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坡道(斜道)安全操作要點規程

坡道(斜道)安全操作要點規程

2024-07-11 閱讀 2046

坡道(斜道)安全操作要點

1、腳手架運料坡道寬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高∶長)為宜。人行坡道,寬度不得小于1m,坡度不得大于1∶3.5。

2、立桿、縱向水平桿間距應與結構腳手架相適應,單獨坡道的立桿、縱向水平桿間距不得超過1.5m。橫向水平桿間距不得大于1m,坡道寬度大于2m時,橫向水平桿中間應加吊桿,并每隔1根立桿在吊桿下加綁托桿和八字戧。

3、腳手板應鋪嚴、鋪牢。對頭搭接時板端部分應用雙橫向水平桿。搭接板的板端應搭過橫向水平桿200mm,并用三角木填順板頭凸棱。斜坡坡道的腳手板應釘防滑條,防滑條厚度30mm,間距不得大于300mm。

4、之字坡道的轉彎處應搭設平臺,平臺面積應根據施工需要,但寬度不得小于1.5m。平臺應綁剪刀撐或八字戧。

5、坡道及平臺必須綁兩道護身欄桿和180mm高度的擋腳板。

篇2:斜坡道掘支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和規范斜坡道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管理和作業人員對施工過程中事故隱患的辨識和處置能力,從施工工藝、設備運行和安全技術手段上保障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作業,特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本規定適用于斜坡道施工過程中的各個作業地點、作業環節,空間上包括從斜坡道未形成永久路面和永久設施安裝的地點開始到各中段作業掌子面的所有路段、所有涉及到的設施,在上述空間范圍內的所有施工作業、人員通行、車輛運行等均應遵守本規定。

第二條.?斜坡道掘進用臨時風筒一般應懸掛在巷道內側,具體可由施工組織設計確定。風筒必須采用阻燃材料,損壞時應及時修補或更換。

第三條.?供風、供水、排水管應與風筒懸掛在同一側,具體可由施工組織設計確定。水泵、水箱應放置在與風筒及其他管路同一側位置,水箱、水泵放置后寬度不應超出風筒,否則應開鑿專門硐室放置水箱和水泵。

第四條.?斜坡道施工用臨時高壓電纜必須使用礦井專用鋼帶鎧裝電纜,采用正規電纜掛鉤進行懸掛,掛鉤間距不大于3.0米,電纜懸掛高度要超過運渣汽車(或永久路面形成后運礦汽車的高度,兩者取高度較大值,這樣在永久安裝時不需要再重新施工高壓電纜鉤)高度150mm,電纜上不得懸掛任何物件。電纜必須懸掛綁扎牢固,防止使用過程中墜落導致事故。高壓電纜與風水管和風筒一般情況下應懸掛在同一側,高壓電纜應鋪設在最上方,與其他管路間距大于300mm。

第五條.?斜坡道施工用臨時變壓器必須開鑿專用硐室安裝,硐室應該進行支護。進出變電硐室的高壓電纜和變電硐室設施的安裝由技術部門提供專門設計,施工單位按照設計安裝,安裝完畢經相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六條.?斜坡道及各中段掌子面使用≤36V安全電壓照明,臨時路面采用≤220V照明電壓照明。路面臨時照明燈泡間距不大于5米,照明線路沿沒有風水管路的一幫鋪設。燈泡損壞時要及時更換。

第七條.?斜坡道掘進用局部通風機必須按照在用設備的100%進行備用,通風機由施工單位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規定進行維護和保養。

第八條.?斜坡道裝載設備必須安裝合格的尾氣凈化裝置,相關部門按照在用尾氣凈化裝置100%進行采購備用。

第九條.?斜坡道排水泵根據揚程和流量由相關部門確定并購買,各種泵要求200%備用。

第十條.?施工段斜坡道臨時路面要求采用大理巖碎石路面,在向前施工不超過30米時,車間必須平整路面并鋪設大理巖碎石。掘進單位要設置專人對路面進行維護和保養。掌子面附近路面要保持基本平整,保證裝載和運輸車輛能夠安全正常通行。

第十一條.?在施工段斜坡道人員集中作業期間,禁止任何車輛通行,在作業人員安全撤離后,各種車輛才能夠開始正常通行。

第十二條.?在斜坡道汽車運渣或有其他車輛通行時間內,應該盡量控制和減少施工段斜坡道人員作業,如確因工作需要作業時,人員和車輛必須遵守下屬規定:

人員遇見車輛時必須打開手電筒,向來車方向晃動手電照射(但不得照射駕駛員),示意司機斜坡道內有人員作業。附近無躲避硐室的人員要迅速躲到巷道內側(有風筒的一側)寬敞的地方,附近有躲避硐室的,人員要迅速進入躲避硐室內。

車輛遇見作業人員時,必須鳴喇叭示意作業人員附近有車輛通行,并將速度降至不大于5公里/小時,在確認作業人員已經意識到有車輛通行并且已躲避好,現場有足夠的安全間隙允許車輛安全通過時,方可行駛通過作業人員停留位置,否則應該停車讓作業人員先躲避。斜坡道車輛行駛中遇有人員,必須使用近光燈。

第十三條.?駕駛員在斜坡道停車和起步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操作規程,換擋迅速,操縱加速踏板、駐車制動器和離合器踏板的動作要準確協調,防止車輛后溜和操作失控。不能夠在重車上坡條件下完成上述操作的駕駛員不得在斜坡道駕駛車輛。

