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一)
綜合實驗樓工程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管理是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本工程的學校特殊環境,安全管理更是具有非同一般的重大意義。
安全管理的內容有:施工安全組織與分工、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一般要求、施工現場具體要求與措施等;
第1節原則與依據
結合本工程的特殊地理和人文環境,根據《**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對施工現場管理的有關要求、規定及強性性標準,我公司企業內部管理特色,結合本工程總承包管理的特點和工程實際的具體情況,制定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與消防保衛管理措施。
第2節安全管理目標
(1)全年無因工亡人、重傷事故,輕傷率控制在0.3‰。
(2)確保安全生產。施工現場無"三違"、無安全隱患。
(3)高標準,嚴要求,創"**市文明安全工地"。
第3節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不僅是為了滿足工程項目部自身安全生產的要求,同時也是為了滿足相關方(政府、業主、保險公司、社會)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持續改善和安全生產保證能力的信任。
為確保本工程施工中的各項安全管理目標與指標得到有效地控制,向業主提供滿意的產品,制定如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體系:
3.1安全施工的管理網絡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和我公司多年來承建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經驗,為確保施工生產安全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項目建立如下安全管理網絡。
(如下圖)
其中,項目安全部設持證專職安全監察員兩名,進行項目安全生產的專業管理和日常管理;各職能部室負責人負責本部室所管轄生產活動的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各班組設兼職安全員1名,負責本班組日常生產安全檢查。項目黨、政、工、團組織齊抓共管,認真貫徹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管理原則,群防群治,全員參與,全過程、全方位實施項目安全生產管理。
3.2項目實施"五化"管理
五化:安全生產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體系化。
3.2.1制度化管理:為實現項目施工生產全方位、全過程管理,項目建立以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特種設備及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電氣安全管理制度、現場防火管理制度、施工方案審批制度、傷亡事故管理制度、交通運輸管理制度、防暑降溫管理制度、化學品和易燃易爆品管理制度、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女工保護制度、安全值班及值日制度、飲食衛生管理制度、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勞動保險管理制度、施工生產安全緊急預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等,使項目各項生產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實現制度化管理和良好運行。
3.2.2標準化、程序化管理:采用先進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全面控制施工生產全過程。項目部認真實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明確管理程序與范疇,做到各部門及崗位管理要素清楚,管理程序明確,結合部嚴密,保證各項管理工作到位,管理有效。各職能部室管理職能分配如下表。
項目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只能分配表
*相關部門要素
*主管
工程部安全部質量部技術部物資設備部綜合辦公室計劃經營部
4.1總要求*******
4.2方針*******
4.3.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
4.3.2.1法規*******
4.3.3目標*******
4.3.4管理方案*******
4.4.1機構職責*******
4.4.2培訓*******
4.4.3協商與溝通*******
4.4.4體系文件*******
4.4.5文件與資料控制*******
4.4.6運行控制*******
4.4.7應急準備和響應*******
4.5.1績效測量與監視*******
4.5.2事故、時間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
4.5.3記錄*******
4.5.4審核*******
4.6管理評審*******
3.2.3責任規范化管理:為細化項目全方位、全過程安全管理,從重點部位重點控制入手,全方位、全過程實施施工現場施工生產控制,保證施工生產過程有序、可靠進行。根據本工程項目實際,把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重點工作和重點控制的內容分為17個分項,并明確每個分項的控制要點及責任人(見下表)。
安全管理控制分項名稱、分項控制要點及責任人一覽表
序號控制分項名稱分項控制要點責任人
1項目危害因素排查、評價、批準及措施制定、審批組織危害因素排查,危害因素匯總,組織危害因素評價;措施制定;"E"級風險及措施審批;"A、B"風險涉及的從業人員。
2基坑、槽、溝挖土、放坡、支護,防護欄及防護標志,基坑、槽、溝邊監視及物料堆放,材料運輸,人員作業,回填。
3落地腳手架及工具式腳手架搭設方案制定、審批,地基,搭設,立面、水平防護,腳手板,防雷接地,拆除。
