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廠房綜合樓工程安全文明生產施工目標保證體系措施

廠房綜合樓工程安全文明生產施工目標保證體系措施

2024-07-11 閱讀 9317

廠房綜合樓工程安全文明生產施工的目標及保證體系、措施

一、安全文明生產施工目標:市級安全生產文明施工"雙標化工地"

二、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分成的安全保證體系

建立由公司、項目、施工班組三級組成的安全保證體系。組建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專職安全員、各施工班組長任兼職安全員組成的安全施工管理小組,布置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落實安全生產的各項措施。

2、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①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三級教育制度。

②執行施工安全交底,施工作業前由施工員向施工班組作局面交底,施工班組長簽字并向全體操作人員交底,專職安全員對交底過程、內容進行監督。

③執行施工前安全檢查制度。各班級在施工前對所施工部位、操作環境進行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經妥病況處理后,專職安全員認可后,方可進行操作。

④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大檢查,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進行評比,對安全施工優良的班組和個人給予獎勵,反之給予批語或處罰,以杜絕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嚴重事故機械安全事故,年負傷頻率控制在2.4‰以同內。

⑤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合同制。每一位進場工人,及時對其進行進場安全文明施工教育,除發放安全知識手冊外,還將簽定安全生產責任合同,使每一位進場工人都知道,凡屬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均由其本人承擔主要責任,從而促其提高警惕,把安全施工放在重要地位上。項目經理還將與每一位管理人員簽訂施工安全責任制合同。

⑥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的各項安全規章、規程和制度。

3、主要施工安全防范及控制措施

①施工現場總平面,各交通要道人流較多的通道外及入口處懸掛足夠的安全生產教育、安全警告標識牌,營造安全施工氣氛。現場"四口"、"五臨邊"懸掛醒目標識,設置圍欄防護,創造安全施工環境。

②對進入現場所有人員進行使用"三寶"監督,監促其正確使用安全

帽,安全帶等防護工具,保證其操作安全。

③對現場所有施工機電設備實行專人負責,違者處罰。供電設備要有防護設施遮蓋嚴實,并配置漏電保護器,由專人定期檢測以保證供電安全。

④起重機械負重操作時,其底部支承地面必須墊平墊實,起重臂回轉半徑范圍內嚴禁站人,且禁止人員通過,起重機械使用過程中必須進行班前交接和安全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發生事故的隱患。

⑤塔吊起重臂回轉半徑范圍設安全防護棚,外部架設定全崗及護欄。

⑥現場施工用電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的有關規定,按TN-S系統"三相五線制"布置架設用電線路,并定期對閘刀、開關、插座及漏電保護器的靈敏度進行常規的使用安全檢查,現場施工用電線路布置及具體作法見附件(臨時用電作業設計)。

⑦根據現場面積、特點進行消防設施布置,對消防器材進行定期檢查,及時更換生效器材,使之保持完好的備用狀態。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用火、消防安全教育、防范和杜絕現場火災發生。

⑧與當地氣象部門建立聯系,及時取得氣象預報資料,提前實施防臺風、防雷電、防雨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⑨西面有城市高壓電網應搭設擴護架。

4、應執行的標準與規范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規范名稱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

2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3JGJ46-8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

4JGJ33-8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5JGJ88-92龍門架及物料提升機安全規程

6地區有關部門頒發有關安全文件規定

7浙建建(1997)282號浙江省文明施工安全標準管理規定

三、保證消防安全的主要措施

1、施工現場必須實行動火審報制度,動火作業全過程由專業人監護。

2、沿建筑物四周設消火栓,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3、外腳手架每隔二層在拐角處設置二只滅火器,樓梯間每隔二層設置一組四只滅火器,臨時工棚房角處應按規定布置滅火器。

4、土建施工中所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油漆及氣氛瓶乙炔瓶之類都必須按規定安放,妥善保管,遠離火源。

