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系統運行規程辦法
交流系統運行規程
1.總則
1.1總調管轄的設備
1.1.1220KV母線所有聯結的設備。
1.1.201號機、02號機、01號主變、02號主變、高備變以上設備。
1.2電壓周波的管理
1.2.1電壓的管理
1.2.1.1220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230KV±5%。
1.2.1.2正常按總調給定的無功曲線進行監視和調整系統電壓,當系統電壓超出無功曲線范圍時,應根據曲線要求及時調整無功出力,直到合格為止。若調整已到機組的極限而電壓仍未恢復到允許值,應報告總調處理。
1.2.1.3事故情況下,可以利用機組的過負荷能力,增加無功出力維持系統電壓。
1.2.1.46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6KV±5%。
1.2.1.5380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380V±5%。
1.2.1.615.75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參見發電機的電壓管理。
1.2.1.7當各系統(220KV系統除外)電壓超過允許值時,應根據潮流計算,確定改變變壓器的電壓分接頭,直至合格為止。
1.2.2周波的管理
1.2.2.1系統周波應保持在50Hz,其瞬間應允許變動范圍;當自動調頻裝置使用時為±0.1Hz,手動調頻時為±0.2Hz。
1.2.2.2我廠應按總調下達的有功負荷曲線,監視并調整有功出力,當系統周波變化超過±0.2Hz,且連續時間已達5—10分鐘,立即主動調整出力,并報告調度。
1.2.2.3系統周波超出允許范圍時,為周波異常或周波事故,并規定:
周波低于49.8Hz延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周波低于49.5Hz延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周波高于50.2Hz延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1.2.2.4當系統周波低于49.8Hz,但高于49.5Hz時,且維持5—10分鐘,仍不見恢復,應主動增加出力或按調度要求增加出力。
1.2.2.5當系統周波降到49.5Hz,但在49.0Hz以上時,應不待調度命令,主動增加出力,使周波恢復到49.5Hz以上,或出力到最大為止,同時報告調度。
1.2.2.6當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兩部分系統的周波差很大且電源無法調整時,可以降低周波高的系統進行并列,但不得降至49.5Hz以下。
2.運行方式
2.1運行方式的編制
2.1.1一次系統運行方式應根據電力潮流分布,結合200MW機組系統的具體情況而編制,并經領導批準后執行,編制時考慮以下幾方面:
2.1.1.1完成網局規定的發電、供電、供熱任務。
2.1.1.2保證電能、熱能質量符合規定標準。
2.1.1.3保證廠用電源的可靠。
2.1.1.4發生事故時.能縮小事故范圍和迅速排除故障點。
2.1.1.5保證整個系統在最經濟的條件下運行。
2.1.1.6短路容量不超過設備允許值,保護配置協調。
2.1.2正常情況下,一次系統接線應按規定的方式運行,不得任意改變,若有必要改變運行方式,應考慮:
2.1.2.1不影響調電計劃和周波、電壓質量。
2.1.2.2廠用電源應安全可靠,且保證廠用電的自啟動。
2.1.2.3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能夠合理使用。
2.1.2.4正常及事故下的開關遮斷容量應足夠。
2.1.2.5特殊運行方式分廠必須給出技術方案。
2.1.3除非在檢修或事故情況下,才允許改變標準運行方式,但妨礙標準運行方式的原因消除后,迅速恢復原系統不得拖延。
2.1.4遇有特殊情況,須臨時改變運行方式.應根據值長命令執行并匯報分廠。
2.2正常運行方式
2.2.1220KV系統運行方式(由廠局認定后,再執行)。正常#4主變、#5主變、#02主變、高備變、5506阜水二號線、5508阜六線在南母線;#3主變、#01主變、5504阜水一號線、阜東線在北母線;5510母聯開關合路,5500側路北刀閘合路備用,南北母線至少各由一組變壓器中性點接地。
2.2.2廠用6KV系統運行方式。
2.2.2.1正常21號、22號高工變運行,高備變高壓側開關投入,其低壓側開關開口備用,聯動加入。
2.2.2.201號機照明變、1號輸煤變、3號輸煤變、1號公用變、低工變、化學變在廠用6KVA段;2號公用變、低備變、除塵變、檢修變、2號輸煤變在廠用6KVB段。
2.2.2.302號機正常照明變、2號除塵變、低工變、3號公用變、4號輸煤變在廠用6KVA段;檢修變、4號公用變、低壓備用變、3號除塵變在廠用6KVB段。
2.2.3廠用380V系統運行方式。
2.2.3.1廠用380V各工作段、公用段及除塵段正常均由其工作電源分別供電,備用電源處于聯動備用狀態。
2.2.3.2廠用380V照明段和檢修段中間有聯絡開關,正常應分別供電,聯絡開關斷開。事故或檢修時,可以互為備用。
2.2.3.33號輸煤變、4號輸煤變低壓側有聯絡刀閘,聯絡刀閘斷開。事故或檢修時,聯絡刀閘合上低壓母線可以互為備用
2.2.3.4廠用380V各控制中心系統正常應解列供電,不允許長期并列運行。其解列點兩側負荷應盡量平衡。
2.2.4380V保安電源運行方式。
2.2.4.101、02號機380V事故保安段正常均由本段380V工作A段供電,保安變處于聯動備用狀態。
2.2.4.201號機保安總段去02號機保安段電源開關應在合位。
2.2.5220V交流不停電系統的運行方式。
2.2.5.101、02號機220V交流不停電系統正常均由本段380V工作A段供電。220V直流屏直流電源作逆變備用,當直流電源(包括逆變器)故障時,自動切換到保安段供電。當UPS設備檢修時,可切至旁路開關運行。
2.3異常運行方式
2.3.1由于檢修、停機、備用、事故等原因,220系統有可能出現一條母線運行,固定聯接破壞,和側路開關帶其他開關的運行方式。
2.3.2工作變壓器檢修或因故停電,備用變代替運行,失去聯動的運行方式。
2.3.3低備變檢修或因故停電,低工變與公用變及除塵變可互為備用,此時低備變低壓側刀閘應拉開。
2.3.4其他可能出現的非標準運行方式,但注意,工作變與備用變一般不準長期并列運行。
3.倒閘操作
3.1倒閘操作的一般規定。
3.1.1220KV系統的倒閘操作應有總調、值長命令方可執行。廠用系統的倒閘操作應由值長下令執行。
3.1.2裝有開關的回路中的拉、合閘操作必須用開關斷開或接通負荷電流,禁止用刀閘拉、合負荷電流。
3.1.3停電拉閘操作必須按照開關、負荷側刀閘、母線側刀閘順序依次操作,送電合閘的順序與此相反。
3.1.4在拉、合閘前,必須確認本回路開關在開位,其控制保險已取下(倒母線除外)。
3.1.5開關的實際開、合位置,不能只從信號燈和表記的指示來判斷,應以開關的實際機構來確定。
3.1.6母線電壓互感器的投、停,必須在母線有電壓的情況下進行。
3.26KV及以下交直流電壓母線,檢修后恢復送電前,應測定絕緣電阻,以便檢查有無接地和短路。充電時,盡量用無負荷電源進行充電。