4安全網采購,檢驗,支掛,維護,拆除。
5現場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審批,實施及驗收,漏電保護器檢測,帶電作業。
6臨邊、洞口防護防護欄搭設,防護門設置,動態管理。
7高處作業及吊裝作業安全技術交底,特殊天氣,防護設施,物料堆放,作業行為
8垂直運輸設備安裝方案編制、審批,基礎驗收,設備安裝,防護設施,維修保養,防雷接地。
9機動車輛檢驗檢測,行使,維修保養。
10施工機具采購、檢測、使用及保養
11三寶采購,檢驗,發放,使用。
12作業行為安全技術交底,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
13消防保衛消防設施設置、維護,出入管理,檢查。
14民工生活區圍擋;宿舍衛生和環境衛生;用電。
15辦公區綠化;壞境及辦公室衛生;用電。
16體系運行監控績效考核;體系運行監控。
17安全資料填寫真實、規范、及時;分類整理歸檔清。
3.2.4責任體系化管理:嚴格落實項目各職能部室及各崗位安全生
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真正實現安全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安全管理人人有責"。項目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如下:
(1)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安全生產責任
負責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制定并實施項目安全生產的目標、及責任分解,并進行定期考核。
負責項目危害因素評價和各級風險控制措施評價;批準"E級風險"及控制措施。
負責項目生產事故的上報工作。
負責項目輕傷事故的調查、處理、結案,并月報至公司備案。
負責直接經濟損失1萬元以下事故的調查、處理、結案工作。
決策項目重大安全問題,領導項目全員進行施工全過程安全管理。
(2)項目經理安全生產責任
項目經理是項目生產安全第一負責人,對項目的安全生產全面負責,負直接領導責任。
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行業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制度、辦法等,批閱上級文件并監督實施。
負責項目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和有效運行,監督檢查各職能部門職責落實。
組織制定和實施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組織召開危害因素評價和各級風險控制措施評價會議,確認風險等級和控制措施。
掌握安全生產情況,改善作業環境,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督促各項安全檢查及時到位,負責事故隱患的消除。
支持職能部門和人員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主持輕傷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結案。
組織實施項目應急預案。
(3)項目總工程師安全生產責任
對項目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技術工作負責,提供技術支持。
組織項目各部室及成員實施公司三位一體體系。
組織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并按審批規定權限進行審核、批準、上報。
實施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落實安全措施,主持驗收工作;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時,制定專項的安全技術措施并上報公司審批。
參加輕傷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改進措施,并督促落實。
(4)項目安全質量部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負責項目安全生產的監督監察工作。認真執行上級和地方主管部門下發的規章制度、辦法等,制定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監察落實情況。
審核項目危害因素辨識,參加項目危害因素的評價工作,審核項目制定的各級風控制措施,并報項目領導小組。負責項目領導小組評價后的"A、B、C、D級風險"及控制措施報公司主管部門。負責公司審批后的各級風險及控制措施落實的監督監察。
協助項目教育部門組織實施從業人員入場教育和安全教育及考核工作,并建立臺帳和記錄。
負責督促有關部門與各分包隊伍簽訂安全生產協議,并保持記錄。
審核項目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中的安全保證措施,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監察,按規定參加驗收并保持記錄。
負責項目生產過程安全監察,深入現場檢查,制止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并有權給予經濟處罰,遇有險情有停工權。
審核、參加工程項目制定的安全技術交底,并保持記錄。
協助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工程項目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查,對存在的問題,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制定糾正或預防措施,進行整改,實施驗證,并保持記錄。
建立特殊工種臺帳,實施對特殊工種的動態管理。
協助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安全生產活動,參加調度會,匯報安全情況,并提出要求。
負責項目的安全月、季、年工作總結和統計上報工作,建立項目各類安全臺帳、記錄等。
參加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及時組織上報事故材料,并保持記錄。
負責項目事件的登記建檔工作,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整改落實,并保持記錄。
