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范

鍋爐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范

2024-07-11 閱讀 897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以下簡稱監檢)工作,保證監檢質量,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規定,特制訂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于《管理辦法》所列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及其部件的安全質量監檢。

第三條?境內持證鍋爐壓力容器制造企業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由企業所在地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授權有資格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檢驗機構(以下簡稱監檢單位)承擔;境外持證鍋爐壓力容器制造企業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以下簡稱總局安全監察機構)授權有資格的監檢單位承擔。監檢單位所監檢的產品,應當符合其資格認可批準的范圍。

第四條?接受監檢的鍋爐壓力容器制造企業(以下簡稱受檢企業),必須持有《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或者經過省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專門批準。

鍋爐壓力容器產品的監檢工作應當在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現場,且在制造過程中進行。監檢是在受檢企業質量檢驗(以下簡稱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進行的監督驗證。監檢不能代替受檢企業的自檢,監檢單位應當對所承擔的監檢工作質量負責。

第五條?監檢工作的依據是《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超高壓容器安全監察規程》、《醫用氧艙安全管理規定》、《液化氣體汽車罐車安全監察規程》、《《氣瓶安全監察規程》、《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現行的有關標準、技術條件以及設計文件等。

第六條?監檢內容包括對鍋爐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涉及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檢和對受檢企業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質量體系運轉情況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在監檢過程中,受檢企業與監檢單位發生爭議時,境內受檢企業應當提請所在地的地市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監察機構處理,必要時,可向上級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監察機構申訴;境外受檢企業應當提請總局安全監察機構處理。

第二章?監檢項目和方法

第八條?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檢項目和要求見《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大綱})(附件一,以下簡稱《監檢大綱》)。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制造現場監檢項目和要求見和《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附件二,以下簡稱《監檢項目表》),監檢單位對受檢企業的質量體系運轉情況應按《質量體系運轉情況檢查項目表》(附件三,以下簡稱《檢查項目表》)的要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查。

對境內受檢企業進行監檢的監檢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監檢情況分別向所在地的地市級和省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報告,對境外受檢企業進行監檢的監檢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監檢情況向總局安全監察機構報告。

第九條?對鍋爐壓力容器產品的監檢項目分為以下三類:

A類-指監檢員必須到現場進行監檢,并在受檢企業自檢合格,經監檢確認后,在受檢企業提供的相應的工作見證文件(檢驗報告、表卡、記錄等,下同)上簽字;未經監檢確認,不得流轉至下一道工序。

B類-指監檢員一般應到現場進行監檢,并在受檢企業自檢合格,經監檢確認后,在受檢企業提供的相應工作見證文件上簽字;如監檢員未到場,則應當對受檢企業提供的相應工作見證文件進行審查,確認后予以簽字。

C類-指監檢員到現場抽查或者對受檢企業提供的相應工作見證文件等進行審查,必要時予以簽字確認。

第十條?《監檢大綱》和《監檢項目表》所列項目是對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檢的通用要求。按照鍋爐壓力容器產品的品種、材質、結構和制造工藝等特點,如其內容不能滿足監檢要求時,監檢單位應當根據受檢企業提供的設計圖樣、工藝文件等資料和檢驗要求,作適當調整;如其內容不適用,則監檢單位應當從有效控制受檢產品的安全質量要求出發,制定產品安全質量專用監檢大綱和監檢項目表,并經省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審查同意,在實施監檢前通知受檢企業。

第十一條?除氣瓶外的所有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必須逐臺進行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氣瓶的監檢按批進行,監檢的數量要求如下:

1.每批氣瓶中,凡產品標準中規定的應進行逐只檢驗的項目,監檢員實際到現場抽查的氣瓶數量不得少于表一的規定,并應記錄所抽查的氣瓶瓶號或工件號,才可在《監檢項目表》的“檢驗結果”欄中填寫檢驗結論。

2.每批氣瓶必須完成《監檢項目表》中規定的該品種氣瓶的全部監檢項目。

3.監檢中,若發現不合格項目,應對該項目再增加檢驗數量,增加的數量應符合標準的規定;標準中未規定的,可由監檢單位作出規定。必要時,監檢單位可在《監檢項目表》之外增加監檢項目。

4.每批氣瓶的射線照相底片審查數量:逐只照相的氣瓶,不得少于該批氣瓶全部照相底片的10%;以每五十只為一批進行射線照相抽檢的底片,應全部審查。

表一?實際抽查的氣瓶數量?

大容積?100L≤V≤1000L?5只?

中容積?12L

小容積?0.4L≤V≤12L?10只?

