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安全用電技術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用電技術管理措施

2024-07-11 閱讀 2880

施工安全用電技術管理措施

1安全用電技術管理

1)施工現場用電須編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按有關要求建立安全技術檔案。

3)用電由具備相應專業資質的持證專業人員管理。

4)用電設施的運行及維護人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經醫生檢查無妨礙從事電氣工作的病癥。

(2)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考試合格并取得合格證書。

(3)掌握觸電解救法和人工呼吸法。

(4)新參加工作的維護電工、臨時工、實習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試合格后在正式電工帶領下,方可參加指定的工作。

5)巡視

(1)惡劣天氣易發生斷線、電氣設備損壞、絕緣降低等事故,應加強巡視和檢查。

為了巡視人員的安全,在觀察家要做好。

(2)架空線路的巡視和檢查,每季不應少于1次。

(3)配電盤應每班巡視檢查1次。

(4)各種電氣設施應定期進行巡視檢查,每次巡視檢查的情況和發現的問題應記入運行日志內。

(5)接地裝置應定期檢查。

6)配電所內必須配備足夠的絕緣手套、絕緣桿、絕緣墊、絕緣臺等安全工具及防護設施。

7)供用電設施的運行及維護,必須配備足夠的常用電氣絕緣工具并按有關規定,定期進行電氣性能試驗。電氣絕緣工具嚴禁挪做它用。

8)新設備和檢修后的設備。應進行72小時的試運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運行。

9)用電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

(1)現場需要用電時,必須提前提出申請,經用電管理部門批準,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接引

(2)接引電源工作,必須由維護電工進行,并應設專人進行監護。

(3)施工用電用畢后,由施工現場用電負責人通知維護班組,進行拆除。

(4)嚴禁非電工拆裝電氣設備,嚴禁亂拉亂接電源。

(5)配電室和現場的開關箱、開關柜應加鎖。

(6)電氣設備明顯部位應設"嚴禁靠近,以防確電"的標志。

(7)施工現場大型用電設備等,設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

2安全用電技術要求

1)架空線及電纜線路

(1)架空線路

a.工作零線與相線在一個橫擔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N)、B、C。

b.和保護零線在同一橫擔架設時,導線相序排列是: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N)、B、C、(PE)。

c.動力線、照明線在兩個橫擔上分別假設時,上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B、C;下層橫擔,面向負荷從左側起為A、(B、C)、(N)、(PE);在兩個以上橫擔上架設時,最下層橫擔面向負荷,最右邊的導線為保護零線(PE)。

e.架空線的檔距不得大于35m,線間距不得小于30mm,一般場所架空高度距地平面為4m,機動車道為6m。

②電纜

a.電纜直埋時,其表面距地面的距離不宜小于0.2-0.7m;電纜上下應鋪以軟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應蓋磚保護。

b.電纜與道路交叉處應敷設在堅固的保護管內。管的兩端宜伸出路基2m。

c.低壓電纜(不包括油浸電纜),需架空敷設時,應沿建筑物架設,其架設高度不應低于2m;接頭處應絕緣良好,并應采取防水措施,進入變電所配電所的電纜溝或電纜管在電纜敷設完成后應將管口堵實。

d.電纜之間、電纜與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間平行和交叉時的最小距離。

項目最小距離(m)

平行交叉

電力電纜之間及其與控制電纜之間0.100.50

控制電纜之間-0.50

城市街道路面1.000.70

建筑物基礎(邊線)0.60-

排水溝1.000.50

2)接地保護及防雷保護

(1)接地保護

整個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線路及設備使用漏電保護作兩級保護,即除用電設備的開關箱內裝設漏電保護器外,還必須在總配電箱內裝設一臺總的漏電保護器。為保證漏電保護器正常運行和保證專用保護零線不斷線,PE線必須在第一級漏電保護器電源側的零線處引出。分配電箱引出PE線的連接點前側的零線嚴禁通過任何開關電器。

采用具有專用保護零線的TN-S系統。即在TN-S系統中,保護零線應專用,不得作工作零線使用。所有的電器設備的外殼和保護零線均應與專用保護零線相聯接。

接零保護應符合下列規定:接引至電氣設備的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必須分開,保護零線上嚴禁裝設開關可熔斷器;接引至移動式電動工具或手持電動工具的保護零線必須采用銅芯軟線,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線的1/3,且不得小于1.5mm2;用電設備的保護的保護地線或保護零線應并聯接地,并嚴禁串聯接地或接零;保護地線或保護零線應采用焊接、村接、螺栓連接或其他可靠方法連接。嚴禁纏繞或鉤掛;保護零線和相線的材質應相同,保護零線的最小截面應符合下表規定:

