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市民醫院精神科病區護理工作制度

市民醫院精神科病區護理工作制度

2024-07-11 閱讀 2747

人民醫院精神科病區護理工作制度

一、護理人員管理

1、不能將病人的病態言行作為談笑資料。病歷應保密,要尊重和愛護病人。

2、對待病人態度和藹熱情,平等相待,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應盡量滿足,不能辦到的事應耐心說服解釋,既要體貼關心,又要掌握原則。

3、必須熟悉病人的姓名、面貌特征、病情、家庭住址、風俗習慣、護理要求等。

4、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警惕性,防止意外事件發生,遇有緊急情況時,態度要鎮靜、機智,處理要果斷,確保病人安全。

5、認真貫徹保護性醫療制度,加強心理護理,避免不良剌激。不得在病人面前議論病情及預后等。

6、工作人員應具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和工作責任感,不得接受病家饋贈,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7、不得向病人或家屬泄露醫院內部情況包括工作人員家庭住址等。

8、對病人極端負責任,發生差錯或事故應及時報告醫生和護士長共同處理或搶救。

二、病區管理

1、由病員代表組成休養員組織,協助工作人員做好病員學習和生活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開工休座談會,聽取意見,做好記錄,不斷改進工作。

2、病區大門及各室應隨手鎖門,鑰匙要妥善保管。嚴格執行病區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

4、病人入病區,除攜帶日常用品外,其它危險和貴重物品禁止帶入。病人衣物、食品等交總務護士保管,雙方簽名。

5、做好飲食護理,密切觀察病人飲食情況。

6、病人活動應按活動日程和作息時間進行,除特殊治療或有軀體疾病需要臥床外,應鼓勵病人參加工娛療活動。

7、探視病人按"探視制度"執行,病情需要或特殊情況,須經經管醫生同意,可在指定地點會客。

三、安全管理

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新病人中有嚴重自殺、外逸、沖動毀物行為的及保護約束病人應作重點交接班。

2、病人出入病區要清點人數,并有工作人員陪伴。

3、認真做好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三防(防自殺、外逸和沖動毀物)病人重點巡視。

4、加強病人洗澡、理發、刮胡須、修剪指(趾)甲等的安全管理。

5、定期做好病室環境及設施的安全檢查。若有損壞,應及時申請修理。

6、病人吸煙應在指定地點,防止亂扔煙蒂引起火災。

7、進出治療室、盥洗室、浴室、配餐室、更衣室、儲藏室應隨時鎖門,并加強巡視。鑰匙、剪刀、消毒與劇毒藥品、注射器、體溫計、氧氣筒、約束帶均應有固定數目,定點放置,每班詳細交接班,一旦發現數目不符,應立即追查。

8、安全大檢查每周一次,并做好記錄。檢查范圍:衣服口袋、床鋪、褥墊、床頭柜和病人活動場所等。

9、對前來探視者做好解釋宣傳工作,不得把危險品、限制物等直接交給病人。

四、保護約束病人管理

1、按醫囑實施保護約束,保護前工作人員應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懼。

2、對被約束病人,應定時喂給開水和足夠營養,及時處理大小便,保持床褥清潔干燥。

3、被保護約束的病人應加強巡視,防止其他病人襲擊、傷害及或解脫,避免發生意外。

4、保護帶松緊適度,經常檢查有無肢體發紺、紅腫情況,有無自行解脫現象。

5、注意體位,肢體處于功能位置,加強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病人及約束帶應在床旁交接班,內容主要為約束松緊度,肢體血循狀態、約束帶數目,床褥是否干燥清潔等,并作好登記。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考慮保護約束病人:

⑴極度興奮躁動,用藥及短時間內難以控制其躁動者。

⑵譫妄狀態者。

⑶癲癇伴有意識障礙者,約束時注竟肢體抽動留有余地。

⑷治療的需要,如胰島素治療,輸液或其他治療不合作者。

⑸其他特殊情況需暫時約束者。

五、發藥服藥管理

1、取藥、發藥須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2、發藥前要準備好溫開水。

3、熟記病人床號、姓名、面貌特征,按次序發藥,如有疑問,及時核對無誤后發給。

4、發藥時認真檢查患者口腔、舌下和頰部,證實藥已咽下方可離去,避免藏藥、吐藥。

5、發藥盤應放于適當位置,嚴防病人搶藥或弄翻藥盤。

6、對拒服者,加強說服解釋工作,對躁動不合作病人,必要時按醫囑給予鼻飼服藥。

7、服藥后應注意觀察病人的用藥反應。

8、服藥完畢清點用物,防止遺失在病室,發藥杯實行一人一杯制,用后消毒。

六、病人請假出院管理

1、病人按醫囑辦理請假出院手續后,由病人管理單位或家屬負責接送并簽字。

2、要求病人管理單位或家屬妥善保管藥物,按醫囑定時服用。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有異常,隨時送回醫院。