3.3系統并解列的操作。
3.3.1周波:同期并列時必須相等。事故時,周波差最大允許差0.5周/秒。
3.3.2電壓:同期環狀并列時,均應將電壓差調至最小。在事故情況下,系統環狀并列時電壓差最大不許超過20%,且不允許超過電壓所規定的上、下限。
3.3.3相序、相位:兩系統一致。新投入或檢修后的設備投入運行前,對單電源供電的負荷在受電前檢查相序是否正確,對兩個電源之間的并列,并列前必須實驗相位、相位正確。
3.3.4兩系統間解列時應將電力調整接近零,電流盡可能減至最小,以免解開后系統的電壓和周波變化太大。
3.3.5環路系統的并、解列操作應用開關進行,禁止使用刀閘操作。
3.3.6環狀回路并列和解列時必須考慮環內負荷角的大小和潮流變化情況,以及對繼電保護、設備過載等方面的影響。
3.3.7高低壓廠用變壓器,各控制中心在操作前,必須檢查當時的運行方式;若并列點不同期,則不準并列切換。
4.事故處理
4.1事故處理原則。
4.1.1首先應設法保證廠用電源。
4.1.2迅速限制事故的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對人身和設備的危險。
4.1.3保證非故障設備繼續良好的運行,必要時增加出力保證用戶正常供電。
4.1.4迅速對已停電的用戶恢復供電。
4.1.5調整電力系統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
4.1.6事故處理中必須考慮到全局,積極、主動,做到穩、準、快。
4.2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
4.2.1發生事故時,運行人員必須堅守崗位,集中注意力保持設備的正確運行方式,迅速而正確的執行值長的指示。只要在接到直接領導者的命令后,或在對人身安全或設備完整有明顯和直接危險時,方可停止設備運行或離開工作崗位。
4.2.2發生事故時,應根據表計變化、保護、信號、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和事故的外部象征,全面分析事故性質、地點及其范圍。
4.2.3事故處理時,注意防止非同期并列。
4.2.4及時記錄事故發生的現象、時間、主要操作時間及保護動作情況。
4.3強送電時注意事項。
4.3.1設備跳閘后,凡有下列情況者不再強送電:
4.3.1.1有嚴重的短路象征,如爆炸聲、弧光。
4.3.1.2開關嚴重缺油。
4.3.1.3作業完了后充電時跳閘。
4.3.1.4開關連跳兩次者。
4.3.2強送電時,應注意合閘設備的電流表和母線電壓表,發現電流劇增,電壓嚴重下降應迅速切斷。但不應將負荷電流或變壓器的涌流誤認為是故障電流。
4.3.3無論情況如何,皆應對已送電的開關進行外部檢查。
4.4系統非周期振蕩的事故處理。
4.4.1現象:
4.4.1.1發電機、變壓器的電流表、功率表周期性劇烈擺動、發電機強行勵磁動作。
4.4.1.2發電機及各母線電壓表也將擺動,振動中心擺動最大,周期性降低,甚至接近于零,照明燈光隨電壓波動而一明一暗。
4.4.1.3在失去同期的送端系統中,周波升高,受端系統周波則降低。
4.4.1.4發電機與主變發出有節奏的鳴音。
4.4.2處理:
4.4.2.1首先應判明我廠機組的周波升高還是降低。如果周波劇烈擺動無法判斷,應按汽輪機轉述表判明當時周波的情況。
4.4.2.2周波降低應立即增加負荷直到最大允許值或振蕩消除為止。
4.4.2.3無論周波升高或降低均應增加發電機勵磁,提高電壓至最大值,一般不必人為調整。
4.5200MW發電機變壓器組因母差或系統故障跳閘的事故處理。
4.5.1加強對廠用電的監視,如不穩瞬停切換至備用帶。
4.5.2查保護及時與老廠聯系,確認故障點。
4.5.3如系母差保護動作,帶本身刀閘切換到正常母線后進行同期并列。
4.5.4如系后備保護動作,待故障消除后,重新將機組同期并列。
4.5.5如系發電機變壓器組本身或其連接部分故障,則應按發電機運行規程的有關條款執行。
4.66KV廠用系統接地的處理。
4.6.1首先詢問有關人員有無新啟動的設備或電動機異常,如有應瞬停一次進行檢查。
4.6.2如接地的同時有設備跳閘,禁止跳閘設備再次投入,并查明原因。
4.6.3投入備用變壓器,斷開工作變壓器二次開關,判明工作變壓器二次是否接地。
4.6.4投入工作變壓器帶一段,備用變壓器帶一段,判明哪段接地,判明后恢復工作變壓器運行。
4.6.5將接地母線段的變壓器改為備用帶,對工作變壓器選擇。
4.6.6停止不重要設備選擇。
4.6.7有備用設備者倒備用設備運行,依次判別。
4.6.8對某些不能停電而又無備用設備的電動機取得值長和有關人員同意后可瞬停選擇。
4.6.9以上選擇均不良時,即為母線或電壓互感器接地,應停電檢查處理。
4.8廠用電源的事故處理:
4.8.16KV、380V廠用系統發生故障,如備用變壓器聯動后又跳閘,不得再次強送電,如聯動失靈或因故停用(高工變分支過流動作除外)則可強送備用電源一次。
4.8.2備用變壓器檢修中,如工作變壓器跳閘后,應立即查明哪一種保護動作,如不是變壓器內部故障,允許再強送工作變一次。
4.8.3各低壓控制中心供電干線開關跳閘或保險熔斷一相,而又無短路現象,可立即重合開關或換好保險絲后送出,當保險絲熔斷兩相以上或干線開關跳閘,而有短路象征時,應經檢查測定絕緣電阻良好后方可送電。
4.8.4當低壓控制中心電壓消失,應用工作電源強送電,應檢查該中心確無短路象征后,方可送電。
4.9廠用系統諧振
4.9.1現象:
4.9.1.1工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可能一相升高,兩相降低;也可能一相降低,兩相升高,升高相的電壓值大于線電壓(一般不超過3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不超過100V。
(3)線電壓不變。
(4)若諧振時間長且未及時處理,互感器一次鉛絲將被燒斷,來“某段電壓回路斷線”光字,當燒斷兩相、三相時,將使BZT和低電壓保護動作,該段工作電源跳閘,備用電源投入,廠用帶0.5S低電壓的輔機跳閘。
(5)電壓互感器可能燒毀,甚至爆炸。
4.9.1.2高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可能三相同時升高,也可能其中一相升高,另外兩相降低,升高相的電壓值大于線電壓(3—3.5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大于100V,其它現象同工頻諧振。
4.9.1.3分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三相依次輪流升高,并在相同的范圍內以低頻周期性擺動,電壓升高一般不超過2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一般在85—95V之間,也有超過100V的情況,其它現象同工頻諧振。
4.9.2處理
4.9.2.1立即停用諧振段母線有關低電壓保護壓板。
4.9.2.2詢問機爐有無新啟動的設備。
4.9.2.3使該段PT瞬間停電,如瞬停倒廠用電。
篇2:交流系統運行規程辦法
交流系統運行規程
1.總則
1.1總調管轄的設備
1.1.1220KV母線所有聯結的設備。
1.1.201號機、02號機、01號主變、02號主變、高備變以上設備。
1.2電壓周波的管理
1.2.1電壓的管理
