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績效測量監測控制程序
1.?目的
通過定性和定量的監測和測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績效,對有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遵循情況進行評價,使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正常運行和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生產、加工、服務過程中作業活動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監測與測量。
3.?定義
3.1環境績效:組織對其環境因素進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3.2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組織對其職業健康安全風險進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測量的結果。
4.?引用文件
GB/T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JB9001B-2009《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1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GB/T1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
5.?職責
5.1質量管理部負責:
a)?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體系運行情況及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監測和測量;
b)?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合規性的評價;
c)?內審和管理評審中不符合的跟蹤監測。
d)?用于職業健康安全檢驗和測量裝置的統一管理,并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檢定、校準實施控制。
5.2設施部負責:
a)?業務范圍內機電設備、供電系統等狀態監測;
b)?公司內特種設備的年度監測及監視;
c)?公司生產制造廠區內(包括消防設備)設施環境噪聲的監測與測量;
d)?公司內部特種設備的管理;
e)?職業病防治和從事有關職業危害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及職業病防治涉及到的物質的測量與監視。
5.3人事部負責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的體檢工作。
5.4各職能部門負責對本部門業務范圍內相關與要求監測的項目實施監測;負責監測裝置的使用、維護和管理。
6.?工作程序
6.1測量與監視控制方法.
6.1.1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的監測
6.1.1.1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所涉及到的相關部門,應按照計劃時間和措施進行實施,每季度自檢一次,并保存自檢記錄。人事部應每半年根據管理方案的內容進行落實情況的驗證,并保留驗證記錄結果。
6.1.1.2檢查驗證的內容為責任部門對量化目標指標的參數達成情況。
6.1.1.3當檢查發現執行情況偏離或與目標指標不符時應作好分析和糾正措施,并對措施進行跟蹤,直至不符合消失為止。并按照《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行。
6.1.2對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符合性的監測
每年第四季度由質量管理部對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符合性進行一次評價,如有新增或更改的應獲取并形成新的《外來文件(法律法規)清單》。
6.1.3環境監測
6.1.3.1公司設備部每半年對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指標及能源消耗指標/環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況進行監測并記錄于《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實施效果評價表》
6.1.3.2由設備部聯系市環保局或區環保局,每年底對公司廢水、噪音、廢氣的排放進行檢測并保持檢測報告。
6.1.4職業健康安全監測
6.1.4.1特種生產設施的監測在生產副總經理組織下,由設備部開展如下工作:
a)?對生產過程中的產品設計、規程措施執行情況及生產情況進行監測,發現不符合或風險時督促責任單位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b)?組織對主要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實施監測,按規定的要求對高壓電器、高壓線路、重要設施、接地避雷裝置等進行監測;
c)?組織對特種設備的年度監測工作,每年根據設備檢修計劃邀請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公司的特種設備的檢測(如行車、叉車、電梯和儲氣罐等),并保持檢測報告;
d)?目前公司并無環保和安保檢測設施,如日后新購置則按檢定周期由質量管理部計量室委托具備檢定資格的機構進行檢測。
6.1.4.2設備部負責對消防設施動火安全進行監測,及時消除隱患,確保安全。
6.1.4.3人事部負責對職業病防治管理監測
a)?由辦公室組織員工身體健康檢測,對從事有職業病危害、傷害的員工身體情況進行監督檢測方式和內容及頻率:
(1)?焊工、噴漆工、打磨工、車間女工一年一次進行職業病檢測;
(2)?機加工人員和女工最少二年一次進行常規體檢;
(3)?一般作業人員(指行政管理人員不含以上兩類人員)最少三年一次進行常規體檢。
b)?當發現不良健康現象時應視情況進行工作調離;當發現職業病時按國家有關職業病的管理條例進行上報有關部門和行政管理機關,并根據不同的職業病的類型安排不同的醫療單位進行專項治療,直至康復或穩定。
6.1.4.4工作環境的檢測
a)?設備部每年底邀請衛生防疫部門對公司的磨刀房粉塵、機加工車間噪音、噴漆車間氣體和電焊車間弧光進行檢測并出具檢測報告;
b)?質量管理部需每年對公司遵循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評價,當發現不符合時按6.4.3條款和不符合、糾正與預防措施程序中有關規定執行。
6.1.4.5各相關部門對涉及本部門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范圍內的績效進行監測。
6.1.4.6對相關方要求的監測。
a)?所監測的設備和材料與公司監測的設備和材料的控制要一致;
b)?相關方對資質、人員的要求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并與公司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與管理體系的要求相一致。
6.1.5被動的績效測量
6.1.5.1傷亡事故發生后,由設備部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
6.1.5.2設備事故發生后,由設備部進行調查、分析和處理。
6.1.5.3設備部每季度分別對傷亡和設備事故進行一次分析,發現規律性的傾向時應及時向總經理匯報。
6.2監測設備的校準與維護的控制方法
6.2.1監視和測量裝置管理
6.2.1.1質量管理部根據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的要求,選擇適宜的監視和測量裝置,定期送檢,使精確度滿足使用要求。
