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熱載體爐管理辦法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司有機熱載體爐的管理,確保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節約能源,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中石化相關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有機熱載體爐是指采用導熱油作為熱載體的固定式的電加熱氣相爐、液相爐和燃油(氣)加熱爐等。
第三條?有機熱載體爐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等環節應符合國家《有機熱載體爐安全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維護、檢修質量檢查和驗收,還應按照《石油化工設備完好標準》(SHS01001)、《管式加熱爐維護檢修規程》(SHS01006)、《石油化工管式爐效率測定法》(SHF0001)等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設備管理部
(一)制定公司有機熱載體爐管理辦法,并對使用單位的有機熱載體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二)組織或參與有機熱載體爐及附屬設備的設計、采購、制造、安裝、運行、檢修維護、技術改造、更新的全過程管理。
(三)組織或參與有機熱載體爐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四)組織編制和審核有機熱載體爐修理及檢驗計劃和方案。
第六條?生產技術部
(一)組織燃料油(氣)和導熱油的品質分析及導熱油的更新工作。
(二)組織燃油(氣)加熱爐熱效率測試和管理。
第七條?安全環保監督部
(一)負責燃油(氣)加熱爐煙氣排放的環保監測管理。
(二)負責組織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取證培訓和復審工作。
第八條水務中心
負責按照公司環境檢測計劃要求,對煙氣進行環境監測并上報安全環保監督部。
第九條?生產中心
(一)負責編制審核有機熱載體爐作業指導書,按規定做好日常操作運行和維護工作。
(二)負責編制和上報有機熱載體爐更新、檢驗、檢修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負責每月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狀況和能效分析。
(四)負責編寫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五)負責建立健全有機熱載體爐檔案和使用登記、取證工作。
(六)負責組織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配合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取證培訓和復訓工作。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九條?前期管理
(一)有機熱載體爐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制造和安裝。
(二)有機熱載體爐安裝前,安裝單位應向揚州市質量技術局報裝,并由經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驗。
(三)有機熱載體爐安裝完畢后,規劃建設部應按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組織驗收。使用單位在投用前或使用后30日內向揚州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登記,取得使用證。
第十條?基礎及技術管理
(一)生產中心應設專兼職技術人員負責有機熱載體爐的管理工作。
(二)有機熱載體爐的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揚州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考核發證,持證上崗。
(三)生產中心應建立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檔案和臺帳。運行檔案除按照公司《設備基礎管理辦法》中要求的設備檔案內容外,還應包括:使用證、有機熱載體爐和安全附件的內外部檢測報告、定期爐效監測分析報告、腐蝕監測報告等。
(四)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等至少每年校驗一次。
(五)有機熱載體爐應按《鍋爐定期檢驗規則》進行定期檢驗,檢驗工作應由有資質的檢驗單位承擔。
(六)生產中心收到定期檢驗報告后,相關管理人員應對報告及時進行復核,復核后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在檢驗報告封面上簽字。對檢驗報告中提出的結論和問題各生產應及時執行和整改。
(七)各生產中心應視有機熱載體爐的積灰程度、運行工況和燃料油消耗情況安排熱媒爐爐管和空預器的清灰。