說明:V-氣瓶公稱容積

第十二條?監檢單位應當根據所監檢的產品情況編制有關專項監檢記錄表。

第三章?監檢單位和監檢員

第十三條?監檢單位應當根據受檢企業生產的具體情況制定監檢工作的相關規定,將監檢大綱和監檢的工作程序向受檢企業公開,并配備相應數量的監檢員。監檢員名單應當由監檢單位書面通知受檢企業。監檢單位應當為監檢員配備必要的檢驗和檢測工具,并對監檢員進行培訓和定期考核。

第十四條?監檢單位應當對監檢員加強管理,定期對其監檢工作情況進行檢查,防止和及時糾正監檢失職行為。

第十五條?從事監檢工作的監檢員,必須持有省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頒發的具有相應檢驗項目的資格證書。

第十六條?監檢員必須履行職責,嚴守紀律,保證監檢工作質量。對受檢企業提供的技術資料等應當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

第十七條?監檢員應當經常到現場進行巡檢,對受檢單位工藝執行情況、質量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受檢企業發生質量體系運轉和產品安全質量違反有關規定的一般問題時,監檢員應當向受檢企業發出《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工作聯絡單》(附件四,以下簡稱《監檢工作聯絡單》);發生違反有關規定的嚴重問題時,監檢單位應當向受檢企業簽發《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意見通知書》(附件五,以下簡稱《監檢意見通知書》),對于境內企業同時報告所在地的地市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監察機構,對于境外企業同時報告總局安全監察機構。對受檢企業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處理而可能影響產品安全質量時,監檢員有權制止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流轉。

第十九條?監檢員應當根據《監檢大綱》進行監檢工作,并填寫《監檢項目表》(必要時附相應工作見證文件)和對監檢工作寫出工作日記并妥善保存;監檢單位應當按規定時限填報《檢查項目表》。《監檢項目表》和《檢查項目表》應當存檔備查,保存期不少于五年。

第二十條?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單位應當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材料,按臺(氣瓶:按批)出具《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附件六,以下簡稱《監檢證書》),并在產品銘牌或氣瓶的瓶肩或護罩上打監檢單位的監檢鋼印。

第四章?受檢企業

第二十一條?受檢企業應當對鍋爐壓力容器產品的制造質量負責,保證質量體系正常運轉。未經監檢單位出具《監檢證書》并打監檢鋼印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不得出廠。

第二十二條?受檢企業應當向監檢單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下列文件、資料:

(一)質量體系文件(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各責任人員的任免文件、質量信息反饋資料等);

(二)從事鍋爐壓力容器焊接的持證焊工名單(列出持證項目、有效期、鋼印代號等)一覽表;

(三)從事鍋爐壓力容器質量檢驗的人員名單一覽表;

(四)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列出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一覽表;

(五)鍋爐壓力容器的設計資料,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六)鍋爐壓力容器產品的生產計劃。

上述文件、資料如有變更,應當及時通知監檢機構。

第二十三條?對監檢員發出的《監檢工作聯絡單》或監檢單位發出的《監檢意見通知書》,受檢企業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處理并書面回復。

第二十四條?受檢企業應當確定聯絡人員。需到現場監檢的項目應當提前通知監檢員。

第二十五條?受檢企業發現監檢機構或者監檢員,在監檢工作中有違反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失職行為時,可向相應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反映,并有權拒付與其有關產品的監檢費。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對反映的問題應當及時處理。

第五章?監督和管理

第二十六條?地市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每年至少應當對相應監檢單位的監檢工作進行一次監督抽查,發現問題應當及時處理,必要時應報告上級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監察機構。

第二十七條?監檢員有下列問題之一的為監檢失職,應按規定予以批評,通報批評直至吊銷檢驗資格證:

(一)受檢企業質量體系運轉或者產品制造質量存在嚴重問題,在監檢過程中未發現、或者發現而未提出意見;

(二)對受檢企業超出《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批準范圍而未按有關規定履行批準手續非法制造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進行監檢并出具《監檢證書》;

(三)經監檢認定合格的項目,安全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四)對受檢企業將承壓部件擴散至無相應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資格企業進行生產,而在監檢過程中未發現、或者發現而未提出意見;

(五)未按本規則規定進行監檢而簽字確認或者簽發《監檢證書》、打監檢鋼印;

(六)既無正當理由又未事先通知受檢企業,因監檢原因而影響受檢企業生產或者耽誤產品出廠。

第二十八條?省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對監檢單位的下列問題,應當責令其限期整頓、暫停部分監檢工作或撤消其監檢資格:

(一)經常發生監檢失職,不及時進行處理,不采取切實措施糾正失職行為;

(二)監檢力量不足,不能按本規則實施監檢;

(三)監檢工作質量存在嚴重問題;

