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面低壓架空線措施要求

地面低壓架空線措施要求

2024-07-12 閱讀 1028

一、組織落實

項目負責人:王林超

安全負責人:胥強

停送電負責人:于榮濤

施工時間:2011年4月2日

本措施項目負責人對本施工工程的組織落實、工程質量、施工時間、人員協調、材料調配等全權負責。

本措施安全負責人對施工工程的安全監督、檢查、監護全權負責。

本措施停送電負責人對施工工程的停送電全權負責。

本措施有效期:工程施工完畢驗收后終止。

一、安全組織

1、由于地面低壓架空線路電氣設備施工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地面低壓架空線路屬高空作業,因此施工時應認真組織。

2、所有施工人員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企業負責的精神。嚴格按設計圖紙、按《電力安全操作規程》、按《電力外線架設作業規程》等相關條款,認真執行、精心施工、細心接線、安全、順利、圓滿地完成施工任務。

3、立電桿工作由項目負責人指揮。

4、立電桿、打拉線、作橫擔等工作必須提前做好。

5、桿上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桿下配合人員聽從桿上人員的的指揮,做到配合默契,得心應手,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6、放線時由項目負責人指揮,在放線的全過程中所有施工人員必須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統一行動。

7、此次線路架設的重點是放線和緊線工作,在放線和緊線時特別要注意其它電氣架空線路,該停電的線路必須停電、危及施工安全必須停電的,由項目負責人提出申請,礦上專題研究解決方案。

8、項目負責人在安排施工開始前,必須做到人員落實、材料落實到位、工器具到位、方能保證線路的架設按計劃進行。

9、架線工作開始前,項目負責人必須組織全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本措施。每個參加施工的施工人員要認真學習本措施、領會措施的每一條內容,不清楚的問題必須問清楚,不能含糊不清。每個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在本措施上簽字。

二、安全保障

1、參加此項工作的全體人員,每天上班前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開好班前會,交待好當天的工作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

2、所有作業人員進入施工場地時必須帶好安全帽。所有作業人員上班前不得喝酒,積極參加班前會,明白當班的任務及安全注意事項,不清楚的及時提問,確實把當天的工作內容搞清楚,努力完成當天的施工任務。凡有病的工作人員不得帶病堅持工作。

3、安全負責人必須參加地面低壓架空線路的施工工作,并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安全進行監護。

4、凡需要聯系停送電只準停送電負責人一人全權負責。

5、從地變所內引出線的低壓饋出線,在低壓電源柜接線前必須填寫電氣工作票,并嚴格按電氣工作票的內容操作,嚴禁帶電作業。在停送電操作時還必須有監護人在場。

5、每天上班前,認真檢查必備的工具、儀器、器材。凡發現有問題的工器具必須更換,確保施工工作安全可靠。此項工作必須天天堅持,不可麻痹大意。

6、每個電工自己的工具應帶齊全(鉗子、搬手、改刀、鎯頭、鏨子、圈尺、電工刀、電筆等)避免在施工中數次折返工地與車間,即降低工效又浪費時間。

7、每次上桿前必須認真檢查保險帶、踩板、吊繩及隨身工具。上桿后首先搭好保險帶和踩板,并檢查繩索、拉線是否牢固。桿上操作人員要做到眼明、手穩、心細、操作平穩,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不得隨意向桿下扔工具、材料,確保桿下的工作人員的安全。

8、桿下配合人員離桿不少于5m,需向桿上遞送材料前,應與桿上人員聯系好,確保桿下人員自身安全。

9、搭電(搭火)接線前,電工必須按《電力安全操作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等執行,即:停電、驗電、放電、短路、接地、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

10、每天下班前應做把工作場地的渣子清理干靜,衛生打掃干凈。

三、技術要求:

1、線路施工中不得任意降低線路技術標準,嚴格按400V線路的要求架設。按低壓架空線路的完好標準和質量要求施工。

2、抽風機新架設的供電線路完工后與現有的供電線路在并聯運行前必須找好相序,確認相序無誤后,才能并聯運行。找相序工作在地變所進行。

3、此次低壓架空線路共計四條:1條由地變所到抽風機房、第2條和第3條由地變到新壓風機房、第4條由地變所到新辦公樓。另改造1條由地變所到抽風機的舊線路。

4、所有的施工的原始記錄資料,由項目負責人收集整理后交機電科保存。

四、收尾工作:

1、對工作場地進行徹底的清場,清理各種臨時捆扎線、臨時支撐點、凡剩余的材料、零配件交庫房保管。保持場地的清潔、整齊。

2、線路試運行一個月后,由機電隊的電工對所有接地線、拉線、電桿認真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供電線路安全可靠地運行。以上工作必須嚴格認真并作好原始記錄。

