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填空題(5)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填空題(5)

2024-07-11 閱讀 6213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填空題5

401.電石起火時必須用干砂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其他滅火器或水滅火。

402.為防止電焊弧光傷害眼睛,應采取的措施是(濾光鏡)

403.在潮濕場地及觸電危險性較大的環境,安全電壓為(12)V

404.登高焊割作業時,一般認為在地面周圍(10)m范圍內為危險區。

40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于(2005年5月1日)開始施行。

406.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

407.混凝土攪拌工接觸到的主要職業危害為(水泥塵)

408.電焊工接觸到的主要職業危害為(錳塵)

409.得了矽肺病的人主要是吸入了(二氧化硅粉塵)

410.根據我國工業、企業噪聲標準規定,凡新建、擴建、改建企業允許噪聲為(85)分貝

411.國家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笨的最高允許濃度為(40)mg/m3。

412.國家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甲笨的最高允許濃度為(100)mg/m3。

413.國家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鉛煙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03)mg/m3。凡超標均應采取措施。

414.國家標準規定,車間空氣中鉛塵的最高允許濃度為(0.05)mg/m3。凡超標均應采取措施。

415.職業病防治的宗旨是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權益,促進經濟發展)

416.職業病防治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職業病的防治活動。

417.職業病是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害、有毒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18.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

419.職業病防治法中所稱用人單位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

420.(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421.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或者濃度應當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422.工作場所的職業病防護設施的設置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

423.工作場所的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應(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424.職業病危害項目實行(申報)制度。用人單位設有依法公布的職業病所列的職業病的危害項目時,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425.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單位應在(可行論證性)階段向衛生行政部門提交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

426.未提交預評價報告或者預評價報告未經(衛生行政部門)部門審核同意的,有關部門不得批準該建設項目。

427.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由依法設立的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資金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

428.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

429.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430.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的防護設計,應當經(衛生行政部門)部門進行衛生審查,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要求的,方可施工。

431.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進行職業病控制效果評價。

432.國家對從事放射、高毒作業實行(特殊管理)。

433.(用人單位)應當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434.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保護)。

435.(用人單位)必須采用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436.用人單位應當優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職業病和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逐步替代)職業病嚴重的技術、工藝、材料。

437.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438.對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439.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用人單位應當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衣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消防設施)。

440.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

441.《職業病防治法》是第(60)號主席令公布的。

442.用人單位違反職業病防治規定,造成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43.用人單位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時,未告知勞動者(職業病危害)真實情況的,衛生行政部門璀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444.用人單位未提供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或者提供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衛生行政部門除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445.消防安全必須貫徹的方針有(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446.化學爆炸的實質是高速度(燃燒)。

447.火災等級劃分(四類)。

448.動火區域劃分(三類)。

449.貯存易燃可燃氣體的火災危險性分為(甲、乙、丙)類

450.易燃物品露天倉庫四周內應有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

451.易燃倉庫堆料場應分堆垛和分組設置,木材/板材每個堆垛面積不得大于(300)平方米。

452.按照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可燃物體屬于(丙)。

453.堆料場內確實需要架設用電線路、架空線路與露天易燃堆垛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線桿高度的(1.5)m。

454.建筑物件中三級耐火等級中的(屋盯承重構件)為燃燒體。

455.樓板的耐火極限,三級為(0.5)h。

456.按照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助燃氣體屬于(乙)。

457.按照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性分類,不燃燒物品屬于(戊)類。

458.施工現場的木要作業區,屬于(一級)動火區域。

459.施工現場動火證由(項目負責人)部門審批。

460.3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施工,應當設置加壓水泵和消防水源管道,管道的立管直徑不小于(50)mm。

461.生石灰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足以引燃燃點較低的材料。

462.建筑工程廣泛使用(亞硝酸鈉)作為混凝土的早強劑。

463.下列車輛中,(拖拉機)不得進入易燃物品倉庫和堆料場裝卸作業。

464.易燃易爆物品倉庫的大門當向(外)開啟。

465.照明燈具與易燃堆垛間至少保持(1)m距離。

466.禁火作業區應當距離生產區不小于(15)m。

467.易燃、可燃堆垛場及倉庫距離在建筑物和其他區域不小于(25)m。

468.易燃的廢品集中場地距離在建的建筑物和其他區域不小于(30)m。

469.施工現場必須設立消防通道,通道寬度不小于(3.5)m。

470.臨時生活設施盡可能搭建在距離修建的建筑特(20)m以外的地方。

471.臨時宿舍與廚房、鍋爐房、變電所之間的防火距離應不小于(15)m。

472.臨時宿舍距火災危害性較大的生產場所不得小于(30)m。

473.臨時宿舍的簡易樓層高應控制在(二層)以內。

474.臨時宿舍的簡易樓層安全通道,每層不應少于(2)處。

475.氣焊使用的乙炔氣瓶旋放置在距離明火(10)米以外的地方。

476.電焊導線中間不應有接頭,若有接頭,接頭處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0)米以外。

477.木材用明火點燃時,最底著火點(159)0C

478.按照消防的有關規定,(24)層以上的建筑物為高層建筑。

479.防火設計中所謂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指(耐火穩定性)。

480.易燃倉庫內嚴禁使用(碘鎢燈)照明燈具。

481.冬期施工時氧氣瓶瓶頸凍結,應采取(熱水解凍)。

482.焊割作業的乙炔氣瓶與氧氣瓶兩者使用的安全距離是(5)米。

483.一般臨時設施區域,每100平方米配備(2個)10L的滅火器。

484.安全檢查標準規定(24)米以上的高層建筑,應當設置臨時消防水源加壓泵和輸水管道。

485.適用于撲救易燃氣體、液體和電器設備的火災是(BC干粉)滅火器。

486.(電器裝置)燃燒的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487.下列物品中,(玻璃鋼)是可燃品。

