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準備工作措施
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準備工作
(一)、技術準備
1、熟悉圖紙設計及施工現場環境。
2、根據本工程的結構類型和具體情況,結合以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經驗,編制切實可行的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作業指導書。
3、編制安全生產工作計劃。
4、組織現場施工人員學習安全生產相關的規范標準。
5、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生產保證體系。
6、組織項目部現場施工人員編制分部分項工程作業指導書。
7、向施工班組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技術交底的程序為:公司技術科-項目技術負責人-班組長-工人,并以書面形式將安全技術交底連同施工任務書一同下達到班組。
8、做好特殊工種的上崗認證,考核和測試工作。
(二)、物資準備
由我公司委派專人負責組織,安全防護設施、勞保用品、各項周轉材料應根據實際情況做好計劃,分批分段需提前進場,并做好材料的儲備工作。
編制各項材料計劃表,對各種材料的入庫、保管和出庫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同時加強防盜、防火的管理。生產部門及時配合、委托有關構件采購加工事宜,為施工按時完成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對混凝土結構構件所需的鋼模板、竹膠板承重架、腳手架、扣件等按所需規格、數量充足供應。做好各種機械設備的進場準備,及時組織機具設備的安裝調試試運轉,施工中所需的各種機具均需齊備完好。
(1)腳手架、模板周轉材料投入量計劃
(2)安全防護用品計劃表
(三)現場準備
1、辦理《施工許可證》等各種施工手續,溝通建設單位、環衛、公安、稅務等部門的聯系,根據各項準備工作情況,提出開工報告,爭取早日開工。
2、按照施工總平面圖布置現場,平整場地,硬化道路等。清除現場內影響施工平面布置的垃圾,堆土和雜物等,按照施工總平面圖布置現場機械和搭設臨舍,布置施工現場臨時線路,最遲在進場后10天完成。
3、大型機械經檢修后陸續進場,按總平面圖布置。
(四)、施工機械準備
1、項目部生產安全科根據施工總平面圖和《主要施工機械需用量計劃表》,提出機械、設備需用量計劃,審批后報項目部材料設備科。
2、材料設備科根據需用計劃聯系落實機械設備。
3、組織各種經檢修后的機械進場,生產安全科根據總平面圖布置就位。
4、材料設備科對進場后各種機械進行驗收和試運轉。
(五)、施工臨時水電
經計算,業主提供的水源、電源可以滿足施工臨時用水用電需要。結合施工平面布置圖的要求,按專項設計安裝臨時水、電線路。
(六)、施工臨建
根據施工需要,對現場生活、辦公用房及生產設施進行科學規劃布置和搭建,并按規定進行驗收(詳見平面布置圖)。
(七)、配合甲方完成施工報建的有關手續,制作七牌三圖,按要求布設在醒目位置。
篇2:準備隊副隊長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協助隊長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出有關安全的建議和意見。
2、負責檢查執行“三大規程”,崗位責任制及其本隊和上級有關規定,指示和決定。
3、負責本隊的安全工作,狠抓工藝過程,嚴格按操作規程正規循環作業。
4、負責工種進行勞動競賽和技術練兵等工作,鼓勵職工在采煤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
5、負責進入工作面前的安全檢查,處理工作面的安全隱患。
6、負責指導現場人員的安全行為規范,分析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并向隊長匯報。
7、根據現場的生產情況,合理組織解決生產上的安全技術問題。
8、凡發生事故,必須現場組織搶救和處理,并做好事故后的生產安排等工作。
篇3:準備隊工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范本
1、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通風質量標準修筑通風設施、風門、密閉、巷道清掃等工作。
2、按質完成對領導下達的工作任務。
3、裝運材料要有專人負責,井上、下裝卸笨重材料時要互相照應,需人力推車時,必須嚴格按措施執行;施工人員隨身攜帶的小型材料和工具要保護好,利刃工具要裝入護套,材料應捆牢固,防止傷人。
4、施工前必須掌握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要求,做到安全施工;施工地點必須通風良好,瓦斯、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濃度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時方可施工;施工必須符合通風設施施工質量標準;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5、通風設施竣工后,必須將設施前后5米范圍內的雜物、淤泥、積水清除干凈,并逐步檢查此范圍的支架、頂板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且由一人處理,一人監護;隊科及時組織檢查驗收。
6、通風設施完工后,剩余材料,不準亂丟,必須及時運走,做到人走場清。
7、每天下班時,必須匯報工作情況。
8、服從班長的工作安排,完成科隊臨時安排的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