1.清灰周期規定
正常情況下,除瓶片S3裝置外,以熱效率作為確定清灰時機的標準,當熱效率降至下列情況時,相應生產中心應在兩周內安排熱媒爐爐管和空預器的清灰。瓶片S3裝置熱媒爐至少一年安排一次熱媒爐爐管清灰。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1、K01.2、K01.3:50~6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8.5%。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5、瓶片生產中心60K01和60K02:70%~8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8.5%。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4、瓶片生產中心60K03:70%~8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7.0%。
2.清灰過程及效果監控
各生產中心應對清灰作業過程進行監控,對清灰前后的排煙溫度、熱效率等相關參數進行比較,應確保清灰后至少達到以下效果: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1、K01.2、K01.3:50~6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160℃。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5、瓶片生產中心60K01和60K02:70%~8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160℃。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4、瓶片生產中心60K03:70%~8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200℃。
(八)各生產中心應對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的空預器、煙囪壁腐蝕速率進行監測,對腐蝕情況進行跟蹤,及時提出應對措施。
(九)各生產中心每周應對燃油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進行監測,每月編制有機熱載體爐運行狀況和能效分析報告。
(十)為確保氧含量分析準確,氧分析儀應安裝在空預器與煙氣進口間的煙道上。各生產中心應組織每周對氧分析儀進行校驗,建立校驗臺帳。正常運行時若氧含量波動較大,應查明原因并及時對氧分析儀進行校驗。
(十一)各生產中心對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應設置煙氣取樣點,以利于對其運行狀況進行監測。取樣點的設置應按中石化《加熱爐管理制度》規定進行。
(十二)水務中心應按照公司環境檢測計劃要求,定期對煙氣進行環境監測,并將結果通報。污染物的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和當地環保部門規定的指標。對超標排放各中心應制定整改措施,安排計劃逐步達到達標排放。
第十一條?運行管理
(一)各生產中心應制定有機熱載體爐作業指導書,保證有機熱載體爐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運行,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并盡量避免過低負荷運行。
(二)生產中心操作人員和設備維保人員應精心操作和維護,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規定進行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有機熱載體爐的開停爐及進行油氣轉換時必須嚴格按作業指導書規定執行,嚴禁短接聯鎖強行點爐。
(四)燃油有機熱載體爐在運行過程中應合理控制燃油溫度,保證燃料油的恩氏粘度不大于4.5E;保證燃油、蒸汽系統壓力穩定、霧化蒸汽應為過熱蒸汽,且應控制其壓力高于燃油壓力0.05MPa。
(五)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在正常運行周期內的平均熱效率(以下簡稱熱效率)應達到規定指標:熱負荷在10MW及以上的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87%以上,其中新建一年內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89%以上;熱負荷在10MW以下的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設計值。
(六)在燃油(氣)變化時生產技術部應組織對有機熱載體爐煙氣露點進行監測。在提高熱效率的同時,應避免煙氣露點腐蝕。
(七)根據煙氣露點測試結果決定最終排煙溫度(煙氣離開空預器的溫度)。最終排煙溫度一般控制在高于露點溫度20℃-30℃的范圍內。對暫時不能達標的有機熱載體爐,應在保護設備的同時制定相應改進措施,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熱效率。
