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塔吊安全監理細則(2)

塔吊安全監理細則(2)

2024-07-11 閱讀 4883

塔吊安全監理細則(二)

1力矩限制器檢查內容:

⑴力矩限制器:當發生重量超載或作業半徑過大超過塔吊技術性能時,力矩限制器應能自動切斷起升或變幅動力電源,并發出報警信號,防止發生事故。

⑵塔吊在轉換場地重新組裝、變換倍率及改變起重臂長度時,都必須重新調整力矩限制器。

⑶裝有機械型力矩限制器的動臂變幅式塔吊,在每次變幅后,必須及時對超載限位的噸位,按照作業半徑的允許載荷進行調整。

⑷進行安全檢查時,若無條件測試力矩限制器的可靠性,可對該機安裝后進行的試運轉記錄進行檢查,確認該機當時對力矩限制器的測試結果符合要求,和力矩限制器系統綜合精度滿足±5%的規定。

⑸超載限制器(起升載荷限制器):按照規定有的塔吊機型同時裝有超載限制器。當載荷大道額定起重量的90%時,發出報警信號;當起重量超過額定起重量時,應切斷上升方向的電源,機構可做下降方向的運動。進行安全檢查時,應同時進行試驗確認。

2限位器檢查內容:

⑴超高限位器:也稱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即當塔吊的吊鉤上升到極限位置、,自動切斷起升機構的上升電源,機構可作下降運動,安全檢查時應做動作試驗驗證。

⑵變幅限位器:包括小車變幅和動臂變幅。安全檢查時應做試驗驗證。

①小車變幅:塔吊采用水平臂架,吊重懸掛在起重小車上,靠小車在臂架上水平移動實現變幅。小車變幅限位器是利用安裝在起重臂頭部和根部的兩個行程開關及緩沖裝置,對小車運行位置進行限定。

②動臂變幅:塔吊變換作業半徑,是依靠改變起重臂的仰角來實現的。通過裝置觸點的變化,將燈光信號傳遞到司機室的指示盤上,并指示仰角度數。當起重臂的仰角達到上限位時壓下限位開關以切斷起桿電源,使之不能繼續上仰;當起重臂的仰角達到下限位時壓下限位開關以切斷趴桿電源,使之不能繼續趴桿。從而防止超過上下仰角造成塔吊失穩。現場作動作試驗時,應由有經驗的人員做監護指揮,防止發生事故。

⑶行走限位器:其作用是控制軌道行走式塔吊行走時不發生出軌事故。安全檢查時,應進行塔吊行走動作試驗,碰撞限位器以驗證其可靠性。

3保險裝置檢查內容:

⑴吊鉤保險裝置:主要防止當塔吊工作時,重物下降被阻礙但吊鉤仍繼續下降而造成索具脫鉤事故。此裝置是在吊鉤開口處裝設一彈簧壓蓋,壓蓋不能向上開啟只能向下壓開,防止索具從開口處脫出。

⑵卷筒保險裝置:主要防止當傳動機構發生故障時,造成鋼絲繩不能在卷筒上順序排列,以致越過卷筒端部凸緣,發生咬繩等事故。

⑶爬梯護圈

①當爬梯的通道高度大于5m時,從平臺以上2m處開始設置護圈。護圈最小直徑為0.65m,護圈間距為0.5-0.7m,應有三條沿護圈圓周方向均布的板條連接護圈應保持完好,不能出現過大變形和少圈、開焊等現象。

②當爬梯設于結構內部時,如爬梯與結構的間距小于1.2m,可不設護圈。

4附墻裝置與夾軌鉗檢查內容

⑴附墻裝置:自升塔的自由高度應按說明書要求,當超過規定時,應用附墻裝置與建筑物進行附著,以確保塔吊的穩定性。

①附墻裝置附著在建筑物時其受力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②附墻裝置附著時應用經緯儀檢查塔身垂直度,傾斜度不得超過1/1000。每道附墻裝置的撐桿布置方式、相互間隔以及附墻裝置的垂直距離應按說明書規定。

③當由于工程的特殊性需要改變附著桿的長度、角度時,應對附著裝置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進行驗算,確保不低于原設計的安全度。

