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變電站圍護結構鋼筋籠吊裝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要求
一、重點控制措施
1.鋼筋籠整體包括吊點、桁架等是否已驗收完畢
2.確定鋼筋籠吊裝重量滿足機械設備承載力要求
3.吊裝區域嚴禁閑雜人員進入,并用紅白帶作圍護
4.鋼筋籠起吊方案是否已經驗算并審批合格
5.起吊必須服從起重工的指揮,確保鋼筋籠平穩、安全起吊。
6.起吊時不能使鋼筋籠下端在地面拖拉,以免造成鋼筋籠下端變形。
7.下部鋼筋籠吊離地面0.3-0.5m后,檢查下部鋼筋籠是否平穩。
8.雙機平抬鋼筋籠起,大吊提升鋼筋籠,小吊平穩向前移動;大吊起鉤,小吊起鉤緩慢運行,直至大吊吊起鋼筋籠。
9.鋼筋籠下端需系繩索用人工控制,以保證鋼筋籠在空中的正確姿態和確保安全操作。
10.采用多組葫蘆平衡起吊,使鋼筋籠逐漸平穩變幅,最終垂直,然后緩慢入槽。
篇2:附屬結構圍護樁鋼筋籠制作吊裝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一、交底范圍本次交底適用于TJ11標創新大道站附屬結構風亭及出入口圍護樁鋼筋籠制作及吊裝施工。本次加工1號出入口及風亭共136根Φ600鉆孔樁。首先加工A型樁鋼筋籠,再加工其他樁型鋼筋籠。二、設計情況創新大道站附屬結構1號出入口及風亭共136根Φ600鉆孔樁,其中A型樁樁長15.2m,58根;B型樁樁長6.5m,10根;C型樁樁長9.7m,10根;D型樁樁長12.7m,7根;E型樁樁長13.7m,51根。三、質量要求成型鋼筋籠需滿足下表中所示各項要求。鋼筋籠制作標準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主筋間距±10尺量檢查箍筋間距±20直徑±10長度±100四、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項4.1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流程為:可焊性試驗→焊接參數試驗→設備檢查→施工準備→臺具模具制作→鋼筋籠加工→鋼筋籠運輸→鋼筋籠吊裝。施工流程圖見圖1所示:4.2施工注意事項1所使用的機械及設備具有合格的出場證明及使用期限。2施工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合格后進場,特種工需持證上崗。3在大面積進行鋼筋籠加工及安裝前進行施工工藝試驗,確定工藝參數。4施工過程中鋼筋必須按原材、半成品、成品分類存放,并設立標識牌;在儲存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宜在庫內或棚內存放,露天堆置時,應架空存放,離地面不宜小于300mm,應加以遮蓋。5鋼筋均應清除油污和捶打能剝落的浮皮、鐵銹。如除銹后鋼筋表面有嚴重的麻坑、斑點等。已傷蝕截面時,應降級使用或剔出不用,帶有蜂窩狀銹跡鋼筋,不得使用。6鋼筋下料前認真核對鋼筋規格、級別及加工數量,無誤后按配料單下料,嚴禁浪費;鋼筋切斷后鋼筋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鋼筋長度偏差不得小于±10mm;鋼筋半成品宜在加工棚內集中加工。7加強箍筋必須電焊成封閉箍,加強箍筋必須與主筋焊接。8主筋接頭采用焊接,雙面焊縫長度≥5d,單面焊縫長度≥10d;主筋接頭應間隔錯開間距≥35d且大于1000mm,在同一截面的接頭不得多于總根數的50%。9鋼筋籠入孔全過程應保持垂直,防止發生彎曲變形,并設保護層墊塊,遇阻時不得強行下放,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及籠底標高在允許范圍內。10鋼筋籠在運輸及吊裝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鋼筋籠變形和保護層墊塊掉落。11鋼筋籠安裝定位時,根據護筒標高準確計算吊筋長度,并根據護筒埋設時的偏差合理調整鋼筋籠的位置。五、安全施工措施及文明施工5.1安全教育1使施工人員對所作用的材料性能及安全措施有全面的了解,并在操作中嚴格遵守勞動保護制度。2施工人員應正確佩戴安全帽,尤其是電焊、切割等作業時,禁止酒后作業。5.2施工安全、放火教育,使全體施工人員做到規范用電,作業不違章。1按規定施工,按標準操作,工程內實外美。施工現場整潔有序,工完料凈場清。2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宣傳標志,定期進行防電防銹檢查。消除一切可能造成起繡的根源,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嚴禁私拉亂接電源、電線。3焊工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鋼筋焊接工棚應采用防火材料搭建,并設置消防設施。4焊機必須接地,對于焊接導線及焊鉗接導線處,必須有可靠的絕緣。焊接用電設備必須安設防漏電保護器。5.3施工現場環境1施工用料及連接材料多屬導體且極易銹蝕,在存放材料的料庫和施工現場,必須保持場地干燥,并配備防潮設備。2施工期間應將噪音控制在最小程度,不應在施工過程中污染公共設施。5.4文明施工1項目部各級領導從抓文明施工著手,指定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提高施工人員職業道德和文明施工意識。2各項措施切實落實到隊、班和每個施工環節中,切實體現我單位文明施工的企業形象。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1、本表用于施工單位對作業班組的技術交底;2、本表一式三份,交底后施工單位項目部、作業班組各留一份,報監理機構一份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