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電公司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管理標準
1主要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龍海市供電公司繼電保護專業的管理職能、管理內容、檢查與考核。
本標準適用于龍海電網繼電保護專業的管理。
2引用標準
《山東電網繼電保護技術監督規定》
3職責
3.1職能與分工
3.1.1生技部是龍海電網繼電保護專業的歸口管理部門,在生產經理和總工的領導下,對繼電保護工作進行全過程管理。
3.1.2調度所、檢修公司是分工負責單位。
3.2責任與權限
3.2.1生技部
3.2.1.1負責龍海電網110kV及以下系統的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工作。
3.2.1.2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繼電保護工作的指示,協助濟南供電公司系統保護的監督工作,根據龍海市電網的具體情況,制訂實施細則。
3.2.1.3制訂年度技術監督工作計劃,并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
3.2.1.4嚴格遵守規程,對所轄設備的繼電保護裝置,從設計、選型、安裝、調試到運行維護、運作評價、統計分析等各環節實行全過程管理。
3.2.1.5建立健全繼電保護設備臺帳。
3.2.1.6掌握繼電保護裝置運行情況,對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并監督實施。對保護裝置的不正確動作,按有關規定進行事故調查。
3.2.1.7檢查監督有關部門嚴格執行上級頒發的繼電保護技術規程、制度和技術規范,監督繼電保護裝置定期檢驗和驗收工作。
3.2.1.8根據技術監督的制度,按時上報監督工作的有關報表、總結。
3.2.2分工部門
3.2.2.1設計室嚴格遵守設計規程,按設計任務書和繼電保護管理部門的要求,負責繼電保護基建、大修、更改、業務等工程的設計。情況,并向有關部門提出考核意見。
3.2.2.2調度所按調度管轄的范圍負責繼電保護的配置、整定及提出保護裝置的改進意見,并按規定按時上報各種報表、總結。
3.2.2.3檢修公司負責對所轄繼電保護裝置的基建安裝、技術改造、定值整定、定期檢驗、日常運行維護、裝置消缺及各項反措項目的具體實施,并按規定上報各種報表、總結。
4管理內容及要求
4.1管理目標
4.1.1按全國一流供電標準中有關繼電保護的內容執行。
4.2基建過程中繼電保護管理
4.2.1在編制系統發展規劃、系統設計及確定一次主接線時,應考慮保護裝置的技術性能和條件以及一、二次設備綜合的可行性問題;新、擴建工程設計,必須從整個系統統籌考慮繼電保護相適應的變化;保護配置、選型原理圖應符合反措要求。
4.2.2繼電保護裝置的選型要求
4.2.2.1必須符合“四統一”及部、省頒反措要求的有關規定的產品。
4.2.2.2必須是經過動模試驗、技術鑒定合格且各種證件齊全的產品。
4.2.3施工單位必須將承建工程的保護裝置按設計要求進行安裝調試、按定值通知單進行定值整定,按反措要求進行反措,做到一、二次設備同時投運。
4.2.4繼電保護裝置投運前,施工單位必須向運行單位移交符合實際的竣工圖紙、試驗記錄、設備技術資料、廠家說明書、備品備件、專用試驗儀表及工具等。如確有困難無法全部移交,可與運行單位協商,在設備投運后一個月內全部移交完畢。
4.3繼電保護定期檢驗管理
4.3.1由設備檢修主任負責設備的定期檢驗工作。
4.3.2檢驗報告應有標準格式,并認真填寫。
4.3.3當發現保護裝置出現異常時,負責消缺并做好消缺記錄。
4.4保護裝置的事故處理
4.4.1運行中的設備發生故障,保護裝置動作后,運行值班人員應做好記錄保護信號經第二人復核后方可復歸,并同時向調度員匯報。
4.4.2對判斷為拒動、誤動的保護裝置值班調度員應采取措施并向領導和生技部匯報,以便進行分析處理。
4.5保護裝置的異常處理
4.5.1運行中的保護裝置出現異常,運行人員應及時向值班調度員匯報,對危及系統安全的應先采取措施再匯報,值班調度員接到匯報后應及時告知檢修人員,以便及時處理,對于設備重大異常,
應及時報告生技部。
5.檢查與考核
由公司生技部負責檢查全公司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管理工作。
篇2:繼電保護裝置巡視檢查制度
一繼電保護裝置由配電室值班人員每月巡視一次。
二繼電保護裝置巡視內容:
1、各類繼電器外殼有無破損裂紋,整定值的位置是否變動。
2、查看繼電器有無接點卡位,變位傾斜、燒傷以及脫軸、脫焊等情況。
3、感應型繼電器的鋁盤轉動是否正常,經常帶電的繼電器接點有無大的抖動及磨損,線圈及附加電阻有無過熱現象。
