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某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2024-07-11 閱讀 1044

1.目的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員工身體健康制訂本辦法。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所屬各單位。

2.術語和定義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工作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國家公布的職業病范圍的疾病。

職業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場所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相伴隨的,對從事該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造成健康損害或者影響的各種危害。

職業禁忌癥----是指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遭受職業危害和易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可能導致對他人健康構成危險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

有害作業----是指在施工生產環境和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礦成立防治職業病領導組

?組?長:礦?長、書?記

?副組長:各副礦級領導

?成?員:各科(室)隊負責人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職工醫院

?主?任:賀建國

四、各有關單位職責

(1)工會負責對職業病防治實行民主管理和群眾監督。

(2)安全科負責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3)人勞科負責職業病的統計、報告和檔案管理工作,負責對職業病患者調換工作崗位,安排休養。

(4)各單位負責職業病防治措施的實施,對職業病防治設備進行經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測,保持正常運轉,并按規定發給員工符合質量要求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

(5)員工(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享有獲得職業病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權利。

五、進一步改善作業環境,從硬件系統降低職業病的發生

1、井下各采掘工作面配備并逐步完善防塵系統,采用濕式打眼、煤層注水、戴防塵口罩等措施控制或減少塵肺病的發生。

2、高噪音作業環境采取降噪措施或采用低噪設備降低噪聲污染,同時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加強自我防護。

3、針對熱放射、焊塵、放射線等特殊工作環境要進一步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完善硬件設施,同時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降低職業病的發生。

六、加強職業健康檢查

1、井下職工,原則上一年一次。

2、特殊工作崗位一年一次。

3、女職工一年一次。

4、地面及其他,三年一次。

具體檢查項目祥見《職業健康檢查項目和周期》。

發生職業病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向領導組報告,保衛科必須先進入現場,維護現場秩序,礦醫院進行現場救治,勞資科負責核對人員數量,并及時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七.一般規定

(1)礦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各單位應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經常性的職業安全衛生和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2)各單位和部門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對從事有害作業的人員進行上崗前和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勞動者本人,對從事有害作業的合同制工人、農民合同工應當在解除合同前進行職業病健康檢查。

(3)各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員工從事與禁忌相關的有害作業。

(4)嚴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標志。

(5)安全部門應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定期對有毒氣體、粉塵、噪聲等有害因素進行檢測,并送檢測結果。

(6)各單位必須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先進設備和無毒材料,控制、消除職業危害的生產成本。

八.職業病管理

(1)職業病的診斷鑒定,由職工和人事勞資科提出申請報市疾控中心,由市職業病診斷鑒定組織診斷鑒定。

(2)當公司接到市職業病診斷鑒定組織的結論定為職業病后,填寫職業病登記表,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職業病報告。

(3)急性職業中毒和其他急性職業病診治終結,疑有后遺癥或者慢性職業病的,應當由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組織予以確認。

?安?全?科

?二○○九年元月

篇2:主管礦主的職業病防治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科室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玉一嚴肅處理。

7、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單位、各生產單位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本制度規定從礦領導到各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三、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單位和責任人。

各單位和人員的職責

(一)、礦長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本礦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礦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單位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親自參加礦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和分析。

6、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礦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在礦長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規定,在本礦中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訂(修改)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督促執行。

2、根據本礦機構設置,明確各單位、人員職責。

3、制訂礦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

5、組織對本礦干部、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

6、經常檢查本礦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7、經常聽取各工區、職工關于職業衛生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8、對礦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單位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9、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礦技術單位的職責

1、編制礦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措施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四)、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礦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收集整理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單位切實按期執行。

2、配合培訓中心牽頭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收集整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報表。

5、匯總整理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9、審批個人防護用品。

10、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生產,確保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迅速上報,并與礦內醫院配合及時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