(八)在無風,環境溫度為27℃條件下,爐頂、爐壁及熱煙風管道外壁溫度應不超過80℃,爐底外表溫度不超過90℃。設備維保人員應定期/每周對爐頂、爐壁及爐底外表溫度進行測量,測量數據保存在控制室內。生產中心操作人員進行巡檢時應注意觀察爐體溫度的變化及燃燒器和風道的振動情況,通過觀火鏡觀察爐內燃燒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
(九)燃油有機熱載體爐排煙氧含量應控制在3%~5%,燃氣加熱爐應控制在2%~4%;CO含量應不大于100ppm。
(十)生產技術部應組織對每批購進燃料油進行品質分析,并建立臺帳。一般燃料油中硫含量應不大于1%,機械雜質應不大于2000ppm。燃料油中的硫含量和機械雜質達不到要求的應制定計劃,采取控制措施。
(十一)生產技術部每年組織有機熱載體的品質分析,如有兩項指標分析不合格或裂解成分超過10%則應部分再生處理或部分更換。
(十二)因生產原因需延期檢驗或因設備存在缺陷等情況下需維持運行時,有機熱載體爐應實施特護運行,生產中心應制定特護運行方案經中心分管主任批準后執行。生產裝置操作人員和設備人員在執行規定的日常檢查內容的同時,必須認真落實特護方案規定的內容。
第十二條?檢修管理
(一)有機熱載體爐的檢修應按照《管式加熱爐維護檢修規程》(SHS01006)執行,檢修前與爐內相連的工藝管線應加盲板隔斷。
(二)有機熱載體爐受壓部件進行重大修理或改造,應符合安全監察規程和有關標準的要求。使用單位將修理或改造方案報設備管理部批準,后并由施工單位報揚州質量監督部門備案后實施。
(三)每次進行內外部檢驗時,應對全部氧含量分析儀(包括探頭)、熱電偶和風壓表(包括探頭)進行維護、檢定。
(四)
有機熱載體爐檢修后使用單位應組織進行驗收,形成相應記錄,按照要求及時歸檔。
第十三條?檢查與考核
各生產中心每月應對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狀況進行一次檢查和考核;設備管理部和生產技術部按《設備檢查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頻次對公司的有機熱載體爐進行一次專業管理檢查和考核。
?本辦法主要起草人:何寧溪
篇2:有機熱載體爐安全運行工作規程
一、條件:必須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簽發的《鍋爐使用登記證》,和定期檢查合格證和《司爐操作證》
二、準備:有機熱載體爐循環用有機熱載體的質量必須符合標準要求,并準備燃料、引燃物,同時將管道和爐體上排氣閥逐一打開,排除空氣,直至有機熱載體流出時關閉。接通油源,啟動注油泵。膨脹槽注油到低液位不報警,關閉注油泵接通循環泵冷卻水,啟動循環泵。
三、冷態有機熱載體循環:運轉循環泵,并排出系統內空氣,循環時間為6-8小時,清除過濾器內雜物2-3次,按規定對各潤滑點注油。
四、點火:點火前應進行通風。點火時層燃爐用木材和其他易燃物引火,燃油有機熱載體爐應檢查控制柜各旋鈕位置,大火/小火旋鈕位置應放在小火位置上,打開總電源開關,再開啟燃燒機旋鈕,則分機立即啟動吹風清掃。點火后應維持一段時間小風量,小火狀態,以使緩慢升溫。
五、有機熱載體升溫:按升溫要求曲線進行,如出現管道震動加劇,壓力表擺動幅度較大,循環泵抽空現象時,必須停止升溫,減弱燃燒。升溫時要注意熱膨脹量,定期打開膨脹槽底部排污管,放出冷凝水,熱載體溫度升到200℃以上時應對設備和整個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六、運行:高位槽內有機熱載體應保持高位,儲槽內有機熱載體應處于低液位。正常運行時氣相爐應維持一定壓力,液相應維持熱載體爐前后一定壓差和一定出口油溫,不能盲目采用提高出口溫度的方法來增加供熱量,運行調節主要針對進出口溫差,相應調整燃燒強度。
停爐:停止燃油、燃氣、燃煤供應,停止送風有機熱載體溫度降至80℃以下,熱態循環泵方可停運,遇停電時,燃煤爐應用膨脹槽內冷有機熱載體置換出有機熱載體爐內熱態有機熱載體,已冷卻爐管。重新啟用時,液相爐應先開循環泵,再恢復燃燒。緊急停爐通常是遇到火災、爆管、受壓元件嚴重變現、停電、超壓、超溫、燃燒設備嚴重損壞、循環泵停止等異常情況。
篇3:有機熱載體爐管理辦法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司有機熱載體爐的管理,確保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節約能源,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中石化相關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的有機熱載體爐是指采用導熱油作為熱載體的固定式的電加熱氣相爐、液相爐和燃油(氣)加熱爐等。
第三條?有機熱載體爐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等環節應符合國家《有機熱載體爐安全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維護、檢修質量檢查和驗收,還應按照《石油化工設備完好標準》(SHS01001)、《管式加熱爐維護檢修規程》(SHS01006)、《石油化工管式爐效率測定法》(SHF0001)等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章職責
第五條?設備管理部