相線截面(mm2)保護零線最小截面(mm2)

S≤16S

16

S<35S/2

(2)防雷保護:塔吊、提升架利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統作為防雷保護,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歐姆。

3)常用電氣設備

(1)配電箱和開關箱

配電箱及開關箱的設置:全現場應設總配電箱(或總配電室),總配電箱以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以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以下就是用電設備。

配電箱及開關箱的安裝要求:配電箱、開關箱的安裝高度為箱底距地面1.3~1.5m,箱體材料一般應選用鐵板,亦可選用絕緣板,而不宜選用木質材料。配電箱所有開關電器必須是合格產品。不論是選用新電器還是延用舊電器,必須完整無損、動作可靠、絕緣良好,嚴禁使用破損電器;開關箱與用電設備之間應實行"一機一閘"制,禁止"一閘多機"。開關箱的開關電器的額定值應與用電設備額定值相適應。開關箱內應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和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安全可靠;所有配電箱與開關箱應在其箱門處標注其編號、名稱、用途和分路情況。

配電箱及開關箱的操作:為防止停、送電時電源手動開關帶負荷操作,以及便于對用電設備在停、送電時進行監護,配電箱、開關箱之間應當遵循一個合理的操作順序。

(2)熔斷器和插座

a.熔斷器的規格應滿足被保護線路和設備的要求;熔體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嚴禁用金屬線代替熔絲。

b.熔體應有保護罩。管型熔斷器不得無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斷器不得改裝使用。

c.熔體熔斷后,必須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換;裝好保護罩后方可送電。

d.更換熔體時嚴禁采用不合規格的熔體代替。

e.插銷和插座必須配套使用。一類電氣設備應先用可接保護線的三孔插座,其保護端子應與保護地線或保護零線連結。

(3)移動式電動工具和手持式電動工具

a.本標段工程選用二類手持式電動工具。電動工具上裝設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的漏電保護器。

b.負荷線采用耐氣候型的橡皮保護套銅芯軟電纜,不得有接頭。

c.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必須作空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d.移動式電動工具通電前應做好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

e.單獨的電源開關和保護,嚴禁1臺開關接2臺以上電動設備。電源開關應采用雙刀開頭控制,其開關應裝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f.移動式電動工具和手持電動工具應裝高靈敏動作的漏電保護器。需移動時,不得手提電源線或轉動部分。

g.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應戴絕緣手套或站在絕緣強上。

(4)電焊機

a.布置在室外的電焊機應設置在干燥場所,并應設棚遮蔽。焊接現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弧焊機變壓器的一次側電源線長度應不大于5m,進線處必須設置防護罩。

b.使用焊接機械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電焊把絕緣必須良好。焊接機械的二次線宜采用YKS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電纜的長度應不大于30m。

c.電焊機的外殼有可靠接地,不得多臺串聯接地。電焊機各線卷對電焊機外殼的熱態絕緣電阻值不得小于0.4M毆。

d.電焊機的裸露導電部分和轉動部分應裝安全保護罩。直流電焊機的調節器被拆下后,機殼上露出的孔洞應加設保護罩。

e.電焊機一次側的電源線必須絕緣良好,不得隨地拖拉,長度不宜大于5m。

f.電焊機的電源開關應單獨設置。直流電焊機的電源應采用啟動器控制。

(5)塔吊及提升井架

a.塔式起重的供電電纜不得拖地行走。塔吊身設置兩個探照燈,給予工作面上投光,以便夜間施工。在塔頂和臂架端部裝設防撞紅色信號燈。

b.提升井架在上下極限位置應設置限位開關。

(6)其它電動建筑機械

a.平板振動器及水泵的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30mA,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時間應小于0.1S。

b.在潮濕的環境時,漏電保護器采用防濺型,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4)照明

(1)照明燈具和器材必須絕緣良好,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2)照明線路布線整齊,相對固定。室內安裝的固定式照明燈具懸掛高度不得低于2.5m,室外安裝的照明燈具不得低于3m。安裝在露天作業場所的照明燈具應選用防水型燈頭。

