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醫院醫療臨床輸血申請會診制度
醫院醫療臨床輸血申請及會診制度
為規范醫院輸血管理,做到科學、合理、安全輸血,根據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結合醫院實際情況,特制定臨床輸血申請及會診制度。
一、輸血申請
(一)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師逐項填寫《輸血申請單》,由主治醫師核準簽字后,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送交輸血科(血庫)備血;電話、口頭備血無效。
經治醫師給患者輸血,應符合輸血指征。
(二)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液途經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治療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同意書》入病歷。
無家屬簽字的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院醫務科或總值班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三)為配合做好我市醫療臨床用血互助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經治醫師對需要輸血的患者應填寫用血通知單,囑患者或其家屬辦理用血手續。
(四)部分血液制品執行預約制度。如新鮮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陰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細胞、輻照血)必須提前與輸血科(血庫)預約,以便輸血科(血庫)能與血站及早預約、分離、洗滌、分裝。
(五)輸血科(血庫)人員接到臨床用血申請單,根據臨床用血需求,及時做好血液的預約或儲血工作,確保按期發血,儲備中如不能滿足臨床應及時與申請醫師聯系,共同協商解決。
(六)患者治療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漿置換等,由經治醫師申請,輸血科(血庫)或有關科室參加制定治療方案并負責實施,由輸血科(血庫)和經治醫師負責患者治療過程的監護。
(七)輸血科(血庫)應嚴格核查相關手續,對合格者給予用血,不合格者退回;臨床領取用血時,務必認真查對,一經出庫原則上不能退回。
(八)以上未盡事宜,以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規定為準。
二、輸血會診與審核
(一)輸血會診制度是保證醫療服務質量,滿足患者醫療需求,及時使患者得到優質的診療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保障臨床輸血安全的重要舉措。
(二)臨床輸血一次用血、備血量超過2000ml時要履行報批手續,由經治醫師提出并填寫《輸血會診單》,經上級醫師審核簽字后交輸血科(血庫),由輸血科(血庫)醫師會診。
(三)輸血科(血庫)醫師進行輸血會診時,內容應包括患者是否具有輸血適應證,并明確輸血成分、用血量及輸血時間和輸血注意事項等,并提出處理意見。對確需輸血的由會診醫師簽字同意,并由輸血科(血庫)主任審核后報醫務科批準(急診用血除外)方可用血,對不符合輸血規定的,應提出必要的建議,并指導臨床科學、合理、規范用血;
急診用血按綠色通道執行,事后2個工作日內按規定補辦手續。
(四)對經輸血會診審核同意的,輸血科(血庫)應盡最大限度保障血液供應。
(五)《輸血會診單》隨病歷保存。
×醫院輸血治療同意書范本
姓名:性別:年齡:科別:住院(門診)號:
輸血目的:輸血史:有/無孕產
輸血成分:□紅細胞懸液;□新鮮冰凍血漿;□普通冰凍血漿;□血小板;□冷沉淀;
臨床診斷:。
輸血前檢查:ALT:U/L;HBsAg:性;Anti-HBs:性;HBeAg:性;Anti-HBe:性;Anti-HBc:性;Anti-HCV:性;Anti-HIV1/2:性;梅毒:性。
輸血治療包括輸全血、成分血,是臨床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搶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輸血存在一定風險,有發生輸血反應及感染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
雖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衛生部有關規定進行檢測,但由于受當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輸血治療仍有某些不能預測或不能防止的輸血反應和輸血傳染病。輸血時可能發生的主要情況如下:
1.過敏反應2.發熱反應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4.感染艾滋病、梅毒
5.感染瘧疾6.巨細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
7.溶血反應8.輸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本《輸血治療同意書》在受血者本次就診(住院)期間有效,在此期間經治醫師可根據病情需要,給予患者輸注其他血液成分。
若您及家屬或監護人在了解上述可能發生的輸血風險和并發癥后,仍同意輸血治療,請在下面寫明"我已經了解輸血的風險性及并發癥,同意接受輸血治療"并簽字。
寫明:。
受血者(家屬/監護人)簽字:,年月日時分
醫師簽字:,年月日時分
備注:
篇2:醫院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制度
醫院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制度
1.輸血科(血庫)在發血時,同時發出《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
2.臨床科室用血后,根據《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內容逐項填寫。每天上午9:00以前由輸血科(血庫)派專人到各用血科室收取,保證24h內返回輸血科(血庫),返回率要求達到100%。
3.輸血科(血庫)及時將輸血不良反應統計上報給醫務處,并同時反饋給血站,讓血站及時了解血液在臨床的使用情況,以便及時發現血液質量隱患。
4.輸血過程中,受血者如果發生嚴重輸血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輸血,查找原因,并立即通知輸血科(血庫)。
5.輸血科(血庫)接到通知后作如下處理:
(1)立即核對《臨床輸血申請單》、血袋標簽、血型、交叉配血試驗記錄是否出錯;
(2)立即鑒定受血者與供血者保留血樣的ABO、Rh血型,與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樣、血袋中血樣結果比較是否一致;
(3)重新作交叉配血試驗(包括鹽水相和非鹽水相),驗證配血結果是否準確;
(4)抽取受血者抗凝血分離血漿,觀察血漿顏色,用顯微鏡觀察紅細胞有無凝集現象,判斷有無急性溶血反應發生;
(5)有條件的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排除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
(6)用無菌瓶抽取受血者抗凝血2份,1份作細菌培養;1份先輕離心分離血漿,然后,再取血漿重離心,取血漿離心后的沉渣涂片,革蘭氏染色查細菌,排除急性細菌污染反應;
(7)有條件的可作白細胞抗體試驗或過敏原試驗,判斷是否是過敏反應或非溶血性發熱反應引起。
6.輸血不良反應的處理過程和結果應祥細記錄,并隨病歷長期保存。
篇3: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職責
醫院臨床輸血管理委員會職責
1.在院長或分管院長領導下,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度負責對全院臨床輸血工作進行規范管理和技術指導,杜絕臨床輸血事故發生。
2.認真貫徹執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嚴格按上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執行。
3.建立臨床輸血質量管理體系,并監督運行,保證臨床輸血安全有效。
4.制訂本院輸血計劃,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并認真組織實施。
5.制訂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計劃,努力提高工作人員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6.提倡成分輸血,科學合理用血,提高臨床輸血療效。
7.加強職工責任心教育,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標準操作規程,嚴防責任事故發生。
8.執行用血審批制度及統計上報制度。
9.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醫院輸血管理工作會議,及時通報輸血管理工作動態,對存在的問題制訂整改方案,及時整改。
10.每年組織召開一次醫院輸血管理工作總結會,對輸血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表彰,總結經驗,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