(一)制定公司有機熱載體爐管理辦法,并對使用單位的有機熱載體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二)組織或參與有機熱載體爐及附屬設備的設計、采購、制造、安裝、運行、檢修維護、技術改造、更新的全過程管理。
(三)組織或參與有機熱載體爐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四)組織編制和審核有機熱載體爐修理及檢驗計劃和方案。
第六條?生產技術部
(一)組織燃料油(氣)和導熱油的品質分析及導熱油的更新工作。
(二)組織燃油(氣)加熱爐熱效率測試和管理。
第七條?安全環保監督部
(一)負責燃油(氣)加熱爐煙氣排放的環保監測管理。
(二)負責組織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取證培訓和復審工作。
第八條水務中心
負責按照公司環境檢測計劃要求,對煙氣進行環境監測并上報安全環保監督部。
第九條?生產中心
(一)負責編制審核有機熱載體爐作業指導書,按規定做好日常操作運行和維護工作。
(二)負責編制和上報有機熱載體爐更新、檢驗、檢修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負責每月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狀況和能效分析。
(四)負責編寫事故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五)負責建立健全有機熱載體爐檔案和使用登記、取證工作。
(六)負責組織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配合有機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的取證培訓和復訓工作。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九條?前期管理
(一)有機熱載體爐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制造和安裝。
(二)有機熱載體爐安裝前,安裝單位應向揚州市質量技術局報裝,并由經授權的檢驗檢測機構進行監督檢驗。
(三)有機熱載體爐安裝完畢后,規劃建設部應按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組織驗收。使用單位在投用前或使用后30日內向揚州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登記,取得使用證。
第十條?基礎及技術管理
(一)生產中心應設專兼職技術人員負責有機熱載體爐的管理工作。
(二)有機熱載體爐的操作人員應經過培訓,并經揚州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考核發證,持證上崗。
(三)生產中心應建立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檔案和臺帳。運行檔案除按照公司《設備基礎管理辦法》中要求的設備檔案內容外,還應包括:使用證、有機熱載體爐和安全附件的內外部檢測報告、定期爐效監測分析報告、腐蝕監測報告等。
(四)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等至少每年校驗一次。
(五)有機熱載體爐應按《鍋爐定期檢驗規則》進行定期檢驗,檢驗工作應由有資質的檢驗單位承擔。
(六)生產中心收到定期檢驗報告后,相關管理人員應對報告及時進行復核,復核后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在檢驗報告封面上簽字。對檢驗報告中提出的結論和問題各生產應及時執行和整改。
(七)各生產中心應視有機熱載體爐的積灰程度、運行工況和燃料油消耗情況安排熱媒爐爐管和空預器的清灰。
1.清灰周期規定
正常情況下,除瓶片S3裝置外,以熱效率作為確定清灰時機的標準,當熱效率降至下列情況時,相應生產中心應在兩周內安排熱媒爐爐管和空預器的清灰。瓶片S3裝置熱媒爐至少一年安排一次熱媒爐爐管清灰。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1、K01.2、K01.3:50~6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8.5%。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5、瓶片生產中心60K01和60K02:70%~8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8.5%。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4、瓶片生產中心60K03:70%~80%負荷下,周平均熱效率低至87.0%。
2.清灰過程及效果監控
各生產中心應對清灰作業過程進行監控,對清灰前后的排煙溫度、熱效率等相關參數進行比較,應確保清灰后至少達到以下效果: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1、K01.2、K01.3:50~6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160℃。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5、瓶片生產中心60K01和60K02:70%~8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160℃。