④軌道式起重機作附著式使用時,必須提高軌道基礎的承載能力并切斷行走機構的電源。

⑵夾軌鉗:軌道式起重機露天使用時,應安裝防風夾軌鉗。它是軌道式起重機必不可少的安全裝置,其作用是在非工作狀態下,將起重機固定在軌道上,防止被大風吹走而引起整機失穩的重大事故發生。夾軌鉗裝置必須保證卡緊后的制動效果,當司機午飯、下班以及中間臨時停車需要離開塔吊時,必須按規定將塔吊的四個夾軌鉗全部卡牢后方可離開。

5安裝與拆卸檢查內容:

塔式起重機(塔吊)安拆必須編制施工方案并經上級審批后,方準施工,由取得相應資質證書的隊伍進行安裝拆除,作業前要進行交底。

6塔吊指揮檢查內容:

⑴塔吊司機屬特種作業人員,應經正式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書。合格證或培訓考核內容,必須與司機所駕駛吊車類型相符。

⑵塔吊的信號指揮人員應經正式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其使用信號應符合國際標準GB5052-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的規定。

⑶當現場多塔作業相互干擾,或高塔作業司機不能清晰的聽到信號指揮人員的笛聲和看到手勢時,應結合現場實際改用旗語或對講機進行指揮。

7路基與軌道檢查內容:

⑴塔吊的路基與軌道的鋪設,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進行一般情況路基土壤承載能力:中型塔(3~15t)0.12~0.16Mpa;重型塔(15t以上)>0.2Mpa。并應整修平整壓實,其上鋪砂、渣石,并有排水措施。

⑵枕木材料可使用木材、鋼筋混凝土或鋼枕木,其截面尺寸按說明書規定(如160~240、180~260等),枕木間距為600mm。軌道兩側應在每根枕木上用道釘釘牢(或用壓板壓牢),不得缺少和松動。

⑶軌道接頭應錯開,接頭處應架在軌枕上,兩端高差不大于2mm,接頭夾板應與軌道配套并應將螺栓全部裝滿、緊固。

⑷軌道水平偏差在縱橫方向上不大于1/000。(應使用水平儀,在兩條軌道上,10m范圍內,分別測不少于3點,取其平均值)。

⑸距軌道終端1m處,設置極限位置阻擋器,其高度應大于行走輪的半徑,以阻擋住斷電后滑行的塔吊不出軌。

⑹固定式塔吊的基礎施工應按設計圖紙進行,其設計計算和施工詳圖應列入塔吊的專項施工組織設計內容之一,施工后應經驗收并有記錄。

8電器安全檢查內容:

⑴塔吊電纜不允許拖地行走,應裝設具有張緊裝置的電纜卷筒,隨塔吊行走卷筒自動將電纜纏繞,防止電纜與枕木摩擦或被軌道上雜物纏繞發生事故。

⑵施工現場架空線路與塔吊的安全距離,規范規定:"旋轉臂架式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的架空線路邊線最小水平距離不得小于2m。",當小于此距離時,應按要求搭設防護架。夜間施工應有36V踩泡(或紅色燈泡),當起重機作業半徑在架空線路上方經過時,其線路的上方也應有防護措施。

塔吊與外電線路之間最小安全距離

電壓(kV)

安全距離(m)<

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

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

⑶當現場采用TN-S系統時,除作接零保護外,還應按臨時用電規范規定作重復接地,其電阻值不大于10Ω。

⑷塔吊的重復接地應在規定的兩端各設一組,對較長的軌道,每隔30m應再加一組接地裝置。兩條軌道之間應用鋼筋或扁鐵等作環形電氣連接,與軌道的接頭處應用導線跨接形成電氣連接。

⑸可將塔吊電源線送至塔吊道軌端部的分配電箱,由該箱引出PE線與道軌的重復接地相連接,即相當于PE線通過軌輪與設備外殼連接。

9多塔作業檢查內容:

⑴兩臺或兩臺以上塔吊在相靠近的軌道上或在同一條軌道上作業時,應保持兩機之間的最小距離:

①移動塔吊:任何部位(包括吊物)之間距離不小于5m。

②固定塔吊:低位塔臂端部與高位塔身不小于2m;高位塔吊鉤與低位塔垂直距離不小于2m。

⑵當施工因場地作業條件的限制,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同時采取兩種措施:

①組織措施:對塔吊作業及行走路線進行規定,由專設的監護人員進行監督執行。

②技術措施:應設置限位裝置縮短臂桿、升高(下降)塔身等措施,防止塔吊因誤操作而造成的超越規定的作業范圍,發生碰撞事故。

⑶塔式起重機如風力達到四級以上時,不得進行頂升、安裝、拆卸作業。作業時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六級風力以上,禁止塔吊起重機作業。

10安裝驗收檢查內容:

⑴塔吊的試運行及驗收分為三種情況:出廠前、大修后和重復使用安裝后,這里主要指重復使用安裝后試運轉與驗收。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技術檢查:檢查塔吊的緊固情況、滑輪與鋼絲繩接觸情況,電氣線路、安全裝置以及塔吊安裝精度。在無荷載情況下,塔身與地面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千分之三。

②空載試驗:安提升、回轉、變幅、行走機構分別進行動作試驗,并做提升、行走、回轉聯合動作試驗。試驗過程中碰撞各限位器,檢驗其靈敏度。

③額定荷載試驗:吊臂在最小工作幅度,提升額定最大起重量重物離地20cm,保持十分鐘,離地距離不變(此時力矩限制器應發出報警信號)。試驗合格后,分別在最大、最小、中間工作幅度進行提升、行走、回轉動作試驗及聯合動作試驗。

進行以上試驗時,應用經緯儀在塔吊的兩個方向觀測塔吊變形及恢復變形情況,觀察試驗中有無異常情況,如升溫、漏油、油漆脫落等情況,進行記錄、測定,直至確認合格投入使用。

⑵對試運轉及驗收的參加人員和檢測結果應有詳細如實的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確認符合要求。

篇2:塔吊安全監理職責

塔吊是前建筑工地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垂直運輸機械,所以在工程建設的施工階段,塔吊的正常運行就成了安全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總承包單位自然是塔吊安全使用的責任主體,承擔塔吊安裝、使用、維護、拆卸的安全責任。在施工過程中,監理工程師對塔吊的安全管理起何作用?應負何責?至今說法不一。有的認為監理應該像管理工程那樣監管塔吊,有的認為不該管:個別地方的安全監督部門要求監理對塔吊基礎質量負責。而大多數監理工程師則認為:監理僅對工程本身的質量負責監控,對塔吊的基礎質量不應承擔責任,拒絕對塔吊基礎質量簽字;有的安監部門則以此為由不發準用證。結果大量的塔吊在無證狀態下運行,反而人為地留下安全隱患。因此有必要對塔吊的質量與安全管理統一認識,明確職責,規范管理,消除盲點。本文就此發表一些淺顯的看法,供同行和有關部門參考。

1監理無須對塔吊的制造、安裝質量承擔監理責任,其主要理由為:

1.1法律、法規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江蘇省施工起重機械設備安全監督管理規定》都沒有把包括塔吊在內的施工機械的制造、安裝質量納入工程監理范圍。

1.2要求監理對塔吊質量負責缺乏合同依據

按照監理委托合同,工程監理的職責范圍只對工程本身的質量負責監控,并不包括施工單位的臨時設施、施工機械及運輸設備的質量。

1.3塔吊基礎的施工質量不在工序報驗和隱蔽工程驗收范圍,也不屬于工程質檢范疇,而應是施工單位的自檢范圍。

1.4技術依據不足

(1)塔吊安裝位置一般都在工程本體平面以外,即在地質勘察的鉆探范圍以外,監理對塔吊地基承載力缺乏判斷依據。工程本體的基礎驗槽是由工勘、設計共同參與并作出地耐力判斷的,因此塔吊的基礎地質情況也不能由監理說了算。

(2)塔吊生產/—家的出廠說明書上要求的基礎混凝土強度為C。。~C,。,而《建筑機械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第4.4.2條規定,塔式起重機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低于C35,施工單位按照說明書上做的基礎,明明不符合安全規程,監理怎么能隨便簽認呢?

