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特種設備操作安全管理辦法

特種設備操作安全管理辦法

2024-07-11 閱讀 5619

1、特種設備應按其技術性能和使用說明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已失效的設備不得使用。

2、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并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上崗證、特殊工種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3、任何人嚴禁拆除特種設備上的自動控制機構、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聯鎖裝置,及監測、指示、儀表、報警器等自動報警、信號裝置。其參數調整和故障的排除應由專業人員負責進行。

4、處在運轉中的設備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等作業。特種設備應按時進行保養,當發現有漏保、失修或超載帶病運轉等情況時,有關部門應停止使用。

5、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指令,操作人員有權拒絕執行。由于發令人強制違章作業造成事故者,應追究發令人的責任,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6、由專人操作特種設備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將設備交給非本設備指定人員操作。工作時思想要集中,嚴禁酒后操作,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操作室和靠近作業區。

7、設備操作人員和配合作業人員,都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高空作業必須系帶安全帶,不得穿硬鞋底和拖鞋。嚴禁從高空處往下投擲物件。

8、特種設備均須實行交接班制度,操作人員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

9、設備操作人員應熟悉作業環境和施工條件,聽從指揮、遵守現場安全規則。

10、當使用特種設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必須服從安全的要求。

11、當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或未遂惡性事故時,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領導和有關部門聽候處理。對事故應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篇2:特種設備其操作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特種設備管理:

1、購置:工廠購置特種設備時,必須進行可行性分析,購置國家定點廠家產品。

2、安裝:特種設備危險性大、承壓高,必須遵守市勞動局規定,請專業單位安裝,及時辦理“許可證”,自已允許安裝的設備必須嚴格規范,仔細驗收,認真試運轉方可交付使用。

3、特種設備嚴格按使用說明管理。

4、特種設備要定人、定期檢查。

5、特種設備有安全附件要保證靈活好用。

6、特種設備操作工,必須經過嚴格培訓,經國家規定機關考試,領取操作證,方可上機操作,操作人員來禁喝酒當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7、必須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對有關設備要做好預防試驗儀表要定期樣對鉛封。安技部門每月組織專家巡查,發現隱患應立即查封或出具整改通知書,使用單位接到通知應停用整改,經安技設備部門驗收后啟封使用。

8、熟練掌握本崗位易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

篇3: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規定范本

第一節?特種作業范圍及作業人員基本條件

一、?特種作業范圍

1.?電工作業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3.?起重作業

4.?廠內機動車輛駕駛

5.?建筑登高架設作業

二、?特種作業人員的基本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按上崗要求的技術業務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合格。

4.?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如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為不合格,不得從事特種作業:

(1)?器質性心臟血管病。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治愈者除外)、心肌病、心電圖明顯異常者。

(2)?血壓超過160/90mmHg,低于86mmHg。

(3)?精神病、癲癇。

(4)?重癥神經官能癥及腦外傷后遺癥。

(5)?暈厥(近一年又暈厥發作者)。

(6)?血紅蛋白男性低于9g/L,女性低于80g/L。

(7)?肢體殘廢,功能受限者。

(8)?慢性骨髓炎。

(9)?廠內機動車駕駛類,大型車:身高不足155cm,小型車:不足150cm者。

(10)?耳全聾及發音不清者,廠內機動車駕駛聽力不足5m者。

(11)?色盲。

(12)?雙眼裸視實力低于0.4,矯正視力不足0.7者。

(13)?活動性結核(包括肺外結核)。

(14)?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

(15)?支氣管擴張病(反復感染、咳血)。

三、?特種作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技術理論、實操技能的培訓、考核合格,吃有效的特

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操作。其從事作業的范圍和等級要與證件所規定的操作項目相符合。

第二節?建筑電工安全操作規定

1.?電工作業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非電工嚴禁進行電氣作業。

2.?電工接受施工現場暫設電氣安裝任務后,必須認真領會落實臨時用電安全施工組織

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的內容,施工用電線路架設必須按施工圖規定進行,凡臨時用電使用超過六個月(含六個月)以上的,應按正式線路架設。改變安全施工組織設計規定,必須經原審比單位領導同意簽字,未經同意不得改變。

3.?電工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酒后不準操作。

4.?所有解決原、檢測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并應定期檢查、效驗。保證正確可靠接地或接零。所有接地或接零處,必須保證可靠電氣連接。保護線PE必須采用綠/黃雙色線,嚴格與相線、工作零線相區別,不得混用。