1.2.1.1220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230KV±5%。
1.2.1.2正常按總調給定的無功曲線進行監視和調整系統電壓,當系統電壓超出無功曲線范圍時,應根據曲線要求及時調整無功出力,直到合格為止。若調整已到機組的極限而電壓仍未恢復到允許值,應報告總調處理。
1.2.1.3事故情況下,可以利用機組的過負荷能力,增加無功出力維持系統電壓。
1.2.1.46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6KV±5%。
1.2.1.5380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為380V±5%。
1.2.1.615.75KV系統電壓允許變化范圍參見發電機的電壓管理。
1.2.1.7當各系統(220KV系統除外)電壓超過允許值時,應根據潮流計算,確定改變變壓器的電壓分接頭,直至合格為止。
1.2.2周波的管理
1.2.2.1系統周波應保持在50Hz,其瞬間應允許變動范圍;當自動調頻裝置使用時為±0.1Hz,手動調頻時為±0.2Hz。
1.2.2.2我廠應按總調下達的有功負荷曲線,監視并調整有功出力,當系統周波變化超過±0.2Hz,且連續時間已達5—10分鐘,立即主動調整出力,并報告調度。
1.2.2.3系統周波超出允許范圍時,為周波異常或周波事故,并規定:
周波低于49.8Hz延續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周波低于49.5Hz延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周波高于50.2Hz延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1.2.2.4當系統周波低于49.8Hz,但高于49.5Hz時,且維持5—10分鐘,仍不見恢復,應主動增加出力或按調度要求增加出力。
1.2.2.5當系統周波降到49.5Hz,但在49.0Hz以上時,應不待調度命令,主動增加出力,使周波恢復到49.5Hz以上,或出力到最大為止,同時報告調度。
1.2.2.6當事故或緊急情況下,兩部分系統的周波差很大且電源無法調整時,可以降低周波高的系統進行并列,但不得降至49.5Hz以下。
2.運行方式
2.1運行方式的編制
2.1.1一次系統運行方式應根據電力潮流分布,結合200MW機組系統的具體情況而編制,并經領導批準后執行,編制時考慮以下幾方面:
2.1.1.1完成網局規定的發電、供電、供熱任務。
2.1.1.2保證電能、熱能質量符合規定標準。
2.1.1.3保證廠用電源的可靠。
2.1.1.4發生事故時.能縮小事故范圍和迅速排除故障點。
2.1.1.5保證整個系統在最經濟的條件下運行。
2.1.1.6短路容量不超過設備允許值,保護配置協調。
2.1.2正常情況下,一次系統接線應按規定的方式運行,不得任意改變,若有必要改變運行方式,應考慮:
2.1.2.1不影響調電計劃和周波、電壓質量。
2.1.2.2廠用電源應安全可靠,且保證廠用電的自啟動。
2.1.2.3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能夠合理使用。
2.1.2.4正常及事故下的開關遮斷容量應足夠。
2.1.2.5特殊運行方式分廠必須給出技術方案。
2.1.3除非在檢修或事故情況下,才允許改變標準運行方式,但妨礙標準運行方式的原因消除后,迅速恢復原系統不得拖延。
2.1.4遇有特殊情況,須臨時改變運行方式.應根據值長命令執行并匯報分廠。
2.2正常運行方式
2.2.1220KV系統運行方式(由廠局認定后,再執行)。正常#4主變、#5主變、#02主變、高備變、5506阜水二號線、5508阜六線在南母線;#3主變、#01主變、5504阜水一號線、阜東線在北母線;5510母聯開關合路,5500側路北刀閘合路備用,南北母線至少各由一組變壓器中性點接地。
2.2.2廠用6KV系統運行方式。
2.2.2.1正常21號、22號高工變運行,高備變高壓側開關投入,其低壓側開關開口備用,聯動加入。
2.2.2.201號機照明變、1號輸煤變、3號輸煤變、1號公用變、低工變、化學變在廠用6KVA段;2號公用變、低備變、除塵變、檢修變、2號輸煤變在廠用6KVB段。
2.2.2.302號機正常照明變、2號除塵變、低工變、3號公用變、4號輸煤變在廠用6KVA段;檢修變、4號公用變、低壓備用變、3號除塵變在廠用6KVB段。
2.2.3廠用380V系統運行方式。
2.2.3.1廠用380V各工作段、公用段及除塵段正常均由其工作電源分別供電,備用電源處于聯動備用狀態。
2.2.3.2廠用380V照明段和檢修段中間有聯絡開關,正常應分別供電,聯絡開關斷開。事故或檢修時,可以互為備用。
2.2.3.33號輸煤變、4號輸煤變低壓側有聯絡刀閘,聯絡刀閘斷開。事故或檢修時,聯絡刀閘合上低壓母線可以互為備用
2.2.3.4廠用380V各控制中心系統正常應解列供電,不允許長期并列運行。其解列點兩側負荷應盡量平衡。
2.2.4380V保安電源運行方式。
2.2.4.101、02號機380V事故保安段正常均由本段380V工作A段供電,保安變處于聯動備用狀態。
2.2.4.201號機保安總段去02號機保安段電源開關應在合位。
2.2.5220V交流不停電系統的運行方式。
2.2.5.101、02號機220V交流不停電系統正常均由本段380V工作A段供電。220V直流屏直流電源作逆變備用,當直流電源(包括逆變器)故障時,自動切換到保安段供電。當UPS設備檢修時,可切至旁路開關運行。
2.3異常運行方式
2.3.1由于檢修、停機、備用、事故等原因,220系統有可能出現一條母線運行,固定聯接破壞,和側路開關帶其他開關的運行方式。
2.3.2工作變壓器檢修或因故停電,備用變代替運行,失去聯動的運行方式。
2.3.3低備變檢修或因故停電,低工變與公用變及除塵變可互為備用,此時低備變低壓側刀閘應拉開。
2.3.4其他可能出現的非標準運行方式,但注意,工作變與備用變一般不準長期并列運行。
3.倒閘操作
3.1倒閘操作的一般規定。
3.1.1220KV系統的倒閘操作應有總調、值長命令方可執行。廠用系統的倒閘操作應由值長下令執行。
3.1.2裝有開關的回路中的拉、合閘操作必須用開關斷開或接通負荷電流,禁止用刀閘拉、合負荷電流。
3.1.3停電拉閘操作必須按照開關、負荷側刀閘、母線側刀閘順序依次操作,送電合閘的順序與此相反。
3.1.4在拉、合閘前,必須確認本回路開關在開位,其控制保險已取下(倒母線除外)。
3.1.5開關的實際開、合位置,不能只從信號燈和表記的指示來判斷,應以開關的實際機構來確定。
3.1.6母線電壓互感器的投、停,必須在母線有電壓的情況下進行。
3.26KV及以下交直流電壓母線,檢修后恢復送電前,應測定絕緣電阻,以便檢查有無接地和短路。充電時,盡量用無負荷電源進行充電。
3.3系統并解列的操作。
3.3.1周波:同期并列時必須相等。事故時,周波差最大允許差0.5周/秒。
3.3.2電壓:同期環狀并列時,均應將電壓差調至最小。在事故情況下,系統環狀并列時電壓差最大不許超過20%,且不允許超過電壓所規定的上、下限。
3.3.3相序、相位:兩系統一致。新投入或檢修后的設備投入運行前,對單電源供電的負荷在受電前檢查相序是否正確,對兩個電源之間的并列,并列前必須實驗相位、相位正確。
3.3.4兩系統間解列時應將電力調整接近零,電流盡可能減至最小,以免解開后系統的電壓和周波變化太大。