(3)現場辦公室、宿舍、工作棚內照明線,除橡膠套軟電纜或塑料護套線外,均應固定在絕緣孔,并應分開敷設,穿過墻臂時應套絕緣管。

(4)照明電源線不得接觸潮濕地面,并不得接近熱源和直接掛在金屬架上,在腳手架上空裝臨時照明時,應設木橫擔和絕緣子。

(5)照明開關應控制相線,當采用螺口燈頭時,相線應接在中心觸頭上。

(6)使用行燈應符合下列要求:

a.電壓不得超過36V;

b.應有保護罩。

c.行燈的手柄應絕緣良好,且耐熱、防潮。

d.行燈的電源線應采用橡套軟電纜。

e.行燈變壓器必須采用雙繞組型,行燈變壓器一二次側應裝熔斷器,金屬外殼應做好保護接地和接零措施。

(7)照明燈具與易燃物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普通燈具不宜小于300mm,聚光燈,碘鎢燈等高熱燈具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當距不夠時,應采取隔熱措施。

篇2:車輛技術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營運車輛技術質量,防止事故發生,根據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特制定此制度:

一、車輛檔案管理

1、新車行駛證、營運證、附加費證、購車發票、附加費收據復印件及車輛照片等有關行車資料交給公司,建立車輛基本情況檔案;

2、車輛駕駛員要在每月25日前將車輛的月行程里程、保養維修、肇事情況上報公司安技部登記,由安技部負責人核實后填寫車輛技術登記;

3、車輛重要部件或證件如有改動,應將改動情況報公司登記備案;

二、車輛檢查

1、司機平時出車前后要做好檢查,嚴禁帶病營運,一經發現,視情況輕重罰100至500元;

2、公司每季將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車輛進行檢查,車輛技術狀況必須達到以下標準:

(1)車輛號牌齊全、清晰,安裝位置正確,無遮擋物;

(2)燈光、喇叭、雨刮器、觀后鏡等裝置齊全有效;

(3)發動機汽缸工作正常,無異響、漏油、漏水等現象;

(4)轉向裝置操作靈活,無過緊或過松現象,高速行駛時車輛不會出現跑偏或擺頭現象;

(5)制動系統良好,符合國家制動規范要求,前后四輪的定位準確;

(6)車輛各種線路完好,接放安全牢固;

(7)輪胎保持良好,輪胎胎冠上的花紋深度不得少于3.2mm;

(8)其他部件符合安全行車標準。

3、公司營運部管理人員上路檢查車輛行駛情況時,在出示檢查證后,司機必須停車配合,如發現車輛狀況不佳的或違反公司安全管理規定的,管理人員有對車輛進行停駛、回場檢查的權力。

三、車輛保養和審驗

1、關于車輛二級維護、季檢、年審。

(1)車輛每季進行一次二級維護,維修廠必須具有深圳市交通局核準的修配廠;

(2)車輛進行二級維護后,司機要將二級維護單交到公司備案,再到市交通局客運管理分局簽章;

(3)嚴禁車輛不進廠檢測而取得二級維護單等弄虛作假現象,一經發現查實,除了重新進行二級維護外,公司將對司機進行500元至1000元的罰款;

(4)車輛每年進行綜合檢測年審一次。

2、按規定參加交警、運管部門組織的檢測、年檢、年審。

3、車輛每行駛5萬公里必須進行中修;

4、車輛每行駛10萬公里必須進行大修;

四、車輛報廢規定

1、報廢條件:

凡車輛技術經濟情況達到下列條件之一者,應予以報廢。

(1)車輛超期使用,主要總成部件磨損腐蝕或嚴重損壞,性能工況嚴重下降,無修復價值;

(2)因交通事故造成主要總成或大部分零件嚴重損壞,已無修復價值;

(3)累計行駛里程達到50萬公里以上或經過三次大修以上,且零部件損壞嚴重的老舊車;

(4)車輛經過長期使用,耗油量超過國家定型車出廠標準規定值15%的。

(5)經修理和調整后仍達不到國家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要求的;

(6)經修理和調整或采用排氣污染控制技術后,排放污染物仍超過國家規定的汽車排放標準的。

2、報廢程序

(1)司機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報市車管所批準,從批準之日起列入報廢車,停止營運。

(2)車輛申請報廢,經公司核準,三個工作日內把報廢車輛的有關證件交還給公司。

(3)報廢車輛由公司辦公室備案。

篇3:技術管理部門工作職責

一、貫徹執行交通行業主管部門和上級頒發的有關技術質量法規、標準、制度、和技術定額。

二、組織編制企業技術發展規劃、修舊挖潛、革新、改造的技術組織實施。

三、制定與貫徹企業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技術、管理的考核指標。

四、建立健全技術管理的各級崗位責任制,明確技術管理人員的職權,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五、正確使用更新改造資金和大修基金。

六、推廣現代化管理方法,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

七、組織職工安全、法制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八、開展崗位增長率練兵等專業技術競賽活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