5、施工現場應設有專供消防用太平桶,積水桶(池)黃砂池,并保證這些部位道路暢通。

6、工地四周、大樓上下設置安全通道,貫穿整個工程,并用油漆標記,路牌指示,使通道位置顯目,通道內嚴禁堆物。

7、加強敬衛人員巡回檢查,每天下班后必須對工地臨時進行一次防火巡查,消除事故隱患。

篇2:安全目標三級控制保證標準

一、班組控制異常和未遂,不轉化成障礙和輕傷。

1、首先必須弄清楚本班所管轄范圍內異常,并制定本班組的異常細則和控制措施。車間和班組應該將異常細則細化并建立自己的獎罰措施。

2、必須做到及時發現異常:

(1)、運行班組要對設備巡回檢查有制度、有落實。檢修班組要定期檢查、重要設備必須每天保證兩次。大小修中的壽命管理檢查及時發現設備、系統的異常。

(2)、檢修中不放過任何非正常的跡象。并且要有記錄,記錄中要詳細記載異常情況的現象、時間、原因、處理方法和處理后的情況。

(3)、通過科學的分析運行實踐、檢修實踐,掌握設備、裝置由正常轉變到異常的規律,掌握轉變周期,并做好記錄。

3、必須做到控制異常。發現異常后要立即采取措施或報告有關領導和部門采取措施,不能麻痹大意、拖延等。

4、對每一種異常,班組還要集中討論控制的方案。認真分析原因,并要有文字記錄,整理歸檔。

5、在具體處理異常或進行作業前,還要進行危險分析,弄清楚危險點,并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避免將異常擴大。

6、車間要每月對班組的異常情況進行檢查,對班組未及時消除的異常或發生的未遂事件,要及時組織力量解決,并要有記錄。

二、車間控制障礙和輕傷,不轉化成事故和重傷。

1、車間的每一個管理人員,必須實行科學化管理,制定檢修運行標準化作業規定,結合專業制定障礙不轉化成事故的措施和辦法,并要根據設備的改造和更新不斷的完善。

2、車間要完善設備管理臺帳、儀器檢測管理標準,不論什么性質的檢修,要詳細填寫臺帳,做到對設備的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心中有數。

3、車間要組織力量認真解決保護裝置、自動裝置正常投入及正確動作的問題,保證發揮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重大作用。對保護裝置和自動裝置的定檢要制定合理的周期,并嚴格執行。

4、廠一級要監督車間一級安全職責的落實,車間一級每季度或每半年向廠匯報安全業績,廠里要認真審核,做到有表彰、有批評。

三、廠級控制事故和重傷,不發生重大事故和死亡。

1、廠部要認真貫徹電力法、勞動法、安全生產法、國務院和國家電力公司關于安全生產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安全生產機制。

2、廠級要及時了解重大隱患并及時決策解決。

3、廠級要保證安全設施標準化和安全生產新技術必要的資金投入。

4、廠級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并全力支持安監人員依法依規監察監督。

5、廠級要把好重大生產任務的安全關。

篇3:綠化工程質量目標保證措施

工程質量目標及保證措施

本工程具有多專業工種交叉施工,工藝復雜,質量等級高,影響力大等特點,我公司將秉承"開拓、創新、團結、實干"的企業精神,奉行"誠實、守信、重義、薄利"的服務宗旨,利用我公司在人員、技術、機械設備和管理上的優勢,采取科學的施工管理方法,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精心組織施工。同時,我們將本著再增信譽,再立新功的思想,創出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工程,達到讓業主滿意,社會放心的施工質量目標:①堅決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嚴格履行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和義務,②嚴格執行《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的有關條款,確保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接受質量監督部門依照《條文》進行監督,③工程質量標準達到國家合格工程及業主、監理評定為優良工程。

為確保實現工程質量目標,我公司擬定如下質量管理措施:

(一)質量體系的建立

1.根據公司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編制本工程質量計劃,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建立由公司總工程師領導、項目質量、技術負責人負責的質量管理機構,使整個質量保證體系協調運作,工程的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2.項目嚴格執行"四交底"制度:質量標準交底、操作要求交底、技術措施交底、自檢互檢交底,交底必須明確無誤,雙方都要在交底書面資料上簽字。