3.3.5環路系統的并、解列操作應用開關進行,禁止使用刀閘操作。
3.3.6環狀回路并列和解列時必須考慮環內負荷角的大小和潮流變化情況,以及對繼電保護、設備過載等方面的影響。
3.3.7高低壓廠用變壓器,各控制中心在操作前,必須檢查當時的運行方式;若并列點不同期,則不準并列切換。
4.事故處理
4.1事故處理原則。
4.1.1首先應設法保證廠用電源。
4.1.2迅速限制事故的發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對人身和設備的危險。
4.1.3保證非故障設備繼續良好的運行,必要時增加出力保證用戶正常供電。
4.1.4迅速對已停電的用戶恢復供電。
4.1.5調整電力系統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
4.1.6事故處理中必須考慮到全局,積極、主動,做到穩、準、快。
4.2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
4.2.1發生事故時,運行人員必須堅守崗位,集中注意力保持設備的正確運行方式,迅速而正確的執行值長的指示。只要在接到直接領導者的命令后,或在對人身安全或設備完整有明顯和直接危險時,方可停止設備運行或離開工作崗位。
4.2.2發生事故時,應根據表計變化、保護、信號、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和事故的外部象征,全面分析事故性質、地點及其范圍。
4.2.3事故處理時,注意防止非同期并列。
4.2.4及時記錄事故發生的現象、時間、主要操作時間及保護動作情況。
4.3強送電時注意事項。
4.3.1設備跳閘后,凡有下列情況者不再強送電:
4.3.1.1有嚴重的短路象征,如爆炸聲、弧光。
4.3.1.2開關嚴重缺油。
4.3.1.3作業完了后充電時跳閘。
4.3.1.4開關連跳兩次者。
4.3.2強送電時,應注意合閘設備的電流表和母線電壓表,發現電流劇增,電壓嚴重下降應迅速切斷。但不應將負荷電流或變壓器的涌流誤認為是故障電流。
4.3.3無論情況如何,皆應對已送電的開關進行外部檢查。
4.4系統非周期振蕩的事故處理。
4.4.1現象:
4.4.1.1發電機、變壓器的電流表、功率表周期性劇烈擺動、發電機強行勵磁動作。
4.4.1.2發電機及各母線電壓表也將擺動,振動中心擺動最大,周期性降低,甚至接近于零,照明燈光隨電壓波動而一明一暗。
4.4.1.3在失去同期的送端系統中,周波升高,受端系統周波則降低。
4.4.1.4發電機與主變發出有節奏的鳴音。
4.4.2處理:
4.4.2.1首先應判明我廠機組的周波升高還是降低。如果周波劇烈擺動無法判斷,應按汽輪機轉述表判明當時周波的情況。
4.4.2.2周波降低應立即增加負荷直到最大允許值或振蕩消除為止。
4.4.2.3無論周波升高或降低均應增加發電機勵磁,提高電壓至最大值,一般不必人為調整。
4.5200MW發電機變壓器組因母差或系統故障跳閘的事故處理。
4.5.1加強對廠用電的監視,如不穩瞬停切換至備用帶。
4.5.2查保護及時與老廠聯系,確認故障點。
4.5.3如系母差保護動作,帶本身刀閘切換到正常母線后進行同期并列。
4.5.4如系后備保護動作,待故障消除后,重新將機組同期并列。
4.5.5如系發電機變壓器組本身或其連接部分故障,則應按發電機運行規程的有關條款執行。
4.66KV廠用系統接地的處理。
4.6.1首先詢問有關人員有無新啟動的設備或電動機異常,如有應瞬停一次進行檢查。
4.6.2如接地的同時有設備跳閘,禁止跳閘設備再次投入,并查明原因。
4.6.3投入備用變壓器,斷開工作變壓器二次開關,判明工作變壓器二次是否接地。
4.6.4投入工作變壓器帶一段,備用變壓器帶一段,判明哪段接地,判明后恢復工作變壓器運行。
4.6.5將接地母線段的變壓器改為備用帶,對工作變壓器選擇。
4.6.6停止不重要設備選擇。
4.6.7有備用設備者倒備用設備運行,依次判別。
4.6.8對某些不能停電而又無備用設備的電動機取得值長和有關人員同意后可瞬停選擇。
4.6.9以上選擇均不良時,即為母線或電壓互感器接地,應停電檢查處理。
4.8廠用電源的事故處理:
4.8.16KV、380V廠用系統發生故障,如備用變壓器聯動后又跳閘,不得再次強送電,如聯動失靈或因故停用(高工變分支過流動作除外)則可強送備用電源一次。
4.8.2備用變壓器檢修中,如工作變壓器跳閘后,應立即查明哪一種保護動作,如不是變壓器內部故障,允許再強送工作變一次。
4.8.3各低壓控制中心供電干線開關跳閘或保險熔斷一相,而又無短路現象,可立即重合開關或換好保險絲后送出,當保險絲熔斷兩相以上或干線開關跳閘,而有短路象征時,應經檢查測定絕緣電阻良好后方可送電。
4.8.4當低壓控制中心電壓消失,應用工作電源強送電,應檢查該中心確無短路象征后,方可送電。
4.9廠用系統諧振
4.9.1現象:
4.9.1.1工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可能一相升高,兩相降低;也可能一相降低,兩相升高,升高相的電壓值大于線電壓(一般不超過3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不超過100V。
(3)線電壓不變。
(4)若諧振時間長且未及時處理,互感器一次鉛絲將被燒斷,來“某段電壓回路斷線”光字,當燒斷兩相、三相時,將使BZT和低電壓保護動作,該段工作電源跳閘,備用電源投入,廠用帶0.5S低電壓的輔機跳閘。
(5)電壓互感器可能燒毀,甚至爆炸。
4.9.1.2高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可能三相同時升高,也可能其中一相升高,另外兩相降低,升高相的電壓值大于線電壓(3—3.5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大于100V,其它現象同工頻諧振。
4.9.1.3分頻諧振
(1)警鈴響,該段“母線接地”信號來。
(2)母線對地電壓三相依次輪流升高,并在相同的范圍內以低頻周期性擺動,電壓升高一般不超過2倍相電壓,PT開口三角電壓一般在85—95V之間,也有超過100V的情況,其它現象同工頻諧振。
4.9.2處理
4.9.2.1立即停用諧振段母線有關低電壓保護壓板。
4.9.2.2詢問機爐有無新啟動的設備。
4.9.2.3使該段PT瞬間停電,如瞬停倒廠用電。
篇3:浙江省高速公路運行管理辦法
浙江省高速公路運行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高速公路的管理,保障高速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維護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高速公路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高速公路的養護、使用、收費和管理,適用本辦法。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省、設區的市的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高速公路工作。省、設區的市的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養護管理工作,并根據同級交通主管部門的決定行使其他行政管理職責。