編制人:陳光生

2008年3月28日

篇2:高低壓架空線安裝要求

一、路徑復測:

1、施工圖紙交接。

2、施工圖紙審查、核對和修改。

3、施工現場環鏡、地形、地質內容復核。

4、施工技術交底(包括技術要求、質量標準、施工工藝、危險因素、安全措施、環保措施、注意事項等)

5、交樁、放線。

6、定位:

直線桿定位時,要注意檔距與設計一致,桿位中點定位在線路軸線上;轉角桿定位時,要注意檔距于設計一致,單桿桿位中店定位裝角兩側線路軸線的交叉點上;轉角砼桿的根開與設計要相符,砼桿定位:在線路轉角補角的平分線上,以線路裝角的平分線及兩側線路軸線的交叉點為基準開根開。

二、開挖按電桿基礎圖開挖,根據土質放坡:

埋深超過一米的基坑需兩人進行工作。

三、拉盤安裝:

用人力搬運安裝時,用兩根撬棍作導軌,將底、拉盤滑落安裝。用“人字叉”將底、拉盤吊落安裝:將拉棒及連接金具按圖紙連接于拉盤上。拉盤放置與拉線垂直。回填時,回填土必須是基土。而且每500mm填實一次,表面預留300mm防沉層。

四、按桿塔明細表對各桿號分配電桿、型號規格、配筋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需對焊接的電桿,按驗收規范的要求進行焊接。

1、用人字叉立桿時:

首先要選用合適的金屬或木人字叉及合適的器具。吊點在被吊桿的重心之上。直線桿要立在線路軸線上,順、橫線路方垂直。

轉角桿、單桿組立時;應立在兩側線路軸線交叉點上,桿梢應向外角度偏一定值。

2、汽車立桿時:

汽車就位必須施工方案中的汽車吊裝工作半徑就位。吊臂在砼桿就位時,必須考慮砼桿橫擔不要壓汽車吊臂。整基吊裝一般以一點綁扎為宜,綁點高度以重心高1-2米出(或選取重心以上,鋼絲繩不易滑動的位置等)。鋼絲繩套及卸扣按施工方案選取直徑與長度。卸扣在使用中如發現有異,必須反映給施工負責人。起吊過程設正面、側面指揮各1人,正面指揮為全面負責。汽車把抱桿伸到一定高度(與司機擬定),如砼與汽車配合不合理,可先翻桿一次,校正鋼絲繩套的吃力并察看吊車的受力,在整桿吊離地面適當高度,如一切受力正常則可起吊至就位。

直線桿要立在線路軸線上,順、橫線路方面垂直。轉角桿、單桿,立在兩側線路軸線交叉點上;桿梢應向外角度偏一定值;雙桿:結構中心立在線路轉角補角的平分線及線路轉角的平分線及兩側線路軸線的交叉點上。如設計有位移(大小邊橫擔),應立在中線的掛線點上。

五、卡盤按照設計圖紙安裝:

橫擔、金具、絕緣子按設計所列型號、規格、數量、方向、部位正確安裝在桿塔及線路上。橫擔要與線路軸線垂直。

六、拉線制作及安裝:

T線夾、楔型線夾、抱箍的組合、串接要符合設計要求。拉線在導線緊線前按設計打好,導線緊線后需調緊。T型線夾、UT線夾直槽通過拉線主線,彎槽通過主線尾,鋼絞線與楔型線夾必須相粘實,尾部出線300-500mm,用鐵線與主線綁牢,UT螺栓需留2/3螺桿絲扣長作為日后調整拉線用。

扳樁裝設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用砼桿稍徑不得小于190mm,埋深不得小于1500mm,土質不好需埋設底盤,底盤規格視土質而定。

高扳樁應有適量的向線行垂直方向的反向傾斜,以保證高板樁承受下壓力。

七、放線前桿塔組立完畢,并經調正,放線滑輪掛好,并搭好棚架,要將阻礙放線物(含樹木)清除,完成臨時拉線的設置,并布置好緊線現場。

放線滑輪要懸掛于身或鐵橫擔、角鐵橫擔下。按線軸上導線長度和耐張段長度及檔內不允許接頭等,合理安排線軸,列出布線表。檢查放線軸制動裝置,裝置應有良好狀態。放線架安置平穩,放線過程中不應受力而擺晃,甚至傾倒,必要時安裝對穿拉線。檢查牽引繩全部穿在放線滑輪上并連接好。用繩套將線頭牢扎緊,中間用回旋環與引繩連接牢固,通訊聯絡處于開通及正常狀態。