3.定期召開工程現場例會和質量情況匯報會,及時通報質量情況,保證各級管理人員掌握質量動態,堅持樣板到路,樹先進、學樣板、上水平、超前示范,以點帶面。

4.實行目標管理,進行目標分解,按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把責任落實到相應的部門和人員。除公司質量監督部門和項目技術負責人外,現場另安排專職質監員跟班作業,分別對重要施工對象,施工難度大的部位等施工作業進行跟蹤監控,并嚴格按照公司質量體系文件規定,使項目各部門到各施工班組,層層落實質量職責,明確質量責任。

(二)具體質量保證措施

1.在項目管理上,推行"分級控制、分層管理"。即質量管理分三個層次,第一層為公司職能部門,負責工程質量總策劃,從投標前到中標后的過程控制,最大限度地提供技術支持與管理支持,以分部工程優良來保證單位工程優良,::負責工程創優計劃的制定與實施。第二層次為項目經理部。負責創優計劃的實施,確保分項工程優良率,實施對施工作業層的管理,控制施工過程質量,以分項工程優良來保證分部工程優良,并及時向公司職能部門反饋質量信息。第三層次為施工作業層,負責工程的施工,嚴格按設計和規范要求進行操作,干好每一道工序,確保分項工程優良。

2.成立質量領導小組,由技術負責人、專職質檢員、各工長組成,項目經理任組長。質量小組負責專業技術會議,制定、貫徹、落實質檢制度,推廣新工藝,新技術。

3.各分項工程質量管理嚴格執行"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和交接檢、專業檢),隱蔽工程作好隱、預檢記錄,質檢員作好復檢工作并請甲方代表驗收。

4.專業工長作好每一次的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圖施工,不得任意更改原設計圖紙,遇有疑難問題必須和甲方協商解決。

5.各級現場人員必須一絲不茍地嚴格執行國家質量標準和規范。

6.管理人員和專業技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7.加強成品、半成品保護工作,如交叉施工時,一定要注意施工方向和順序。

8.材料采購實行由設計師、專業負責人檢查、選定樣板的采購制度,避免材料規格、色差影響質量的因素。

9.材料、設備進場必須有嚴格的驗收制度,并且合格證、檢驗報告齊全。

10.施工機具進場前先作一次清查,不合格的決不選用,不足的立即采購,確保機具良好。

11.虛心接受各方的質檢意見,對施工工藝或質量標準有爭議時,服從當地建委或質檢部門的裁決。

(三)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施工準備過程的質量控制

⑴技術文件準備:根據公司質量保證手冊、程序文件,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單項施工方案。

⑵管理文件準備:編制項目質量保證計劃,明確質量職責,確定項目創優計劃,制定相應的質量制度。

⑶圖紙會審:在施工前必須進行圖紙會審,找出圖紙差錯,提出改進意見,察看施工手冊和條件是否符合,能否滿足設計技術要求,對關鍵工序、特殊工序應制定專門的技術措施和控制辦法。

⑷對材料供應商進行評估和審核,建立合格的供應商名冊,選擇與本公司多次合作且信譽可靠的供應商。材料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對進場原材料的檢驗應由材料員及試驗員負責進行,材料員負責材料的外觀物理性能檢驗,試驗員負責材料的化學性能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留用。

⑸擬定材料計劃,做好材料進場的準備工作。材料進場后應做好標記,注明品種、規格、數量、進場日期,進場原材料應分類堆碼整齊、規則,特殊材料進行專人專處保管。

⑹合理配備施工機械,保證工程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

⑺采用質量預控法,把質量管理由事后檢查轉變為事前控制,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

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⑴嚴把材質關,堅持"三先三后三統一"的原則。"三先三后"即:先調查后定點、先檢驗后進場、先試用后推廣;"三統一"即統一供應、統一管理、統一驗收。嚴格材料采購、進場、貯存、發放制度,要優先選用經過國家產品質量認證的材料;進場材料必須保證其性能、規格、品種、色澤等符合設計及現行的有關標準、規范要求,并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需要進場復驗的材料必須進行復驗。