3、請假出院病人應更換自己衣服,并由工作人員清點衣物。

4、病人返院時,辦理返院手續,并做好安全檢查,保管員清點所帶衣物,并登記。

5、病人必須由家屬護送返院,并向病區醫生或值班人員介紹病人在家情況,同時按要求做好記錄。

6、病人請假出院須知如下:

⑴凡請假出院病人,務請家屬遵守醫囑,按時護送返院。如有特殊情況要續假者,需經醫生同意后,辦理續假手續。

⑵帶回家的各類藥品,由家屬妥善保管,按醫囑送服到口。

⑶病人請假外出期間,保留床位,只停餐。

⑷注意觀察病人的病情,生活適應狀況及情緒言行表現,注意安全檢查。

⑸護送病人返院時,家屬應詳細介紹病人在家時一切表現,必要時用書面說明。

⑹嚴禁病人攜帶錢、貴重物品及刀剪、火柴、繩索等限制物件入病房。

⑺病人請假出院期間不合作,或有發病征兆,應提前護送回院。

七、探視管理

1、為維護病房秩序及兒童的身心健康,原則上謝絕將兒童帶入病房。

2、探望者需了解病人病情,可以向醫護人員詢問,不得隨意進入辦公室翻閱病歷和有關醫療文件,不可隨意將病情告知病人。

3、探望病人時必須遵守院規,不準在病房內吸煙、高聲喧嘩,不串病室,要愛護公物。禁止將危險物品如刀、剪、鏡子、玻璃、火柴、錢等物品交給病人。帶給病人的食品、生活用品等須交給病區保管員保管,如帶回物品須經保管員查看登記。

4、探望者不得為其他病人代寄信、代打電話或代購物品等。

5、探望者要鼓勵病人安心住院,積極配合治療,共同做好保護性醫療工作,爭取早日恢復。

6探視時病區應有專人負責,親切熱情,耐心解答探視者的詢問,有關醫療及愈后等問題可通知醫師給予介紹。

7、檢查探視者所帶的物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交保管員予以登記保管。

8、隨時了解探視動態,遇特殊情況及時處理,必要時暫停會見。

9、督促家屬執行病房安全制度,不得擅自將物品交給病人。

10、探視應在規定地點,如需帶病人離開病房,需經醫生同意,但不得離開醫院。

11、禁止探視人員將各種兇器、銳利品、酒類以及易燃危險物品攜入病房。

八、病人開放管理

1、開放等級與要求:

(1)一級開放對象:新入院病人觀察3天后不需特護者;一級病人主要精神病狀控制者和生活需協助料理者;二級病人主要精神癥狀部分控制,病人有自控能力者。要求在規定區域內由工作人員組織帶領病人到工療室、花園活動。

(2)二級開放對象:二級病人主要精神癥狀基本控制者;主要精神癥狀大部分控制,病情穩定,自知力部分恢復者。要求在規定時間由病員組長帶領,到病房外自由活動;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到院外參加集體活動;在監護人員陪同下可請假出院。

(3)三級開放對象:精神癥狀消失,自知力恢復,等待回歸社會者。要求在規定時間,可單獨到病房外自由活動;可遵醫囑周末回家。

2、根據病人病情和康復情況,確定開放等級,三級開放需先由病人家屬提出申請。

3、按醫囑執行分級開放管理,并在合適的地方注明開放者姓名和開放級別,交待注意事項,并定期召集開放病人會議。

4、每日開放外出及回病室時,一定要點清人數,按時返回病房,一旦發現外逸應立即追尋并及時報告。

5、開放病員必須在規定范圍內活動,不得擅自離院,不得為病友購物。

6、設立病人開放組組長管理,發現異常情況,組長應向醫護人員反映。

7、開放期間,病人病情變化或有違反規定行為,醫護人員應及時采取措施。

8、教育病人愛護院內花草、樹木及公共財物。

九、病人室外活動管理

1、安排精神科病人室外活動,原則上每周2次,每次1至2小時,在保證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病區組織病人到室外活動。

