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室外下水道施工技術操作細則

室外下水道施工技術操作細則

2024-07-11 閱讀 5496

1.嚴禁擾動槽底土壤,如發生超挖,嚴禁用土回填,可采用碎石回填夯實至標高。

2.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

3.管道鋪設時,管道必須墊穩,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縫寬應均勻,管道內不得有泥土、磚石、砂漿、木塊等雜物。

4.承插口或企口多種接口應平直,環形間隙應均勻、灰口應整齊、密實、飽滿、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現象。

5.承插排水管和管件的承口應與水流方向相反。

6.檢查井井壁必須垂直、不得有通縫,必須保證灰漿飽滿、灰縫平整、抹面壓光,不得有裂縫、空鼓等現象。

7.井框、井蓋必須完整無損、安裝平整、位置正確,井身尺寸安裝允許偏差20mm,井蓋高程允許偏差20mm,路面部分井蓋高程允許偏差3mm,井底高程D≤1000mm,允許偏差10mm。

8.雨水進水口連管必須順直、坡度一般為3-5%。

9.污水管、雨污水合流管必須作閉水試驗。

10.溝槽回填時,在管頂500mm內,不得回填大于100mm的石塊、磚塊等雜物。

11.溝槽回填時,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凍土及有機物質。

12.溝槽回填應分層夯實,每層鋪筑厚度為30mm。

篇2:下水道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操作規定

1?一般規定

1.1?下水道施工前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并報上級公司及現場監理審批后實施。

1.2?開工前應辦好掘路執照,摸清管線的走向和深度以免在開挖時產生人身以外傷害。

1.3?開挖溝槽前應對全體施工人員作詳細的安全交底,避免違章作業。

1.4?溝槽兩側應設置可靠、穩固、高度大于1.2m的防護欄桿和路欄,大型溝槽施工現場應設置符合標準的圍檔,實施封閉施工。

1.5?現場各類材料堆放應符合安全和文明施工要求。

1.6?各類施工人員應穿戴符合標準的勞動保護工作服、鞋、帽。

1.7?從事對原管道須開、拆封管頭的工作,開工前應實施報告制度,預先開啟井口,強制性進行通風,檢測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認無害后方可下井施工。

2?沖拔井管

2.1?沖拔井管前應進行明確分工,指定專人指揮。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

2.2?沖打井管前應詳細了解地下管線的情況。井架高度與起拔管子要注意架空電線,并與其保持安全距離。

2.3?沖槍與皮管接頭必須綁扎牢固。

2.4?沖槍打入土后,如碰到障礙物,不得突然提升,查明原因后慢慢提升。

2.5?放井管時應用溜繩。

2.6?吊放井管,如井管長度超過吊桿,需分二次起吊時,其吊點選擇必須在井管重心上。

3?打拔鋼板樁

3.1?作業前應對卷揚機制動器、樁錘、鋼絲繩、卸扣、夾頭、葫蘆等零部件的狀況進行檢查。

3.2?樁架應放平擺穩,纜風繩要拉勻,樁架下跑道要墊平。

3.3?吊樁時要用溜繩,操作時要有專人指揮。打拔鋼板樁現場應設警戒區,非專業人員不得進入。

3.4?移動樁架時應與架空電線保持安全距離,樁錘應放置在底層。應根據繩子的松緊程度慢慢放纜風繩,收繩應系在牢固處,余繩不少于5m,纜風角度一般30°~45°,并注意避開車道。