⑵優選工人隊伍,加大對工人隊伍的考核、獎罰力度。對工人隊伍的考核要由項目和公司共同進行,做好入場教育和取證培訓工作,除對業績進行考查外,還要通過樣板間、樣板段考核其質量情況決定其取舍,不合格隊伍堅決退出場。

⑶把好關鍵工序關。對關鍵工序執行"三定三序"原則,"三定"即:定人、定位、定量,實行專業作業,將操作人員的姓名、質量檢測情況進行記錄;"三工序即:檢查上道工序、保證

本道工序、服務下道工序,使所有關鍵工序嚴格處于受控狀態。

⑷把好細部操作關,根據已確定的關鍵工序,針對通病,分析產生的原因,落實細部操作要求,嚴格按規范、規程,或作業指導書操作,不合格部位堅決返工,做好質量記錄,為復檢和獎罰提供依據。

⑸嚴格控制施工作業程序。堅決禁止施工程序顛倒,避免剔鑿現象發生。

⑹做好各工序的優化組合,建立嚴格的成品保護制度。對已完分項、分部工程采取包、攔、蓋、封等防護措施,將保護責任落實到崗、到人,做到大面有人控,細部有人管。

⑺工程項目竣工交付前必須進行整體功能測試,測試工作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參加,測試合格后由項目經理組織對工程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公司初驗小組進行內部初驗,內部初驗合格后報業主、監理單位,由監理或業主組織工程初驗,初驗合格報上級主管部門竣工驗收。

(8)對工序間的技術接口實行交接手續。

(9)做好不合格品處理的記錄及糾正和預防措施工作。

(10)接受監理單位的指導。

(11)認真做好工程的驗收交付。

(12)嚴格按施工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并認真按公司質量體系文件運作,嚴格抓好施工中產品和工藝質量的控制。

(13)做好成品保護,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護者,后續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損壞前一道工序的產品。

(14)及時準確地收集質量保證資料,并做好整理歸檔工作,為整個工程積累原始準確的質量檔案。單位工程完成后,由項目資料員整理全部工程技術資料。

(四)、設計質量保證措施

1.將本工程定為公司重點工程,成立以主任設計師為組長的補充設計小組,負責補充設計任務的實施。

2.補充設計小組組長制定補充設計計劃,由公司總園林師審批后方可實施。

3.補充設計小組按照補充設計計劃進行圖紙設計,并由公司設計室進行校對,填寫《工程補充設計校審單》,經總園林師審核后方可出圖。

4.總園林師組織對圖紙設計進行設計驗證,,及檢驗補充設計文件是否符合設計輸入的要求,方案階段可以通過做彩色效果圖來檢驗::空間與藝術效果以及裝飾材料實物樣板的組合對比來加以檢驗證實。

5.補充設計驗證、評審之后,由總園林師組織設計室主任和設計組長共同進行確認。設計室主任將確認結果向業主匯報,經業主認可后,方可進行施工。

6.設計部經理對補充設計小組進行事先指導,轉達合同規定和潛在要求,設計主導思想和設計原則以及規定,重要的技術準則或措施供補充設計人員執行。

7.補充設計過程中,設計室主任要及時把業主的有關設計的技術要求和藝術要求反饋給各專業有關補充設計人員,并進行統一協調。

8.出圖后和施工過程中現場派一名設計師常駐工地,如發現任何補充設計問題,及時反饋給補充設計組長,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處理。

9.業主提出的設計修改,應書面通知現場設計師,施工單位提出的修改要出具《技術變更核定單》,我方提出的變更,一般性局部修改,采用《設計變更通知單》,由現場設計師填寫。校審人校審,設計室主任簽發。修改補充內容較多,應由設計小組重新繪制設計修改圖,經校審,總建筑師審核、批準、簽發。上述所有設計變更,都要經過業主或監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