2、統一組織的室外活動,每次由男、女各一個病區的部分康復病人組成,每次人數控制40人左右,可以開展打羽毛球、下象棋、打牌等活動,具體由病區安排。

3、病區、綜合服務組和保衛科均要選派管理人員,值勤室值班人員負責安全保衛工作。

4、住院精神病人參加室外活動時,負責病人室外活動的管理人員與責任班護士應認真做好交接工作,仔細清點人數,以防病人走失。

5、嚴防病人走失。病人中途要離開,工作人員應予陪護。

6、病人室外活動管理人員必須準時到位,如有特殊變動應及早告知護理部調整。

十、陪護管理

1、護理人員要向陪護人員介紹病室有關制度及應注意事項,并督促其執行。

2、交待陪護人應注意病人情況,如有病情變化應及時向醫務人員反映。

3、陪護人未經醫生許可,不得私自邀請外院醫生診治和服用其他藥物。

4、陪護人要遵守醫院及病區制度,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帶病人外出時,須經醫生同意,病人的安全由陪護人負責。陪護人須暫時離開時(如去食堂進餐等),應與值班人員取得聯系。

5、要求陪護人員不得擅自離開病室,不得攜帶貴重或危險物品進入病室,不得高聲談笑或議論病人病情,不得隨意睡在病人床上,不得逗弄病人取樂,不得為其他病人代發書信或購物等。

十一、非封閉式病區病人外出管理

1、病人原則上不能離開病房。

2、病人外出,應向護士請假,報告離院時間、去向、返回時間等。

3、病人在規定時間內未返院,護士需與其家屬聯系,并及時報告科主任、護士長。

4、告知病人外出時有事及時與責任護士及經管醫生聯系。

十二、精神科住院病人零用金管理

1、病人零用金由住院處管理。工作人員不得直接收管。

2、保管員應視每一病人經濟情況,做好病人每周所需物品的統計工作,病人住院期間需購買食品或日用品時,造表后到醫院指定的商店記帳代購。

3、代購物品經病人簽字驗收后交病人使用。病人因病不能簽字的,可由非經辦的工作人員簽字。

4、病人出院時,病區應向病人及家屬提供食品、日用品開支清單并簽字保存。保存期限為1年。

十三、病人物品保管

1、保管員必須認真負責保管好病人住院期間的一切物品,防止損壞和遺失。

2、病人入院時,保管員須逐項檢查、登記生活用品和衣物,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由護送人簽名,嚴防違禁物品帶入病區,對病人遺留物品,定期清理,并設法歸還原主。

3、保管的物品應詳細登記,病人家屬和接收人簽名。不接受病人貴重物品的保管。

4、病人出院時,物品應由家屬當面點清并簽名。

5、根據季節存放病人衣物,必要時與家屬聯系,帶回調換衣物。

篇2:八一醫院新生兒病區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第一醫院新生兒病區醫院感染控制制度

(一)新生兒病區應當設置在相對獨立的區域,工作區域可分為醫療區、接待區、配奶區、新生兒沐浴區。醫療區包括普通病室、隔離病室,早產兒病室。

(二)新生兒病區工作人員上班時要衣帽整齊、換工作鞋、洗手,進入治療室及進行各項操作時一律要求洗手、戴帽子、戴口罩,必要時戴護目鏡、手套。其他人員進行新生兒病區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

(三)醫療區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不得進入。

(四)醫務人員在實施診療過程中,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實施標準預防?;加懈腥拘约膊」ぷ魅藛T應調離新生兒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五)無陪護病區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于3平方米,床間距不小于1米。

(六)每個病室內至少設置1套洗手設施及干手設施。病室內洗手設施及干手設施均應為非手觸式。

(七)對高危新生兒、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新生兒、有多重耐藥菌感染的新生兒應當采取隔離措施并作標識。

(八)接觸患者皮膚、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霧化吸入器、面罩、氧氣管、體溫表、聽診器、浴巾、浴墊、粉撲等)應當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機濕化瓶、氧氣濕化瓶、吸痰瓶每日更換清洗消毒;吸痰管一用一滅菌。

(九)患兒使用后的奶頭用清水清洗干凈,高溫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統一回收清洗、高壓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須清潔消毒

(十)治療室冰箱及奶制品存儲箱要定時清潔消毒。

(十一)早產兒暖箱的濕化液每日更換,用畢終末消毒。

(十二)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器具不得重復使用。

(十三)新生兒使用的被服、衣物等應保持清潔,每周更換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及時更換?;純撼鲈汉蟠矄挝灰M行終末消毒。