(四)向無《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的企業,或者向超出《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批準范圍而未按有關規定履行批準手續非法制造的鍋爐壓力容器產品提供監檢證明文件。

第二十九條?地市級以上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對相應受檢企業的下列問題,應責令其改正:

(一)不執行本規則第四章的規定;

(二)向監檢員提供不真實的情況和資料;

(三)設置障礙阻撓監檢工作;

(四)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監檢員出具偽證;

(五)多次提出監檢意見但改進不力或者拒不改進。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條?受檢企業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監檢單位繳納監檢費用。

第三十一條?本規則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本規則自?年?月?日起實行。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年6月22日頒布的《鍋爐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原勞動部1990年8月2日頒布的《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和《氣瓶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同時廢止。

附件一

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大綱

一?、鍋爐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大綱

(一)?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承壓鍋爐和有機熱載體爐及其部件的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

(二)?監檢內容

1.對鍋爐制造過程中涉及產品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督檢驗。

2.對受檢單位質量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監檢項目和方法

1.圖樣資料審查

(1)受檢鍋爐產品的設計資料應經省級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監察機構批準。

(2)鍋爐制造和檢驗標準及工藝。

(3)無損檢測標準及工藝。

(4)設計修改(含材料代用)審批手續。

2.鍋筒(殼)、爐膽、管板、回轉煙室、沖天管、下腳圈制造質量監督檢驗

(1)?材料質量證明書、材料復驗報告審查。

(2)審查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

(3)材料標記移植檢查。

(4)外觀質量(包括母材、焊縫)檢查。

(5)焊縫位置及相互間距檢查。

(6)焊工鋼印檢查。

(7)幾何尺寸測量(筒體橢圓率、棱角度、不直度、對接偏差、開孔位置等)。

(8)筒體及封頭(管板)壁厚測量(必要時進行)。

(9)焊接試板數量及制作方法確認。

(10)審查產品焊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11)無損檢測報告審查、射線底片抽查。底片抽查數量不少于30%(應包括焊縫交叉部位、T形接頭、可疑部位及返修片)。

(12)熱處理記錄及報告審核。

(13)水壓(耐壓)試驗檢查(試驗壓力、試驗介質溫度、環境溫度、升壓速度、保壓時間、壓力表有效期等)。

(14)管孔開孔尺寸及表面質量,管接頭校正及機械加工質量檢查。

3.集箱制造質量監督檢驗

(1)材料質量證明書、材料復驗報告審查。

(2)審查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

(3)材料標記移植檢查。

(4)外觀質量(包括焊縫)檢查。

(5)壁厚測量(必要時進行)。

(6)焊工鋼印檢查。

(7)合金鋼管材、焊縫及零部件光譜分析報告審查。

(8)焊接試板數量及制造方法確認。

(9)審查產品焊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10)無損檢測報告審查、射線底片抽查。底片抽查數量不少于30%(應包括焊縫交叉部位、T形接頭、可疑部位及返修片)

?(11)熱處理工藝、報告審核。

?(12)水壓(耐壓)試驗檢查(試驗壓力、試驗介質溫度、環境溫度、升壓速度、保壓時間、壓力表有效期等)。

?(13)管孔開孔尺寸及表面質量,管接頭校正及機械加工質量檢查。

4.管子制造質量監督檢驗

?(1)材料質量證明書、材料復驗報告審查。

?(2)審查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

?(3)材料標記移植檢查。

?(4)外觀質量(包括母材、焊縫及質量)檢查。

?(5)幾何尺寸抽查(包括彎管質量、橢圓率等)等。

?(6)合金鋼管子、焊縫及零件光譜分析報告審查。

?(7)割(代)管試件數量及制造方法確認。

?(8)審查產品焊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9)無損檢測報告審查、射線底片抽查。底片抽查數量不少于30%。

?(10)管子通球檢查。

?(11)水壓試驗檢查(試驗壓力、試驗介質溫度、環境溫度、升壓速度、保壓時間、壓力表有效期等)。

5.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數量、規格、型號及產品合格證應當符合要求。

6.整裝燃油(氣)鍋爐的廠內安全性能熱態調試檢驗

(1)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計的型號、規格是否符合要求。

(2)水位示控裝置是否靈敏。

(3)超壓保護裝置是否靈敏。

(4)點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護裝置是否靈敏。

(5)燃燒設備是否與鍋爐相匹配。

7.鍋爐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1)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2)銘牌內容審查,在銘牌上打監檢鋼印。

8.監檢資料

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人員應當根據《鍋爐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的要求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資料,并由監檢單位出具《鍋爐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

9.監檢人員應當審查受檢單位下列文件:

(1)質量手冊;