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主管全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可以指定設區的市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有關管理工作。
省發展改革、建設、國土資源、工商、環保、物價等有關部門、高速公路沿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照各自職責,負責有關的高速公路管理工作。
第四條省、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和要求,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制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劃及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
第五條從事高速公路經營管理活動的企業或者其他組織(以下統稱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其依法取得的收費權、廣告經營權、服務設施經營權受法律保護。
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協助有關人民政府及其管理部門做好高速公路管理工作。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公路法律、法規和本辦法,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占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及高速公路附屬設施。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維護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防止交通事故。
第二章養護管理
第八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負責對高速公路及其附屬設施進行養護,保證其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高速公路經營單位不具有高速公路養護資質的,應當依法通過招標等方式,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公路養護單位進行養護,并報省公路管理機構備案。
第九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和省交通主管部門的規定,編制高速公路養護規劃和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高速公路養護規劃和年度計劃應當報省公路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條高速公路養護作業應當遵守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規范。
高速公路養護人員作業時,應當穿著統一的安全標志服。作業現場應當按規定設置施工標志、安全標志、導向標志,采取防護措施,確保車輛通行安全和暢通。作業車輛和機具應當開啟黃色示警燈。
通過高速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的車輛,必須按照設置的導向標志行駛,避讓作業車輛、機具和人員。
第十一條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高速公路養護工作的監督檢查,發現高速公路及其附屬設施達不到規定技術標準的,應當責令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限期養護;
發現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及現場管理不規范的,應當責令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或者其委托的公路養護單位改正。
第三章路政管理
第十二條禁止下列損壞、污染高速公路,危及高速公路安全,影響高速公路暢通的行為:
(一)在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取土、焚燒、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利用高速公路邊溝排放污物等;
(二)在高速公路大中型橋梁和渡口周圍200米、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圍內,以及在高速公路兩側一定距離內,進行挖砂、采石、取土、傾倒廢棄物、爆破、鉆井等作業;
(三)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內修建高速公路建設、養護、防護需要以外的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
(四)損壞或者擅自移動、涂改高速公路附屬設施;
(五)車上人員向車外拋撒物品;
(六)車輛滴漏物品或者其裝載物觸地拖曳;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十三條從事下列活動,應當經公路管理機構批準;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
(一)因修建鐵路、機場、通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挖掘高速公路或者使高速公路改線的;
(二)跨越、穿越高速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以及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三)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內修建用于高速公路建設、養護、防護需要的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或者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
(四)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高速公路路面的機具,確需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
(五)車輛超過高速公路限載標準,確需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
