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核心制度:臨床輸血管理制度
醫院十四項核心制度:臨床輸血管理制度
一、輸血原則
(一)臨床輸血應當按照《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的相關規定,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杜絕不必要的輸血。
(二)積極鼓勵通過患者自體輸血及動員家屬、親友互助獻血。
(三)對血紅蛋白在9克以上或手術用量在400ml以下者,除家屬親友互助獻血外,原則上不得申請用血。
(四)晚期腫瘤、腦死亡患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瀕臨死亡的患者,如家屬要求輸血,原則上由家屬或親友互助供血。
(五)輸血科必須優先、重點保證每次輸血量在600ml以上的大型手術用血或急救治療用血。
二、用血申請、審批
(一)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家屬說明同種異體輸血的不良反應和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入病歷,無家屬簽字的無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教科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記錄入病歷。
(二)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認真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不得缺項,同時由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審核并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
(三)急救用血,臨床醫師可先申請400ml以下的用血,再由上級醫師簽字(或補簽字)后連同受血者血樣送交輸血科供血;對于大量輸血病人需提前對病人進行評估并將評估預輸血情況通報輸血科以便組織血源。
(四)對擇期手術者,應大力推行自體輸血,如自體輸血有困難者,可動員家屬或親友獻血。
(五)對特殊情況下的輸血(如:異型輸血等),需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并簽字,同時應報醫教科或主管領導同意、備案,記錄入病歷。
(六)如遇一次輸血3000ml的特大型輸血按照《特大輸血審批制度》執行。
三、輸血登記
(一)所有臨床輸血(包括成分血)的出入庫均嚴格按照《輸血科建設管理規范》進行登記統計工作。
(二)每一季度對臨床用血情況進行分析,向輸血管理委員會及分管領導匯報。
四、輸血反饋
(一)輸血病人發生輸血反應時,臨床醫生要根據病人反應情況及時進行處理并通知輸血科,輸血科根據具體情況協助處理,必要時通知血站協助處理。
(二)臨床醫生在處理結束后需認真填寫《輸血反應記錄》并送輸血科,輸血科做好登記統計工作。
(三)檢驗科每月對反饋意見匯總并進行分析,結果上報醫教科、分管院長。
篇2:醫院臨床輸血制度
醫院臨床輸血制度
為了使臨床輸血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根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制定本制度。
1.臨床輸血必須在輸血管理委員會指導下開展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制度。
3.臨床輸血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資質。
4.血液來源必須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5.輸血科(血庫)應有專人負責血液的入庫、儲存、發放工作,并作好相應記錄。
6.執業醫師嚴格掌握輸血指征,科學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輸血。
7.受血者或家屬必須知情同意,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后,方可輸血。
8.執業醫師認真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并由主治執業醫師審核簽字后,向輸血科(血庫)申請備血。
9.輸血科(血庫)應有專人負責標本收集、處理、檢測及輸血前檢查工作。
10.輸血科(血庫)認真做好血型鑒定(包適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證結果準確可靠。
11.認真做好血液收領、發放、質量檢查和發放前核對工作。
12.輸血前由兩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醫護人員做好“七查、八對、九不用”工作。“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稱及許可證號;②獻血者條形碼號;③獻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種;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儲存條件;⑦輸血器材質量。“八對”指:①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②病案號、住院號;③病室、床號;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結果;⑥獻血者血袋號;⑦血液品種;⑧血量。“九不用”指:①標簽有破損的血液不用;②標簽字跡不清的血液不用;③血袋有破損的血液不用;④有明顯凝塊的血液不用;⑤血液呈乳糜或暗灰色的血液不用;⑥血漿層有大量氣泡、絮狀物或大顆粒的血液不用;⑦血漿層與紅細胞層分界不清或交界面有溶血的血液不用;⑧紅細胞層呈紫紅色的血液不用;⑨過期血或有疑問的血液不用。
13.輸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觀察”為原則,輸注前15min,以1~3ml/min為宜,無輸血不良反應后,適當加快速度,一旦有輸血不良反應,立即停止輸血,查清原因后再輸注。
14.做好輸血過程記錄,對輸血不良反應及時認真處理,并記錄。
15.規范書寫輸血病歷和“三單一書”,“三單”指:《臨床輸血申請單》、《配血試驗報告單》、《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一書”指:《輸血治療同意書》。
16.做好配血后標本和輸血后血袋的保留工作,配血后標本2~60C至少保留7d,輸血后血袋至少保留1d。
17.輸血相關資料年終移交檔案室妥善保存,至少十年。
篇3: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職責
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職責
1.在院長或分管院長領導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度負責對全院臨床輸血工作進行規范管理和技術指導,杜絕臨床輸血事故發生。
2.認真貫徹執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嚴格按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執行。
3.建立臨床輸血質量管理體系,并監督運行,保證臨床輸血安全有效。
4.制訂本院輸血計劃,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并認真組織實施。
5.制訂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計劃,努力提高工作人員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6.提倡成分輸血,科學合理用血,提高臨床輸血療效。
7.加強職工責任心教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標準操作規程,嚴防責任事故發生。
8.執行用血審批制度及統計上報制度。
9.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醫院輸血管理工作會議,及時通報輸血管理工作動態,對存在的問題制訂整改方案,及時整改。
10.每年組織召開一次醫院輸血管理工作總結會,對輸血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表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