(3)因為施工單位知道塔吊不進入監理驗收程序,塔吊基礎并沒有像工程那樣按工序報驗,往往基礎混凝土強度在沒有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時就安裝塔身,也沒有經過監理批準,這類情況在建筑工地上司空見慣,安全部門硬要監理事后對基礎質量認可也是強人所難。

1.5如同樁機、挖掘機、攪拌機等其他施工機械一樣,塔吊同屬施工機械,其制造與安裝質量也無須監理把關。

2監理在塔吊安全中應盡的職責

上面闡述了監理對塔吊的制造和安裝質量不負監理責任,并不是說監理對塔吊的安全生產就不聞不問,而是要做好以下工作,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

2.1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時,要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審查施工平面布置圖上塔吊位置是否合理,在塔吊運行范圍內,有無高壓電線或者非施工人員通道;如果有,則要求施工單位搭設防護措施,并另報單項施工方案經審批后實施。

2.2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有無塔吊使用的安全措施。

2.3塔吊進場后,要檢查制造廠家有無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有無產權單位的起重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2.4安裝單位應當具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塔吊安裝專業承包資質證書,從業人員應有作業或管理資格證書。

2.5安裝完畢向使用單位移交前,應當委托建筑起重機械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并與產權單位和使用單位聯合進行安裝質量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6塔吊使用前還要經當地安全監督部門核查批準,使用時把安全監督部門核發的準用證和檢測合格證置于或附著于塔吊的顯著位置。

2.7要求塔吊操作人員必須有培訓合格證。無證人員不允許操作。

2.8塔吊在使用過程中,監理如發現不安全因素,應當按照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行使安全監理職責。