4、各種信號指示是否正常。
5、母線電壓是否正常。
6、有無異常聲響及發熱、冒煙和燒焦等氣味。
7、保護裝置的電源指示及閉鎖指示燈是否正常。
篇3: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現場工作規定
1、工作負責人應查對運行人員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作屏的正、背面由運行人員設置“在此工作”的標志。如進行工作的屏仍有運行設備,則必須有明確標志,以與檢修設備分開。相鄰的運行屏前后應有“運行中”的明顯標志(如紅布幔、遮欄等)。工作人員在工作前應看清設備名稱與位置,嚴防走錯位置。
2、運行中的設備,如斷路器、隔離開關的操作,發電機、調相機、電動機的開停,其電流、電壓的調整及音響、光字牌的復歸,均應由運行值班員進行。“跳閘連片”(即投退保護裝置)只能由運行值班員負責操作。在保護工作結束,恢復運行前要用高內阻的電壓表檢驗連片的任一端對地都不帶使斷路器跳閘的電源等。
3、在一次設備運行而停部分保護進行工作時,應特別注意斷開不經壓板的跳、合閘線及與運行設備安全有關的連線。
4、在檢驗繼電保護及二次回路時,凡與其他運行設備二次回路相聯的壓板和接線應有明顯標記,并按安全措施票仔細地將有關回路斷開或短路,做好記錄。
5、在運行中的二次回路上工作時,必須由一人操作,另一人作監護。監護人由技術經驗水平較高者擔任。
6、不允許在運行的保護屏上鉆孔。盡量避免在運行的保護屏附近進行鉆孔或進行任何有震動的工作,如要進行,則必須采取妥善措施,以防止運行的保護誤動作。
7、在繼電保護屏間的過道上搬運或安放試驗設備時,要注意與運行設備保持一定距離,防止誤碰造成誤動。
8、在現場要帶電工作時,必須站在絕緣墊上,帶線手套,使用帶絕緣把手的工具(其外露導電部分不得過長,否則應包扎絕緣帶),以保護人身安全。同時將鄰近的帶電部分和導體
用絕緣器材隔離,防止造成短路或接地。
9、在清掃運行中的設備和二次回路時,應認真仔細,并使用絕緣工具(毛刷、吹風設備等),特別注意防止振動,防止誤碰。
10、在進行試驗接線前,應了解試驗電源的容量和接線方式。配備適當的熔絲,特別要防止總電源熔絲越級熔斷。試驗用刀閘必須帶罩,禁止從運行設備上直接取得試驗電源。在進行試驗接線工作完畢后,必須經第二人檢查,方可通電。
11、對交流二次電壓回路通電時,必須可靠斷開至電壓互感器二次側的回路,防止反充電。
12、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進行短路接線時,應用短路片或導線壓接短路。
運行中的電流互感器短路后,仍應有可靠的接地點,對短路后失去接地點的接線應有臨時接地線,但在一個回路中禁止有兩個接地點。
13、現場工作應按圖紙進行,嚴禁憑記憶作為工作的依據。
如發現圖紙與實際接線不符時,應查線核對,如有問題,應查明原因,并按正確接線修改更正,然后記錄修改理由和日期。
14、修改二次回路接線時,事先必須經過審核,拆動接線前先要與原圖核對,接線修改后要與新圖核對,并及時修改底圖,修改運行人員及有關各級繼電保護人員用的圖紙。修改后的圖紙應及時報送所直接管轄調度的繼電保護機構。
保護裝置二次線變動或改進時,嚴防寄生回路存在,沒用的線應拆除。
在變動直流二次回路后,應進行相應的傳動試驗。必要時還應模擬各種故障進行整組試驗。
15、保護裝置進行整組試驗時,不宜用將繼電器接點短接的辦法進行。傳動或整組試驗后不得再在二次回路上進行任何工作,否則應作相應的試驗。
16、帶方向性的保護和差動保護新投入運行時,或變動一次設備、改動交流二次回路后,均應用負荷電流和工作電壓來檢驗其電流、電壓回路接線的正確性,并用拉合直流電源來檢查接線中有無異常。
17、保護裝置調試的定值,必須根據最新整定值通知單規定,先核對通知單與實際設備是否相符(包括互感器的接線、變比)及有無審核人簽字。根據電話通知整定時,應在正式的運行記錄簿上作電話記錄,并在收到整定通知單后,將試驗報告與通知單逐條核對。
18、所有交流繼電器的最后定值試驗必須在保護屏的端子排上通電進行。開始試驗時,應先做原定值試驗,如發現與上次試驗結果相差較大或與預期結果不符等任何細小疑問時,應慎重對待,查找原因,在未得出正確結論前,不得草率處理。
19、在導引電纜及與其直接相連的設備上進行工作時,應按在帶電設備上工作的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后,方能進行工作。
20、在運行中的高頻通道上進行工作時,應確認耦合電容器低壓側接地絕對可靠后,才能進行工作。
21、對電子儀表的接地方式應特別注意,以免燒壞儀表和保護裝置中的插件。
22、在新型的集成電路保護裝置上進行工作時,要有防止靜電感應的措施,以免損壞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