每基桿塔和跨越處已設監視人員,對導線和連接頭等進行監視、檢查,發現異常應停止牽引,進行處理。接到可放線通知后,即可進行牽引放線操作。

放線過程中放線人員對導、地線進行外觀檢查。鋼芯鋁絞線損傷截面積為導電部分截面積的5%及以下,且強度損失小于4%時,可不作修補。

八、緊線:

將一端導、地線連接金具、絕緣子串,錨掛于耐張桿掛線孔:在緊線場處牽引導、地線回收余線,將導、地線升空;根據觀測檔距,代表檔距和觀測氣溫計算出相應緊線弧垂與應力;等長法(平行四邊形法),在觀測檔兩端桿塔懸掛點處各向下量取該檔弧垂距離,并分別綁扎弧垂板;

將導、地線慢慢升高,用肉眼或望遠鏡觀測導、地線與兩弧垂板連線相切且導、地線靜止不晃動。觀測好弧垂后,即可在牽引繩或導、地線上劃印,在劃印處減除耐張絕緣子串長度后將導、地線與耐張線夾牢固連接。

緊線塔掛線(緊線端線夾連接好,金具、耐張絕緣子串已連接好):當耐張串牽引到橫擔掛線孔0.5-1.Om時,應緩緩牽引,并應對牽引地錨、底滑車、索具連接等進行檢查和監視,牽引過程中塔上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

線牽到位,牽引停止前,作業人員不得先行探身扶托耐張串,待停穩后,才開始掛線作業。掛好線后,應先檢查開口銷子、校正瓷瓶鋼帽口方向,然后再緩松牽引繩,松牽引繩時應對操作塔的拉線進行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大松,拆除掛線工具。掛線時對弧立檔,較小耐張段及大跨越的過牽引長度應控制,不宜超過如下規定:

耐張段長度大于300m時,過牽引長度宜為200mm;

耐張段長度為200-300m時,過牽引長度不宜超過耐張長度的5%。;

耐張段長度在200m以內時,過牽引長度應根據導線的安全系數不小于2的規定進行控制;

緊線弧垂在掛線后應隨即在該觀測檔檢查,其允許偏差:

一般情況下,lO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的導線緊好后弧垂的誤差不應超過設計弧垂的±5%。同檔內各相導線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導線弧垂相差不應大于50mm。

跨越航道河流大跨越檔的相同弧垂最大允許值偏差為500mm;架線后應測量導線對被跨越物的凈空距離,計入導線蠕變,伸長換算到40℃時的最大弧垂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導線固定應牢固、可靠,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線轉角桿:

對針式絕緣子,導線應固定在轉角外側的槽內;對瓷橫擔絕緣子導線應固定在第一裙內。

2、直線跨越桿:

導線應雙固定,導線本體不應在固定處出現角度;裸鋁導線在絕緣子或線夾上固定應纏繞鋁包帶,纏繞長度應超出接觸部分30mm。鋁包帶的纏繞方向應與外層線股的絞制方向一致。10kV線路每相引流線、引下線與鄰相的引流線、引下線或導線之間,安裝后的凈空間距離不應小于300mm。線路的導線與拉線、電桿或構架之間安裝后的凈空間距離,lOkV時,不應小于200mm。

九、接地:

按設計圖規劃選料及敷設地網、地極,然后根據《焊接規范》對地網、地極的要求進行焊接。測量接地電阻值達到設計值合格,就回填土。對引上桿塔或臺架的加保護板槽。接地體(元鋼、扁鋼或地極)規格、數量、長度應符合設計,不允許負公差,不允許嚴重銹蝕,設計要求熱鍍鋅的應進行熱鍍鋅;按要求進行防腐處理。接地體放進坑內應平直。接地體除與桿塔連接部位用螺栓外,其他斷口一律采用焊接。焊接面(扁鋼為四面焊接)圓鋼為雙面焊接,焊口可靠、滿焊,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圓鋼為直徑的6倍,扁鋼為寬度的2倍。焊接完備冶卻后,應涂上油漆。接地引下線與桿塔應接觸良好,順基礎引下美觀,與地網接口應在埋深處。

十、接地電阻測量:

線路一般采用北京儀表廠ZC-8型三柱表,測量時,轉速應在120轉/分,兩輔助線放盡,不可交叉重疊,接觸良好,地極應打入地下。當測得電阻數值不合乎設計要求時,應將輔助線加長重測。輔助線長度為:短線,地網射線長加20米;長線,加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