篇3:塔吊安拆監理實施細則

一、工程概況及專業特點:海憑國際(湖南)醫療器械產業園位于長沙市高新區,湖南海憑高科置業有限公司開發、中機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責任有限公司設計、中鹽勘察設計院勘察、長沙華星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湖南岳麓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省西湖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共計劃安裝八臺塔吊,其中湖南岳麓山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安裝四臺,分別安裝于2#棟處、3#棟處、5#棟、9#棟處;湖南省西湖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安裝四臺,分別安裝于1#棟處、4#棟處、10#棟、11#棟處。二、編制依據:1、建設工程相關法律、法規。2、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規程。3、監理規劃。4、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委托監理合同文件。5、經批準的設計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三、監理工作流程核查合同關系→檢查裝、拆單位專項資質→檢查裝、拆方案報審情況→核查操作人員持上崗位證及勞動關系情況→核查各級崗位人員到崗位情況→詢查操作人員對安拆程序和應急措施熟悉,應知應會情況檢查和安拆準備工作就緒情況→檢查安全防護措施落實到位情況核查注冊安全主任和安全管理人員到場組織指揮情況→做好裝、拆過程中的監理巡查、旁站監理工作→做好安全監理記錄→督促施工單位及時進行各環節驗收工作→及時整理裝、拆施工資料和監理資料。四、塔吊安裝控制要點:?1)?塔吊的安裝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安裝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在塔吊安裝前,必須按照報批程序申報《塔吊安裝專項施工方案》,安裝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批準的《塔吊安裝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2)在塔吊安裝前,必須按照報批程序申報《塔吊安裝專項施工方案》,安裝人員要嚴格按照相關單位和技術人員批準的《塔吊安裝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3)安裝塔吊時,必須將大車行走限位裝置及限位器碰塊安裝牢固可靠,并應將各部位的欄桿、平臺、扶桿、護圈等安全防護裝置裝齊。?4)塔吊安裝過程中,必須分階段進行技術檢驗。整機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整機技術檢驗和調整,各機構動作應正確、平穩、無異響,制動可靠,各安全裝置應靈敏有效;在無載荷情況下,塔身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4/1000,經分階段及整機檢驗合格后,應填寫檢驗記錄,經技術負責人審查簽證后,方可交付使用。?5)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的結構,應使用原廠制造的連接螺栓,自制螺栓應有質量合格的試驗證明,否則不得使用。連接螺栓時,應采用扭矩扳手或專用扳手,并應按裝配技術要求擰緊塔螺栓應有質量合格的試驗證明,否則不得使用。連接螺栓時,應采用扭矩扳手或專用扳手,并應按裝配技術要求擰緊。?6)安裝塔吊的過程中,對各個安裝部件的聯接件,必須特別注意要按說明書的規定,安裝齊全、固定牢靠,并在安裝后做詳細檢查。?7)在緊固要求有預緊力的螺栓時,必須使用專門的可讀數的工具,將螺栓準確地緊固到規定的預緊力值。?8)塔吊塔身升降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升降作業過程,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看電源,專人操作液壓系統,專人拆卸螺栓。非作業人員不得登上頂升套架的操作平臺。操縱室內應只準一人操作,必須聽從指揮信號;?b、升降應在白天進行,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應有充分的照明;?c、風力在四級及以上時,不得進行升降作業。在作業中風力突然增大達到四級時,必須立即停止,并應緊固上、下塔身各連接螺栓;?d、頂升前應預先放松電纜,其長度宜大于頂升總高度,并應緊固好電纜卷筒。下降時應適時收緊電纜;?e、升降時,必須調整好頂升套架滾輪與塔身標準節的間隙,并應按規定使起重臂和平?臂處于平衡狀態,并將回轉機構制動住,當回轉臺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的最后一處連接螺栓(銷子)拆卸困難時,應將其對角方向的螺栓重新插入,再采取其它措施。不得以旋轉起重臂動作來松動螺栓(銷子);?f、升降時,頂升撐腳(爬爪)就位后,應插上安全銷,方可繼續下一動作;?g、升降完畢后,各連接螺栓應按規定扭力緊固,液壓操縱桿回到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升降機構電源。?五、塔吊的附著錨固控制要點:?1)塔吊附著的建筑物,其錨固點的受力強度應滿足塔吊的設計要求。附著桿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間距和附著距離等,應按出廠使用說明書規定執行。有變動時,應另行設計。?2)裝設附著框架和附著桿件,應采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并應采用附著桿進行調整,在最高錨固點以下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1000。?3)在附著框架和附著支座布設時,附著桿傾斜角不得超過10度。?4)附著框架宜設置在塔身標準節連接處,箍緊塔身。塔架對角處在無斜撐時應加固。?4)附著框架宜設置在塔身標準節連接處,箍緊塔身。塔架對角處在無斜撐時應加固5)塔身頂升接高到規定錨固間距時,應及時增設與建筑物的錨固裝置,塔身高出錨固裝置的自由端高度,應符合出廠規定。?6)塔吊作業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錨固裝置,發現松動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故障未排除,不得繼續作業。?7)錨固裝置的安裝、拆卸、檢查和調整,均應有專人負責,工作時應系安全帶和戴安全帽,并應遵守高處作業有關安全操作的規定;六、塔吊拆卸控制要點:?1)塔吊的拆卸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卸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2)在拆除因損壞或其它原因而不能用正常方法拆卸的塔吊時,必須按照技術部門和監理方批準的安全拆卸方案進行。?3)塔吊拆卸前,應按照出廠有關規定,編制拆卸作業方法、質量要求和安全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和監理方審批后,作為拆卸作業技術方案,并向全體作業人員交底。