(5)項目施工、技術部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組織項目的危害因素辨識,并傳遞至安全主管部門審核。
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并報總工程師。若有變更,及時組織修訂。
執行安全生產各項管理制度,合理組織生產,建立安全施工秩序。
參加傷亡事故及未遂事故的技術性調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技術性防范措施。
分項工程施工前,編制安全技術交底并傳遞至安全主管部門審核;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
參加項目危害因素評價;組織制定各級風險控制措施,并傳遞至安質部審核。
(6)項目機械設備部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負責本部室生產活動的危害因素辨識,并傳遞至主管部門。
制定項目設備安裝、拆除方案,并按規定上報審批和組織驗收。
貫徹執行機械安全操作規定,做到定機、定人管理。
定期進行機械設備安全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落實。
及時維修、保養設備,防止野蠻使用和"帶病作業",做好維修保養、交接班記錄工作。
建立設備臺帳并及時上報,保持設備完好率。
參加機械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
參加項目危害因素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傳遞至安質部審核。
(7)項目治安保衛室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遵照"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負責項目的消防管理工作。
組織建立防火領導小組和義務消防隊,并定期開會研究防火工作和隊員培訓。
負責公安消防治安方面生產活動的危害因素辨識,并傳遞至安質部。
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值勤及備勤制度,建立和執行防火獎懲制度。按要求設置各種防火設施和警示標志。
負責對本項目全體員工的安全防火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員防火安全意識。
定期和不定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和施工現場巡查,發現火災隱患,及時采取整改措施并驗證整改情況。
定期對各種消防設施、器材進行性能檢查,及時更換,保證有效。
發現火情及時報警,并積極組織撲救。
保護事故現場,協助上級主管部門查清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意見。
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項目防火應急預案,并組織實施。
確定項目防火重點部位,加強重點部位的防范工作。
參加項目危害因素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負責現場動火審批,并實施有效監控。
(8)項目物資供應部及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凡購置、發放的勞保用
品、安全網、安全帽、安全帶,必須符合國家技術標準,有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國家監督部門的批量驗證和永久性標志、試驗報告單、材質證明。采購廠家必須在合格供方名冊內。
凡購置各種機具、腳手架材料等,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規定,嚴格審查證明材料,并做抽樣檢查。
確保及時供應施工中安全技術措施所需的物資。
對不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及材料應及時辦理退貨和報廢。
加強管庫人員的教育,執行有關危險品的運輸、儲存、發放等規定。
負責本部室生產活動的危害因素辨識,并傳遞至安質部。
參加項目危害因素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9)項目財務部室及人員安全生產職責
制定項目安全投資計劃,并報批。
及時籌備安全生產經費,保證按需要支付,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負責本部室生產活動的危害因素辨識,并傳遞至安質部。
(10)項目班組長安全生產責任
全面負責班組的作業安全。嚴格執行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嚴禁違章指揮。
組織學習、貫徹、遵守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組織班組進行安全活動,開好班前安全生產會,做好記錄。
安排生產任務時,認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根據作業環境和職工的思想、體質、技術狀況合理分配任務。
上崗前對所使用的機具、設備、防護用具及環境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提出整改措施,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組織并參加安全生產活動,負責班組安全檢查,搞好生產設備、安全設備、消防設施、防護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檢查維護工作,使其保持完好和正常運行。
督促教育職工合理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器具。
協助主管部室進行危害因素辨識,組織班組人員實施應急救援預案。
發生傷亡事故時,立即搶救,及時上報并保護好現場。
(11)項目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
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負直接責任。有權拒絕違章指揮,有權制止他人違章作業。