前款規定事項的許可權限依照《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確定。
第十四條從事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活動,對高速公路及其用地、附屬設施造成損壞或者對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造成其他損失的,應當按照國家和本省的有關規定予以修復、改建或者補償。
第十五條公路管理機構審查本辦法第十三條規定的事項,應當征求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的意見;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持有異議的,公路管理機構應當組織有關當事人進行協商,必要時,可以組織相關專業人員論證。依法應當舉行聽證的,由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的程序組織聽證。
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根據聽取的意見、協商、論證的情況和聽證筆錄,及時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
第十六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在高速公路入口處及隧道等相關設施的顯著位置,設置高速公路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公告標志。對違法超限運輸的車輛,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拒絕其通行。
公路管理機構可以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務區以及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置的超限運輸檢測站等場所內,對過往載貨車輛進行超限運輸檢查。過往載貨車輛應當按照引導標志行駛到指定地點,接受公路管理機構的檢查。
第十七條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內修建的用于高速公路建設、養護、防護需要的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不得改作他用;不再使用的,應當立即拆除。
第十八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負責設置、維護交通標志、標線。
設置交通標志、標線應當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并根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交通事故多發路段上的交通標志、標線,由省公路管理機構會同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并商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提出調整方案,由高速公路經營單位負責實施。
第十九條在高速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非公路標志的,應當符合省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設置標準,并經公路管理機構批準。
第二十條在高速公路沿線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等,應當與高速公路保持規定的距離,并避免在高速公路兩側對應進行;涉及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的,應當事先征求省公路管理機構和設區的市的交通主管部門的意見。
第二十一條造成高速公路及附屬設施損壞的,當事人應當立即報告公路管理機構,接受其現場調查,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路損壞行為違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由公路管理機構依法處理。
第二十二條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制止和查處違反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行為。
公路路政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應當佩戴標志,持證上崗;用于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專用車輛,應當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二十三條在建高速公路適用本章有關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廣告標志設置管理的規定。
第四章交通安全
第二十四條禁止下列人員、車輛進入高速公路:
(一)行人;
(二)非機動車輛;
(三)摩托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掛牽引車;
(四)未安裝危險報警閃光燈、霧燈、安全帶和未配備警告標志牌以及尾燈損壞的機動車輛;
(五)超載車輛;
(六)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機動車。
從事高速公路養護作業、路政管理、故障清理和事故救援等的人員及專用車輛、機具,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五條進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駕駛員和裝有安全帶座位上的乘車人員,必須依照規定系上安全帶。
第二十六條車輛從匝道駛入高速公路,應當在加速車道上提高車速,并開啟左轉向燈,在不妨礙已在高速公路內的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駛入車道。
車輛駛離高速公路,應當按出口預告標志進入連接出口的車道,減速行駛;從匝道駛離高速公路的,應當開啟右轉向燈,駛入減速車道后駛離。
第二十七條車輛行駛需要超車或者變更車道的,必須提前開啟轉向燈,夜間必須變換使用遠、近光燈,確認安全后,再駛入相應的車道。
第二十八條因前方交通堵塞停車的,車輛應當與同車道前車保持適當距離,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并不得占用緊急停車帶和路肩,駕駛員和其他乘車人員不得任意下車。
第二十九條車輛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倒車、逆行或者穿越中央分隔帶掉頭;