塔吊的拆卸、升降塔身及錨固等作業,必須由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作業證的人員完成。對于拆卸的塔吊,拆卸工人必須遵照下列原則:a、了解塔吊的性能。?b、必須詳細了解并嚴格按照說明書中所規定的安裝及拆卸的程序進行作業,嚴禁對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拆卸程序做任何改動。?c、熟知塔吊拼裝或解體各拆卸部件相連接處所采用的聯接形式和所使用的聯接件的尺寸、規定及要求。對于有潤滑要求的螺栓,必須按說明書的要求,按規定的時間,用規定的潤滑劑潤滑。?d、了解每個拆卸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e、作業過程中,拆卸工人必須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的性能4)拆卸作業前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a、混凝土基礎應符合技術要求;?b、對所拆卸塔吊的各機構、各部位、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銷軸、卷揚機構和鋼絲繩、吊鉤、吊具以及電氣設備、線路等進行檢查,使隱患排除于拆卸作業之前;?c、對自升塔式塔吊頂升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頂升撐腳(爬爪)等進行檢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d、對采用旋轉塔身法所用的主副地錨架、起落塔身卷揚鋼絲繩以及起升機構制動系統等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e、對拆卸人員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帶、安全帽等進行檢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換;f、檢查拆卸作業中配備的塔吊、運輸汽車等輔助機械,應狀況良好,技術性能應保證拆卸作業的需要;?g、拆卸現場電源電壓、運輸道路、作業場地等應具備拆卸作業條件;?h、安全監督崗的設置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落實已達到要求。5)塔吊的拆卸作業應在白天進行。當遇大風、濃霧和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4)指揮人員應熟悉拆卸作業方案,遵守拆卸工藝和操作規程,使用明確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所有參與拆卸作業的人員,都應聽從指揮,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有錯誤時,應停止作業,待聯系清楚后再進行。?5)拆卸人員在進人工作現場時,應穿戴安全保護用品,高處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熟悉并認真執行拆卸工藝和操作規程,當發現異常情況或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應防止處理不當而造成事故。?6)在安裝或拆卸帶有起重臂和平?臂的塔吊時,嚴禁只拆卸一個臂就中斷作業。?7)在拆卸上回轉、小車變幅的起重臂時,應根據出廠說明書的拆卸要求進行,并應保持塔吊的平衡。?8)在拆卸作業過程中,當遇天氣劇變、突然停電、機械故障等意外情況,短時間不能繼續作業時,必須使已拆卸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固定牢靠,經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停止作業。?9)拆卸塔吊時,???隨著降落塔身的進程拆卸相應的錨固裝置。嚴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錨固裝置;七、安全監理工作方法及措施?1、施工單位在塔吊安裝前應申報《專項安裝方案》,拆卸前應申報《詳細專項拆卸方案》。專項安裝或拆卸方案必須具備安裝、拆卸資質的單位編寫,包總承包項目部安全主任、技術負責人和項目經理審核并簽名后再報項目監理部專職安全監理人員和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監理部負責人復查并審批。?2、塔吊實施安裝或拆卸時,總承包單位必須書面通知監理方和其他有關方面管理人員到安裝或拆卸現場,項目部主管安全工作的領導和安全主任必須在現場親臨組織指塔吊、鋼井架的安裝和拆卸工作。?3、監理分部在接到施工總承包單位的塔吊、鋼井架專項安裝或拆卸施工方案時,負責安全工作的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其方案應認真審查,審查的內容必須包括但不限以下內容:?1)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92版房屋建筑部分)中的有關施工安全方面的規定;?2)是否符合《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J119-20**中關于起重吊裝機械4.4塔式塔吊安裝及拆卸的各款規定;?3)是否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安全保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4)各種現場安全生產管理是否符合《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各款的要求;?5)施工單位申報的起重吊裝機械設備的產品合格證和檢測合格證明是否有效;安裝或拆卸施工單位專業資質證書和操作人員的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是否有效和為同一單位,若操作人員是聘用關系,應檢查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必須完善后才能批準安裝或拆卸施工。?4、監理人員到現場實施旁站監???時應做好如下工作:?1)核實現場起重吊裝機械的操作人員上崗證,審查操作人員與其安裝拆卸專業施工單位的人事勞動關系;?2)檢查總承包項目部的安全主任、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有安裝拆卸專業施工資質的單位管理人員是否到達現場組織指揮;3)對安裝、拆卸人員對照經批準的《專項安裝或拆卸方案》進行有關安裝及拆卸順序、注意事項、操作規程等方面面試,并監督總承包項目部的安全主任、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負責人、有安裝拆卸專業施工資質的單位管理人員對全體作業操作人員進行安裝及拆卸方案和安全工作進行交底;?4)符合要求后,可進行起重吊裝機械安裝拆卸工作,監理分部安全監理工作負責人及專業監理工程師隨同施工單位管理人員進行旁站監理并認真填寫《起重吊裝機械安裝或拆卸監理旁站記錄》,完善各方簽名手續;?5、起重吊裝機械《專項安裝或拆卸方案》未經監理方同意批準,或未下達《起重吊裝機械拆除令》,或監理人員不在現場旁站時,嚴禁施工單位獨方面擅自進行起重吊裝機械安裝或拆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