6.2.1.2各使用部門按照對監視和測量裝置的要求提出采購申請審批,按《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有關條款執行。
6.2.1.3監視和測量裝置到公司后,按《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進行管理。
6.3控制措施有效性的監視和測量
6.3.1質量管理部對公司已識別的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危險源和不可接受危險源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進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
6.3.2設備部對各部門按已識別的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危險源和不可接受危險源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每半年進行一次監督檢查。
6.3.3各部門針對本部門控制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危險源和不可接受危險源所制定控制措施的運行控制情況及有效性,每季度組織一次全面檢查。
7.?相關文件
7.1《記錄控制程序》
7.2《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獲取、識別與更新及合規性評價控制程序》
7.3《培訓控制程序》
7.4《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7.5《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程序》
7.6《設備管理控制程序》
8.?相關記錄
8.1《外來文件(法律法規)清單》QMS/R432-03
8.2《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實施效果評價表》?QMS/R451-02
8.3《安全檢查記錄表》?QMS/R446-26
8.4《安全生產檢查報告書》?QMS/R446-31
8.5《月度安全匯總表》?QMS/R446-33
8.6《員工工作事故管理記錄表》?QMS/R446-32
8.7《員工工傷及安全事故調查處理表》?QMS/R446-22
8.8《糾正/預防措施單》?QMS/R85-07
篇2:公司安全管理績效考核制度
公司安全管理績效考核制度(五)
一、目的
為了不斷提高安全管理績效,實現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和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圍
對安全標準化進行全面綜合考核。
三、績效考核內容
1.績效考核所依據的標準:1企業安全生產方針、目標。
2危化品從業部門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
3企業制定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4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2.績效考核監測和測量的對象:
1企業是否達成安全生產目標。
2企業是否按危化品從業部門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開展各項工作。
3企業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有嚴格的貫徹落實和執行。
4企業是否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規定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
3.績效考核的周期:每半年一次,在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進行。
4.績效考核責任人:由企業安全委員會組織相關部門主管進行考核。
5.績效考核方法:分主動性監視和被動性監視兩種。主動性監視主要檢查本企業安全活動的符合性;被動性監視主要是調查、分析和記錄安全管理的失敗案例。
四、績效考核結果
績效考核的結果首先作為本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推行是否有效的依據;其次作為本企業安全委員會總體工作績效的主要依據,直接與企業安全委員會工作人員年度績效資金掛鉤,作為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工作的依據。
五、附件
《安全管理績效考核表》AQ-BZH39
篇3:冶金安全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辦法(1)
冶金公司安全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辦法(1)
為加強基礎、基層安全管理,深化、細化現場安全監督,實行隱患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實現安全管理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充分調動各級安全管理者的工作極積性,達到“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層層落實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做好安全現場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避免或減少傷害事故,特制訂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范圍
分公司安全副經理、安全科、安全組長及安全組人員。
二、考核審批程序
安全組人員由安全組長進行考核,安全科長審核,分公司安全副經理審批;安全科人員、安全組長由安全科長進行考核,分公司安全副經理審核,經理審批;分公司安全副經理由安全部組織進行考核,公司安全副總經理審批。
三、考核辦法
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實行對口管理,分級考核。公司安全部考核分公司安全副經理,分公司安全副經理考核安全科長,安全科長考核安全科人員和安全組長,安全組長考核安全員、測風工、井下發放站管理人員、檢身工、主風機工。
考核應根據所制訂的考核內容、考核辦法,以當月工作績效對照考核表內容逐項、逐條認真考核打分。考核基分為100分,考核結果以最終得分作為被考核人員月工資的百分比。工資計算方法:月工資×考核得分%=實際月工資。每月底24日前將每人考核結果上報安全部,安全對被考核人員進行抽查核實后報企管部核算。
四、考核要求
1、考核部門要根據被考核人員工作職責內的主要工作內容,制訂具體詳細的工作考核表。
2、考核部門負責人進行考核時,要根據被考核人員當月工作業績及各種記錄等資料進行認真仔細對照查閱。
3、考核負責人對下級的考核工作要認真、仔細,不能弄虛作假,對考核結果負責。上級主管負責人要對下級考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存在不符合或弄虛作假現象,要對負責人罰款500元。
4、安全組長可以對安全員、測風工工資進行適當調整分配,必須在公司所下達總指標內進行調整。調整要求按作業人員管轄的區域大小和工作量多少來調整工資標準,工資調整標準幅度可以在指標工資上下100元范圍內浮動。安全員、測風工實行未尾淘汰制,連續三個月考核最后一名將被淘汰。
5、安全副經理、安全科長、安全組長、安全員、測風工的工作考核表以公司制訂的考核表為準,考核內容可做適當的調整。安全科人員、安全組管轄人員分別由安全科長、安全組長參照公司制訂的表樣,根據工作人員各自的工作職責制訂考核表。
6、所有月工作考核表月底交安全科存檔。
7、本制度從4月21日起執行。如在運行中發現存在缺陷,再進行修訂。
后附:1、安全副經理工作績效考核表
2、安全科長工作考核表
3、安全組人員工作考核匯總表
4、安全組長工作考核表
5、安全員工作考核表
6、測風工工作考核表
安全部
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