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管理制度范本

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11 閱讀 5982

1目的和適用范圍

1.1目的: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障員工人身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制度。本制度規定了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管理范圍和內容。

1.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總部及本地事業部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管理,異地子公司參照執行。

2引用文件

2.1引用文件

2.1.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1.3《機械制造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指南》中國機械工業安全衛生協會

2.2引用標準

2.2.1GB8196-87《機械設備防護罩安全要求》

2.2.2TJ33-79《工業企業采光設計標準》

2.2.3GBZ1-2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3術語和定義

3.1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系指預防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產生職業病,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安全所配置的防護裝置及與設備配套而形成預防系統的各種輔助設施。

3.2安全技術參數:配置在各種設備上的安全防護附件,如壓力、重量、長度、高度、溫度、濃度、射線、定時、防燃、爆測控報警器、消聲降噪及各種安全聯鎖裝置,為試驗、使用的安全技術標準。

4職責

4.1生產制造部

4.1.1根據職業健康、安全有關法規,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提出需求;為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創造條件。

4.1.2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的相關要求,對公司購進的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進行審核。

4.1.3定期檢查各事業部生產廠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并指導防護設備設施的維護及隱患整改工作。

4.1.4指導、協助各事業部生產廠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安全裝置的檢測、檢驗及評價工作。

4.1.5指導、協助各生產廠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安全裝置的檢測、檢驗及評價工作。

4.2各事業部的安全管理部門職責

4.2.1根據職業健康、安全有關法規,結合本事業部實際情況提出需求;為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創造條件。

4.2.2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的相關要求,對購進的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進行審核。

4.2.3定期檢查各生產廠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并指導防護設備設施的維護及隱患整改工作。

4.2.4協助上級職業健康、安全環保主管部門檢測、檢驗防護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及評價工作。

4.2.5根據職業健康、安全防護的需要提出增加、改造安全防護措施。

4.3各生產廠職責

4.3.1根據職業健康、安全有關法規,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提出需求;為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創造條件。

4.3.2按照職業健康、安全的相關要求,參與對購進的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審核。

4.3.3定期檢查本單位的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運行、維護情況;及時整改隱患;并記錄在案。

4.3.4協助上級安全主管部門對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的檢測、檢驗工作。

4.3.5根據職業健康、安全防護的需要提出安全防護建議。

5防護設備設施管理

5.1配置在各種設備或因設備改造需新增或更換安全防護裝置,其安全技術參數,應符合各自的用途標準要求,正確采購、安裝、使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準擅自更改或拆除;

5.2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按《特種設備管理制度》中的規定執行。

5.3毒物氣體、可燃氣體濃度感應器、阻燃防爆測控報警器,采購時應驗證產品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合格證;不準采購、使用與原機配置有異的其他替代產品。

5.4配置在設備上的各種安全防護附件在校驗期間,須備有經過檢驗合格的同類產品安裝替換,使其處在可監視狀態;不準用閥門開關或堵頭蓋封死原閥表接口。

5.5對預防各種傷害(觸電、灼傷、燙傷、凍傷、滑跌、墜落等)而設置的護欄、網,未經安全主管部門確認允許,不準擅自拆除(不包括工程竣工須拆除的圍攔)。

5.6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施,應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或標識。

5.7使用單位應經常檢查與生產線配套的除塵、凈化設備設施,并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添加附件或更換藥劑,使其經常保持良好功效狀態;

5.8凈化空氣的設備設施及用品、用具應經常檢查維護,使其經常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未經安全環保主管部門論證確認,不準擅自拆除。

5.9因生產需要新增、更換或拆除各種職業健康安全防護設備設施(主要指除塵、凈化設備),須有安全技術主管部門參與評審或評價確認后方可購進,必要時派員監督安裝、拆除。

5.10經維修、保養或改造后的設備,原配置的安全防護裝置應經驗證確認灰復原樣,杜絕少裝、錯裝事件發生。

6隱患整改要求

6.1各事業部生產廠的設備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經各種檢查發現的各種隱患,按《安全環境檢查管理制度》中規定執行。

7檢查與考核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實施檢查考核。

8附則

本制度自二010年三月起實施,本制度由生產制造部解釋。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用品材料購置管理辦法

為了防止假冒、偽劣或存在質量缺陷的安全設施和用品材料流入施工現場,規范采購行為,確保使用安全,特制訂本辦法。

一、選擇合格供應商

1.基層單位(項目部)應按照當地主管部門的要求,對相關材料的供應單位進行評價,擇優選取,建立合格供應商臺帳。

2.合格供應商必須具備:生產、經營許可證;技術和生產及質量保證能力;當地主管門頒發的準用證證明材料(法律、法規要求);市場信譽和履約能力;

二、購置

1.批量購置:施工項目部編制需求計劃,經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批后,由分公司同選定的合格供應商簽訂購貨合同。購貨合同中應約定:材料的品名、規格、型號、質量等級;生產制造規程和標準;驗收準則和方法;供應商應提供購置材料的相關資料。

2.零星材料購置:由分公司材料員根據審批后的需求計劃,到已選定的合格供應商處購置,索取相關資料(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

三、驗收

1.批量材料進場: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根據約定的要求進行分批次集中檢測;零星材料進場: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隨時進行檢查驗收,發現有質量問題的,送有關檢測部門復檢,安全員做好檢查驗收記錄。

2.安全員負責收取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準用證,批量檢測合格證明等資料,建立登記臺帳。

3.驗收方式:查質量合格證明材料、質量檢測報告;查外觀尺寸、規格和實物質量;按規定抽樣復試等。

4.對未檢品、不合格品作好標識,不合格品清退出施工現場。

四、保管

1.對通過檢查驗收的材料,進入庫房妥然保管,并進行分類標識,建立登記臺帳。

2.按實際需要發放,建立發放登記臺帳。

3.對庫存滿一年的安全防護材料、用品,由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安全員進行復查,凡變質、受損傷的及時清理,不允許發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