(二)騎、壓車道分界線或者在路肩上行駛;
(三)在匝道、加速車道或者減速車道上超車;
(四)非緊急情況時在應急車道上行駛;
(五)非因發生故障、交通堵塞等特殊情況停車;
(六)試車或者學駕車輛。
第三十條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或者發生轉向、照明、信號裝置故障,或者發生其他故障而無法正常行駛時,駕駛員應當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夜間須同時開啟示寬燈和尾燈),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并在車尾后方150米以外設置故障車警告標志牌;確實無法移動的,應當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并迅速報警。
禁止在高速公路車道上檢修車輛。
第三十一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發現通行車輛超載,或者運載危險化學物品違反有關規定的,應當拒絕其通行,并及時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報告,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查處。
第三十二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進行養護等施工作業需要封閉1個車道以上,并且作業時間持續12小時以上的,或者在夜間進行作業的,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事先報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并采取相應的防護、警示或者公告等措施。
施工作業需要半幅封閉路段或者中斷交通的,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事先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的同意,并采取相應的防護、警示和疏導措施。除緊急情況外,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提前5日通過主要大眾傳播媒介等途徑向社會公告,并通過電子顯示屏等方式提示通行車輛。
第三十三條高速公路上的清障、救援工作,由高速公路經營單位負責實施,并接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和公路管理機構的現場組織和調度。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公路管理機構以及高速公路經營單位,不得限定故障車輛、事故車輛當事人到其指定單位修理車輛。
第三十四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拖曳、牽引故障車輛、事故車輛,可以按照省物價主管部門核定的標準向車輛當事人收取費用,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準。
拖曳、牽引故障車輛、事故車輛時,應當按照就近、安全、便捷的要求,將車輛拖至距離始拖地點最近的出口處或者經與車輛當事人商定的地點,以及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事故車輛處理地點。
第三十五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公路管理機構、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制定高速公路突發性事件交通管理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協調工作機制,必要時可以組織演練。高速公路突發性事件交通管理應急預案應當與地方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相銜接。
前款所稱突發性事件,是指自然災害、惡劣氣象、重大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突然發生、嚴重影響或者可能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事件。
第三十六條遇有突發性事件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采取限制車速、調換車道、限制通行、臨時中斷交通等交通管制措施,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及時將有關交通管制信息向通行車輛進行提示;確需關閉高速公路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征求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意見后決定和實施,并提前向社會公告;發生交通堵塞時,公路管理機構、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積極協助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疏導交通。
突發性事件消除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停止實施交通管制,對關閉的高速公路應當立即開通,并及時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七條省交通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公安機關交通管理、氣象等部門、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建立健全高速公路信息監控服務網絡,實現網絡共享,并向社會提供高速公路交通、氣象等信息服務。
第五章收費和服務
第三十八條收費高速公路的收費期限、收費標準的確定和調整,依照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高速公路收費實行全省聯網、統一結算和管理。省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組織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共同制定聯網方案、收費流程和結算規范,并組織實施和監督。
第四十條新建高速公路項目應當根據全省高速公路聯網運行和管理的需要,按照規定標準建設高速公路通信、監控、收費等管理系統和設施。
已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不具備前款規定設施條件的,由高速公路經營單位負責建設。
第四十一條負責高速公路收費統一結算的單位應當定期向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公布收費結算信息。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有權查詢有關自身的收費結算信息。
