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房地產建筑設計優化作業指導書

房地產建筑設計優化作業指導書

2024-07-11 閱讀 3844

建筑設計優化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中標方案既已中標,自有其高人一籌的亮點,作為建設單位應該尊重設計師的設計成果,不要大刀闊斧地隨意修改,避免將原創概念抹殺詒盡,除非設計師主動請纓更有高招。但中標方案也并非完美無暇,總有拾遺補缺的優化和細化的可能,要求總建筑師和本主辦崗位多方聽取意見,在眾說紛紜,七嘴八舌中提煉精華,環繞設計任務書中明確的理念目標,和設計師平等地研究探討,把建筑方案設計到滿意為止。

2.主管崗位總建筑師:主持專家評議會議,必要時與設計師討論交換意見,決定修改方案的取舍。

主辦崗位土建設計管理:收集匯總各種優化建議,在總建筑師的指示下和設計師聯絡,完善建筑設計方案。

3.規劃設計優化

3.1作業依據

規劃設計的中標方案,評標組專家建議。

3.2緊前工作條件

規劃建筑設計方案招標結束,規劃審批之前。

3.3重點是路網和建筑相互關系的精細調整:

3.3.1規劃設計中道路布局是龍頭,區內主干道不宜靠近建筑,沿途應有景觀布置;彎曲的主干道不僅有利于景觀的變化,而且也便于限制車速;建筑物的出入口應通過次級道路與主干道連接;住宅前后的三級道路應創造條件設計成盡端形式;形成私密到半私密半開放到開放三種層次的環境氛圍;道路的規劃還須注意轉彎半徑、路口的視線遮擋、車燈和噪聲干擾、人車交叉穿越等細部的設計。

3.3.2要使建筑融入環境,環境設計必須提早加入。為給環境設計的創新提供空間條件,在不違反規劃技術規定的前提下,容許建筑和道路的位置稍作改動,使二者兼顧。

3.3.3以鳥瞰的俯視眼光去審視規劃圖或規劃模型,往往容易忽略人性化方面的缺陷。只有降低視點高度,象行路人或乘車人一樣地走近或走進規劃模型,甚至登上陽臺,身臨其境一樣地環顧四周,才能感覺視線是否遮擋,視野是否開闊,氣流是否暢通,是否有壓抑的感覺。特別是板式建筑群。從俯視的視角去看,各列建筑前后錯位,蜿蜒曲折,活潑流暢,但以行人平視的視角去看,則可能變成高山峽谷,重嵐疊障。

3.3.4過分強調人車分流,往往違反了便捷的原則,減少了綠化的共享程度,結果事與愿違,反而人車混雜。

3.3.5建設和維護城市綠地是政府的職能,房產開發企業沒必要不惜緊縮建筑的間距和占地,在小區內部開辟大型綠地和人工水景,使小區居民長期承擔很高的維護費用。盡管景觀很秀麗,但利用率不高,缺乏公眾的共享和參與,這是對土地這種寶貴的社會資源的浪費。

4.房型設計優化

4.1作業依據

已通過審批的規劃設計方案。`

4.2緊前工作條件

從規劃方案審批通過起,直至施工圖設計開始之前。其中擴初方案審批之前,主要是對房型的舍取,軸線的調整,擴初審批之后,主要對細部尺度的調整。

4.3優化的重點是更加突顯人性化:

4.3.1按照客戶定位,掌握舒適型和緊湊型的區別,逐戶審視面積標準和功能標準。

4.3.2就算是特定的客戶群體,其職業、生活習慣、人員結構也有所不同,所以房型的布局一定要有變化,品種必須多樣。

4.3.3每個房間的長寬尺度既要滿足功能需要,也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理。特別是廁所、廚房和次臥室等小面積的房間更要精心布置,協調好門、窗、墻、家具、設備的相互關系。

4.3.4把最需要陽光的房間布置在南側,不少家庭認為單身老人和兒童的次臥室比客廳和書房更需要陽光。

4.3.5敞開無必要封閉的空間,審視每扇門和窗的位置,有時只需稍作改動,室內通風立刻得到改善。

4.3.6審視每垛內墻,可取消的盡量取消,可減薄的一定減薄,可改成輕質的一定改成輕質。

4.3.7注意避讓不便取消的柱和梁。

4.3.8室內管道井應盡量利用死角和暗角,不能為了縮短水平管距而擠占顯要位置。

4.3.9難以修改的房型要舍得放棄,推倒重來比勉強修改效果更好。

5.立面造型優化

5.1作業依據

規劃方案,擴初方案和建筑施工圖。

5.2緊前工作條件

規劃方案審批通過后可一直延續到結構封頂。其中,擴初方案審批之前,側重于立面方案的比較,擴初方案審批通過之后,側重于立面用料,質感和色彩搭配等的方案比較。

5.3優化的重點是更加突顯個性化:

5.3.1傳統的協調觀只是讓新的建筑被動地迎合和融合到現有的周圍環境里去,這長期以來束膊了設計師的創新意識。應該倡導一種主動的協調觀念,那就是讓現有環境和新建建筑相互烘托和陪襯,既可以有似曾相識的回味無窮,也可以有標新立異的強烈對比。只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選擇哪種感覺更適宜而已。

5.3.2高層建筑的屋頂是立面造型的點睛之筆,也是最顯個性之處。上海地區的建筑屋頂從最早的鴨頭頸到道士帽,從鉛筆頭到一柱擎天,從轉*到蒼蠅拍,大家生搬硬套,跟風逐流,以至舉目皆類同,缺乏創新,更何談個性。

5.3.3清一色的板式建筑不僅使戶型品種單調,缺乏選擇余地,而且外觀造型也是大同小異,個性特征難以體現。

5.3.4減少甚至取消如屋頂飄板等華而不實的非功能性裝飾,但遮陽板,空調架,花盆架等有實際功能的外墻附件應該有細部的裝飾設計。

5.3.5注意外窗與墻面的尺度比例,在滿足自然通風的前提下減少開啟窗扇的面積,以降低能源損失。

5.3.6精心布置用于墻面綠化的附屬構件,當建筑投入使用后會使立面質感和色感產生畫龍點睛的意外效果。

5.3.7不同的陽臺形狀和布列會使立面產生不同陰影的效果。陽臺欄板和扶手的用料最能調節建筑立面的虛實搭配。

5.3.8仔細研究空調外機的位置,既要就近,又要相對隱蔽,還要便于客戶自行安裝和檢修。拖接的冷媒供徊管應嵌入統一安裝的墻面管線槽內,或在墻內預埋套管內穿接。

5.3.9外墻采取保溫構造后要注意所有墻面附屬構配件安裝的節點設計是否牢固和可靠。

5.3.10把握外墻裝飾材料的質感和色彩關鍵在于搭配巧妙,并非價格貴的一定好。利用電腦技術做多方案比較,一定會有滿意的效果。

5.3.11廣開思路,多請幾位建筑師創作立面方案;廣開言路,多請幾位不同年齡層次的專家審視評判。在這方面多花些時間和費用非常值得。

收貨部制度

篇2:鋼結構工程深化(優化)設計工作準則

鋼結構工程深化(優化)設計準則

1深化(優化)設計應根據原設計所提供的節點詳圖進行,如在節點圖中無相應的節點時,可按照中國鋼結構設計規范進行制定,但必須提交原設計認可。

同時如須對原設計節點進行優化,事先須得到原設計同意。

2節點圖應包括主梁與次梁、主梁與鋼柱、次梁與鋼柱、支撐桿件等連接詳圖。

3節點圖內容應包括各個節點的連接類型,連接件的尺寸,高強度螺栓的直徑和數量,焊縫的形式和尺寸等一系列施工詳圖設計所必須具備的信息和數據。

4安裝布置圖:

它包括平面布置圖、立面布置圖、樓梯布置圖、扶手布置圖、地腳螺栓布置圖等。安裝布置圖所包含的內容有構件編號、安裝方向、標高、安裝說明等一系列安裝所必須具有的信息。

5構件詳圖,應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5.1構件細部、重量表、材質、構件編號、焊接標記、連接細部、坡口形式和索引圖等。

5.2螺栓統計表,螺栓標記,螺栓直徑。

5.3軸線號及相對應的軸線位置。

5.4加工、安裝所必須具有的尺寸。

5.5方向、構件的對稱和相同標記(構件編號對稱,此構件也應視為對稱)。

5.6圖紙標題、編號、改版號、出圖日期。

5.7加工廠所需要的信息。

5.8詳圖必須給出完整、明確的尺寸和數據。

5.9整個結構和每件構件的緊固螺栓清單。

5.9.1螺栓尺寸(直徑、長度、重量)。

5.9.2凈重量。

5.9.3構件編號、詳圖號、連接部分

5.9.4螺栓長度的確定,必須按照中國鋼結構規范或業主所提供的規程進行計算。

5.10圖紙清單

應注明詳圖號、構件號、數量、重量、構件類別、改版號、提交日期。

5.11文字:所有文書、資料、清單、圖紙均使用中文。

5.12測量單位:使用MKS公制

5.13圖紙尺寸:

5.13.1圖紙尺寸和其它資料均使用A系列紙張,即AO、A1、A2、A3和A4。

5.13.2原則上圖紙尺寸使用A1和A2繪制,文書、資料和清單等使用A3和A4。

5.14書寫

原則上所有文件、資料、圖紙均應打印,但技術聯絡書和草圖等可以手寫。

5.15圖紙、資料的格式:

圖紙、資料的格式(如標題、承包商所提及的標記等),需向業主提供樣張確認。

5.16焊接

5.16.1詳圖中所有焊縫標注應符合中國鋼結構焊接規范。

5.16.2詳圖中應對所有焊縫進行標注(類型、高度、坡口尺寸等)。

5.17重量計算

重量計算必須按照GB規范中規定進行重量計算。

5.18修改

5.18.1無論何種原因需對原詳圖進行修改,均按以下方法進行:

圈出修改部位。在修改記錄欄內寫明修改原因、修改時間。更改版本號。

5.18.2提供修改圖紙清單(圖號、版本號)。

5.18.3所有圖紙均按最新版本進行施工。

篇3:房地產結構設計優化作業指導書

結構設計優化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結構設計是工程設計中降本潛力最大的一個環節,目前在設計單位還沒有全面推行限額設計的情況下,開發單位只能依靠限定技術指標,要求多方案比較和專家評審等的辦法,促進設計單位精心設計,使結構設計在保證安全和耐久使用的前提下,達到最經濟合理的效果。設計優化工作可以推廣應用到規劃,建筑,環境,設備,施工技術措施等的設計管理環節上。

2.主管崗位總工程師:指導結構設計的優化工作,并對其合理性和經濟性負責。

主辦崗位土建設計管理:收集資料,組織研討會的會務工作,督辦設計的優化修改。

3.緊前工作條件

擴初設計的建筑和配套評審已通過。尚未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4.作業描述:

4.1在簽訂設計委托合同時,應將擴初設計或施工圖設計質量要求單列成合同條款,如:基礎以上的結構設計中,混凝土單方折算厚度和鋼材的單方耗用量,必須滿足在限額以下的要求;樁基礎必須有2~3套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結構計算必須采用至少兩種計算機程序的相互校核;必須承諾向甲方公開計算假定條件和計算機輸入輸出的數據等。

4.2召開結構設計優化研討會

4.2.1會前的準備工作

設計單位完成多方案的計算比較,并已形成傾向性意見;本公司內部的技術主管如總工程師已組織內部智囊團進行研究,掌握了主要的研討議題,并收集了相近類型建筑的有關資料,做到了心中有底;聘請公司外的結構專家3~4名已通知落實,確保能準時參加。

4.2.2研討會出席對象

本公司人員:總工程師,土建設計管理,承擔過類似工程建設的項目經理或現場土建工程師。并指定專人做好記錄和負責編制會議紀要。

本項目設計單位人員:室主任,項目設計總負責人,結構工種負責人,結構設計人。

外聘專家:3~4名。

4.2.3會議主持人

本公司組織的研討會由總工程師主持。為使專家意見更具權威性,也可委托房地局科技委,市建委科技委或市科委等科技協會組織,會議由專家推選的組長主持。

4.2.4研討議程

4.2.4.1由設計單位介紹結構的體系,計算假定條件,輸入數據的依據,多方案比較的結果,傾向性的意見。

4.2.4.2專家詢問,由設計單位補充解答和解釋。

4.2.4.3主持人組織研討。不要先在枝節小問題上過多討論,應首先判斷結構體系是否適用,支承構件的分布是否合理,建筑重心和結構形心偏位程度,自振頻率,最大水平位移,沉降量計算值等是否符合規范,有沒有優化的可能;其次檢查荷載和構件截面尺寸等輸入數據是否過于保守,各種構件的強度,剛度和安全度是否勻稱,構件的位置尺寸體量是否影響使用的舒適性和視覺效果,有沒有優化的可能。主持人要營造自由寬松的研討氣氛,不要停留在品頭論足上,要啟發大家提出改進和優化的具體辦法來,倡導設計單位對不同意見進行辯論,直到大家的看法趨于統一。

4.2.4.4主持人匯總,宣讀會議紀要,收齊外聘專家的書面意見,并最遲于第二天把會議紀要,甲方聲明和專家意見一并交設計單位簽收。其中甲方聲明的主要內容是要求設計單位必須按會議紀要的決議進行結構施工圖設計,專家意見中如有與會議紀要決議不一致的,除涉及國家強制性規定外,可僅作參考。

4.2.5對于重大的或特別復雜的工程,結構設計優化的研討會可以在總體協調下不為例分階段地多次舉行。如樁基,地面以下結構,地面以上結構,屋頂結構等分別專題研討,針對專題如一次研討不夠,還可以另行組織。總之,在結構優化上化再大的功夫也不為過。在這里面不僅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潛力,也能夠充分體現出工程技術人員一絲不茍的職業道德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