(十四)新生兒病室每日清潔拖地不少于2次,拖布專室專用,如疑似污染用400-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十五)各種儀器表面、門把手、洗手池等物體表面應每天進行清潔擦拭,如有污染隨時消毒。

(十六)發現特殊感染(如氣性壞疽、阮病毒、多重耐藥菌株等)或傳染病患者,要按傳染病的有關規定實施單間隔離、專人護理,并采取相應消毒措施,同類病人可相對集中。所用物品必須專人專用專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十七)任何人在接觸患兒前后均應認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每日各項操作先由早產嬰開始,隔離患兒最后接受治療。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時應戴手套,操作結束后應立即脫掉手套并洗手。

(十八)每月對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使用中的消毒劑進行細菌學監測。監測結果不合格時,應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如存在嚴重隱患,應當立即停止收治患兒,并將在院患兒轉出。

(十九)新生兒病室的醫療廢棄物管理應當按照醫院《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進行分類處理。

篇3:附二醫院病區備用藥品管理規范

附屬醫院病區備用藥品管理規范

一、目的

通過健全急救備用藥品管理制度,使檢查制度落實到位,防止出現過期、變質藥品;避免貯備藥品數量過多影響成本控制;防止藥物貯存瓶/盒選擇不當而導致藥品療效下降;堵塞藥品管理漏洞。

二、依據

《藥品管理法》及本院《特殊藥品管理制度》《退藥管理規定》等相關制度。

三、組織

成立醫院病區貯備藥品管理小組,分管院長為組長,小組成員由藥劑科主任、藥品質管員、護理部副主任、病區護士長、專項藥品分管護士組成。

三、適用范圍

臨床科室“備用藥品”審核、檢查的管理工作

四、內容

(一)備藥品種、基數審核。

建立合適藥品貯存基數,由科室負責人提交備藥計劃,報醫院病區貯備藥品管理小組審核,由主管院長簽批。各科根據疾病特點確定所需藥品需求量,備藥既要保證臨床用藥需要,又要避免積壓,

(二)使用登記管理

急救藥品的領取、使用要進行登記,記錄上應清楚地記載藥品的名稱、批號、規格、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基本情況及使用后補充藥品的名稱、生產廠家、批號等內容。

(三)備用藥品的檢查

1、科室護士長為所在科室藥品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監督科室管理藥品,指定責任感強的護士專門管理科內藥品,明確職責,定期全面檢查科內藥品。檢查頻率:護士每天對科室麻醉、一類精神藥品及急救車藥品數量進行交接檢查,護士長不定期抽查并每月全面檢查1次,總護士長每月督查并記錄,

2、建立《藥品質量檢查記錄表》,檢查者對檢查情況如實記錄。藥劑人員每季不定期下病區抽查藥品管理情況,對于存在問題及時反饋給相應部門,做到層層把關。(2)檢查內容:包括藥品數量、藥物有無變質、變色等質量問題及有效期,任何藥品貯存盒上都標有有效期限,便于檢查者核對。對于效期<3月且科內使用量少的藥品,及時提醒更換。

(四)備用藥的使用

藥品使用按“領新用舊”原則,為杜絕科室藥品管理不當或更換不及時造成安全隱患或不良后果,科室應堅持批號舊的先用。

(五)備用藥的擺放

1、實行“一目了然”管理方法:藥品分類定位放置,通常將使用頻率高的藥物放在第一層,使用頻率少的藥物放在最上一層。

2、所有藥品貯存盒/瓶外標識清楚,便于清點,標識上內容:藥品名、劑量、單位、基數量及有效期)。高危藥品應有醒目標志。

(六)麻醉、一類精神藥品的管理

1、制定嚴格的交接制度、建立合理貯存基數,專人定位定數、專柜上鎖管理,實行班班交接,確保賬物相符,鑰匙隨身攜帶。

2、建立“病區麻醉藥品使用登記本”,完善使用記錄。

3、麻醉、一類精神藥品實行“日清日畢制”。

4、領用麻醉藥品特殊要求:注射用的麻醉藥品(如度冷丁等),須憑處方及空安瓿方可到藥房換取備用藥,由于人為造成安瓿破碎等意外情況,當事人需提交事情經過報告,并報科室護士長→總護士長→藥學部門負責人。