第十四條.?各種車輛轉彎時必須鳴喇叭,行駛速度不大于5公里/小時。車輛在臨時路面直道運行時速度不大于10公里/小時。

第十五條.?運渣車的裝渣量不得超過車輛額定載重量,裝渣車額定載重量應該在駕駛室一側標明。掘進單位和運渣單位根據額定載重量和巖石變化情況確定每車裝載鏟斗數,嚴格控制車輛超載。運渣單位不定期到地磅站核定實際載重量,發現超載及時通知掘進單位調整裝渣鏟斗數。

第十六條.?斜坡道使用裝載機臨時裝載轉運物件、設備時,要嚴格核定物件或設備的重量,不得超過裝載機額定裝載重量。在作業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負責,進行指揮和協調,其余無關人員撤離現場。

第十七條.?裝渣作業時,裝渣作業車輛(包括汽車掉頭、倒車等作業)能夠到達的巷道范圍內禁止任何人員停留,所有人員必須撤離到安全地點。如因工作需要確需人員停留在裝渣作業地點附近待命的,人員必須停留在專用躲避硐室內,只有停止裝渣作業后,人員才能夠走出躲避硐室開始工作。裝渣作業開始后,人員必須再回到躲避硐室內。

第十八條.?裝渣作業時,作業地點及附近區域必須保證有充足的照明。

第十九條.?人員、設備等進入掌子面作業前,必須先將浮石檢撬干凈。裝渣作業過程中逐漸露出的巷道頂板、兩側幫和正面,應該在裝渣作業進行到一定程度時,由裝載機司機報告值班隊長,值班隊長根據現場情況決定適時清理和檢撬浮石。

第二十條.?汽車起步時,司機必須觀察巷道前方、側面及后方情況,確認安全后,才能夠掛檔起步。

第二十一條.?汽車掉頭或倒車時,司機必須下車觀察巷道前方、側面及后方情況,如附近有人員通行、停留或者有障礙物,必須首先將現場人員撤離,障礙物清除,在確認安全后,才能夠上車啟動車輛開始掉頭或倒車。

第二十二條.?裝載機需要在岔口掉頭時,必須首先確認與巷道兩幫以及與其他車輛和巷道設施的安全距離,確認安全后,才能夠上車啟動裝載機開始掉頭或倒車。

第二十三條.?未經過允許,除施工作業以外的其他閑雜車輛禁止進入斜坡道。

第二十四條.?施工段斜坡道拉渣車司機必須注意其他拉渣車輛運行情況,選擇合適位置錯車或停車等候,原則上空車讓重車。斜坡道運行車輛車距保持40m-50m、平巷車距保持20m-30m,運渣單位嚴格執行。

第二十五條.?放炮時,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撤至不受炮煙、空氣沖擊波和個別飛石影響的安全位置,放炮時和炮響后均應設置警戒線,禁止人員入內。放炮通風良好后人員才能夠進入工作面,通風時間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最少不得少于15分鐘。

第二十六條.?斜坡道所有作業人員進入斜坡道后,應該戴好防塵口罩。

第二十七條.?斜坡道的支護形式和參數由施工單位書面通知技術部門。考慮到斜坡道斷面大,巖石整體穩固性差,必須采用短掘短支施工工藝,一般情況下禁止裸巷向前掘進。個別地段在巖石為整體性較好的大理巖時或垂直走向的鈣質片巖地段時,裸巷長度亦不應超過3炮的掘進長度。

第二十八條.?掌子面多人同時鑿巖作業時,鉆機距離不得小于1000mm,開孔或拔鉆桿時,相鄰鉆機必須停止鑿巖。鉆鑿作業過程中任何人員不得站在鉆機前面。

第二十九條.?施工單位不得招用聽力、視力下降明顯的人員,以及有癲癇病、精神分裂癥、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糖尿病和暈眩癥狀等不能夠從事井下作業的人員,發現異常時不得安排懷疑有上述疾病的人員進入斜坡道作業,并且立即安排進行身體健康檢查。

第三十條.?施工段斜坡道應該設置“前方岔口減速慢行”、“前方彎道減速慢行”、“鳴笛”、“前方車場注意停車讓行”、5公里和10公里限速標志、等各種警示標牌和標志,各種警示標志由安全部門負責設計和安排有關單位制作,施工單位負責安裝、清洗、維護。

第三十一條.?有關斜坡道施工用無軌設備的檢查、保養和維修執行《斜坡道無軌設備檢查、保養和維修管理規定》。

第三十二條.?相關單位未對本單位職工進行有效的制度學習和教育以及未實施有效監督或對制度條款不執行導致事故的,要對單位領導參照有關規定進行考核,并對事故承擔相關責任。相關人員未執行本制度規定的,一經發現要及時制止并參照《鐵山礦安全生產違規處罰裁量標準》進行處罰,導致事故的,要對事故負直接責任。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未盡事宜,執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其他有關國家、行業的標準和規范以及鐵山礦制定的有關規章制度等。

第三十四條.?本制度的修訂和完善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權歸安全環保科。

鐵山礦

2012年2月1日

篇3:某某工程現場坡道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某工程現場坡道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本工程南側的現場坡道是材料、設備進場的唯一通道,也是施工作業人員進出現場的唯一通道,因此交通密度非常大,且由于坡陡、路窄,所以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具休的管理安全措施如下:

(1)對進出現場的車輛要進行檢查,要有完好的方向控制和剎車系統;

(2)加強現場車輛的疏導和指揮,特別是在混凝土澆筑作業期間,由于面大點多,進出施工現場的混凝土運輸車將非常頻繁,必須投入人員加強交通的疏導,施工坡道上嚴禁停車卸料;

(3)加強對現場坡道的監測;

(4)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要求進出現場的工人一律靠右行走,并注意來往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