(2)質量體系人員任免名單;

(3)從事鍋爐焊接的持證焊工名單(持證項目、有效期、鋼印等);

(4)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

(5)從事鍋爐質量檢驗人員名單;

(6)鍋爐設計資料、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7)鍋爐的生產計劃;

(8)鍋爐生產的外協協議。

二?、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大綱

(一)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除氣瓶以外壓力容器的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

(二)監檢內容

1.對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涉及產品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督檢驗。

2.對受檢企業質量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監檢項目和方法

1.圖樣資料審查

(1)設計總圖上應有壓力容器設計單位的設計資格印章,確認資格有效。

(2)壓力容器制造和檢驗標準及工藝。

(3)無損檢測標準及工藝。

(4)設計修改(含材料代用)審批手續。

2.材料

(1)材料質量證明書、材料復驗報告審查。

(2)審查主要受壓元件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

(3)材料標記移植檢查。

3.焊接

(1)產品施焊所采用的焊接工藝必須是按有關規范和標準經焊接工藝評定合格的,并且選用正確。對評定未合格或未經評定的,必須經評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2)焊接試板數量及制作方法確認。

(3)審查產品焊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4)焊工鋼印檢查。

(5)審查焊縫返修的審批手續和返修工藝。

4.外觀和幾何尺寸

(1)焊接接頭表面質量

(2)抽查角焊縫焊腳尺寸。對平封頭與圓筒連接的角焊縫、多層圓筒上接管的角焊縫、人孔接管角焊縫和直徑大于250毫米的接管角焊縫等必須檢查。

(3)檢查母材表面的機械損傷、工卡具損傷痕跡。

(3)檢查焊縫棱角度、對口錯邊量、筒體直線、圓度、焊縫布置、坡口和封頭形狀偏差,并記錄實際尺寸。對球形容器的球片,主要抽查成型尺寸。

5.無損檢測

(1)檢查布片(排版)圖和探傷報告,核實探傷比例和位置,對局部探傷產品的返修焊縫,應檢查按有關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擴探情況。對超聲波探傷和表面探傷除檢查報告外,監檢人員還應不定期到現場對產品進行實地監檢。

(`2)無損檢測報告審查、射線底片抽查。底片抽查數量不少于30%(應包括焊縫交叉部位、T形接頭、可疑部位及返修片)

6.熱處理

最終熱處理前檢查所有工序質量的檢驗結果和熱處理方案;熱處理后,檢查熱處理工藝執行情況及熱處理報告。

7.耐壓試驗

耐壓試驗前,應確認需監檢的項目均監檢合格,受檢企業應完成的各項工作均有見證。耐壓試驗時,監檢人員必須親臨現場,檢查試驗裝置及準備工作,確認試驗結果。

8.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數量、規格、型號及產品合格證應當符合要求。

9.氣密試驗

檢查氣密性試驗結果,應符合有關規范、標準及設計圖樣的要求。

10.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1)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2)銘牌內容審查,在銘牌上打監檢鋼印。

11.監檢資料

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人員應當根據《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的要求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資料,并由監檢單位出具《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

12.監檢人員應當審查受檢單位下列文件:

(1)質量手冊;

(2)質量體系人員任免名單;

(3)從事壓力容器焊接的持證焊工名單(持證項目、有效期、鋼印等);

(4)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

(5)從事壓力容器質量檢驗人員名單;

(6)壓力容器設計資料、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7)壓力容器的生產計劃;

(8)壓力容器生產的外協協議。

三?、無縫氣瓶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大綱

(一)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無縫氣瓶的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

(二)監檢內容

1.對無縫氣瓶制造過程中涉及產品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督檢驗。

2.對受檢企業質量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監檢項目和方法

1.確認氣瓶產品已按有關規程要求進行試制、技術鑒定或重新技術鑒定,并有完備的審批手續。

2.確認氣瓶產品設計文件已按有關規程要求審批;改變原設計的已經重新審批。確認總圖上應有審批標記。

3.檢查確認該批氣瓶瓶體材料有質量合格證明書,其所列數據應符合規程、相應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規定。

4.檢查瓶體材料應按爐、罐號驗證化學成分,并審查驗證結果。以鋼坯作原材料的,應確認低倍組織驗證結果。以無縫管作原材料的,應核實其逐根探傷檢驗情況和結果。

5.抽查經驗證合格的材料所作標記和分割材料后所作標記移植。

6.用專用工具抽測瓶坯壁厚、瓶底形狀和尺寸。

7.抽查熱處理記錄(圖表),檢查升溫速率、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冷卻速度和冷卻介質等,應符合熱處理工藝規范要求。