3.5?卷揚機的位置,應設置在能夠觀察到打樁場地的地方,錨樁或地隴應有足夠錨固力,操作人員應服從專人指揮,在機旁進行操作。

3.6?跨越溝槽進行打樁時,應墊鋼板、路基箱板或方木大梁。

3.7?電動打樁機的電線應架空,操作人員離開時應切斷電源。

3.8?用聯合制動開關打樁時,應注意排檔,嚴禁吊樁與打樁混合。

3.9?遇堅硬物,樁入土困難時,應注意裝錘跳高而碰撞頂架。

3.10用人字把桿或拔樁架拔樁時,把桿上部應綁緊,下部固定好,兩頭纜風繩系在可靠樁基上。拔鋼板不能同時起拔兩塊。

4?溝槽開挖

4.1?在地下埋有電纜、自來水管及煤氣管等公用管線的地區,挖掘基坑或溝槽必須開挖樣洞或樣槽,深度不得少于1m。如樣洞深度已達1m還未發現管線時,必須與有關單位及時聯系,探明情況后,才能動工。

4.2?施工時發現事先沒有掌握的地下管線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報告施工負責人,聯系有關單位派人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如發現辨別不清的物品,應立即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處理,不得任意敲擊和玩弄。開挖溝槽,如要拆除、搬移測量導線木樁、水準基點等標志時,應經測繪單位處理后方能進行。搬移樹木應與園林局綠化部門聯系。

4.3?人工面對面翻挖,必須保持三公尺的間距。

4.4?開挖溝槽,在接近原有舊溝管或靠近地下煤氣管線時,工作人員不準吸煙、動用明火。

4.5?各種管線在未固定牢固時,不得在管線下挖土,以防管線下沉折斷壓傷。

4.6?人工挖土深度超過1.2m,機械挖土深度超過2m時必須開始撐板,如土質松軟應及時撐板,出現裂縫等現象要注意加撐板,防止坍方。撐板撐柱損壞、彎曲不得使用。

4.7?沿溝槽或基坑邊緣堆放土方,距溝邊不少于0.8m,高度不超過1.5m。

4.8?開挖前應對地質、水文和地下管線做好必要的調查和勘察工作,并針對不同的具體情況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深度5m以上的溝槽施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應報送市政工程安全監督站備案;深度大于等于7m的溝槽施工專項安全技術方案,應通過專家評審后備案。施工中應嚴格按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實施。

4.9?工程使用的管材、磚、砂等材料均堆放應整齊,與溝槽邊距離大于2m。若堆放場地受限制,在溝槽邊土質必須滿足要求條件下,堆放位置與溝槽邊距離可適當放寬至不小于0.8m。

4.10溝槽兩側和交通道口應設置隔離欄和明顯的安全標志,夜間應設置紅燈示警。

4.11溝槽距房屋或電桿等較近時,應預先對其進行加固以免發生倒塌事故。

4.12開挖前,施工單位應組織技術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挖槽斷面,堆土位置,地下設施情況,作業環境或崗位危險源及施工的安全技術要求等內容。

4.13溝邊一側或兩側堆土與溝槽邊距離應大于1m(遇軟土地區不得小于2m),高度不得超過1.5m,頂部應向外側作流水坡度。并預留施工便道。

4.14堆土不得影響周圍構筑物或公用設施正常使用。

4.15機械開挖應嚴格控制中線和邊坡,不得超挖,并保持溝槽的直順和溝壁的穩定性。

4.16機械挖土應遵守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范。挖土前,應發出信號,在挖土機臂桿回旋半徑范圍內不得從事其它工作或停留;在有地下設施區域作業時,應有專人指揮,操作人員應掌握地下設施的種類、位置、走向、高程以及危害程度等情況;在有支撐的溝槽內作業時,不得碰撞支撐,槽內施工人員未離開挖土機臂桿回旋半徑范圍內,不得進行挖土作業。

4.17跟機修坡清底作業,操作人員與鏟斗應保持一定安全距離,必要時先停機后操作,并及時采取支撐和溝邊翻土以減輕溝壁壓力。外運車輛機械裝土作業時,人員不得在車輛附近停留。

4.18挖土作業必須自上而下分層開挖,嚴禁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并做好排水、防水等安全措施。兩槽相交處或拐角處,必須將陽角挖成純角或圓角。

4.19溝槽開挖深度達到2m時應及時支撐,支撐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支撐點用木板襯墊,防止滑移,支撐兩端必須牢固。

