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工作人員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認真學習貫徹《檔案法》和上級有關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定,嚴格執行社區檔案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2、熱愛檔案事業,認真學習檔案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確保檔案工作順利完成。
3、集中統一管理本社區的檔案資料,對本社區各種文件材料進行收集整理。
4、認真做好檔案保管工作,定期檢查檔案,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5、積極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為社區各項工作服務。
職責二: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檔案工作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檔案專業知識,熱愛檔案事業,忠于職守,遵守紀律,做好檔案的管理、收集、整理及提供利用等工作,并對本學校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和檢查,不得玩忽職守。
二、負責文書處理工作,做好文件材料的登記、傳遞、收集、整理、組卷工作,做到及時、準確、安全。
三、負責管理本單位的全部檔案,積極主動提供利用,編制科學、實用的檢索工具和檔案參考資料,提高檢全率、檢準率,為機關各項工作服務,并努力做好利用效果的反饋工作。
四、檔案管理做到科學化、規范化、落實防潮、防蛀、防火、防盜、防光等措施,確保檔案的完整與安全。
五、定期做好檔案的檢查、核對、清理、統計、匯編工作,做到“帳物相符”。
六、承辦領導交辦的其它有關檔案工作的任務。
職責三: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貫徹執行檔案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建立健全學校有關檔案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
2.負責學校檔案室黨政文書、人事檔案的保存與使用,負責學校檔案資料的安全管理。
3.對所保存的檔案資料進行科學的整理和保管,嚴格執行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制度。各類資料進出檔案室,必須嚴格登記制度、借還制度,機密資料、人事檔案嚴防丟失、嚴防泄密事件的發生。
4.檔案室對檔案的收集、分類、立卷、保管、利用等工作均按照廣東省檔案局制定的標淮執行,能通過檔案局的達標驗收。
5.保證室內器材常年完好,熟悉各項安全應急手段的操作規程,保證檔案室的通風、透氣、干燥,做好防濕、防蟲蛀工作。
6.負責進出檔案室人員管理,非工作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隨便入內。
7.嚴格管理檔案室電器設備,嚴格控制任何火種入室內,任何人不準在檔案室使用明火。
8.加強檔案室防盜管理,工作人員隨手關窗鎖門,節日、假期要特別加強防護,確保檔案室安全。
9.對學校各學部的檔案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10.學期初(末)及時向各職能部門和各學部催要計劃(總結)。
職責四: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執行《檔案法》和上級有關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與規定,熱愛本職工作、刻苦學習檔案專業知識、搞好檔案管理,充分發揮檔案的作用。
二、參加檔案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綜合能力。
三、負責本單位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統計工作。
四、堅持文件收發登記和平時立卷制度,在文件收集完整齊全的基礎上,于次年6月底前完成上年文件材料的整理歸檔任務。切實負責做好向檔案館移交檔案的工作。
五、認真執行《保密法》,嚴格保守檔案機密每年對檔案進行一次核對工作,維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屐行應有的法定職責。
六、切實搞好對檔案保護的各項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長檔案壽命,認真負責檔案的鑒定工作,按規定銷毀已過期無保存價值的檔案。
七、熱情接待檔案利用者的查詢、借閱工作,認真做好檔案利用登記、利用效果的調查和統計,開發檔案信息,為本單位各項工作服務。
八、加強責任心、檔案工作搞得好,給予表彰獎勵,若管理不善,影響工作或造成損失者,按規定予以處理。
九、嚴格按《檔案法》、《保密法》及有關制度辦事,發現違法事件及時向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舉報。
職責五:檔案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嚴格文書檔案室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不得入內查閱、翻閱文件,隨手關門,切忌將鑰匙掛在抽屜或門上。
二、切實做好保密工作,各種有密級的文件、資料、會議記錄等保密材料閱后及時收回,隨時入柜,不得放在辦公桌上過夜。保密廢紙統一到指定地點粉碎,不得另行處理。
三、負責各類發文的編號、登記、印發,做到準確、無誤。
四、及時做好各種來文的登記,按規定程序分別送局領導、中層干部傳閱,做到當日收文,當日傳閱,及時收回。
五、按月做好各類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到不漏、不缺、不破損、不重復、不零亂,文件資料完整,查找方便。
六、負責管理復印機,掌握本部門同一材料50份以內的復印工作,核定50份以上去文印中心復印、膠印等有關事宜。
七、做好文件資料的歸檔工作。須在次年五月底前完成,按規定編寫序號、目錄、頁碼,裝訂成冊,及時歸檔;因工作需要調閱檔案,須經局領導同意,閱后及時歸還。
篇2:車輛安全臺帳檔案制度
車輛安全生產臺帳、檔案要求齊全有效,主要內容和要求如下:
文字記錄類:
1、車輛安全管理文件匯編:記載本單位收到上級管理部門車輛安全管理文件情況和內部下發車輛安全管理文件情況。
2、車輛安全會議記錄:記載由本單位領導、部門負責人、車輛安全管理人員、車輛人員參加的各類車輛安全工作例會或專題車輛安全工作會議情況。
3、車輛安全管理監督檢查記錄:記載本單位內部組織開展車輛安全生產檢查的情況。
4、車輛安全事故隱患督查通知書:記載在本單位開展車輛安全生產檢查中,對發現各部門、崗位、人員存在重要隱患采取措施、督促整改的情況。
5、車輛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活動記錄:記載組織本單位領導、部門負責人、
車輛安全管理人員、車輛人員開展各種車輛安全生產教育、宣傳、培訓等活動情況。
6、車輛安全事故情況記錄:記載本單位向上級管理部門上報的事故發生情況(在填寫《道路運輸行業車輛事故快報》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做到“一表兩份”,一份以傳真或復印上報后存入“事故檔案”,一份在制式臺帳中留存)。
7、車輛安全事故處理結果記錄:記載本單位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的情況。
8、車輛安全事故報表記錄:記載本單位向上級管理部門上報車輛安全事故報表情況。(在填寫《浙江省道路運輸行業責任車輛事故(年、季、月)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做到“一表兩份”,一份以傳真或復印上報后存入“車輛安全工作信息--事故統計材料”,一份在制式臺帳中留存)。
9、車輛情況記錄:記載本單位營運車輛技術參數、維護作業、營運資質、車輛安全配備等各方面情況。
10、人員情況記錄:記載本單位車輛安全管理人員、駕駛員等重要崗位車輛人員基本管理信息。
11、出車前檢查記錄:記載本單位車輛出車前車輛安全檢查情況。資料收集類:
1、車輛安全管理組織體系:收集本單位車輛安全生產委員會(小組)正式行文、各部門及各崗位車輛安全管理職責正式行文、車輛安全管理網絡圖等。
2、車輛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及考核:收集與上級管理部門或單位簽訂的車輛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及被考核材料;與本單位各部門、車隊(班組)、車輛人員簽訂的車輛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及考核材料。
3、車輛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收集本單位車輛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4、應急預案及演練:收集本單位在惡劣天氣、重特大事故、突發事件等情況發生時應急處置預案及相關演練開展情況。
5、事故檔案:收集本單位營運車輛發生的重大以上事故相關材料。以某事故為例,事故檔案主要可包括:《道路運輸行業車輛事故快報》、《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重特大事故整改情況報告書》、本單位對事故的處理意見及相關批復等。
6、人員檔案:收集本單位車輛安全管理人員、駕駛員等重要崗位車輛人員的勞動合同、身份證、駕駛證、車輛資格證或崗位證等重要證件的復印件。
7、車輛檔案:收集本單位營運車輛技術檔案和行駛證、營運證、車輛及車輛附件購置發票等重要證件的復印件。
8、車輛車輛安全日志檔案。收集本單位營運車輛車輛車輛安全日志,并匯總相關數據。
9、車輛保險檔案。收集本單位營運車輛各種保險保單。
10、車輛安全工作信息: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規范性文件;本單位車輛安全管理工作計劃、總結;本單位在車輛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上報材料、報表;事故統計材料;本單位領導關于車輛安全生產或管理方面的講話、發言材料;本單位車輛安全生產或管理方面的宣傳信息;其他方面車輛安全工作信息、原始材料。
根據公司形勢發展和上級部門的要求,不斷充實和完善臺帳、檔案資料。
篇3:駕駛員行車安全檔案制度
第一條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范駕駛人的檔案管理,避免因檔案遺失或隱私泄漏,給企業和員工帶來的風險,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檔案,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作為客運企業,客運駕駛人檔案是企業管理檔案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公司勞動、組織、人事等部門在招聘、調配、培訓、考核、獎懲、選拔和任用等工作過程中形成的有關駕駛人個人經歷、政治思想、業務技術水平、工作表現以及工作變動等情況的文件材料,是全面的考察員工的依據,是公司檔案的組成部分。
第三條客運駕駛員行車安全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制度,檔案記錄其在應聘及入職后的個人基本情況及考核、獎懲、職位、薪資變動情況,以下資料納入公司人事檔案范圍內:
(一)駕駛員登記表、照片。
(二)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無劣跡證明(或公安網查詢記錄)。
(三)單放鑒定表及培訓記錄。
(四)公安網駕駛員違章信息記錄(查詢記錄)。
(五)駕駛員個人行車事故檔案資料。
(六)駕駛員駕駛證、身份證、上崗證、從業資格證等復印件。
(七)駕駛員檔案交接清單。
(八)駕駛員解聘審批證明。
(九)駕駛員違章、違紀處理情況,安全公里記錄和安全獎懲記錄。
(十)集團內部安全公里轉入證明。
第四條客運駕駛人信息檔案管理要求
1.分公司安全管理員負責駕駛人檔案的建立及維護工作,自駕駛人入職第一天起為其建立檔案,員工檔案管理人員負責將員工檔案按部門編號統一管理,以便查詢。
2.辭職、辭退駕駛人的檔案從分公司提出,單獨保管。
3.信息檔案要嚴格管理,不得隨意轉借、涂改,要建立存檔、銷毀記錄,確保檔案完整、準確。
第五條檔案查詢權限:檔案涉及個人及家庭信息等資料,檔案管理人員應嚴格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隨意翻閱、泄露員工檔案內容。
第六條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