聚酯生產中心各裝置K01.4、瓶片生產中心60K03:70%~80%負荷下,排煙溫度低于200℃。
(八)各生產中心應對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的空預器、煙囪壁腐蝕速率進行監測,對腐蝕情況進行跟蹤,及時提出應對措施。
(九)各生產中心每周應對燃油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進行監測,每月編制有機熱載體爐運行狀況和能效分析報告。
(十)為確保氧含量分析準確,氧分析儀應安裝在空預器與煙氣進口間的煙道上。各生產中心應組織每周對氧分析儀進行校驗,建立校驗臺帳。正常運行時若氧含量波動較大,應查明原因并及時對氧分析儀進行校驗。
(十一)各生產中心對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應設置煙氣取樣點,以利于對其運行狀況進行監測。取樣點的設置應按中石化《加熱爐管理制度》規定進行。
(十二)水務中心應按照公司環境檢測計劃要求,定期對煙氣進行環境監測,并將結果通報。污染物的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和當地環保部門規定的指標。對超標排放各中心應制定整改措施,安排計劃逐步達到達標排放。
第十一條?運行管理
(一)各生產中心應制定有機熱載體爐作業指導書,保證有機熱載體爐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運行,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并盡量避免過低負荷運行。
(二)生產中心操作人員和設備維保人員應精心操作和維護,按照作業指導書的規定進行巡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有機熱載體爐的開停爐及進行油氣轉換時必須嚴格按作業指導書規定執行,嚴禁短接聯鎖強行點爐。
(四)燃油有機熱載體爐在運行過程中應合理控制燃油溫度,保證燃料油的恩氏粘度不大于4.5E;保證燃油、蒸汽系統壓力穩定、霧化蒸汽應為過熱蒸汽,且應控制其壓力高于燃油壓力0.05MPa。
(五)燃油(氣)有機熱載體爐在正常運行周期內的平均熱效率(以下簡稱熱效率)應達到規定指標:熱負荷在10MW及以上的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87%以上,其中新建一年內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89%以上;熱負荷在10MW以下的有機熱載體爐的熱效率應達到設計值。
(六)在燃油(氣)變化時生產技術部應組織對有機熱載體爐煙氣露點進行監測。在提高熱效率的同時,應避免煙氣露點腐蝕。
(七)根據煙氣露點測試結果決定最終排煙溫度(煙氣離開空預器的溫度)。最終排煙溫度一般控制在高于露點溫度20℃-30℃的范圍內。對暫時不能達標的有機熱載體爐,應在保護設備的同時制定相應改進措施,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熱效率。
(八)在無風,環境溫度為27℃條件下,爐頂、爐壁及熱煙風管道外壁溫度應不超過80℃,爐底外表溫度不超過90℃。設備維保人員應定期/每周對爐頂、爐壁及爐底外表溫度進行測量,測量數據保存在控制室內。生產中心操作人員進行巡檢時應注意觀察爐體溫度的變化及燃燒器和風道的振動情況,通過觀火鏡觀察爐內燃燒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
(九)燃油有機熱載體爐排煙氧含量應控制在3%~5%,燃氣加熱爐應控制在2%~4%;CO含量應不大于100ppm。
(十)生產技術部應組織對每批購進燃料油進行品質分析,并建立臺帳。一般燃料油中硫含量應不大于1%,機械雜質應不大于2000ppm。燃料油中的硫含量和機械雜質達不到要求的應制定計劃,采取控制措施。
(十一)生產技術部每年組織有機熱載體的品質分析,如有兩項指標分析不合格或裂解成分超過10%則應部分再生處理或部分更換。
(十二)因生產原因需延期檢驗或因設備存在缺陷等情況下需維持運行時,有機熱載體爐應實施特護運行,生產中心應制定特護運行方案經中心分管主任批準后執行。生產裝置操作人員和設備人員在執行規定的日常檢查內容的同時,必須認真落實特護方案規定的內容。
第十二條?檢修管理
(一)有機熱載體爐的檢修應按照《管式加熱爐維護檢修規程》(SHS01006)執行,檢修前與爐內相連的工藝管線應加盲板隔斷。
(二)有機熱載體爐受壓部件進行重大修理或改造,應符合安全監察規程和有關標準的要求。使用單位將修理或改造方案報設備管理部批準,后并由施工單位報揚州質量監督部門備案后實施。
(三)每次進行內外部檢驗時,應對全部氧含量分析儀(包括探頭)、熱電偶和風壓表(包括探頭)進行維護、檢定。
(四)
有機熱載體爐檢修后使用單位應組織進行驗收,形成相應記錄,按照要求及時歸檔。
第十三條?檢查與考核
各生產中心每月應對有機熱載體爐的運行狀況進行一次檢查和考核;設備管理部和生產技術部按《設備檢查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頻次對公司的有機熱載體爐進行一次專業管理檢查和考核。
?本辦法主要起草人:何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