4.4.20跨越溝槽的跳板寬度不應小于0.6m,兩端用鉛絲綁扎固定,并采取防滑措施。溝槽內運送材料不得扔拋,必須傳遞或吊運。

5?支撐裝卸

5.1?溝槽的支撐必須隨挖土的深度面逐步進行,不可全部挖好后再加支撐,以防坍方。開挖深度大于3m的溝槽,禁止采用橫列板支撐。

5.2?在溝槽進行操作時,不得將工具或等物料自地面擲至溝槽基坑內,必須用繩索吊卸。

5.3?鐵撐柱要撐緊,兩頭高低要平,撐腳要用鉛絲扎牢。撐柱螺牙應經常加油。

5.4?裝、卸鐵撐柱時,應用繩子扎牢吊好后再裝上或卸下。

5.5?裝、卸下一道撐柱時,應將上幾道撐柱絞緊,防止撐柱落下傷人。

5.6?鐵撐柱如有彎曲,必須絞直后方可使用。基坑頂頭板四角要用剪刀撐或八字撐加固。

5.7?回填土及拆除支撐應根據土質情況,由上而下逐級拆除支撐圍囹。

6?排管

6.1?管子堆置高度大于0.5m時,兩側管底應采取防滾動措施。

6.2?滾動大型管子要有專人指揮,滾動到溝槽腳手板時,頂頭要用板墊塞,防止滑下傷人。

6.3?卸管架的纜風繩必須牢固,放溜繩應緩慢。

6.4?吊放管子前,應通知下面人員避讓。在管子距地面小于0.5m時,方可扶手就位;吊放管子時,不要碰撞周圍的撐板與撐柱;在溝槽內滾動管子時,應預防肢體受傷害。

6.5?在溝槽內進行排管及校正高低時,不得將手放在管子邊口。

6.6?卸管時應設專人指揮,作業人員嚴禁在吊機回轉半徑范圍內或吊物下方停留。

項目部交底人:?被交底人:

?年?月?日

篇3:清理下水道安全工作規定

1、公用工程凡進入坑、池、罐、釜、溝以及井下管道作業的,施工、維修、清理作業過程中,作業前必須進行危害辨識,未經通風置換和有害氣體進行檢測,嚴禁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及有害場所作業,有限空間及有害場所清理作業實行安全許可證制度。

2、項目清理作業前,必須對作業人員有針對性安全培訓教育,掌握作業場所的危險有害因素特性和技術防范措施,現場應配備符合標準的通風設備、檢測、照明、通訊、應急救援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

3、作業人員作業前應穿戴好個人保護用品及防護用具,必須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監護,做到作業項目預前應急處置預案技防措施到位。

4、掀開蓋板時用撬桿撬開時慢起、慢放,防止砸傷手腳。掀開蓋時先檢查廢氣濃度,當廢氣濃度超標時,先進行通用處理,未進入井時先檢查水深和爬梯是否牢固,路面作業井口周圍應設置路障,放置“此處施工不得靠近”的警示牌及防護設施。

5、下井池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戴安全帽、穿安全鞋,安全帶必須和井口放置粗木棒或鋼管相連并牢固。檢查井或排水溝向外排污水泵抽排合理情況,電源由電氣部門安裝接線,防止觸電,疏通管道時人員站立位置需高于管道口0.5米。

6、清洗危化品污水池溝,必須佩戴防毒面罩、防護鞋、帽、眼鏡、手套等,施土場地嚴禁煙火,井池上的監護人不得離開,發現可凝情況,立即撤離人員,并將情況報告主管負責人,有限空間內發生險情后,監護人員應及時報警,救援人員應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進行施救。

7、有限空間清理作業人員,應根據現場作業情況確定作業輪換時間,夏天應避開高溫期,作業完畢需拆除路障、警示牌并蓋好井蓋板,搞好個人衛生,保障清理作業安全防范措施到位。

8、本清理作業安全規定未盡事宜,按照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浙江省化工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程》的規定遵守執行。

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