8.對淬火一回火熱處理的氣瓶,審查表面無損探傷記錄,并應到現場抽查探傷情況。

9.對淬火一回火熱處理的氣瓶,審查硬度測定記錄,并應到現場抽查測定情況。

10.抽查瓶口內螺紋牙紋、螺距和表面質量,用螺紋量規測量螺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11.審查水壓試驗記錄,到現場抽查水壓試驗壓力、保壓時間、試驗結果、試驗后的清理等。

12.到現場觀察容積殘余變形率的測定情況,核算殘余變形率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并符合標準規定。

13.審查氣密性試驗記錄,到現場抽查氣密性試驗壓力、保壓時間、試驗結果、試驗后的干燥處理等。瓶體氣密性試驗應在涂敷前進行。檢查因裝配質量問題而泄漏的氣瓶,經返修后是否重新進行氣密性試驗。

14.應到現場抽查執行規程和產品標準規定的組批情況,組混合批時,每批氣瓶材料的爐罐號不能多于兩個。

15.試樣瓶由監檢員到現場抽選并作標記,記錄樣瓶瓶號,試樣瓶的外觀和產品標準中規定的逐只檢驗項目的檢驗結果應合格。

16.檢查力學性能試樣的截取、制備、測定項目、試驗方法和試驗結果,應符合有關規定,并應檢查試驗后的試樣。

17.按規定作壓扁試驗的氣瓶由監檢員抽取,試驗前應檢查準備工作、并現場監督試驗。在負荷作用下,檢查壓頭間距、壓扁量,并檢查壓扁處有無裂紋。

18.檢查冷彎試樣的截取和制作、試驗方法和試驗結果,并應檢查彎曲后有無裂紋。

19.檢查金相組織分析報告,必要時,應檢查金相照片。對重新熱處理的氣瓶,應檢查試驗樣品和金相照片。

20.檢查底部解剖試樣的截取和制備,審查其低倍組織分析結果,測量底部結構形狀和尺寸。

21.每批產品由監檢員抽選一只試樣瓶,現場監督進行水壓爆破試驗。試驗前應檢查試驗設備、儀表、安全防范措施。應對試驗記錄和試驗結果進行檢查和核算。

22.抽查瓶體外觀和制造允差,用樣板測量底部、肩部與瓶體是否圓滑過渡,測定瓶壁修磨處最小壁厚;鋼印標記應齊全、明顯、完整、清晰和整齊,鋼印字體高度應符合規定;氣瓶顏色和色環應與標準色卡相符。

23.抽查出廠氣瓶是否逐只出具產品合格證,合格證內容應齊全、正確。

24.審查出廠氣瓶批量檢驗質量證明書,核實無誤后,由監檢單位人員逐只打監檢鋼印標記。

25.批量檢驗項目,首次檢驗不合格時,應按規定要求進行該項目的復驗,監檢員對重復試驗應進行現場監督并記錄。

26.監檢資料

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人員應當根據《無縫氣瓶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的要求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資料,并由監檢單位出具《無縫氣瓶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

27.監檢人員應當審查受檢單位下列文件:

(1)質量手冊;

(2)質量體系人員任免名單;

(3)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

(4)從事無縫氣瓶質量檢驗人員名單;

(5)無縫氣瓶制造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6)無縫氣瓶的生產計劃。

篇2: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要求,為了加強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工作,統一監督檢驗(以下簡稱監檢)內容和要求,保證監檢質量,特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于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適用范圍制造(含現場組焊,下同)的壓力容器產品和液化氣體汽車槽車、液化氣體鐵路罐車的槽、罐體部分安全質量的監檢。接受監檢的單位(以下簡稱受檢單位),必須持有勞動部門頒發的《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

第三條監檢工作應在壓力容器制造現場,且在制造過程中進行。監檢是在受檢單位質量檢驗(以下簡稱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壓力容器安全質量進行的監督驗證。監檢不能代替受檢單位的自檢。監檢單位應對所承擔的監檢工作質量負責。

第四條監檢的依據是《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液化石油氣汽車槽車安全管理規定》和《液化氣體鐵路罐車安全管理規程》,現行的有關標準、技術條件,以及設計圖樣。

第五條監檢內容包括對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涉及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檢和對受檢單位壓力容器產品質量管理體系運轉情況的檢查。

第六條在監檢過程中,受檢單位與監檢單位發生爭議時,應提請受檢產品所在地的地市級勞動部門處理。必要時,可報請上級勞動部門仲裁。

第二章監檢項目和方法

第七條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檢項目和要求見附件l《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以下簡稱《監檢項目表》)和《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說明》(以下簡稱《監檢項目表說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轉情況應進行經常性檢查,并按附件2《質量管理體系運轉情況檢查項目表》(以下簡稱《檢查項目表》),每6個月向地市級和省級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填報一次,填報的具體要求,由省級勞動部門確定。