第四十二條除法律、法規規定免交車輛通行費的車輛外,車輛在收費高速公路上通行必須交納車輛通行費。對拒交、逃交、少交車輛通行費的車輛,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有權要求其補交;對拒不補交的,有權拒絕其通行。
車輛當事人憑高速公路經營單位發給的通行卡或者其他通行憑證交納車輛通行費。禁止偽造、調換通行憑證或者使用偽造的通行憑證。損壞、丟失通行卡的,應當予以賠償。
第四十三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必須開通足夠數量的收費道口,配備相應的收費人員,確保車輛快速、安全通行,不得造成車輛堵塞。
高速公路經營單位必須保證高速公路上的照明、通風等設施的正常使用,不得隨意停止使用,不得影響車輛安全通行。
第四十四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依法經營,規范收費,提供優質服務。
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收費站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收費人員應當持證上崗,做到文明禮貌,規范服務。
第四十五條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單位應當向進入服務區的車輛、人員提供車輛加油、維修和人員休息、餐飲等服務。從事各項服務活動,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并接受有關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進入服務區的車輛、人員應當遵守服務區內的各項管理制度,共同維護服務區的良好秩序。
省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高速公路服務區管理和服務規范,向社會公布。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一)項、第(五)項和第(六)項規定,造成高速公路路面損壞、污染或者影響公路暢通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500元以上2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三)項、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修建、處置建筑物、地面構筑物,或者擅自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拆除,可以處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拆除的,可以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拆除,所需拆除費用由建筑者、構筑者承擔。
第四十九條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辦法第十二條第(二)項、第(四)項規定,實施危及高速公路安全的作業或者損壞、擅自移動、涂改高速公路附屬設施的;
(二)違反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和第(五)項規定,擅自從事有關行為的。
第五十條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擅自設置非公路標志或者設置非公路標志不符合標準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拆除或者改正,可以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拆除或者改正的,可以處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由公路管理機構強制拆除,所需拆除費用由設置者承擔。
第五十一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責令其改正,并退還所收拖曳、牽引費。
第五十二條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偽造、調換通行憑證或者使用偽造的通行憑證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改正,可以處20*元以下的罰款;
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
第五十三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可以處2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開通足夠數量的收費道口,造成車輛堵塞的;
(二)隨意停止使用照明、通風等設施,影響車輛安全通行的。
第五十四條高速公路經營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未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規范進行高速公路養護的,由省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省公路管理機構可以指定單位進行養護,所需養護費用由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承擔,并可在車輛通行費中直接扣付。
第五十五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尚未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七條本辦法有關用語的含義如下:
(一)高速公路:符合國家《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專供機動車分向、分車道高速行駛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線公路。
(二)高速公路附屬設施:高速公路的防護、排水、養護、綠化、服務、監控、通信、收費、供電、供水、照明和交通標志、標線及管理等設施、設備和專用建筑物、構筑物等。
(三)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區:高速公路兩側隔離柵(無隔離柵的,從兩側外緣起算)起不少于50米、匝道外緣起100米以內的范圍。
在建高速公路的建筑控制區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標準確定。
第五十八條本辦法自20*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