5.?在施工現場用電,應采用TN-S制,即“三相五線”制,嚴禁用“三相四線”制。施工現場供電系統,必須滿足“三級配電、三級保護”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要求。同一供電系統,嚴禁保護接零與保護接地混接。動力用電與照明用電應分開設置,不得使用同意漏電斷路器。

6.?電氣設備不帶電的金屬外殼、框架、部件、管道、金屬操作臺和移動式碘鎢燈的金屬柱等,均應做保護接地。

7.?定期和不定期對臨時用電工程的接地、設備絕緣和漏電保護開關進行檢測、維修,發現隱患及時消除,并建立檢測維修記錄。

8.?建筑工程竣工后,臨時用電工程拆除,應按順序先段電源,后拆除。

9.?露天使用的的電氣設備,應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有可靠的防雨設施。配電箱必須牢固、完整、嚴密。使用中的配電箱內禁止放置雜物。

10.?安裝照明線路時,不得直接在板條天棚或隔聲板上行走或堆放材料;因作業需要行走時,必須在大楞上鋪設腳手板;天棚內照明應采用36V低壓電源。

11.?在腳手架上作業,腳手板必須鋪滿,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使用的料具,應放入工具袋隨身攜帶,不得投擲。

12.?在變配電室內,外高壓部分及線路工作時,應按順序進行。停電、驗電懸掛地線,操作手柄應上鎖或掛標示牌。

13.?驗電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咋設備兩側各相或線路各相分別驗電。驗明設備或線路確實無電后,即將檢修設備或線路做短路接地。

14.?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同一供電系統不允許一部分設備采用接零,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護。

15.?照明路線不得拴在金屬腳手架、龍門架上,嚴禁在上亂拉、亂施。燈具需要安裝在僅售腳手架、龍門架上時,線路和燈具必須用絕緣物與其隔離開,且距離工作面高度在3m以上。控制刀閘應配有熔斷器和防雨措施。

16.?做好井架、人貨電梯、吊塔、鋼管腳手架、鋼架式活動房等防雷接地保護,接地干線應采用?2圓鋼或-40*4的扁鋼,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0?。

第三節?電焊工安全操作規定

1.?金屬焊接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非電焊工嚴禁進行電焊作業。

2.?操作時應穿電焊工作服、絕緣鞋和戴電焊手套、防護面罩等安全防護用品,高處作業時系安全帶。

3.?電焊作業現場周圍10m范圍內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雨、雪、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天氣不得露天作業。雨、雪后應清除積水、積雪后方可作業。

5.?操作前應首先檢查焊機和工具,如焊鉗和焊接電纜的絕緣、焊機外殼保護接地和焊機的各接線點等,確認安全合格后方可作業。

6.?嚴禁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域內,運行中的壓力管道和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內,以及受理構建上焊接和切割。

7.?焊接曾儲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時,應根據介質進行多次置換及清洗,并打開所有孔口,經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施焊。

8.?在密封容器內施焊時,應采取通風措施。間歇作業時焊工應到外面休息。容器內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焊工身體應用絕緣材料與焊件隔離。焊接時必須設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熟知焊接操作規程和搶救方法。

9.?焊接銅、鋁、鋅合金金屬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作業。在有害介質場所進行焊接時,應采取防毒措施,必要時進行強制通風。

10.?施焊地點潮濕或焊工身體出汗后而使衣服潮濕時,嚴禁靠在帶電鋼板或工件上,焊工應在干燥的絕緣板或膠墊上作業,配合人員ing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板上。

11.?焊接時臨時接地線頭嚴禁浮搭,必須固定、壓緊,用膠布包嚴。

12.?操作時遇下列情況必須切斷電源:

(1)?改變電焊機接頭;

(2)?更換焊件需要改接二次回路時;

(3)?轉移工作地點搬動焊機時;

(4)?焊機發生故障需進行檢修;

(5)?更換保險裝置;

(6)?工作完畢或臨時離開操作現場時;

13.?高處作業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使用標準的防火安全帶,并系在可靠的構架上;

(2)?必須在作業正下方5m外設置護欄,并設專人監護;必須清除作業點下方區域易燃易爆物品;

(3)?必須戴盔式面罩,焊接電纜應綁緊在固定處,嚴禁繞在身上或搭在背上作業;