488.施工單位消防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是(公司法人代表)。

489.我國通常廟宇的火險報警電話號碼是(119)。

490.冬季安全施工準備工作應提前(2個月)。

491.冬期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應提前(1個月)時間編制。

492.冬期施工安全防護器材應提前(1個月)時間編制。

493.入冬前搞好相關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安全技術交底)。

494.工地職工宿舍冬季要重點預防(煤氣中毒)。

495.冬期施工,高處作業要注意(防滑)。

496.凍土爆破施工離建筑物(50)米。

497.凍土爆破施工離高壓線(200)米。

498.凍土爆破如有啞炮,應在距離炮眼(60m)以外地方另行打眼。

499.使用煤爐取暖,必須提前(提出使用方案和放火措施審批)。

500.雨季臨時道路應起拱(5%)。

篇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填空題(6)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技術填空題6

501.道路兩側做寬、深各(300~200mm)的排水溝。

502.夏季職工宿舍要(防蚊蠅)。

503.工地職業食堂要(防食物中毒)。

504.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底座應高于地平非同凡響(50mm)并夯實,做好排水。

505.小型鍋爐的容量(20t/h)以下,中型鍋爐,大型鍋爐。

506.中壓鍋爐的壓力一般在(1.57~5.9MPa)。

507.鍋爐結構主要由(鍋筒)、水冷壁、集箱、對流管束、煙火管等受壓部件及其他部件組成。

508.以下不屬于鍋爐附屬設備的是(煙火管)。

509.立式直水管鍋爐,由鍋殼、爐膽、上下管板、直水管等主要(部件)組成。

510.鍋爐主要受壓部件中起匯集、貯存、凈化蒸汽和補充給水作用的是(鍋筒)。

511.結構簡單、緊湊、易于移動安裝和檢修,對水質要求不太高的是(臥式鍋殼式)。

512.為了保證鍋爐燃燒過程的正常進行,空氣需要不斷地被送入(爐膛)內,并及時將燃燒所產生的煙氣引至爐處,所用設備為鼓風機和引風機。

513.下列不屬于按殼體幾何形狀分的是(厚壁容器)。

514.屬于中壓容器的壓力值為(P=1.6~10MPa)

515.壓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0.1MPa)。

516.按工作溫度分,屬于低溫容器的溫度是(-20~500C)

517.下列不屬于第二類容器的是(中壓搪玻璃壓力容器)

518.下列不屬于按制造方法分的有(鋼制容器)

519.壓力容器的結構比較簡單,它主要是由一個能夠承受壓力的(殼體)和其他必要的連接件和密封件組成。

520.以下壓力表除(有限止釘的壓力表,在無壓力時,指針能回到限止釘處)外,均應停止使用。

521.鍋爐上裝設的安全泄壓裝置是(安全閥)。

522.水位計是鍋爐上主要(安全裝置)。

523.鍋爐與壓力容器使用的壓力表一般都是(彈性元件式),而且大都是單彈簧管式壓力表。

524.鍋爐與墻壁之間至少留有(70cm)的間距。

525.鍋爐房內(必須)配備有防火砂箱或化學滅火劑。

526.因為它要承受較高的壓力,需要較厚的(殼壁)。

527.對流管束又稱對流排管,是由外徑38~51mm的許多(無縫鋼管)組成。置于上下鍋筒之音,是水管鍋爐的主要受熱面。

528.冬季液化石油氣瓶嚴禁火烤和沸水加熱,只可用(40度以下溫水)。

529.鍋爐房屋頂不準用(簡易油氈層頂)。

530.負責壓力容器的技術安全管理工作的(專職壓力容器的管理人員。)

531.壓力容器一般只發生事故,大部分都是(破壞性)事故。

532.事故原因一時查不清,(應迅速報告上級,不得盲目處理)。

533.在發現鍋爐缺水時,(先判斷是輕微還是嚴重缺水,然后施以不同的處理方法)

534.重大事故是指鍋爐壓力容器(由于受壓部件嚴重損壞,或附件損壞等,被迫停止運行,必須進行修理的事故)

535.“叫水”方法只適用于相對容水量(較大)的小型鍋爐。

536.滿水事故是鍋爐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水位線時造成的事故。

537.發現汽水共騰時,應減弱燃燒,降低負荷,(關小主汽閥,打開蒸汽管道及過熱器,全開連續排污閥)。

538.(爐膛爆炸)導致爐墻、構架損壞,造成停爐及人員傷亡。

439.高壓氣瓶的工作壓力大于(5MPa).

540.按容積(V,升)分屬于容積氣瓶的是(12L

541.盛裝永久性氣體的氣瓶都是在較高壓力下充裝氣體的鋼瓶。常見的壓力為(15MPa)

542.焊接氣瓶除了由瓶體、瓶閥、瓶帽、低座、防振圈組成外,一般還有(搞護罩)

543.瓶帽一般不能用(普通塑料)材料制作。

544.P=19.6MPa氧氣瓶的色環為(白色環一道)

545.溶解乙炔氣瓶是專門用于盛裝(乙炔)的氣瓶。

546.外表顏色為深綠色的氣瓶用于盛裝(氫氣)。

547.氣瓶在使用中,距明火不應(小于10m)。

548.氧氣瓶內氣體不得用盡,必須留有(0.1~0.3MPa)

549.瓶帽上開有對稱的排氣孔目的是(旋轉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