自覺學習和遵守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積極參加安全活動,接受安全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和考核,提出改進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隱患的建議。
認真學習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術,正確分析、判斷和處理各種安全隱患。
精心操作,嚴格執行工藝標準,自覺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保持作業環境清潔,搞好文明施工。
正確操作,精心維護、愛護、保養工具和設備。
協助班組進行危害因素辨識,實施應急預案。
發生傷亡事故時,及時搶救并向上級上報,保護現場,做好記錄。
篇2:安全管理監控措施
1、公司每周一上午組織管理人員召開一次安全周會。
2、公司每月定期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及駕駛員參加的安全月會。
3、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成員會議。
4、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運輸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各部門必須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必須做到:研究工作時,研究安全工作;布置工作時,布置安全工作;總結工作時,總結安全工作。
5、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對駕駛員每季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職業道德、技術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傳欄。
6、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必須經公司安全領導小組召開事故分析會議進行分析、定性、處理。
7、事故分析會議,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具體情況,統一召開,各專職安全員必須參加。
8、嚴格執行國務院和上級有關工傷事故管理規定,及時準確掌握已、未遂事故情況,總結教訓,研究事故發生規律,必須加強工傷事故的報告、調查、統計分析和處理,采取預防措施,實現安全運輸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9、公司員工在辦公區域內,從事工作有關的勞動,發生喪失勞動能力滿一個工作日以上的事故稱工傷事故。
10、工傷事故報告:如發生工傷事故,所在部門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保護好現場,迅速報告安全部。輕傷者三日內填寫“事故登記表”上報,重傷以上事故要拍照上報、存檔。
11、發生重傷、死亡多人事故,特別重大傷亡事故,在當天內迅速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市紀委、市勞動局、檢察院和旅游局等相關領導部門。
12、傷亡事故一般應在兩個月內結案,特別情況不得超過三個月;重傷、多人事故由上級部門批準結案;死傷事故由勞動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批準結案。
篇3:附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附屬醫院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與監控措施
一、管理制度:
1、認真落實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工作明確分工,團結協作,結合各科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定期組織檢查,發現事故隱患及時報告,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預防院內交叉感染。
4、對危重、昏迷、癱瘓患者及小兒應加強護理必要時加床檔、約束帶,以防墜床,定時翻身,防止褥瘡。
5、劇、毒、麻、貴重藥品人專人保管,加鎖、帳物相符。
6、搶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種類、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時(及時檢查、及時維修、及時補充),搶救器械做好應急準備,一般不準外借。
7、搶救器材及用物保持性能良好,按時清點交接,嚴防損壞和遺失。
8、對科室水、電、暖加強管理,保證不漏水、漏電、漏氣,如有損壞及時維修。
9、內服藥和外用藥標簽清楚,分別放置以免誤用。
二、監控措施:
1、氧氣管理:用氧管理:
1)用氧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告知患者及家屬勿在室內抽煙,氧氣管道周圍禁煙火和易燃品。
3)定期檢查氧氣接口,發現漏氣及時維修。
4)吸氧設施有"四防"標志(防熱、防油、防火、防震),并系有安全帶,氧氣筒內的氧氣不可用盡。
2、對危重患者及小兒防止發生意外措施:
1)防墜床。小兒要使用有床檔的小兒床;昏迷及煩燥患者有專人守護,必要時加床檔。
2)防燙傷。需要熱敷的患者,護士要及時巡視,嚴格交接班;給嬰幼兒、老人、昏迷、肢體癱瘓麻痹患者用熱水袋時,溫度50℃以內,熱水袋不可直接接觸病員的皮膚。
3、制度落實:
1)執行分級護理,進行健康教育,術后及長期臥床初起活動者,有人扶持,動作要輕慢,以防因體位變化,引起虛脫。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三查七對",按時巡視病房,發現不良反應及時處理。
3)對急危重癥患者,做好各項基礎護理。
①昏迷患者專人護理,床旁備好壓舌板、開口器、舌鉗、紗布、吸痰器等,及時清理口腔分泌物。
②做好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按摩、防止褥瘡的發生。
③煩躁患者給約束帶固定,注意松緊適度,觀察肢體血運、溫度、顏色等變化。
④嚴格執行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發現隱患及時討論處理并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