
9、脫硝系統使用的安全閥具備國家檢測機構出具的校驗合格報告;
10、保證氨氣檢測裝置和壓力檢測裝置正常工作;
11、保證氨氣吹掃工作的正確進行,氨氣裝置的可靠運行;
12、氨區周圍50m內嚴禁煙火,如確需動火,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證;
13、氨水的儲存注意防止高溫和陽光直射,避免加熱到50℃以上,冷卻低于0℃;要遠離強酸性、堿性物質和氧化劑;必須遠離火源;
14、夏季氣溫較高時,應增加淋水裝置進行降溫,防止氨罐壓力升高;
15、經常檢查現場配置的消防設施等應急器材,確保完好;
16、加強氨區管理,氨區大門上鎖,嚴禁非作業人員隨意出入氨區;
17、現場巡檢嚴格遵守SNCR脫硝安全操作規程及工藝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禁止出現習慣性違章;
18、根據實際情況,公司每年組織修編一次氨系統泄漏應急預案。
三、使用氨水的安全作業要求
1、作業前,必須正確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安全防護裝置(防凍襯紗橡膠手套、化學安全防護眼鏡、過濾式防毒面具、全密封阻燃防化服、工作靴);
2、準備好可靠的水源,確保洗眼器在系統區域內且可用,發生意外必須及時沖洗;
3、氨水與空氣混合為易燃易爆物,在氨水使用操作區禁止出現火源;進入SNCR煙氣脫硝區域的人員嚴禁抽煙、電焊、切割或動用明火;
4、作業人員必須持有上崗證,應掌握SNCR煙氣脫硝系統設備并了解氨水的性質和有關防火、防爆規定;非專業人員或未經培訓人員請勿操作系統設備;
5、SNCR煙氣脫硝系統啟動時必須嚴格按照《SNCR煙氣脫硝系統運行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6、嚴禁在雷雨天和附近地區發生火警時進行卸氨工作;
7、在卸氨前,必須檢查確認氨水罐的安全設施完好,連接接地線,充分導除靜電后方可進行卸車;確認好卸氨管及回氣管是否鎖定、各閥門開關是否正確方可開啟卸氨泵進行卸氨操作,同時確保槽車和卸載模塊之間連接無泄漏;
8、卸氨操作時,應有指定安全人員在現場,卸氨期間,操作人員不能擅離現場;
9、根據氨水儲罐液位是否卸氨完畢,卸氨完畢后由現場操作人員停止卸氨離心泵,并關閉卸氨離心泵先后閥門,防止泵內氨水泄漏;拆除氨水槽車上的卸氨管與回氣管,撤離槽車,完成氨卸載;
10、運行前需用通過噴水實驗找出系統泄漏點并進行處理,保證系統管道無任何泄漏點方可投入運行;
11、現場開關壓力閥時,切勿面對閥門,應站在閥門一側,以防泄露噴射傷人;
12、嚴禁氨水由壓力設備及管道內急劇放出,以防止流體急速流動而產生靜電,發生爆炸;
13、啟動設備前必須檢查確認好管道所有閥門開關情況,避免壓力過大造成設備損壞,在未經授權允許及專業人員檢查確認后任何人不得隨意啟動設備,啟動前必須保證工作區內沒有火源;
14、SNCR煙氣脫硝系統啟動時,應兩人以上進行,專人就地檢查,發現跑、冒、漏立即進行處理;
15、SNCR煙氣脫硝系統運行時,應對電機及泵的軸承溫度、泵的進出口壓力進行監視,如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切換備用泵進行處理,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對泵進行維修;
16、運行中的設備嚴禁擦洗、敲擊、沖撞、擠壓和發生火花;氨管道上的接頭、閥門、儀表不能與油脂接觸;
17、SNCR煙氣脫硝系統運行中如發現氨水泄漏,應立即停止噴氨,停運脫硝系統,將氨水排至安全處暫存,對現場實施安全通風,將揮發在現場的氨氣排走;
18、大量氨水泄漏時,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堵漏方案,如現場情況變化,應重新制定方案,不得隨意蠻干;
19、對系統設備進行維修工作前,必須做好防護準備工作,并懸掛好警示牌;
20、開停機或正常運行過程中,嚴禁輸送泵長時間空轉運行;
21、SNCR煙氣脫硝系統停機時,應將內部氨水放空,以防止泵和管道內部受到腐蝕,并關閉相關閥門,防止氨水泄漏;
22、安裝、移除噴槍或對噴槍進行維護時必須正確穿戴專用安全防護用品,在系統負壓狀態下方可進行,檢查噴槍時,必須將設備停機,并進行泄壓,同時操作人應站在噴槍孔的側面,切勿站在前方,以防被火焰或熱氣傷害;在噴槍安裝后或移除前必須保證壓縮空氣打開,避免噴槍燒壞;
23、當SNCR煙氣脫硝系統長時間不運行時,將氨水液位控制在低報值,同時應將噴槍抽出爐內,放置在噴射點附近,并定期清理噴槍噴頭,做好檢查試驗;
24、長期停用或檢修時,將氨水輸送模塊進口總閥和各泵前后閥門關閉;
25、進行維護或檢修作業及處理故障時應嚴格辦理停送電手續,并將轉換開關轉至“檢修”位置,避免系統啟動造成傷害;
26、氨水存儲罐內有氨水時,禁止對氨水罐進行維修,如焊接切割、進入氨罐內等;進入貯罐內部作業要按規定辦理危險作業審批手續,進入前首先切斷氨的來源,并打開貯罐所有人孔門進行通風,在罐體外部處理干凈罐內余氨水后方可進入,而且必須有人在外監護,罐內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
27、對管道及設備進行維修時,務必排盡管內及設備內殘留液體和關閉壓縮空氣氣源。
篇3:煤氣加壓站停機安全操作規程
煤氣加壓站停機安全操作規程
(1)接到調度指令或請示調度同意后,做好停加壓機的準備,并按照規程要求,做好停機工作。
(2)只有一臺加壓機工作時,在停機前要落實并確認連同閥已打開。
(3)加壓機停后向加壓室內加氮氣,吹掃加壓機內殘余的煤氣。
(4)做好記錄,匯報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