第八條對壓力容器的監檢項目分為三類:

A類:監檢人員必須到現場進行監檢,并在受檢單位自檢合格,經監檢確認后,在受檢單位提供的相應的工作見證(檢驗報告、表卡、記錄等,下同)上簽字。

B類:監檢人員一般應到現場進行監檢,并在受檢單位自檢合格,經監檢確認后,在相應的工作見證上簽字;如監檢人員未到場,則應對受檢單位提供的工作見證進行審查確認后予以簽字。

C類:監檢人員到現場抽查或對受檢單位的工作見證等進行審查,必要時予以簽字確認。

第九條《監檢項目表》所列項目是對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檢的通用性要求。按照受檢壓力容器的材質、結構及制造工藝等特點,若附件l中內容不能滿足監檢要求時,監檢單位應根據受檢單位提供的設計圖樣、工序、工藝過程資料和檢驗要求,作適當調整;若附件1內容不適用,則監檢單位應從有效控制受檢產品的安全質量要求出發,會同有關單位制定壓力容器安全質量專用監檢提綱和監檢項目表,并經省級以上(含省級)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審查同意,在實施監檢前通知受檢單位。

第三章監檢單位、監檢人員及其職責

第十條承擔監檢工作的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單位,應由省級以上(含省級)勞動部門進行資格認可和授權。監檢單位所監檢的產品,應符合其資格認可批準的范圍,并符合受檢單位《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所規定的品種、范圍。

第十一條監檢單位根據受檢單位生產的具體情況,配備相應數量的監檢人員,并結合監檢工作的需要組成監檢組。監檢人員名單應由監檢單位正式通知受檢單位。監檢單位應為監檢人員配備必要的檢驗和檢測工具,對監檢人員應進行培訓和定期考核。

第十二條從事監檢工作并有簽字確認權的監檢人員(以下稱監檢員),必須持有省級以上(含省級)勞動部門頒發的具有相應檢驗項目的檢驗員資格證書。

第十三條受檢單位發生質量管理體系運轉和產品安全質量違反有關規定的一般問題時,監檢員應向受檢單位發出《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工作聯絡單》(附件3,以下簡稱《監檢工作聯絡單》);發生違反有關規定的嚴重問題時,監檢單位應向受檢單位簽發《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意見通知書》(附件4,以下簡稱《監檢意見通知書》)。

第十四條監檢員應根據《監檢項目表說明》進行監檢工作,并填寫《監檢項目表》(必要時附相應工作見證);監檢單位應按規定時限填報《檢查項目表》。《監檢項目表》和《檢查項目表》應存檔備查,保存期不少于7年。

第十五條監檢人員必須履行職責,嚴守紀律,保證監檢工作質量。對受檢單位提供的技術資料等應妥善保管,并予以保密。

第十六條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單位應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材料,按臺出具《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附件5,以下簡稱《監檢證書》),并在產品銘牌上打監檢單位的監檢鋼印。

第四章受檢單位

第十七條受檢單位應對壓力容器的制造質量負責;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正常運轉。受檢產品未經監檢單位出具《監檢證書》并打監檢鋼印,不得出廠。

第十八條受檢單位應向監檢單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下列文件、資料:

1.壓力容器產品質量管理手冊;

2.從事壓力容器焊接的持證焊工名單(列出合格項目、有效期、鋼印代號等)一覽表;

3.從事壓力容器檢驗的人員名單;

4.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列出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一覽表;

5.壓力容器的設計資料,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6.壓力容器的生產計劃。

上述文件、資料如有變更,應及時通知監檢單位。

第十九條對監檢員發出的《監檢工作聯絡單》或監檢單位發出的《監檢意見通知書》,受檢單位應在規定的期限內處理并回復。

第二十條受檢單位應確定聯絡人員。需到現場監檢的項目,應提前通知監檢人員。

第二十一條受檢單位發現監檢單位或監檢人員,在監檢工作中失職行為時,可向各級勞動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反映,并有權拒付與其有關產品的監檢費。

第五章監督和管理

第二十二條地市級或省級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應對監檢單位和受檢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每年至少抽查一次。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必要時報告上級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

?第二十三條監檢員有下列問題之一的為監檢失職,應予以批評,通報批評或吊銷檢驗員證:

1.受檢單位質量管理體系運轉存在嚴重問題,在監檢過程中未發現,或發現而未提出意見;

2.受檢單位存在超出《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所批準的單位名稱、機構建制、生產場所、地址或產品類別、品種范圍等制造壓力容器的情況,監檢中未發現或發現未報告;

