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藥劑科處方點評標準操作工作程序

醫院藥劑科處方點評標準操作工作程序

2024-07-11 閱讀 9726

醫院藥劑科處方點評標準操作程序

目的:制定處方點評標準操作程序,以規范醫院處方審核與點評工作,提高處方質量,促進合理用藥,保障醫療安全。

范圍:藥劑科、醫務科等

責任人:全體藥劑人員、處方點評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成員

程序:

1、依據《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等有關規定,成立處方點評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負責全院處方點評管理工作,點評具體工作由藥劑科負責。

2、處方點評工作小組成員每月抽取一定數量的處方進行點評,門急診處方的抽樣率不少于總處方量的5%,單張處方金額超過1000元為重點抽查對象;病區醫囑單的抽樣率(按出院病歷數計)不少于1%,且每月點評出院病歷絕對數不少于30份。

3、處方點評內容包括,處方前記、正文和后記書寫是否清晰、完整、并確認處方的合法性等。

4、處方點評結果分為合理與不合理處方。不合理處方包括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標準見附件)

5、對不合理處方,藥劑人員應及時采取下列干預措施

1)與開具處方的醫生進行溝通,如確需治療需要,請醫生再次確認后簽上姓名和日期。

2)及時告知處方醫生,修改處方并再次簽上姓名和日期。

3)及時記錄處方差錯,并登記處理結果。

4)每月定期將處方點評結果上報醫務科。

6.每季度在院內網或院周會上公布處方點評結果,通報不合理處方并提出質量改進建議。

附件:"不規范處方、用藥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標準(參照《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

1.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不規范處方:

1)處方的前記、正文、后記內容缺項,書寫不規范或者字跡難以辨認的;

2)醫師簽名、簽章不規范或者與簽名、簽章的留樣不一致的;

3)藥師未對處方進行適宜性審核的(處方后記的審核、調配、核對、發藥欄目無審核調配藥師及核對發藥藥師簽名,或者單人值班調劑未執行雙簽名規定);

4)新生兒、嬰幼兒處方未寫明日、月齡的;

5)西藥、中成藥與中藥飲片未分別開具處方的;

6)未使用藥品規范名稱開具處方的;

7)藥品的劑量、規格、數量、單位等書寫不規范或不清楚的;

8)用法、用量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處方修改未簽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藥品超劑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簽名的;

10)開具處方未寫臨床診斷或臨床診斷書寫不全的;

11)單張門急診處方超過五種藥品的;

12)無特殊情況下,門診處方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超過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下需要適當延長處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13)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等特殊管理藥品處方未執行國家有關規定的;

14)醫師未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規定開具抗菌藥物處方的;

15)中藥飲片未按要求標注藥物調劑、煎煮等特殊要求的,計量未以"克"為單位的。

2.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用藥不適宜處方:

1)適應證不適宜的;

2)遴選的藥品不適宜的;

3)藥品劑型或給藥途徑不適宜的;

4)用法、用量不適宜的;

5)聯合用藥不適宜的;

6)重復給藥的;

7)有配伍禁忌情況的,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8)其它用藥不適宜。

3.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判定為超常處方:

1)無適應證用藥;

2)無正當理由開具高價藥的;

3)無正當理由超說明書用藥的;

4)無正當理由為同一患者同時開具2種以上藥理作用相同藥物的。

篇2:醫院藥劑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藥劑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把好抗菌藥物使用發放關,嚴格按抗菌藥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度發放抗菌藥物;

二.每月檢查門診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統計使用率,并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三.每季統計分析全院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和消耗量并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四.一次性醫療用品和消毒藥械的采購渠道要正規,證件要齊全,每批貨均要進行質量驗收。

五.自配的消毒液要做好登記,要注明消毒液的名稱、濃度、有效期并簽全名,配制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六.每季向醫院感染管理科通報消毒液進貨、配制、消耗情況,向各臨床科室提供消毒劑使用的資料。

七.按照《一次性使用醫用器具管理制度》,管理好一次性醫用器具的進貨、保管關。

八.不定期向臨床醫生提供抗感染藥物資料、信息。

篇3:附院藥劑科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藥劑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認真執行《藥品管理法》及地方藥政法規,負責全院中西藥品的供應調配。

2、根據國家和當地《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及醫院特點制定本院《基本用藥目錄》,經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3、藥品采購供應計劃以本院《基本用藥目錄》為依據,根據臨床需求和藥品儲備情況制定,經分管院長批準后執行;嚴禁購入偽劣、失效或即將失效的藥品,嚴禁購入庫存積壓藥品。

4、藥品入庫應建立入庫驗收制度,憑實物和原始發票登記入賬,進行質量驗收;出庫應遵守先產先出、先進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則。

5、處方調配要按《處方管理制度》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和醫療用毒性藥品的使用、保管、調配,必須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辦法;對醫社保、自費藥品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6、加強新進藥品的管理。對新藥應及時將性能、含量、用法通知有關科室。如遇新進或調價藥品要及時調整藥品信息。

7、對急救暫缺的藥品或特供藥品,藥劑科負責人應積極和醫藥公司或兄弟醫院聯系,必要時報告醫務科或業務院長,力爭解決,確保急重病人搶救治療,密切配合臨床。

8、藥房、藥庫的藥品分類定位擺放,定期盤點,盤點時對藥品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9、積極參與臨床,定期分析病案、處方,做好資料總結,依據需要到臨床科室征求意見,及時參與解決合理用藥問題。

10、藥劑人員不能自開處方,自行取藥,亦不能更改處方,有問題及時與處方醫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