(4)?焊工必須站在穩固的操作平臺上作業,焊機必須放置平穩、牢固,設有良好的接地保護

14.?操作時嚴禁焊鉗夾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將焊接電纜掛在脖頸上。

15.?焊接時二次線必須雙線到位,嚴禁借用金屬管道、金屬腳手架、軌道及結構鋼筋做回路地線。焊把線無破損,絕緣良好。焊把線必須加裝電焊機觸電保護器。

16.?焊接電纜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采取其他保護措施。

17.?焊把線不得放在電弧附近或熾熱的焊縫旁,不得碾軋焊把線,應采取防止焊把線被尖利器物損傷的措施。

18.?清除焊渣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或面罩,焊條頭應集中堆放。

19.?下班后必須拉閘斷電,必須將地線和把線分開,并確認火已熄滅方可離開現場。

第四節?架子工安全操作規定

1.?建筑登高作業(架子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作業。架子工的徒工必須辦理學習證,在技工帶領下、指導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經同意不得單獨進行作業。

2.?架子工必須經過體檢,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暈高或實力不夠以及不適合于登高作業的,不得從事登高架設作業。

3.?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著裝靈便,在高處(2m以上)作業時,必須佩戴安全帶并使用其與搭好的立、橫桿掛牢,穿防滑鞋。

4.?鋒利六級以上(含六級)和高溫、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應停止高出露天作業。風、雨、雪過后要進行檢查,發現架子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時修復,合格后方可使用。

5.?腳手架要結合工程進度搭設,搭設未完的腳手架,在離開作業崗位時,不得留有未固定和安全隱患,確保架子穩定。

6.?在戴電設備附近搭、拆腳手架時,宜停電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作業時,腳手架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不得小于表10-2的數值。

7.?各種非標準的腳手架,跨度過大、負載超重等特殊架子或其他新型腳手架,按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批準的意見進行作業。

8.?腳手架搭設到高于在建建筑物頂部時,里排立桿要低于沿口40~50mm,外排立桿高出沿口1~1.5m,搭設兩道護身欄,并掛密目安全網。

9.?腳手架搭設、拆除、維修和升降必須由架子工負責,非架子工不準從事腳手架操作。

第五節?起重工安全操作規定

1.?起重工必須經過專門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2.?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無間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

5.?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在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

6.?在高壓線垂直或水平方向作業時,必須保持表14-1所列的最小安全距離。

表14-1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輸電導線電壓(KV)?1以下?1~15?20~40?60~110?220?

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最近距離(m)?1.5?3?4?5?6?

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最近距離(m)?1?1.5?3?4?6?

7.?起重機司機必須熟知的知識及操作能力:

(1)?所操縱的起重機的構造和技術性能;

(2)?起重機安全技術規程、制度;

(3)?起重量、變幅、起升速度與機械穩定性的關系;

(4)?鋼絲繩的類型、鑒別、保養與安全系數的選擇;

(5)?一般儀表的使用及電器設備常見故障的排除;

(6)?鋼絲繩接頭的穿接(卡接、插接);

(7)?吊裝構件重量計算;

(8)?操作中能及時發現或判斷各機構故障,并能采取有效措施;

(9)?制動器突然失效能做緊急處理。

?8.指揮信號工必須熟知的知識及操作能力:

(1)應掌握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其中工作性能,能定期配合司機進行檢查,能熟練地運用手勢、旗語、哨聲和通訊設備;

?(2)能看懂一般的建筑結構施工圖,能按現場平面布置圖和工藝要求指揮起吊、就位構件、材料和設備等;

?(3)掌握常用材料的重量和吊運就位方法及構件中心位置,并能計算非標準構件和材料的重量;

?(4)正確的使用吊具、索具,編插各種規格的鋼絲繩;

?(5)有防止構件裝卸、運輸、堆放過程中變形的知識;

?(6)掌握起重機最大起重量和各種高度、幅度時的起重量,熟知吊裝、起重有關知識;

?(7)具備指揮單機、雙機或多機作業的指揮能力;

?(8)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即被吊物重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信號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斜拉斜牽物;散物捆綁不牢;立式構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環;零碎物無容器;吊裝物重量不明等;

?9.掛鉤工必須相對固定并熟知下列知識及操作:

?(1)必須服從指揮信號的指揮;、

(2)對手勢、旗語、哨聲能夠熟練使用;

(3)熟悉起重機的技術性能和工作性能;

(4)熟悉常用材料重量、構件的中心位置及就位方法;

(5)熟悉構件的裝卸、運輸、堆放的有關知識;

(6)能正確使用吊、索具和各種構件的栓掛方法;

?10.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交底技術,聽從統一指揮。

?11.使用起重器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12.使用兩臺吊車抬吊大型構件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