3.經監檢認定合格的項目,安全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4.未按本規則規定進行監檢而簽字確認或簽發《監檢證書》、打監檢鋼印;

5.既無正當理由又未事先通知受檢單位,因監檢原因而影響受檢單位生產或耽誤產品出廠。

第二十四條省級以上(含省級)勞動部門對監檢單位的下列問題,應令其限期整頓、暫停部分監檢工作或撤銷其監檢資格:

1.經常發生監檢失職,不及時進行處理,不采取切實措施糾正失職行為;

2.監檢力量不足,長期得不到應有的充實,難以按本規則規定執行監檢;

3.監檢工作質量存在嚴重問題;

4.向無《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的單位,或向超出許可證批準范圍非法制造的壓力容器產品提供監檢證明文件。

第二十五條地市級或省級勞動部門對受檢單位的下列問題,應視情節輕重,予以批評或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報上級勞動部門處理:

1.不執行本規則第四章的規定;

2.向監檢人員提供不真實的情況和資料;

3.設置障礙阻撓監檢工作;

4.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監檢人員出具偽證;

5.多次提出監檢意見但改進不力或拒不改進。

第二十六條受檢單位應為監檢員在執行監檢工作中簽署工作見證提供方便條件。監險單位應與受檢單位聯合制定簽署工作見證的具體辦法,并報地市級或省級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受檢單位應向監檢單位繳納監檢費用。監檢收費應按省級勞動、財政、物介等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第二十八條本規則由勞動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規則自1991年7月1日起執行。

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說明

一、圖樣審查

1.設計總圖上應有壓力容器設計單位的設計資格印章,確認資格有效。

2;需要確定類別的壓力容器,其確定的類別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

3.設計圖樣所選用的制造、檢驗等標準,應為現行標準。

4.設計圖樣所選定的無損探傷方法、探傷比例比合格級別,應符合有關規范、標準規定。

二、材料

1.主要受壓元件材料應有材料生產廠提供的材質證明書(或復印件)。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等要求復驗的,應有復驗報告。各項指標應符合相應的材料標準。

2.確認主要受壓元件材料和焊接材料,應符合設計圖樣和工藝文件要求。

3.抽查材料標記移植,確認主要受壓元件實際用材,應正確無誤。

4.主要受壓元件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應符合有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

三、焊接

1.產品施焊所采用的焊接工藝,必須是按有關規范和標準經焊接工藝評定合格的,并且選用正確。對評定未合格或未經評定的,必須經評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2.確認產品焊接試板的材料牌號與產品一致,并在筒體縱焊縫延長線上同時焊接;對以批代臺的焊接工藝紀律檢查試板,檢查其所代產品的鋼號、焊接工藝、批量及投料間隔時間等應符合規范和標準規定。

3.檢查產品焊接試板(焊接工藝紀律檢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4.現場抽查焊工鋼印,以及施焊焊工資格是否符合規定。并詳細記錄抽查結果。

5.對焊縫的超次返修,應檢查審批手續。必要時應審核返修工藝。

四、外觀和幾何尺寸

1.焊接接頭表面質量

(1)抽查角焊縫焊腳尺寸。對平封頭與圓筒連接的角焊縫、多層圓筒上接管的角焊縫、管板與筒體連接的角焊縫、主體法蘭角焊縫、人孔接管角焊縫和直徑大于250毫米的接管角焊縫等必須檢查。

(2)對所有焊接接頭應重點檢查有無裂紋、咬邊。

2.檢查母材表面的機械損傷、工卡具焊跡。

3.檢查焊縫棱角度、對口錯邊量、筒體直線度、圓度、焊縫布置、坡口和封頭形狀偏差,并記錄實際尺寸。對球形容器的球片,主要抽查成型尺寸。

五、無損檢測

1.檢查布片(排版)圖和探傷報告,核實探傷比例和位置,對局部探傷產品的返修焊縫,應檢查按有關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擴探情況。對超聲波探傷和表面探傷除檢查報告外,監檢人員還應不定期到現場對產品進行實地監檢。

2.抽查產品射線探傷底片,數量不得少于該臺射線探傷底片總數的30%。審片工作應在熱處理前或液壓試驗前完成。主要檢查底片評定結果正確性和底片質量。返修底片必須檢查。對所抽查的底片應在上面適當位置做出標記或在《監檢項目表》相應欄目中注明片號。

六、檢查最終熱處理前的所有工序質量的檢驗結果和熱處理方案;熱處理后,應檢查熱處理工藝執行情況及熱處理報告。

七、耐壓試驗前,應確認需監檢的項目均監檢合格,受檢單位應完成的各項工作均有見證。耐壓試驗時,監檢人員必須親臨現場,檢查試驗裝置及裝備工作,確認試驗結果,并按《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鋼印管理規則》(試行)規定,打監檢鋼印。

八、檢查安全附件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圖樣的要求。

九、檢查氣密性試驗的結果,應符合有關規范、標準及設計圖樣的要求。

十、檢查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證明書的內容,應正確、齊全,最終簽發簽字(蓋章)手續完整無誤。竣工圖能反映該產品的實際制造情況。如竣工固有修改,簽字手續應齊全。

十一、檢查產品銘牌的內容、參數,應符合該產品設計圖樣的要求。

十二、經監檢的項目,符合規范、標準的,在"檢驗結果"欄內填"合格",并在"工作見證"欄內填有監檢員簽字的見證件名稱,或見證件的編號。不符合規范、標準的,應在"檢驗結果"欄內填寫實測數據或存在問題,并在記事欄中用文字記述不符合規范、標準的具體情況和情節,以及受檢單位處理情況。

篇3:壓力容器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規范

(一)適用范圍

本大綱適用于除氣瓶以外壓力容器的安全質量的監督檢驗。

(二)監檢內容

1.對壓力容器制造過程中涉及產品安全質量的項目進行監督檢驗。

2.對受檢企業質量體系運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監檢項目和方法

1.圖樣資料審查

(1)設計總圖上應有壓力容器設計單位的設計資格印章,確認資格有效。

(2)壓力容器制造和檢驗標準及工藝。

(3)無損檢測標準及工藝。

(4)設計修改(含材料代用)審批手續。

2.材料

(1)材料質量證明書、材料復驗報告審查。

(2)審查主要受壓元件代用材料的選用和材料代用手續。

(3)材料標記移植檢查。

3.焊接

(1)產品施焊所采用的焊接工藝必須是按有關規范和標準經焊接工藝評定合格的,并且選用正確。對評定未合格或未經評定的,必須經評定合格后方可采用。

(2)焊接試板數量及制作方法確認。

(3)審查產品焊接試板性能報告,確認試驗結果。

(4)焊工鋼印檢查。

(5)審查焊縫返修的審批手續和返修工藝。

4.外觀和幾何尺寸

(1)焊接接頭表面質量

(2)抽查角焊縫焊腳尺寸。對平封頭與圓筒連接的角焊縫、多層圓筒上接管的角焊縫、人孔接管角焊縫和直徑大于250毫米的接管角焊縫等必須檢查。

(3)檢查母材表面的機械損傷、工卡具損傷痕跡。

(3)檢查焊縫棱角度、對口錯邊量、筒體直線、圓度、焊縫布置、坡口和封頭形狀偏差,并記錄實際尺寸。對球形容器的球片,主要抽查成型尺寸。

5.無損檢測

(1)檢查布片(排版)圖和探傷報告,核實探傷比例和位置,對局部探傷產品的返修焊縫,應檢查按有關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擴探情況。對超聲波探傷和表面探傷除檢查報告外,監檢人員還應不定期到現場對產品進行實地監檢。

(`2)無損檢測報告審查、射線底片抽查。底片抽查數量不少于30%(應包括焊縫交叉部位、T形接頭、可疑部位及返修片)

6.熱處理

最終熱處理前檢查所有工序質量的檢驗結果和熱處理方案;熱處理后,檢查熱處理工藝執行情況及熱處理報告。

7.耐壓試驗

耐壓試驗前,應確認需監檢的項目均監檢合格,受檢企業應完成的各項工作均有見證。耐壓試驗時,監檢人員必須親臨現場,檢查試驗裝置及準備工作,確認試驗結果。

8.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數量、規格、型號及產品合格證應當符合要求。

9.氣密試驗

檢查氣密性試驗結果,應符合有關規范、標準及設計圖樣的要求。

10.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1)出廠技術資料審查。

(2)銘牌內容審查,在銘牌上打監檢鋼印。

11.監檢資料

經監檢合格的產品,監檢人員應當根據《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項目表》的要求及時匯總并審核見證資料,并由監檢單位出具《壓力容器產品安全質量監督檢驗證書》。

12.監檢人員應當審查受檢單位下列文件:

(1)質量手冊;

(2)質量體系人員任免名單;

(3)從事壓力容器焊接的持證焊工名單(持證項目、有效期、鋼印等);

(4)從事無損檢測人員名單(持證項目、級別、有效期等);

(5)從事壓力容器質量檢驗人員名單;

(6)壓力容器設計資料、工藝文件和檢驗資料,以及焊接工藝評定一覽表;

(7)壓力容器的生產計劃;

(8)壓力容器生產的外協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